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石墨,效应,晶体,原子,多维,防热。
热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龙,逯志国,胡彦平,卫国,张群[1](2019)在《叁维防热振动连接边界及试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叁维热振试验能够有效模拟飞行器自由飞状态时的真实载荷环境,因此叁维热振试验技术的研究尤为关键。设计并搭建了一种能够同时满足结构刚度、传力以及具备长时间隔热特性的叁维防热振动试验系统;依据叁维防热振动连接系统几何模型及试验状态建立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型的连接边界进行多次设置和调试,通过对试验及模态仿真结果分析,确定了叁轴铰接振动边界具体连接形式,证明此种边界连接形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产品在天上的自由飞行状态。调研并验证了接触式高温加速度传感器性能,并对高温区及常温区的叁维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国内首次突破了采用高温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温区进行多维振动试验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叁维热振试验的有效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5期)
包文秀,那仁巴特尔,包桂芝,香莲[2](2019)在《粉末晶体Sr_xMg_(1-x)F_2(x=0.7,0.9)原子热振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烧结炉中对Sr_xMg_(1-x)F_2(x=0.7,0.9)进行了恒温1000℃-5 h烧结,用X射线测试仪对两种样品进行了衍射实验(XRD)。基于Rietveld精修方法的RIETAN-2000程序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获得了晶体结构参数和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B。通过Maximum Entropy Method(MEM)解析得到了SrxMg1-xF2(x=0.7,0.9)晶体的等高电子密度分布图谱,实现了等高电子密度分布叁维(3D)和二维(2D)的可视化,进一步确定了晶体结构和原子位置。(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林利,薛春霞[3](2019)在《压电材料矩形板的热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压电材料结构在高温环境中安全工作,以压电材料矩形板为研究对象,根据弹性力学有限变形基本理论推导出了其在外激励和恒定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和协调方程.利用Bubnov-Galerkin原理,并引入瑞利阻尼得到热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一步运用多尺度法求得矩形板主共振时的幅频响应方程和相频响应方程.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谐响应及瞬态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温度对横向位移的影响,分析了速度、加速度和最大应力值的变化规律以及最大应力的出现位置,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长宽比减小都会使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且前者使弯曲挠度增大,后者使弯曲挠度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国渊,党佳琦,赵伟刚,赵洋洋[4](2019)在《高速水润滑机械密封的两相流热振动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处在高速、快速启动、低黏度介质润滑下的低温高速涡轮泵轴端机械密封性能与常规密封的性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因素在于高速的振动影响、低黏度介质下的较差润滑性。以水为模拟介质,研究了低黏度介质下高速机械密封的运转性能,特别是气液两相流问题,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两相流介质诱发的热振动问题,其机理可能在于受压缩有限空间内的流体可压缩性的变化导致。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润滑升速工况下,机械密封虽能够保持好的密封性能,但其性能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在接触端面从接触到非接触状态的转变过程以及稳定运转过程中均存在两相流状态,密封端面温升和摩擦力存在明显的低频振荡,温度振荡可达30℃;出现汽化两相流的情况下,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在升速时误差可达到50%以上。随着密封闭合力的增加,密封会出现明显的两相流现象,相变引起的温度和摩擦力的振荡可归结为一类流体密封的自激振动现象。(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田田,香莲,彭飞,包文秀[5](2017)在《氧化钇粉末晶体的原子热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N-2型高能球磨机研磨了Y_2O_3粉末晶体,用BT-1600图像颗粒分析仪对研磨时间为0h和20h的两份样品进行了分析.室温条件下,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检测了晶体结构的变化,并且利用RIETAN-2000程序进行了晶体结构精修得到了原子热振动的大小.运用MEM解析方法实现了2D(平面)和3D(立体)的等高电子密度分布的可视化.(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汝盟,王立峰[6](2017)在《典型纳尺度结构的热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振动是一定温度下纳尺度结构的固有运动,对其动力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空间进入纳米尺度,结构呈现离散性,量子效应、边界效应、范德华力等变得不可忽略,纳尺度结构在热噪声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学行为表现出众多异乎寻常的特性.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代表的纳尺度碳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质.在此介绍多种针对纳尺度结构热振动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低温热振动、碳纳米管的非线性热振动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7年02期)
