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研究稀土对系泊链钢耐蚀性能的影响,冶炼铈含量不同的稀土系泊链钢,利用稀土在钢中的有利作用,力求进一步提高系泊链钢的耐蚀性能。试验用22MnCrNiMo稀土钢由10kg真空感应炉冶炼,热轧成17mm板坯,经930°C二次淬火加620°C回火处理,通过质量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铈对22MnCrNiMo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铈后,不同铈含量试验钢的抗腐蚀性能均有所提高,钢中铈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143%。此含量下,试验钢组织的均一性最佳,钢中夹杂转变为稳定性高的稀土类球状夹杂,使得试验钢在任一浸泡周期内的腐蚀速率均为最小,除锈后的腐蚀痕迹最轻;容抗弧半径达到最大,即反应电阻到达最大;阳极极化曲线位于其他试验钢阳极极化曲线的左边,即阳极电流密度变小,反应阻力增大。所以铈可以提高22MnCrNiMo钢耐腐蚀性能,当钢中铈的质量分数为0.143%时,试验钢的抗腐蚀性能表现最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董方,闫瑞军,杨宗佳,余智超,田时雨
关键词: 稀土铈,腐蚀速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
来源: 中国冶金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金属学及金属工艺
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分类号: TG142.1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166
页码: 30-3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965K
下载量: 210
相关论文文献
- [1].稀土在钢材钝化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视界 2018(10)
- [2].稀土锌合金制备过程稀土的利用率研究[J]. 科技资讯 2018(07)
- [3].稀土铈在重轨钢中的行为机制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6(10)
- [4].镀锌钢板稀土铈盐钝化工艺[J]. 腐蚀与防护 2013(02)
- [5].稀土铈羧酸配合物抑菌性能研究[J]. 山东科学 2011(06)
- [6].稀土专利摘编[J]. 稀土信息 2019(08)
- [7].稀土铈改性壳聚糖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J]. 龙岩学院学报 2016(05)
- [8].添加稀土铈对热浸镀铝45钢的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5)
- [9].稀土铈对电沉积镍-钴-钨三元合金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 2018(02)
- [10].稀土铈在医学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01)
- [11].稀土铈、镧合金化对AZ91腐蚀行为的影响[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9(02)
- [12].稀土铈化合物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J]. 毛纺科技 2013(09)
- [13].稀土铈对钢中含钛夹杂物析出行为的研究[J]. 钢铁钒钛 2019(03)
- [14].稀土铈对Ni-Mo-P-PTFE镀层组织结构与防垢性能的影响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02)
- [15].6061铝合金表面稀土铈盐法处理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加工 2018(03)
- [16].掺杂稀土铈对电化学合成聚苯胺膜耐蚀性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 2016(04)
- [17].微量稀土铈对IF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J]. 锻压技术 2014(11)
- [18].稀土铈对5CrNiMo钢组织与冲击韧度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08(10)
- [19].稀土铈离子和丝氨酸对碳钢的缓蚀协同作用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8(08)
- [20].稀土铈掺杂锡锑阳极制备及降解苯酚的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11)
- [21].铈对含锡/铅钢的力学性能影响[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2].稀土铈孕育对过共晶高铬铸铁铸态组织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09(11)
- [23].铈对45Cr2NiMoVSi热作模具钢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J]. 模具工业 2009(09)
- [24].稀土铈变质对ZL102合金铸态力学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6(13)
- [25].稀土对UV-B胁迫下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营养评价[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 [26].稀土铈对2.9%Si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J]. 钢铁 2014(12)
- [27].粉煤灰沸石负载铈掺杂TiO_2对水体中蒽的去除[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06)
- [28].稀土铈对纯铜性能的影响[J]. 上海有色金属 2010(02)
- [29].稀土施用下绿萝对氮元素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09)
- [30].铈对满江红和槐叶萍降解苯胺类废水的效果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