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桃果实,PSY,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论文文献综述
梁敏华,杨震峰,苏新国,宋春波[1](2018)在《桃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桃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命名为Pp PSY。Pp PSY全长1 532 bp,编码区长度627 bp,共编码翻译成208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发现,Pp PSY与梅果实Pm PSY亲缘性较高。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Pp PSY包含底物结合位点、Mg~(2+)结合位点、活性位点残基盖、催化残基、天冬氨酸富集区等功能结构域,其属于isoprenoid biosynthesis enzymes class 1超级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 PSY基因在黄肉品种金丽发育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白肉品种湖景,且在金丽品种中,Pp P-SY基因在花苞和硬核果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在花、叶芽和软核果中的表达。本实验桃果实Pp PSY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研究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分子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洪敏,池卓恒,石丝,何珊珊,文露[2](2018)在《枇杷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五星’(红肉)和‘川农1-5-9’(白肉)枇杷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果肉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枇杷果实中克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SY,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再利用qRT-PCR从转录水平上检测两种枇杷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发现枇杷PSY基因cDNA序列全长1 191 bp,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96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枇杷PSY蛋白与其他物种PSY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苹果(Malus domestica)相似性高达98%。qRT-PCR分析表明,随着枇杷果实的发育,PSY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与转色期后枇杷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表明PSY基因可能参与枇杷类胡萝卜素合成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10期)
宋佳[3](2017)在《掷孢酵母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超过700种萜烯基团类不饱和化合物的总称,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藻类、真菌和细菌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由于其鲜艳的色泽和抗氧化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饲料等行业。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是一类主要积累叁种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圆酵母素和红酵母红素),能够弹射孢子的酵母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掷孢酵母中是由一个双功能基因crtYB编码的。该酶能够催化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无色)合成八氢番茄红素(phytoene,无色)和催化番茄红素(lycopene,粉红色)环化形成β-胡萝卜素(β-carotene,黄色),它们是类胡萝卜素从无色转变成有色的重要催化酶。crtYB基因的cDNA全长为1791bp,编码596个氨基酸。CrtYB的N-端编码番茄红素环化酶,C-端编码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本文利用重迭延伸PCR法对CrtYB进行定点突变,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掷孢酵母CrtYB的功能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将位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结构域的第322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色氨酸,利用大肠杆菌异源互补检测法验证。最终确定定点突变基因crtYBD322W编码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功能丧失,并使番茄红素环化酶的环化功能减弱。证明第322位突变位点是CrtYB的关键功能位点。(2)同时发现,crtYBD322W在携带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中能够积累另一种类胡萝卜素,初步推测为番茄红素经过一次环化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γ-胡萝卜素,只积累了少量的β-胡萝卜素。说明CrtYB蛋白第322位突变位点不仅使其C-端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的功能失活,而且还影响了 N-端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功能。(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掷孢酵母野生型NGR和黄化突变株Y9中类胡萝卜素的组分与含量进行分析得出:黄化突变株Y9的β-胡萝卜素积累量可达683.05 μg/g,高于野生型NGR的624.39μg/g;但NGR的圆酵母素积累量为249.59μg/g,高于黄化突变株 Y9 的 146.61μg/g。(4)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掷孢酵母黄化突变株Y9与野生型NGR比较,crtYB基因发生显着上调,crtI发生了上调,crtE发生了下调,但并不呈显着性差异。这表明基因crtYB的上调与黄化突变株Y9的β-胡萝卜素积累量增加有关,crtYB基因的表达量的上调使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偏向β-胡萝卜素一侧。掷孢酵母CrtYB的功能研究为构建工程菌合成类胡萝卜素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3)
