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生命:伟大的渺小——对纪伯伦《先知·沙与沫》中人的认知

叹生命:伟大的渺小——对纪伯伦《先知·沙与沫》中人的认知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先知·沙与沫》是“人之子”纪伯伦对于人、生命、人生认知的深刻领悟与探究。人间的种种,淹没在生命长流的爱与恨、善与丑、悲与喜,真与假等等均出自内心灵魂对于自己,对于人认知的表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是宇宙中渺小的沙与沫,但一粒粒沙与沫中都为一大千世界。

关键词:《先知·沙与沫》;人;真善美;生与死

前言

似水般流动,踏梦般空妄。昨日是今日的回忆,明日是今日的梦想。亿万年前我是宇宙中的以太,亿万年后我是沧海中的遗珠,而现在我只是一粒沙,你脚下踩着的那粒。斗转星移,人于人间涅槃、生存,而后死亡。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与宇宙相比如同沙与沫的人在生命长河中探索人的神性,在平等的灵魂中获取,在相互的个人关系中突破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身的先驱,最终超越“小我”,升向自己的“大我”、“真我”,与万物合一,与上帝合一。纪伯伦歌颂的人生是积极而有朝气的人生,他歌颂的人生充满变革与辩证,他倡导的人生充满真与美,他体味的人生美丽又和谐。纪伯伦打破重组主观上对生命、对人的认知,概括凝练人无限循环上升的生与死的时间序列,欲望构建自我、真实的理想国世界。人是渺小如苔,内心却坚韧而伟大。一粒粒的沙与沫,是不同的人生体验过后,是不同的超越自我过后,成为熠熠闪光的以太过后的自我沉淀与升华。正如纪伯伦所说:“在风中,另一个妇人将孕育我。”。先知永远只说一半,另一半等待着人去自己理解。先知在思考,但是人生的意义是需要人去走,走到尽头。

一、生与死是个体逃不开的命题

因为生死一体,犹如江河大海。在《先知》中,人们的问题和穆斯塔法的回答无疑是对人从生至死的过程的疑惑与回答,也是对肉体与灵魂矛盾的问询与解释。纪伯伦认为死生同一,死不过是生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都是在彰显生命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你们想知道死亡的秘密,但你们若不在生命中寻找,又怎么能发现它呢?”死在他的笔下变得浓重而凄美。当生被世俗的枷锁所束缚时,死无疑是反抗、解脱,再生,使得生更深层次的表达,对真的追求和献身。那么生死到底是什么?是肉体的死生,和灵魂的永生。肉体和灵魂的矛盾是死生同一的基础,灵魂因睿智而富有,肉体因衰老而贫穷,因而死是更深层次的生。在纪伯伦的笔下,人是小小的沙与沫,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在生时便是沙与沫,在生活的经历中锻炼自己的灵魂,苍老自己的肉体。高贵的是心灵而不是身体,沙与沫在时光中流逝自己的表象,凝练自己本质的真。什么是死,不就是在风中裸立,消融于日光。生是涅槃,于空间再生,寻求另一个自己。经历了肉体的消磨的人们,宁可为沙为沫,飘摇于世间,看遍有趣的灵魂个体,聚焦为天空中闪闪的星星。人们总在生的时候讨论死亡,在死亡的时候探求生的真谛。在先知眼里,诞生与死亡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达形式。个体无畏生,无畏死,无畏肉体消逝,无畏灵魂历业火燃烧。对于生死,坦然面对,成沙,成沫。

生死的态度应得人生观的深入探讨。如同生与死一般,善与恶也是个体存在消逝的命题。在纪伯伦眼中,善与恶没有具体的界限。人的善并非纯善、至善,而是善恶的统一。他以欲望为善恶的动因,以欲望为死生的转换。人性原罪,欲望主导。而在生死的过程中,现实的善是对恶的扬弃与超越,个体应超越狭隘的小我而进入完满的大我。善恶的导向也是理性与情感的另类表现。人性的最好表现是融合理智与情感,来表达自由的真正阐述。纪伯伦在25岁年纪曾写下:“我爱过自由。越是看到人们受奴役、蹂躏,我对自由就爱得越深;越是认识到人们服从的只是些吓唬人的偶像,我对自由的热爱就越增长。”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只是在受到拘束的现实中我们所得到的最大的精神的自由。自由是灵魂的漫步而非肉体的放肆;自由是心灵的超越而非现实的超越;自由是死的凝练而非生的渴求。生与死并不是两个必然结果,而是偶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是个体逃不开生死的最重要的部分。生与死又何惧,我直率,我坚持,我一直走,以先知之名求一我。

