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王莎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王莎

(陕西省宝鸡市新建路妇幼保健院7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对1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并对患儿其他指标进行检查,如: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血生化、冷凝集试验等,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指标。结果46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占34.3%;43例急性支气管炎,占32.1%;32例白细胞计数<4.0×109/L;48例白细胞计数在(4.0~10.0)×109/L;54例白细胞计数>10.0×109/L;36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98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30例血沉>20mm/h;59例C-反应蛋白>10mg/L。102例尿常规检查正常,32例尿常规异常;35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9例低钾;14例低钙。53例冷凝集试验阴性,占39.6%;63例血气分析异常,占47.0%;60例心肌酶增高,占44.8%。结论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患儿诊断时应该联合血清中MP-IgM抗体、血常规、血沉、尿常规等联合诊断,提高患儿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及早明确病原体进一步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

近年来,小儿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MP感染发生率高达10%~30%。患儿感染MP后,易引发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严重的会引发脏器损伤甚至死亡,所以,对于此病应做到尽快确诊后及时治疗[1]。本研究对本院确诊的13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做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符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3例,女61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2±1.2)岁;病程为12~48d,平均病程(25.6±2.1)d;患儿家属对其诊断方案、治疗方法等完全知情。

1.2方法

本研究中选用血常规、血清学抗体检测、痰液支原体培养等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实验室检查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操作流程规定。

(1)血清学抗体检查取患儿血液样本,制得血清后加入检测板,经过稀释后等待5min进行观察,检测板视窗显示两根红线即判断为阳性。对于检测结果显示阴性的患儿7d后复查1次[2]。

(2)痰液支原体培养取患儿咽部痰液标本,将痰液置于培养基内,放于恒温箱(37℃)保存1d后观察结果。培养基显原色(红色)或较浑浊的黄色即判定为阴性,培养基显清亮的淡黄色即判定为阳性。

(3)治疗方法患儿确诊后,马上进行抗生素治疗。选取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重症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短期治疗,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酶联免疫检测:46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占34.3%;43例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占32.1%;21例确诊为支气管肺炎,15.7%;24例支气管哮喘,占17.9%。

(2)痰培养:所有患儿均进行痰培养,检测结果显示:17例肺炎支原体阳性(12.7%);1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7.5%);5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3.7%);2例阴沟肠杆菌阳性(1.5%)。

(3)血常规、血小板检查:所有患儿均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检测。32例白细胞计数<4.0×109/L,占23.9%;48例白细胞计数(4.0~10.0)×109/L,占35.8%;54例白细胞计数>10.0×109/L,占40.3%;36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占26.9%;98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占73.1%;30例血沉>20mm/h,占22.4%;59例C-反应蛋白>10mg/L,占44.0%。

(4)尿常规及生化测定:102例尿常规检查正常,占76.1%,32例尿常规异常,占23.9%;35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占26.1%;19例低钾,占14.2%;14例低钙,10.4%;60例心肌酶增高,占44.8%。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升高的状态[3]。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的年龄段为5~15岁,当小儿感染支原体后,其粘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释放对上皮细胞有损害的物质,从而算还呼吸道,造成患儿呼吸道干扰症状如咽干、咽痛、咽痒以及咳嗽伴随发热的等,病情严重时会累及其他器官如出现心肌炎、脑膜炎以及肝炎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酶联免疫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并且在医学及其他领域等使用较多,也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此外,酶联免疫也成为了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实用可靠的手段[4]。抗MP-IgM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抗体,该指标能够在患儿发病后1周检测出,并且在患儿发病10~30d达到高峰,通过对血清中MP-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检验能够帮助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此外,患儿在诊断时还可以联合其他检测试验,如:血常规、血尿常规检查、冷凝集试验等。临床上将多种手段联合起来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确诊率,为患儿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患儿诊断时应该联合血清中MP-IgM抗体、血常规、血沉、尿常规等联合诊断,提高患儿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及早明确病原体,进一步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边德响.小儿支原体肺炎规范治疗64例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132.

[2]张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社区医师,2015,(5):16-17.

[3]瞿新,颜敏.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验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4):133-134.

[4]廖旭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6,(33):41-42.

标签:;  ;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王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