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戊型肝炎60例临床分析

散发性戊型肝炎60例临床分析

徐廷栋(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95-02

【摘要】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57例、黄染52例、纳差45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组与单纯戊型肝炎组之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散发性戊型肝炎有急性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且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重叠HBV感染者黄疸深、肝功能损害重。

【关键词】戊型肝炎老年人重叠感染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在我国虽然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但近几年我国戊型肝炎病例逐渐增多,戊型肝炎已成为我国发病较高的一种肝炎[1]。本文针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0例,女10例。

1.2方法肝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腹部超声均为入院当天指标或入院后第2天检测结果;血清抗HAV、抗HCV、抗HDV、抗HEV、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配对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例的时间分布2009年18例,2010年27例,2011年15例。季节分布,春季(3月~5月)30例、夏季(6月~8月)5例、秋季(9月~11月)14例、冬季(12月~2月)11例。

2.2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男性50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5∶1。年龄29~72岁,其中30岁以下1例(1.66%),30~39岁4例(6.66%),40~49岁12例(20%),50~59岁23例(38.33%),60岁以上20例(33.33%)。

2.3临床表现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乏力57例、黄染52例、纳差45例、恶心心呕吐37例、腹胀32例、发热30例、肝大19例、脾大16例、腹水2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黄染、腹胀在老年组症状更重。

2.4临床诊断与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44例(73.33%);急性无黄疸型肝炎8例(13.33%);淤胆型肝炎6例(10%);重型肝炎2例(3.33%),其中1例出现在老年组,老年组重型肝炎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组。病原学诊断:单纯戊型肝炎48例(80%);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12例(20%),其中1例表现为重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组的重型肝炎发病率高于单纯戊型肝炎。

2.5血清生化指标老年组(≥60岁)血清ALT值、TBIL值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重叠感染组血清TBIL值、ALB值、GGT值与单纯感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戊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的比较(x±s)

表2单纯感染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的比较(x±s)

2.6住院天数老年组长于非老年组,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组长于单纯戊型肝炎组。

2.7转归预后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中,临床治愈、好转58例(96.67%),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因黄疸下降很慢,自动出院。

3讨论

戊型肝炎是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十分常见的一种急性肝炎[3],近年来得益于环境改善以及水源保护,主要表现为散发,但由于戊型肝炎人兽共患,传染源难以控制,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戊型肝炎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本文分析了6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戊型肝炎全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估计与人群的HEV感染率增加,以及抗-HEV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提高有关[4]。季节分布上,四季皆有散发,春季(3月~5月)发病人数较高(30例)。性别分布上,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饮食卫生习惯、社会活动和人群交往频繁于女性有关。在年龄分布上,40~59岁患者最多,其次为≥60岁老年人,表明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是否与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散发性戊型肝炎已成为中、老年急性肝炎的重要病因,而儿童HEV感染则以亚临床感染多见[3]。

戊型肝炎的临床类型以急性黄疸型最多见(73.33%),重型较少见(3.33%),淤胆型戊型肝炎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长,恢复慢,但预后较好;病原学分型中,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占20%,以乙型、戊型重叠感染最为常见与既往的报道[5]一致,这可能与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有密切关系。本文中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33%,与文献报道的重型戊型肝炎约占5%[6]相近,重叠感染的重型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感染组(P<0.05)。戊型肝炎重叠其他肝炎病毒者病情较重,重叠感染可能是戊型肝炎向重型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急性起病,以乏力、消化道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尿黄为主要症状;体征以巩膜、皮肤黄染为主;重型肝炎患者则表现为黄疸深、持续时间长、临床症状重,且肝功能恢复较慢,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对重型肝炎应有所警惕,尤其是对乙型、戊型重叠感染的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急性自限性疾病,预后好。由于部分住院患者在未达到临床治愈时便出院,因此临床的治愈率较其他相关报道低,但本文中60例患者的临床治愈和明显好转占96.67%,即戊型肝炎患者通过保肝、降酶、对症治疗便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康来仪,孙永德,郝连杰,等.我国丙型和戊型肝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因素的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2):71-75.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范学工.新发传染病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43-57.

[4]郑英杰,姜庆武,张军,等.3种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可靠性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1.

[5]曾国兵,侯金林.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49.

[6]阮冰.戊型肝炎临床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6,23(2):252-255.

标签:;  ;  ;  

散发性戊型肝炎6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