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噪声控制论文_张锦惠,汪子荦,张芳杰,李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源噪声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噪声控制,算法,噪声,步长,函数,次级,声学。

有源噪声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惠,汪子荦,张芳杰,李晓东[1](2019)在《一种基于波达方向估计的有源噪声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有源头靠是有源噪声控制的一个经典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受使用者的活动和对舒适度追求的限制,有源头靠系统无法直接将误差传声器紧贴人耳布设,因此需要采用虚拟传声器技术,通过人头外侧的传声器,来对人耳处的噪声进行控制。最早的虚拟传声器技术是由Elliott在1992年提出的[1],1999年Rource提出采用远程虚拟传声器技术[2],其在离线辨识出误差传声器与虚拟传声器之间的(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亢银柱,张超,刘国强,王天正,晋涛[2](2019)在《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宽频噪声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变压器噪声除了本体噪声产生的低频分量,还包含冷却风扇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有源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控制性能好,且灵活可控,但降噪效果受制于通道数量。在不增加通道数量的前提下,为了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出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降噪方法。以DSP为核心控制器搭建了基于LMS算法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有源降噪系统降噪性能验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变压器100~400 Hz的低频噪声,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单频最大降噪量约20 dB,多频总降噪量可达9 dB。设计了对500~1 000 Hz中高频噪声抑制作用明显的声子晶体材料,对600 Hz单频降噪量约14 dB。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最大总降噪量可达16 dB,优于单纯的有源降噪。可见,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高降噪性能的方法是可行性的。(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于淑月[3](2019)在《基于信号分解的旋转机械设备有源噪声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能量较强的低频噪声,往往表现为与转速相关的基频及其高次谐波。低频振动不仅加速设备老化,同时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目前,主要采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技术解决低频噪声问题。然而实际应用中,设备转速剧烈波动致使辐射噪声具有强烈的非平稳性,且初级路径和次级路径可能存在非线性与时变性。为此,本文引入信号分解技术,重点研究变转速下旋转设备的非平稳噪声控制方法,具体内容与成果如下:(1)针对旋转设备辐射噪声的强非平稳性问题,研究给出基于实时相关EMD分解的ANC控制方法。采用EMD自适应分解初级噪声,提出基于循环平稳度的周期特性指标,实时评价初级噪声的非平稳性以及确定分解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的条数;通过分析分解的IMF和初级噪声之间的相关系数,筛选有效IMF进行独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感兴趣的噪声成分,且分解IMF变得更加平稳和易于控制。(2)针对次级路径时变问题,研究建立基于同步扰动和负峭度的ANC控制方法。采用前馈式的子带ANC控制结构,通过添加扰动量以计算代价函数的测量值及其梯度估计值,更新子带控制器的权重矢量;将误差信号的负峭度作为代价函数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且深入探讨了算法的收敛性及计算复杂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噪量和收敛速度方面优于online FxLMS、online MFxLMS及SPSA。(3)针对初级路径非线性问题,提出基于切比雪夫非线性滤波器的ANC控制方法。采用面向块的方法建立非线性初级路径模型,推导分析了非线性初级路径引起的初级噪声失真问题,引入二阶切比雪夫非线性滤波器扩展分解的IMFs,最后深入讨论了算法的收敛性及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FxLMS、FSLMS和VFXLMS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噪声和非线性扰动产生的高阶谐波。(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7)