二、爱与美是生命的主旋律

爱如空气,充斥生命;美如图面,填充生命。“孩提时我之所爱,现在依然在爱;现在我之所爱,将终生不会忘怀。爱是我所能得到的一切,谁也不能让我把它舍弃。”纪伯伦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生命的强烈爱恋,爱是他整个一生始终不渝的理想。在《先知》的“船至”后的第一论就是“爱”,纪伯伦认为人不可缺少爱,无论是自己所爱,或是他人所爱,即使爱会让你痛苦。“融化自己,如涓涓小溪,向着清夜歌一曲。去领悟柔情过度亦为痛苦。让你对爱的理解伤害自己,再心甘情愿快活地为它流血。”爱会让你痛苦,但会让你更加想去爱;爱是劳作,用爱实现自我的生存意义;爱是体会人生悲喜的投入;爱是内心灵魂高贵的展现;爱是原罪中对于人生而平等的价值。如果爱只是对精神的追求、情感的激越,那么这种爱只是抽象的爱,只有把爱付之行动,升华为给予时,爱才得到实现。当人类胸中充满对人类、生命、宇宙的爱时,这种爱必会流溢出来,滋润漫漫的人生。纪伯伦将这种流溢出来的人类之爱称为“施与”。人的生命终究要从有归于无,在拥有生命之时不断施与,正是生命价值的真实体现。说不得爱是什么,在《先知》中,哪里都有爱。在生死循环的涅槃中,道路中不可或缺的是爱。人有了爱,就有了灵魂,虽如同沙与沫,但却熠熠闪光。人不会永恒,但美会。美在哪里寻,常说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其实想要讲的无非是人自己对于美的体会。寻到美,除非她是你的路,除非她自己编织出你们的语言。人在生命中所能体会的美是尚未满足的需求,她不是真正的美。美不是需求,而是欣喜;而是燃烧的心,陶醉的魂;而是你闭目所见的形象,掩耳所听的歌声。美之与人,是永恒在凝视镜中的自己,美之于生命,是露出真实面貌的自己。

爱与美是纪伯伦最高的理想。“爱情无往而不胜”,爱与爱的欲望能超越神的疑问,大地神这样呼吁“让我们这些大地神入睡,而让爱情,这人类的柔情,去做来日的主宰”。美与真是世上两大要素,人生的真谛。美是人面对挫折时透露出的满满的心灵。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痛苦需要勇气,而战胜挫折与痛苦的勇气来自对生命的热爱。

总结

一个人本是两个人:一个在黑暗中醒觉,一个在光明中酣睡。先知以他的探索寻求人性的真谛;个体以变成沙与沫的执着,一次次喝孟婆汤,见彼岸花,只为寻找真正的自我。人在不断变化,善与恶,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辩证的眼光是否看透那个正在改变的你,正在目不转睛寻找你的那个你。人们总在迷茫,在选择,人究竟该怎样,如何从小我到大我。在我看来,只要一直走下去,在太极中承转阴阳,在天上人间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个体的成长与失败,无论你是谁,在经历着些什么,在爱、真、美的过程中,在变成沙沫飘摇的另一个生命存在体里,因渺小而见得伟大。生命不就是如此,一个个伟大而渺小的个体,在生死过程中不断循环却又螺旋式上升,先知探路,继而前仆后继,决心向前。生命不就是如此,人在亲历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人在把控自己的欲望与渴求,人在内心去寻找那个真正的自己。生命不就是如此,小如沫,大如星。

参考文献

[1]蔡德贵.纪伯伦的多元宗教与哲学观[J].阿拉伯世界,2004(06)

[2]朱红莉.纪伯伦《先知》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J].鸡西大学学报,2011(06)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

[4]纪伯伦著,钱素满译.先知·沙与沫[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标签:;  ;  ;  

叹生命:伟大的渺小——对纪伯伦《先知·沙与沫》中人的认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