程洁,赵腾飞,廖志华,杨春贤[4](2017)在《甘薯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是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本研究从甘薯高类胡萝卜素新品系渝薯11-10-97中克隆了PSY基因,命名为IbPSY。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区为1 320 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4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9.110 k Da,等电点(p I)为9.14。进化分析表明IbPSY与栀子的PSY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IbPSY定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在大肠杆菌PSY基因缺陷型菌株中表达IbPSY,能够使缺陷型菌株合成类胡萝卜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IbPSY后,拟南芥叶片中类胡萝卜的含量明显提高;表明获得的IbPSY具有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黄建峰,秦于玲,高爱平,赵志常,党志国[5](2017)在《芒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芒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性质及结构功能。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芒果及其它11种植物的PSY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其组成成分与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进化、导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以及叁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芒果与其它11种植物的PSY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基本一致,在进化关系上划分为2类,主要表现为亲水性蛋白,α-螺旋、不规则卷曲和延伸连是其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没有跨膜结构域,属于萜类合成酶C1超家族。本研究将为深入揭示PSY基因在植物花、果实和果皮以及叶片等器官颜色变化中所发挥的功能,开展其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冬雨,陶贤继,魏华[6](2017)在《普通小球藻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RACE-PCR首次克隆获得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中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编码基因psy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 605 bp,包括1 245 bp开放阅读框,编码41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对比及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其与其他物种的PSY蛋白具有同源性,与绿藻聚为一支,与小球藻(Chlorella variabilis)、原壳小球藻(Auxenochlorella protothecoides)和佐夫色绿藻(Chromochloris zofingiensis)的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0.173、0.188和0.239),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1%~84%)和一致性(69%~76%)。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普通小球藻PSY前45个氨基酸残基为叶绿体转运肽,可能引导翻译后的肽链进入叶绿体。保守区块、特征基序分析及叁维建模显示,序列中具有多个潜在的蛋白质修饰位点,以及PSY蛋白的保守区块和特征基序,包括两个保守的底物-镁离子结合位点和两个活性位点遮蔽残基,用于结合底物及保护催化反应中间产物;普通小球藻PSY蛋白中还具有一个特异的底物-镁离子结合位点,其活性和功能还未知。总之,研究结果揭示了普通小球藻psy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及可能的蛋白质序列结构特性,结果可为构建过表达载体,提高类胡萝卜素产量提供相关信息。(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薛生玲,张芬,江敏,陈涛,童袁桃[7](2017)在《芥蓝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BaPSY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NCBI公布的白菜、甘蓝等近源物种的同源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PCR法从‘明丰香菇’芥蓝中克隆到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BaPSY1,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长为1 251 bp,编码氨基酸416个,理论分子量为46.53 k D,等电点为8.83。序列比对发现,芥蓝BaPSY1氨基酸序列与油菜、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相似性较高,达到89%以上,与番茄、甜橙等其他园艺植物的相似性也均超过70%;同源进化树分析表明芥蓝BaPSY1与油菜PSY位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此外,芥蓝BaPSY1基因序列中稀有密码子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达到11.53%,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BaPSY1,将其转入含稀有密码子的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中诱导,最终成功获得了BaPSY1特异性表达蛋白,并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研究结果为揭示芥蓝BaPSY1基因功能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7年02期)
刘冬雨[8](2016)在《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克隆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存在于高等植物、微藻和部分光合细菌中的天然色素。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特性,对一些疾病有预防作用。全世界对类胡萝卜素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如何提高类胡萝卜素的累积产量成为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微藻中含有大量特有的类胡萝卜素,逐渐成为首选的生物合成来源。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phytoene synthase)是催化关键步骤的限速酶,能影响整个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反应速率。深入研究PSY酶的编码基因(psy)及其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有助于改进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产量。近年来,对微藻psy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序列的克隆鉴定以及在转基因中的运用,但对其序列中包含的生物信息及对应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并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对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中的psy基因进行克隆,并获得其中所包含的基因信息、蛋白质信息,以及不同光照下的表达调控。所获得的基因序列一方面能够应用于基因工程——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提高类胡萝卜素合成;更进一步,能为基因功能验证、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研究提供基因序列及理论预测。