王超[7](2017)在《LED汽车前大灯的热—振动耦合分析及加速寿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行车速度逐步提高,汽车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前大灯作为汽车的眼睛,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产厂商对汽车前大灯的要求也愈发严格了。传统的前大灯光源俨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了。伴随着新型光源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诞生,其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光效好等众多优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肯定,正渐渐地代替传统照明光源,变成了汽车照明系统的新选择。但是散热问题却限制了LED的应用与发展。同时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振动载荷的作用,其机械可靠性值得忧虑。另外,LED照明灯具的标准和检测都不太完善,检测平台与评价方法不够权威和科学,一种高效的寿命评定方法亟需建立。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从ANSYS Workbench软件特点入手,采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热-振动耦合模块组合,模拟了前大灯在热-振动耦合作用下以及单独振动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因为温度场的影响,该款车灯在此模拟条件下,耦合分析的应力要小于单独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耦合分析使得应力应变值最大减少了6.2%。基于热-振动耦合分析下车灯的温度分布、散热效果以及结构变化状况等提出了车灯材料的优化方案。针对结构方面,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车灯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而不是仅仅考虑芯片的可靠性。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夹具,测试证明夹具拥有较好的传递性。对该款车灯进行振动测试实验,通过扫频测试实验测得前大灯的固有频率,并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最大误差为17.64%,在误差范围之内,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考虑到车灯寿命的影响因素,以温度作为应力因子对其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款车灯的性能参数,选取100℃恒定温度作为加速应力水平,以美国能源之星LM70的标准作为车灯的失效判据,有效的缩短了试验时间。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威布尔分布来描述前大灯的寿命分布,最小二乘法和阿伦尼斯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推算得到前大灯在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寿命。对试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探讨和分析。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有限元模拟仿真、振动测试实验和加速寿命试验对汽车前大灯的散热性能、结构可靠性以及寿命评估进行研究,这一研究为前大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前大灯的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刘汝盟,王立峰[8](2017)在《预应力作用下双层石墨烯低温热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振动对纳尺度器件动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预应力作用下,考虑量子效应的双层矩形石墨烯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计算了不同预应力作用下,不同温度时双层石墨烯的固有频率和均方根振幅.双层石墨烯层间存在范德华相互作用,其同向振动固有频率与相同尺寸单层石墨烯固有频率相等,双层石墨烯存在大于同向振动频率的反向振动频率.考虑量子效应板模型得到的均方根振幅值小于结合能量均分原理板模型得到的结果.且随着温度的降低,两种板模型结果之间的差值增大,量子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预应力的增加,双层石墨烯的固有频率值增加,均方根振幅值降低,量子效应的影响逐渐增加.预应力对同向振动的影响远大于对反向振动的影响.分析了零点能量对双层石墨烯热振动的影响,当计入零点能量后,石墨烯均方根振幅大于结合能量均分原理板模型预测的结果,且在零温时依然存在不为零的振幅.(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阳[9](2017)在《交变温度下航天热管的热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会处于复杂的空间环境下,对于一些恶劣环境如进出太阳阴影时的交变温度,会引起航天器的热振动和热屈曲,从而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航天热管作为航天器上一个有效的传热装置,分析其在交变温度下的热振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热管结构的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此建立航天热管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能量法推导出热管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应用Hamilton原理得到相应的动力学偏微分方程,并通过Galerkin离散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为常微分方程组,之后应用龙格-库塔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液体流速时的振动响应曲线,得出随着温度升高以及管内液体流速的加快会使系统的振动响应幅值增加、振动周期增大和振动频率减小。其次研究了热管结构发生屈曲变形的临界值。当热管内液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不同温度对热管结构屈曲变形和固有频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会导致热管内液体速度的临界值减小。最后对航天热管结构的振动抑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方法对热管-非线性能量阱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并应用龙格-库塔法分析不同温度变化和液体流速情况下,非线性能量阱对系统振动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系统内液体流速的加快会引起非线性能量阱的鲁棒性能减弱。(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1-04)
