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要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要素,青藏高原,冬小麦,气候变化,径流,地区。
气候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胡洵瑀,王靖[1](2019)在《气候要素、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气候要素和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利用1980—2014年河南省30个冬小麦站点和18个夏玉米站点的物候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通过一阶差分结合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生长季温度、降水和辐射3个气候要素变化以及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推迟,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提前;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分别缩短了4.8±1.9和3.3±0.9 d/10年,抽穗-成熟期延长了2.3±0.8 d/10年,全生育期长度无显着变化趋势。夏玉米大部分站点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显着;44%的站点全生育期延长,主要表现在抽雄-成熟期延长2.5±1.4 d/10年。2)冬小麦生长季温度升高,33%的站点降水减少,总辐射无显着变化趋势;气候要素变化主要发生在返青-拔节期。夏玉米生长季温度升高的站点占39%,降水量无显着变化趋势,39%的站点日均总辐射减少;温度升高主要发生在出苗-拔节期,日均总辐射减少主要发生在出苗-拔节期和抽雄-成熟期。3)冬小麦全生育期长度对温度、降水和辐射变化均较敏感,夏玉米全生育期长度对温度和辐射变化敏感。温度、降水和日均总辐射变化使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缩短了6.3±4.2 d/10年,使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缩短了0.8±0.9 d/10年;而品种等其他因素使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分别延长了5.2±5.4和2.6±2.6 d/10年。气候要素变化缩短了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育期,品种及管理措施等因素改变减缓了气候的负作用。但是各要素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各生育阶段长度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利,张军,赵芳,卢红良[2](2019)在《南漳烟草种植区气候要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漳烟草种植区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主要气候进行了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漳地区烟叶不同生育期的气温较国外优质烟区高,月平均日照和各年份3~9月份的变异系数处于10%~10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伸根期降雨量较多,明显多于巴西、美国,稍多于津巴布韦,旺长期降雨量为111.15 mm,成熟期降雨量为97.20 mm,均少于国外优质烟区如于美国、巴西以及津巴布韦。(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田世英,祝婕,杨静,蔺尾燕,都伟新[3](2019)在《1959—2016年和田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点1959-2016年日照时数、降水、相对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的逐年气象资料,选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定量分析和田地区光要素、水要素和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和田地区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年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 736 h、62%、45.8 mm、42.6%、12.2℃、1.6 m/s。日照时数、降水、平均气温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着。在这58年中,日照时数、降水、平均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波动幅度不大,而年平均风速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气候增暖作用分析表明和田地区气候增暖作用显着,呈现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明显响应特征。(本文来源于《新疆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陈继革,张莹,陈锡志[4](2019)在《基于非典型性气候要素特征的气候类型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常考常新,一些气候要素并非具有典型性,常规分析判断难度较大。要准确判断,必须根据具体区域位置,对非典型性气候要素特征的形成进行综合分析后再下结论。(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张宇欣,李育,朱耿睿[5](2019)在《青藏高原海拔要素对温度、降水和气候型分布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并对周围乃至全球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使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温度、降水0.5°×0.5°格点数据,以及由GTOPO30数据(分辨率为0.05°×0.05°)经过重采样生成的陆地0.5°×0.5°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了青藏高原温度、降水受海拔要素的影响,并通过青藏高原区域79个气象站的数据进行验证,进而使用柯本气候分类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两种方法对青藏高原气候进行划分,探讨青藏高原各分区海拔要素对温度、降水的影响差异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各分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不同,是由于地形起伏不同造成的青藏高原热源效用不同;降水与海拔的关系不同,是由于各区域受控于不同的气候系统,造成干湿度的不同,因而最大降水高度带不同。(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3期)
高美玲,唐灵云,吴正肖,张旭博,孙志刚[6](2019)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对生殖期增温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小麦生殖期增温。然而,全球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对其生殖期增温的响应还未系统量化。因此,急需明确全球范围不同气候区小麦生长发育对其生殖期增温的响应特征和一般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出全球范围内,涉及小麦生殖期增温对其产量构成要素影响的文献61篇,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量化生殖期增温0~5℃和大于5℃的极端高温对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阐明小麦生殖期内昼夜不同时段增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生殖期增温0~5℃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均呈显着负效应,其中小麦产量减少了11.7%,千粒重、穗粒数和穗数分别减少7.4%、5.0%和3.5%。