韩宇菲[4](2019)在《有源噪声控制中自适应算法研究及在局部空间降噪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中低频噪声是对人影响较大的一类噪声,长期接触这类噪声会令人的生理及心理极为不适。降噪技术是解决噪声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的降噪方法包括采用特定材料结构的被动降噪和利用信号处理的有源噪声控制。被动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常常束手无策,有源噪声控制成为了解决中低频噪声的有效途径,是目前噪声处理方面的研究热点。有源噪声控制一般包括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这两部分一般都会用到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算法中阶数与步长的影响较大。在硬件资源允许的阶数范围内,次级通道辨识算法的阶数过小会出现严重的建模误差,阶数过大会增加计算量且易出现失调等问题;步长则同时影响着初、次级通道算法的收敛及稳态等性能,因此步长、阶数的研究对提升有源噪声控制降噪效果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关于步长或阶数调整的算法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算法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实用性较差。此外,有源噪声控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管道等场景,针对叁维空间的研究还不多。本文针对有源噪声控制中自适应LMS算法的阶数、步长调整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局部叁维空间降噪中。首先,论文研究与分析了有源噪声控制的基础结构及算法,将初、次级通道中自适应LMS算法的收敛及稳态等性能与阶数、步长建立了精确关系。系统的研究分析了表征自适应LMS算法收敛性能、稳态性能、计算量与鲁棒性的相关表达式,同时研究一些典型的变阶数算法和变步长算法,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有源噪声控制中自适应LMS算法在阶数或步长调整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其次,对自适应LMS算法中阶数的调整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分数变阶数算法的阶数更新因子、误差宽度及阶数大的波动等问题,提出叁种改进的算法。具体对于阶数更新因子等问题,提出迭代阶数更新因子的改进分数变阶数算法,该算法能去除系统误差的影响,避免建模不足等问题;针对误差宽度等问题,提出变误差宽度的改进分数变阶数算法,并提供算法暂态稳态性能及参数选择分析,该算法能合理的调整误差宽度,能在不影响收敛性能的前提下,限制阶数大的波动。这两种算法均提升了低噪环境下变阶数算法的收敛及稳态等性能,适用于弱干扰低噪环境下的次级通道辨识中。还将误差宽度与阶数更新因子,进行合理统一的分析与结合,同时也添加动态选择限定函数比例的方法,提出了混合自适应参数的分数变阶数算法,该算法优化了阶数的过估计问题,提升了高噪环境中变阶数算法的性能。再次,对自适应LMS算法中步长的调整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变步长算法缺乏性能分析及实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迭代变步长算法。该算法基于理论分析,通过基础公式推演获得了调整步长的合理表达式。并提供了算法暂态及稳态性能的理论及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与算法性能的优良,其适用于有源噪声控制的初级通道算法中。还对变步长算法与变阶数算法进行合理的统一分析与结合,提出同步调整步长与阶数的混合算法,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共同表明,该算法能够同时获得合理的阶数与步长,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稳态等性能。最后,对局部叁维空间有源噪声控制进行实验研究。合理搭建大封闭空间下局部叁维空间实验平台,根据实验场景特性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合理选取,应用在有源噪声控制的初级通道及离线次级通道辨识中,利用多种噪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实验,通过绘制降噪前后的各类图表对降噪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次级通道部分,提出的算法能在硬件资源及次级通道辨识所允许的阶数及误差范围内,获得适当的阶数值并合理的调整步长,既较准确的估计了次级通道,又在保证算法跟踪收敛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计算量及失调的概率。在初级通道算法中,通过应用提出的改进算法,针对各类噪声均获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本文研究内容提升了有源噪声控制算法的性能,并为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对有源噪声控制算法及局部叁维空间噪声控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段小木[5](2019)在《电力变压器振动发生传播机理及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电网运行中的变压器由于电磁与机械的耦合作用,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噪声污染已经日渐成为电力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机械振动发生机理与传播过程、电力变压器声场中次级声源优化控制技术、电力变压器自适应有源降噪智能算法叁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干式变压器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开展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叁者相互联系,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智能电网设备检测、故障诊断以及环境噪声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二章从变压器本体振动及噪声产生的机理出发,研究变压器铁芯与绕组的振动与噪声的产生过程,并考虑其在周围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利用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完整的声场计算模型以分析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频谱分布情况,电动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磁致伸缩引起的铁芯位移情况以及变压器周围空气域内的声场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空间内指定点处的噪声频谱特征,为后续针对变压器噪声开展降噪工作提供了仿真基础。通过将电磁场、结构场和压力声场进行依次耦合计算,最终得到变压器本体的电磁振动噪声以及周围特定空间距离内的空气声场分布。(2)第叁章基于惠更斯原理和声波迭加干涉相消原理,将变压器等效为球形初级声源,针对周围空间内的声场分布,利用次级声源阵列进行声波干涉,从而达到有源降噪的目的。为了确定次级声源的最优匹配参数与次级在声场内的最优位置,根据声学控制原理,建立了声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针对数量、位置、源强以及初相角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将位置和数量进行了耦合,减少了计算量和实际运行中次级声源的布置难度,从而得到使降噪效果达到最优时的次级声源优化布置策略。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声场干涉模型,对不同数量和空间位置的次级声源布置策略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次级声源优化的正确性。(3)第四章研究了自适应变压器有源降噪算法,将算法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针对次级通道和初级通道分别进行离线建模,第叁部分对次级通道进行在线建模,有效降低了变压器的噪声;之后采用遗传算法对降噪滤波器的收敛系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能;在仿真分析中,与随机白噪声FXLMS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算法在次级通道在线建模和变压器降噪方面均有更好降噪性能。在次级声源优化的基础上,以有源降噪自适应算法为核心,提出变压器有源降噪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提高降噪系统稳定性与降噪量。为后续有源降噪设备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程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2)