此外,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结果可对现有的微藻培养及类胡萝卜素累积条件优化提供基因表达层面的参考信息。1.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cDNA克隆及蛋白质预测分析PSY作为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中初期步骤的限速酶,能影响后续产物合成速率。因此,对PSY的研究结果对了解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调控及合成机理具有帮助。本章首先简并引物克隆出psy基因保守片段,再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605bp,包括1245bp开放阅读框,编码415个氨基酸。将该预测序列与高等植物、绿藻、蓝藻和细菌中的psy蛋白序列比对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其它psy蛋白序列具有同源性,属于绿藻一支,且与其它绿藻的psy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保守区块和基序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psy蛋白的保守区块和特征序列,及多个潜在的蛋白质修饰位点。通过以上分析初步推断克隆获得的cdna全长序列编码c.vulgaris的psy蛋白。对该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做了预测。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序列的1~45位氨基酸可能为叶绿体转运肽,表明其可能在叶绿体外翻译后进入叶绿体并发挥功能。使用同源建模与从头计算建模法构建了c.vulgarispsy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叁维模型。结构中包含两个保守的底物-镁离子结合位点和两个活性位点遮蔽残基,用于结合底物及保护催化反应中间产物。同时发现另一个特异的底物-镁离子结合位点,与另两个保守的结合位点组成了环形结构。其活性和功能还未知。2.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光照周期下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的生长、形态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光照条件会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内营养物质的累积。对藻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充分研究能为微藻培养条件优化及提高类胡萝卜素等有用物质的累积提供参考信息。本章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在12h光照(12h黑暗)以及24h连续光照培养下,c.vulgaris细胞的生长特性。在12d的培养中,分别选择第0d,1d,4d和7d这4个不同培养时期,使用流式细胞仪通过藻细胞内叶绿素自荧光,识别藻细胞,并测定细胞大小、粒度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在12h光照下,藻细胞的生长具有同步性。藻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提高细胞内物质积累。进入黑暗后,藻细胞在6h内完成细胞分裂,新生子细胞的大小、粒度及叶绿素含量均较低。在藻细胞分裂过程中,叶绿素分布于两个细胞群,母细胞群内叶绿素含量较高,子细胞内含量较低,两群之间不存在过渡细胞群,推测藻细胞内的色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随叶绿体的分裂进入子细胞,本身没有降解。推测需要后续实验检验。当藻细胞在连续光照下培养时,细胞生长没有显示出同步性。不同细胞之间并不同步。在此过程中细胞内会有一定的物质累积,但累积量显着低于同步化培养的藻细胞。3.不同光照条件下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本章利用藻细胞同步化生长的特性,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C.vulgaris的psbC、psaB、rbcL及psy基因在光照期间的表达变化,以及强光照30min对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4种基因的表达都有显着增长。强光照30min使psy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至对照组的26倍,rbcL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为对照组的0.01倍,psbC和psaB的表达没有显着改变。结果表明增加光照强度可能会使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同时psy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使类胡萝卜素产物增加以应对强光照造成的氧化损伤。综上所述,本研究对C.vulgaris中PSY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其中所包含的基因和蛋白质信息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了藻细胞在同步化及非同步化生长过程中的形态、色素及核酸含量变化;结合藻细胞的同步化生长特性研究了psy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不同光照下的表达调控。(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01)
乔晶[9](2016)在《基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酸作为《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项,也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止咳、镇痛、抗炎、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在国内外市场应用广泛。目前栽培甘草是市场上的主流商品,但是大部分栽培甘草存在着品质退化和甘草酸含量低等问题,故明确甘草中各成分代谢之间的调控关系,同时提高甘草中各药用成分的含量,对提高甘草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化学手段,以两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植株为试验材料,于甘草生长旺盛的6月、7月、8月分别喷施4种不同浓度(25,50,100,200mg/L)的脱落酸(ABA),从喷施至最后一次采收期间多次取样,利用HPLC检测7种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含量,研究外源ABA对栽培甘草7种药用成分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自然状态下甘草酸含量与内源ABA含量的关系,获得高甘草酸含量的化学标记。研究发现,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栽培的甘草单株,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范围差异非常大,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即为甘草单株的遗传差异导致,故阐明甘草中影响甘草酸含量变化的遗传机制,从而通过分子操作提高栽培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是提高栽培甘草药材质量的一个手段。前人关于甘草酸含量变化遗传机制多从直接影响甘草酸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出发,如从甘草HMGR基因、SQS基因和β-AS基因多态性出发研究甘草酸含量变化的遗传机制,在解释部分甘草酸含量变化的同时有30%-40%的样本无法用这些直接影响甘草酸合成的功能基因多态性解释。