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降幅对其生殖期增温(0~5℃和5~10℃)的响应不同,具体表现为亚热带季风区(15.2%和38.8%)>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14.9%和30.6%)>地中海气候(10.6%和15.6%)>温带季风气候(9.3%和10.2%);小麦千粒重降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4.7%和21.1%)和温带季风气候(10.5%和28.0%)>温带海洋性气候(9.7%和15.0%);尤其在生殖期增温5~10℃,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小麦产量各构成要素降幅比0~5℃更大。另外,小麦生殖期夜间增温导致小麦产量的降低(14.7%)大于白天增温(11.3%)。【结论】全球不同气候区小麦生殖期增温造成小麦减产主要是由于千粒重和穗粒数的显着减少,而且小麦生殖期夜间增温对小麦产量的负效应大于白天增温。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小麦育种提供新视角,也可为应对气候变化、维持或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林光华,陆盈盈[7](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对策——以冬小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除了受到制度和投资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气候变化的作用。本文以冬小麦为例,在运用指数方法测度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究了冬小麦生长期气候因素变化对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技术进步不断增长,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分别采用生长期积温和温度的天数分布两种气温衡量指标回归结果指出气温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高温会显着降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高温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本文提出健全气象预报预警体系、调整品种布局、加强耐高温品种研发、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效率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林泳[8](2019)在《结合东南地区气候要素进行学校建筑节能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区气候要素,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建筑实际运行能耗。对东南地区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福清市某学校的建筑设计案例,探讨了学校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热环境分析与优化、遮阳设计、保温隔热设计、通风设计等。(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5期)
田磊[9](2019)在《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水文气候要素数值模拟及未来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气候变化显着,同时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变了下垫面条件,气候和下垫面变化深刻影响着该区水文过程。科学评估黄土高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合理模拟预测黄土高原历史未来气候及径流变化,可为生态建设和水资源规划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针对目前黄土高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及预测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选择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Budyko水热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和工具,基于长时间序列气象水文及遥感数据,分析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气候变化和水文过程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和植被变化对流域径流和蒸散发的影响,探究流域气候、植被、径流和蒸散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区域气候模型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对该区历史气候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降尺度模型对全球气候模型输出进行降尺度,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高原未来主要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明晰了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无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在1982-2011年间表现为显着上升趋势。在2000年前后存在“突变”现象。突变前流域植被覆盖上升缓慢,年际波动明显,突变后流域植被覆盖急剧上升,且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植被建设历程较为一致。流域植被覆盖显着变化区域包含了河源区和黄土区的大部分地区,显着增加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83%。未来流域56%面积的植被将保持稳定以及持续增加的态势,44%面积的植被未来变化趋势不明确。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在不断减弱,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逐渐增强,人类活动使得植被与气候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政策驱动下的植被建设工程在短时间尺度上成为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力。(2)提出基于Budyko理论判定流域达到水量平衡状态时间的敏感性方法。构建了考虑植被覆盖和气候因子的Budyko水热耦合控制参数经验公式,基于该公式评估了气候和植被覆盖变化对无定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无定河干流及各支流1960-2011年间径流量均显着下降,变化过程存在两个突变点且分别在1970年和1999年左右。流域降水-径流关系不断变化,降水对径流的主导作用逐渐变弱。此52年间流域在经历愈加频繁和严重的干旱,径流变化与干旱紧密联系。基于Budyko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法可有效反映该流域多年水量平衡状态,较合理判断流域达到水量平衡状态的时间。考虑植被覆盖度和相对入渗能力因素的经验公式可较合理对Budyko参数做出解释,二者可较好反映多年平均尺度Budyko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是导致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贡献多年平均值约为76%;植被覆盖变化作用不可忽视,贡献量多年平均值约为24%,且其影响在不断增强。(3)阐明了气候和植被覆盖变化对流域水热耦合关系的影响。推导出用于定量分析流域蒸散发变化的弹性系数法,模拟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1960-2011年间风速、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均显着减少,净辐射减少是潜在蒸散发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蒸散发在1960-2011年间显着下降,蒸散发系数持续升高,实际蒸散发占降水比重不断加大,导致流域径流量减少。基于Budyko模型的弹性系数法能较准确对蒸散发变化原因做出预估,蒸散发对各气候因子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79(降水)、0.13(净辐射)、0.06(气温)、0.05(风速)、-0.10(相对湿度)。