Wasim,Ullah,Khan[6](2019)在《现代计算启发式范例在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的新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信号处理系统领域中出现的非线性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计算启发式范式(Computational Heuristic Paradigm,CHP)的解决方法.利用进化算法和CHP方法设计基于ANC的控制器,使用的全局优化算法包含回溯搜索算法(Backtracking Search Algorithm,BSA),烟花算法(Firework Algorithm,FWA)和蚱猛优化算法(The Grasshopper Optimization,GOP)等.将具有优化机制的CHP的方法应用于最小ANC系统,来减少复正弦随机干扰信号的线性/非线性以及主/次路的代价函数.准确性,收敛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ANC控制器的优化求解器是有效,可靠,稳健和稳定的.(1)将回溯搜索算法(BSA)和顺序二次规划(SQP)的综合优势用于基于有限脉冲响应(FIR)和Volterra滤波过程的ANC系统。基于线性/非线性和主/次路径及其变形,将SQP辅助的快速局部改进BSA用来优化含有复正弦随机干扰信号的ANC系统的适应函数.统计实验证明了随机求解器BSA和BSA-SQP在精度,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价值.(2)将FWA及其改进应用于ANC系统中的系统辨识问题.为ANC系统构建了基于残留误差的适应函数,并在烟花算法,增强型烟花算法,自适应烟花算法和基本烟花算法的帮助下进行了参数优化.(3)结合GOP的全局搜索能力和SQP的局部搜索高效率,得到集成的智能计算框架GOA-SQP,并将其应用于ANC系统的处理.准确性,收敛性和复杂性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GOA-SQP的ANC控制器简单,可靠,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玉昊昕,陈克安[7](2019)在《自由空间中集群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布放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来说,采用集中式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有利于提升降噪性能和扩展静区大小,但该系统复杂且实现成本很高。与之相比,分散式系统中用多个互相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来代替大规模的集中式系统,体现一种能有效地降低实现成本的系统实现策略。但其主要缺点为存在全局稳定性风险。而集群式系统通过用多个小规模的多通道集中式系统实现降噪控制,能在集中式系统的复杂度和分散式系统的稳定性风险之间取得折衷。对集群式系统在自由空间中的布放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将集群式的迭代方程变换为等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传递函数,研究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对系统零极点的影响,得到使集群式系统在自由空间中保持稳定的布放规律。这一布放规律仅与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在空间中的几何位置分布有关。(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张帅,王岩松,张心光,李文武[8](2019)在《VS-MFxLMS算法及其在汽车车内噪声有源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经典VS-FxLMS算法的收敛性能以及规避MFxLMS算法不能同时兼顾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缺陷,结合修正反正切函数和归一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汽车车内噪声有源控制的VS-MFxLMS算法。应用MFxLMS算法、VS-FxLMS算法和VS-MFxLMS算法分别进行汽车车内噪声有源控制仿真实验。噪声有源控制结果的比较表明,与MFxLMS算法相比,VS-MFxLMS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1.5倍以上,稳态误差降低55%以上;与VSFxLMS算法相比,VS-MFxLMS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25%以上,稳态误差降低28%以上,这为汽车车内噪声的有源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陈祥君[9](2019)在《基于陷波延时LMS算法的乘用车内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燃油车处于怠速或低速行驶工况时,驾驶室内高声级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做功产生的低频阶次噪声,而传统的吸声、隔声等被动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的处理效果较差,由此诞生了车载有源噪声控制(ANC)技术。然而当前ANC技术中次级路径延时点数的获取效率太过低下,限制了次级路径中延时思想的应用;同时传统陷波LMS算法的计算量较大,需要较高成本的控制器,从而限制了车载ANC技术的普及。因此,提高次级路径延时点数的获取效率和减小传统陷波LMS算法的计算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次级路径建模方法中的附加随机噪声法和时延估计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次级路径延时点数的识别方法,以提高次级路径中目标频带对应的延时点数的识别效率;此外,在传统陷波LM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陷波延时LMS算法,从而将参考信号的延时操作取代传统陷波LMS算法中次级路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与参考信号的卷积操作,以大幅降低算法的计算量。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提出的次级路径延时点数的获取方法搭建算法仿真模型,初步验证次级路径延时点数的估计值与实际值几乎无误差;对陷波延时LMS算法和传统陷波LMS算法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前者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仿真运行速度要远大于后者。后续选取扬声器等相关硬件,搭建以dSPACE为控制器的ANC系统硬件在环台架,并依据实验样车的硬件条件,在实车上搭建以DSP为控制器的ANC系统。利用台架和实车的实验条件对陷波延时LMS算法及传统陷波LMS算法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由于计算量过大,在现有处理器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已无法运行采样频率为8000Hz时的4*4通道传统陷波LMS算法;而运行陷波延时LMS算法时,当前硬件资源尚有盈余,且在乘用车怠速工况下实现20~200Hz频段内的总降噪量达到7.4dBA以上,在1300rpm到3000rpm的加速工况下实现加速轰鸣声的显着衰减,使得发动机加速噪声的声压级大致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大致满足发动机加速声品质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陷波延时LMS算法在保证有源噪声控制系统降噪量的同时大幅减小了算法计算量,进而节约了控制器成本。(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李燚勇[10](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内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汽车内主动降噪技术由理论转化为现实,主动噪声控制系统(Active Noise Control,ANC)逐渐被应用到汽车上。目前主流的车内ANC系统较多采用自适应算法,对发动机噪声进行抑制。但当车速高于70km/h时,胎噪和风噪在车内噪声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导致车辆高速行驶时,车内ANC系统噪声抑制效果变差。此外,消费者普遍反映在周围环境出现突发噪声(鸣笛、急刹车等)时,车内会出现短暂的噪声增大现象。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上述两点问题对车内ANC系统中的控制算法进行研究与改进,旨在保证不同车速下ANC系统具有良好的噪声抑制效果和抗干扰能力。首先,搭建音频数据采集系统对某品牌小轿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噪声信号、风噪信号、胎噪信号及期望降噪位置的噪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各类噪声信号的特征。针对搭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发动机噪声信号、风噪信号、胎噪信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期望降噪位置的噪声信号作为输出训练本文提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输入输出的非线性模型,描述不同工况下各类噪声对期望降噪位置处噪声的综合影响,保证主动降噪自适应算法输入信号的准确性。然后,对ANC系统中自适应控制算法部分进行改进:以传统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Least Mean Square,LMS)作为基础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入Sigmoid函数(对标准的Sigmoid函数作一定的变换)来控制归一化LMS算法的步长因子?,充分利用Sigmoid函数对较大输入的不敏感性,来提高整个自适应算法对环境中突发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接着,设计并搭建了基于DSP芯片的硬件实验平台,并对改进后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将BP神经网络模型与改进后的自适应算法相结合,以发动机噪声信号、风噪信号、胎噪信号作为BP网络的输入,BP网络的输出作为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参考输入信号。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仿真系统进行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综合仿真和实验结果得:改进后主动降噪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车辆高速(70km/h)行驶情况下,相较于目前主流的车内ANC算法,改进后的主动降噪算法噪声抑制效果提高5dB。(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0)