故本课题另辟蹊径,以影响甘草酸含量的脱落酸为桥梁,通过脱落酸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基因——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的SNPs来解释甘草酸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脱落酸PSY基因SNPs与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6月份25mg/L的ABA处理一个月后,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此5种成分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91%、1.25%、0.21%、0.29%、1.14%,与对照相比,其提升幅度值分别为79%、26%、20%、19%、18%;50mg/L的ABA处理四个月后,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含量达最高,为0.87%、0.44%,与对照相比,其提升幅度分别为24%、79%。(2)7月份50mg/L ABA处理2个月后,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含量达最大值,其含量分别为1.82%、1.31%、0.27%、0.29%、1.10%,与对照相比,其提升的幅度为78%、131%、166%、113%、97%;甘草素与异甘草素在处理1个月后含量达最高峰,其含量分别为0.71%、0.50%,与对照相比,其提升幅度为66%、148%。(3)外源ABA处理虽然对甘草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改变其化学成分间组成变化。(4)自然栽培状态下,不同产地之间甘草酸含量和脱落酸含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引起此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遗传因素。(5)获得了甘草PSY基因序列的全长信息,序列全长为2770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ORF长1206bp,编码由40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6)运用RT-RCR-克隆技术获得了12个产地59份甘草样品的PSY基因,分析其外显子部位的序列后,共获得5个SNP位点,分别在118bp,273bp,1095bp, 1104bp,2660bp处。利用MATLAB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5个位点与甘草酸的相关程度排序为2660bp>273bp>1104bp>118bp>1095bp。(7)分析了PSY基因不同单倍型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甘草酸含量测定项中规定的2%的标准,人为的将生长年限为1年的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达到2%的划分为高甘草酸含量组,低于2%的划分到低甘草酸含量组,将不同产地59份样品分类后,分为了P1(118C-273A-1095G-1104C-2660A)、P2 (118C-273A-1095A-1104C-2660A)、P3 (118C-273A-1095G-1104C-2660G)、P4 (118C-273G-1095A-1104C-2660A)、P5 (118T-273A-1095A-1104C-2660A)、P6 (118C-273A-1095A-1104G-2660A)共6种基因型。其中,P2型为最主要的单倍型,占到了83%, P1型的样品均在高甘草酸含量组,而其它几种基因型的样品均在低甘草酸含量组。提示P1可能为高甘草酸含量的单倍型,可能为一种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但因为此单倍型的样本量过少,所以此结论仍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宁,王柏柯,杨生保,唐亚萍,王强[10](2015)在《21种植物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番茄等21种植物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植物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last、Prot Param和Signal P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番茄、拟南芥、辣椒和胡萝卜等21种植物PSY的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系统发生树等进行分析。【结果】21种植物PSY氨基酸不存在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推测PSY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叶绿体中发挥功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等结构元件组成。【结论】PSY蛋白为较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上。不经过跨膜转运,而是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大五星’(红肉)和‘川农1-5-9’(白肉)枇杷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果肉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枇杷果实中克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SY,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再利用qRT-PCR从转录水平上检测两种枇杷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发现枇杷PSY基因cDNA序列全长1 191 bp,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96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枇杷PSY蛋白与其他物种PSY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苹果(Malus domestica)相似性高达98%。qRT-PCR分析表明,随着枇杷果实的发育,PSY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与转色期后枇杷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表明PSY基因可能参与枇杷类胡萝卜素合成的调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论文参考文献
[1].梁敏华,杨震峰,苏新国,宋春波.桃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8
[2].洪敏,池卓恒,石丝,何珊珊,文露.枇杷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3].宋佳.掷孢酵母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4].程洁,赵腾飞,廖志华,杨春贤.甘薯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J].植物生理学报.2017
[5].黄建峰,秦于玲,高爱平,赵志常,党志国.芒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J].西南农业学报.2017
[6].刘冬雨,陶贤继,魏华.普通小球藻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
[7].薛生玲,张芬,江敏,陈涛,童袁桃.芥蓝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BaPSY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
[8].刘冬雨.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克隆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D].上海海洋大学.2016
[9].乔晶.基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0].李宁,王柏柯,杨生保,唐亚萍,王强.21种植物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