(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北碚400700)
摘要: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还应勇于创新,面对教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要积极进行思考,努力专研,搞好科研工作。教师不应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新时代的教育科研的倡导者、践行者。面对教师搞科研的重重障碍,教师应如何冲破重重桎梏,砥砺前行。
关键词:一线小学教师;科研;科研困境
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其他的一些人士都逐渐意识到一线小学教师科研的重要性,现在我主要以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困境,以及该如何突破困境、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来谈谈小学一线老师科研的现状。
在当今时代中,完善的教育和先进的科技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作用,而时代的进步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提高,所以传统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但在这转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境,一线小学教师该如何冲破这些科研困境,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教师科研的重重困境
在我国,教师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形象,传统的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疑答惑,忽视了研究者的身份。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教师要有一个灵活的思维,要学会向一个研究者转变,可在转变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不少困境。
1.1内部困境
内部困境是教师在科研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的错误认识、素质不足等原因带来的。
1.1.1将科研“高深化”
有不少的教师认为搞科研都是专家、学者的任务,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的一线教师,根本没有这个头脑或者能力来搞科研,所以小学教师往往倾向于认为“教学研究与我们相去甚远,那是大学教授该干的事情,我们小学教师哪懂得了那么多”。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存在,一线小学教师往往对科研没有兴趣,就连对学校安排的科研任务也呈敷衍、形式化的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之下,还会有将科研搞得很好的教师吗?
1.1.2将科研“功利化”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都喜欢“来效快”的东西,教师也不例外。而教育科研这种东西常常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所以需要大量时间的沉淀,在短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有的人耗费了几年,有的教师甚至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耗时如此之长的时间也导致了教师不愿用额外的精力来从事教学研究。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就算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搞科研,但其也是为了评奖而做课题或者是完成任务,他们并不是为了教学的发展,而只是追名逐利,这样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1.1.3时间、精力的缺乏
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大学的教师,由于小学生还未成年,不仅在学业方面需要老师的指导,甚至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爱,所以小学教师往往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这些事情的处理需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教师没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研究。
1.2外部困境
1.2.1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学校是影响小学教师从事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中校长对小学教师从事科研的影响是最大的。只有当一个学校重视教师的教学研究,并且还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所需的条件,甚至还推行一些奖励机制的时候,这个学校的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才会更高。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该学校一直秉承“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所以这个小学的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基础之上也积极地进行科研。但某些校长仅仅认为能发表论文、会做课题的教师就是科研型教师,甚至用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评价教师的研究成果,这种观点对科研型教师的定义未免过于狭窄,也不利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甚至还有的学校校长对小学教师做科研持消极态度,如温州市小学谢校长发出了“要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来来考虑是否需要做研究,另外小学教师做研究也很难,不要对教师要求太高”的言论,试问,当一个学校的校长都不重视科研,还能期望该校的老师吗?
1.2.2社会支持缺乏
对于一线小学教师而言,科研虽不是空中楼阁,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教师遇到困难,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校外专家的指导,可请专家往往需要大量的费用,城市中的小学校情况稍好或者能够负担,若是一些乡村小学校本来经费就紧张了,再花钱去请专家那经费则更加紧张,所以经费上的困难也常成为教师科研的一大严峻现实。而且教师的科研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关于推进教师科研的具体的政策较少,也使得教师没有具体的规章可循。
1.2.3教师权利立法不完善
我国颁布了《教师法》等法律来保障教师的权利,尽管这样,侵犯教师权利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如: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补课、拖欠工资、限制教师的科研等等。人们将教师推向一个“高尚”的位置,认为教师就应该如此大公无私,就可以为了学生奉献一切,并以此为借口不断地侵犯教师权利而不自知,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关于教师权利的立法不够具体、不够完善有关。
2突破重重困境,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换
综上,教师的科研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都有关,所以要想突破教师科研的困境,就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的努力。在社会方面,社会可以通过颁布各项具体化的政策来支持教师的科研,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切实保障教师的权利,提供更好地政策、外部条件来促进教师更好地搞科研;在学校方面,校长等领导班子要重视科研的价值,正确认识教师科研的意义,可采取一系列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科研,以科研兴校,在学校建立科学研究的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自身方面,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一线教师也可以做科研,更能将科研做好,要优化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学习,要摒弃“功利化”,沉下心来安心搞科研,实现自身的的提升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_L•博耶.学术水平反思[A].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
[2]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一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27.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4.
[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260.
[5]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