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隐林梅榕杨华清柯丽莲(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40-02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在临床应用上的综合优势。方法选取120例患者,其中60例先接受传统静脉输液拔针法,再采用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另外60例首次就采用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分别进行疼痛程度、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的比较,从而探讨出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的综合优势。结果采用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能降低疼痛程度、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低、患者更满意。结论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综合优势,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液拔针法疼痛
静脉输液是临床静脉给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输液结束后的科学按压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出血,更是保护血管和保证下次输液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1]。部分临床护理工作者习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何减轻患者痛苦及是否一针见血上,往往在拔针技巧上有所忽略。以致时有痛阈低的患者对拔针时的疼痛怀有恐惧心理,尤其是有些输液次数多,或者曾经进行过浅静脉化疗的患者,若按压不当,出现皮下淤血,静脉闭塞,表浅静脉的缺失,往往大大增加了再次输液治疗的难度[2],也使得患者对静脉输液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拒绝输液治疗。为此,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累经验,摸索出一种新式的拔针法,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9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3岁到72岁,平均41岁。B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19岁到68岁,平均3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一周内未进行过浅静脉输液治疗,精神状态,感知,语言表达能力正常,静脉条件较好,出凝血时间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输注药液非甘露醇、氯化钾等高渗,或输注时较易疼痛的药液。静脉输液时均采用7号头皮针穿刺,且一针见血,一天输液一次,至少连续输液两天。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A组60例,首次静脉输液后采用传统拔针法,即对照组,其各项评价结果标记为A1,再次静脉输液后采用新式拔针法,为实验组,其评价结果标记为A2;B组60例,首次静脉输液后即采用新式拔针法,为实验组,评价结果标记为B。在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情况上,由A1组和A2组进行自身对照;在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上由A1组和B组进行比较。通过两组交叉比较评价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综合效果。
1.2.2两种拔针方法
传统拔针法:按照教科书《护理学基础》上的规定方法拔针,即轻揭胶布,用干棉签或小纱布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按压片刻至无出血。
新式拔针法:轻揭胶布,保留带有小棉纱的无菌敷贴,调整输液调节器至2/3开的状态,嘱患者将未输液的手大拇指竖向悬放在无菌敷贴上方,护士左手中间三指在无菌敷贴近心方向轻轻绷紧皮肤,拇指轻放在患者大拇指上,右手在距离输液针侧翼1-2cm处反折软管,快速拔针,同时左手拇指向下按压,辅助患者拇指竖向按压无菌敷贴,指导患者将输液侧手掌上举[3],按压时间四分钟[4]。
1.2.3观察项目
疼痛:判断标准[5]:
无痛:患者接受拔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无痛感。
微痛:患者接受拔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有微痛感。
剧痛:患者接受拔针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张口,甚至呻吟,有收回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拔针部位很痛。
出血:包括按压时和按压结束后,按压是是否出血可直接观察,按压结束后是否出血可在患者再次输液时询问患者。
皮下淤血:再次输液时观察上次输液穿刺处皮肤。
患者满意情况:询问A组患者接受两次不同的拔针方法后对哪种方式比较满意。
1.2.4实验数据分析
疼痛程度的比较:
患者满意情况:A组患者中58人均对新式拔针法表示更满意。
针对第一个观察项目将两组数据进行X2检验,得出X2=29.664,P<0.01,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A组疼痛程度相对A1组有明显减轻。第二三四组采用率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亦相同。
2结果
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相对于传统拔针法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出血、皮下淤血率明显降低,绝大多数患者表示更满意。
3讨论
临床上绝大部分患者接受输液治疗并不是一次两次就结束,多次输液治疗使患者的静脉经受了多次穿刺,在损伤未完全修复的情况下,对疼痛变得更敏感。传统的拔针方法由于使用棉签,按压面积小,且稍有不慎容易发生移位,造成疼痛感明显,也容易出现出血、皮下淤血的现象。使用新式拔针法,不仅加大了按压面积,带小棉纱的无菌辅料按压起来也更方便,按压后还可以保留一段时间,避免穿刺部位短时间内与外界接触,减少感染的几率,也利于创口尽快愈合。操作新式拔针法时,穿刺部位的皮肤和浅静脉是被绷紧固定的,尽可能地减少了针体对血管壁和真皮的牵动,从而大大降低拔针时针体对血管壁和真皮的损伤,实现了对很大一部分输液患者的无痛拔针,也利于后续输液治疗的进行。此外,由护士协助患者直接按压,即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按压,避免护士与患者交替按压的时间差中出现的出血和按压移位导致的皮下出血,也避免了针体和皮肤的摩擦产生的疼痛。临床实验和观察表明,新式静脉输液拔针法让患者感受到更贴心的细节护理,较传统拔针法具有综合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志慧.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8,5(1):142.
[2]曾桂群.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5):1382.
[3]李丽荣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止血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9):5173.
[4]黄琳.静脉输液拔针按压血管时间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9.
[5]张晓慧.两种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