有源噪声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变压器噪声除了本体噪声产生的低频分量,还包含冷却风扇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有源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控制性能好,且灵活可控,但降噪效果受制于通道数量。在不增加通道数量的前提下,为了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出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降噪方法。以DSP为核心控制器搭建了基于LMS算法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有源降噪系统降噪性能验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变压器100~400 Hz的低频噪声,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单频最大降噪量约20 dB,多频总降噪量可达9 dB。设计了对500~1 000 Hz中高频噪声抑制作用明显的声子晶体材料,对600 Hz单频降噪量约14 dB。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最大总降噪量可达16 dB,优于单纯的有源降噪。可见,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高降噪性能的方法是可行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源噪声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锦惠,汪子荦,张芳杰,李晓东.一种基于波达方向估计的有源噪声控制方法[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2].亢银柱,张超,刘国强,王天正,晋涛.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宽频噪声抑制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于淑月.基于信号分解的旋转机械设备有源噪声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韩宇菲.有源噪声控制中自适应算法研究及在局部空间降噪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段小木.电力变压器振动发生传播机理及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D].山东大学.2019

[6].Wasim,Ullah,Khan.现代计算启发式范例在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的新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玉昊昕,陈克安.自由空间中集群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布放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8].张帅,王岩松,张心光,李文武.VS-MFxLMS算法及其在汽车车内噪声有源控制中的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9].陈祥君.基于陷波延时LMS算法的乘用车内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李燚勇.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内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有源噪声控制原理图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实物图多通道前馈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框...封闭空间的木箱(2)有源噪声控制1 组合次级源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原...管道内的自适应前馈有源噪声控制...

标签:;  ;  ;  ;  ;  ;  ;  

有源噪声控制论文_张锦惠,汪子荦,张芳杰,李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