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

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

黄艳芬[1]2003年在《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文中研究表明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新小说创作,在激荡的社会变革中,女性作家渴望通过书写自我身心体验,采用自身经历的现身说法,用自传体文本来承载她们解放自我的宣言。 冰心以爱的宣言开启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自传体小说创作,其后近叁十年中,女作家们通过自传体文本发起对父权制的猛烈的批判和攻击,同时展开自省意识。五、六十年代,女性自传体小说创作逐渐融入主流文学话语中,直至文革期间销声匿迹。新时期恢复的自传体创作藉“人”的解放话语潮流,表达着企盼两性真正平等的愿望。九十年代,自传体走向“个人化”,并在世纪末逐步走向倾诉身体欲望的“私人化”。 这一声势浩大的写作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既有着深刻的时代、历史原因,又有着创作主体本身的原因;它还与女性性别的觉醒和女权话语运动有关。女性自传体小说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世纪末走向无理性欲望的写作,似乎为二十世纪女性自传体小说创作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女性自传体小说创作必将寻求新的出路,构建真正的女性文化天空。

胡玲, 刘军平[2]2013年在《孤舟一系故园心 知音彩虹耀译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不久前离世的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的传奇人生经历,细数了她一生致力于中西方沟通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伟大成就,以及她通过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视角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做的杰出贡献。韩素音一生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也是她所生活的时代和历史的浓缩。她在用自己的话语和文字架起中国与西方世界

林幸谦[3]2019年在《张爱玲书信与《小团圆》身体书写──档案学视角的解读》文中认为本文将从张爱玲书信的档案学视角及其写作《小团圆》的心路历程,探讨张爱玲如何在自传体小说中展开作家个人自我、身体与情欲的叙事建构。从这本1970年代中期已成书定稿的《小团圆》,可发现张爱玲的女性身体书写已超越那个年代的文化价值观,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叙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团圆》一书是张爱玲在深具争议性的身体书写与情欲叙事建构中,针对爱情毁灭后还能剩下“什么东西”的思考,进行了生命哲学的反思;其所建构的情与欲的身体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女性叙事作品,亦是文学乃至文化的一种叙事建构,为中国现当代女性身体书写提供了新的叙事模式。

林喦, 刘嘉陵[4]2019年在《人生经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与作家刘嘉陵对话》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作家的刘嘉陵是文学文体创作的多面手,杂文、随笔、散文、小说都很擅长,他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工作环境和他所经历的时代赋予他的文化基因。他对待社会和生活是积极的、乐观的、字里行间中透射着具有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意识,这是他小说的一大特征。

王琰[5]2014年在《天才歧路》文中指出1.少年游青城是座古老的城市,一条运河穿城而过。高大的拱形石桥横跨运河,几乎每隔几条街就有一座。一眼望去,青城没什么高楼大厦,全是一排排平整低矮的白房子,白墙黑瓦,宁静得近乎肃穆。青城人爱走路,边走边聊天,语速平淡缓慢,落进小巷深处,很快被一巷的幽静吞噬。许氏祖孙最初落脚的地方,是在城北下只角的一条运河边上。那些临河而筑的房子也算白墙黑瓦,大多已陈旧不堪,给人简陋、破烂、寒酸之感。他们的房间总共只有九平米,前后没有窗户。刚搬进去,许氏一个人忙前忙

李大为[6]2019年在《葛文芬人生的两道彩虹(报告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我对八十五岁的葛文芬老师,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她的长篇小说《公孙苑》,以宏大的叙述视角、深邃的历史意识、动情的风物描摹,再现了一个家族的变迁与荣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她八十五岁时的手笔。阅读作品,我每每惊异于她超常的观察力,细腻至极的文笔,照相机一般的记忆……与此同时,在大连市沙河口区的各项文学活动中,总是能见到葛老师矍铄而硬朗的身影。她经常身着唐装登台,给大家演唱上世纪五六十

参考文献:

[1]. 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D]. 黄艳芬. 安徽大学. 2003

[2]. 孤舟一系故园心 知音彩虹耀译界[J]. 胡玲, 刘军平. 东方翻译. 2013

[3]. 张爱玲书信与《小团圆》身体书写──档案学视角的解读[J]. 林幸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

[4]. 人生经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与作家刘嘉陵对话[J]. 林喦, 刘嘉陵.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 天才歧路[J]. 王琰. 百花洲. 2014

[6]. 葛文芬人生的两道彩虹(报告文学)[J]. 李大为.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9

标签:;  ;  ;  ;  ;  ;  ;  ;  ;  ;  

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