降水减少是蒸散发减少的首要原因,贡献量为66%,其它因子合占34%。大规模植被建设使得流域蒸散发在2000年后显着增加,同时导致流域水储量不断减少。植被建设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反照率影响较大,植被增加导致流域反照率降低,积雪覆盖变化导致冬季反照率剧烈波动,流域反照率变化导致净辐射变化从而影响流域能量收支。(4)揭示了分辨率和物理参数化方案对黄土高原气候模拟的影响。提出能较准确模拟黄土高原历史气候的WRF优化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结果表明,模型分辨率对黄土高原降水模拟影响较大,低分辨率模拟不能准确表达复杂下垫面地形,导致降水被严重高估。5 km和10km分辨率结果相近,都能较准确合理再现降水。降水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最敏感,其次为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最后为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得出的优化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为:Dudhia短波辐射方案,RRTM长波辐射方案,Revised MM5 Monin-Obukhov地表参数化方案,CLM陆面过程方案,CAM5.1云微物理方案,MYNN2.5大气边界层方案和Kain-Fritsch积云对流方案。基于该优化组合的WRF可较准确再现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复杂地形对降水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基于该组合的WRF还可较合理再现气候极端事件,能抓住侵蚀性降水的量级、波动和变化趋势。降水模拟误差主要来自特大强度降水模拟。WRF能合理描述该区平均和极端事件情况下的水汽输送是其良好表现的主要原因。(5)探究了黄土高原未来主要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基于Budyko理论的径流弹性系数法对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未来径流进行了预测,采用的降尺度模型能较好再现黄土高原气候时空分布。未来该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6.6mm/decade,降水年际变动剧烈。增幅呈现北部多南部少的空间格局,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量都在50 mm左右,太行山以西大部分地区、关中平原、陕北及河套地区增加量约为150 mm。未来该区气温呈显着增加趋势,加速率为0.32℃/decade,增幅呈现南北部多,中部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大部分地区气温在本世纪末增加量都在2℃左右。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重点对无定河流域降水气温及径流进行了分析,流域未来降水和气温均呈现显着增加趋势,相对于基准期1979-2005年,流域降水在2011-2040年将减少10 mm,在2041-2070和2071-2100年分别增加29 mm和67 mm。流域径流在2011-2040年间将减少16%,在2041-2070和2071-2100年间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7%和30%。本文基于Budyko理论,分析和探讨了气候和植被覆盖变化对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径流和蒸散发的影响,提出了判断流域达到水量平衡年限的新方法,扩展了多年平均尺度上Budyko水热耦合控制参数的影响因子,推导了蒸散发变化定量归因弹性系数法,提出了能合理准确再现黄土高原历史气候的WRF模型优化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结合降尺度模型和Budyko理论对未来黄土高原未来主要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能为黄土高原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何楷迪,孙建,陈秋计[10](2019)在《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对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降水利用率(precipitation-use efficiency,PUE)是直观反映群落生长状况以及植被对降水的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5年植被NPP遥感产品,结合同时期的气象和土壤质地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降水、气温和土壤质地对青藏高原NPP和PUE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r|=0.71,P <0.001)和气温(|r|=0.67,P <0.001)与NPP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且降水对NPP影响大于温度;2)降水(|r|=0.4,P <0.001)和气温(|r|=0.56,P <0.001)与PUE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但降水对PUE变化的解释能力低于温度;3)土壤黏粒含量和PUE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41,P <0.001),土壤砂粒含量和PUE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35,P <0.001)。综上可知,在青藏高原降水是NPP的第一限制因子,而温度是控制PUE的首要因子,土壤质地对PUE的影响应予以长期关注,这有利于为不同质地条件下的水资源分配方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气候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南漳烟草种植区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主要气候进行了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漳地区烟叶不同生育期的气温较国外优质烟区高,月平均日照和各年份3~9月份的变异系数处于10%~10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伸根期降雨量较多,明显多于巴西、美国,稍多于津巴布韦,旺长期降雨量为111.15 mm,成熟期降雨量为97.20 mm,均少于国外优质烟区如于美国、巴西以及津巴布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1].胡洵瑀,王靖.气候要素、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郭利,张军,赵芳,卢红良.南漳烟草种植区气候要素研究[J].绿色科技.2019
[3].田世英,祝婕,杨静,蔺尾燕,都伟新.1959—2016年和田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新疆环境保护.2019
[4].陈继革,张莹,陈锡志.基于非典型性气候要素特征的气候类型判断[J].地理教育.2019
[5].张宇欣,李育,朱耿睿.青藏高原海拔要素对温度、降水和气候型分布格局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9
[6].高美玲,唐灵云,吴正肖,张旭博,孙志刚.全球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对生殖期增温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7].林光华,陆盈盈.气候变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对策——以冬小麦为例[J].农村经济.2019
[8].林泳.结合东南地区气候要素进行学校建筑节能设计分析[J].福建建材.2019
[9].田磊.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水文气候要素数值模拟及未来预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何楷迪,孙建,陈秋计.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对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利用率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