刘汝盟[10](2016)在《纳尺度碳材料结构热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振动是一定温度下纳尺度结构的固有运动,对其动力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空间尺度进入纳米尺度,结构呈现离散性,量子效应、边界效应、范德华力等变得不可忽略,纳尺度结构在热噪声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学行为表现出众多异乎寻常的特性。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代表的纳尺度碳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质。本文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悬臂碳纳米管的非线性热振动、单壁碳纳米管的低温热振动、双壁碳纳米管热振动、单层石墨烯的低温热振动、双层石墨烯热振动、零点能量对热振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共计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及学术贡献如下:(1)研究了悬臂单壁碳纳米管高温状态下的非线性热振动行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较长时间尺度上的碳纳米管热振动过程。在系统温度较高时,碳纳米管变形存在几何非线性,这种几何非线性进一步导致了碳纳米管热振动出现涡动现象。非平面的涡动中伴随着横向振动模态之间的能量交换。建立了等效的非线性、非平面梁模型,较好的解释了这一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系统模态之间的能量交换周期可达数十纳秒,说明能量在较长时间尺度上非均分。这意味着系统达到能量均分所需要的时间与其非线性有密切关系。(2)详细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单壁碳纳米管在低温状态下的热振动行为。采用基于修正Langevin动力学的半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纳米管热振动过程。建立了包含量子效应和非局部效应的等效Timoshenko梁模型。对比经典分子动力学和半量子分子动力学结果可以发现当温度较低、频率较高时,半量子分子动力学得到的热振动谱明显小于由经典分子动力学所得结果。Timoshenko梁模型可较准确的预测单壁碳纳米管热振动的固有频率。而结合能量均分原理的Timoshenko梁模型所得均方根振幅与经典分子动力学结果符合较好,包含量子效应的梁模型均方根振幅与半量子分子动力学结果更为接近。当两端固支的碳纳米管内部预应力增加时,均方根振幅减小,固有频率升高,量子效应影响增加。(3)采用梁模型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壁碳纳米管的热振动。建立了考虑层间范德华力的等效复合Euler梁模型和Timoshenko梁模型,得到了悬臂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对于长径比较大的碳纳米管,Euler梁模型和Timoshenko梁模型结果十分接近,均能较好预测分子动力学模拟所得固有频率。但当长径比较小以及模态阶数较高时,相对于Euler梁模型,Timoshenko梁模型结果更接近分子动力学结果,因此须考虑碳纳米管的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对于含预应力的双壁碳纳米管的低温热振动问题,梁模型结果显示双壁碳纳米管存在同向振动模态和反向振动模态。当碳纳米管长度减小时,内外管之间的均方根振幅差值增加,Euler梁模型与Timoshenko梁模型之间的频率和均方根振幅差值均增大。量子效应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变得明显。当碳纳米管内部预应力增加时,均方根振幅减小,且预应力对同向振动模态的影响远大于对反向振动模态的影响。(4)采用半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和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四边固支单层石墨烯低温热振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预应力的影响。热振动谱显示,两种分子动力学方法得到的石墨烯固有频率相同。当考虑量子效应时,石墨烯热振动谱小于经典条件下的结果,高频段能量被冻结。建立了考虑预应力的石墨烯等效连续介质板模型,对于四边固支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求解。板模型可较精确地预测石墨烯热振动固有频率。模态能量符合能量均分原理的经典板模型可准确预测经典分子动力学结果,而包含量子效应的板模型结果则与半量子分子动力学结果符合较好。当石墨烯内部预应力增加时,其固有频率升高,均方根振幅减小。发现考虑量子效应时,各阶模态能量不再相等,石墨烯在NVE系综中自由振动时能量会由低阶模态向高阶模态传递。(5)建立了预应力作用下,考虑量子效应的双层矩形石墨烯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计算了不同预应力作用下、不同温度时的双层石墨烯的固有频率和均方根振幅。双层石墨烯同向振动固有频率与相同尺寸单层石墨烯固有频率相等,两者差异在于双层石墨烯存在一支大于同向振动频率的反向振动频率。考虑量子效应板模型得到的均方根振幅值小于结合能量均分原理板模型得到的结果。且随着温度的降低,两种板模型结果之间的差值增大,量子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预应力的增加,双层石墨烯的固有频率值增加,均方根振幅值降低,量子效应的影响逐渐增加。预应力对同向振动的影响远大于对反向振动的影响。(6)初步研究了零点能量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热振动的影响。当考虑零点能量时,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均方根振幅大于未考虑零点能量的结果,且在绝对零度时,结构仍存在由零点能量造成的振幅。(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10-01)
热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温烧结炉中对Sr_xMg_(1-x)F_2(x=0.7,0.9)进行了恒温1000℃-5 h烧结,用X射线测试仪对两种样品进行了衍射实验(XRD)。基于Rietveld精修方法的RIETAN-2000程序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获得了晶体结构参数和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B。通过Maximum Entropy Method(MEM)解析得到了SrxMg1-xF2(x=0.7,0.9)晶体的等高电子密度分布图谱,实现了等高电子密度分布叁维(3D)和二维(2D)的可视化,进一步确定了晶体结构和原子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韩文龙,逯志国,胡彦平,卫国,张群.叁维防热振动连接边界及试验技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包文秀,那仁巴特尔,包桂芝,香莲.粉末晶体Sr_xMg_(1-x)F_2(x=0.7,0.9)原子热振动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3].李林利,薛春霞.压电材料矩形板的热振动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张国渊,党佳琦,赵伟刚,赵洋洋.高速水润滑机械密封的两相流热振动现象[J].航空学报.2019
[5].郭田田,香莲,彭飞,包文秀.氧化钇粉末晶体的原子热振动[J].低温物理学报.2017
[6].刘汝盟,王立峰.典型纳尺度结构的热振动[J].力学与实践.2017
[7].王超.LED汽车前大灯的热—振动耦合分析及加速寿命试验[D].江苏大学.2017
[8].刘汝盟,王立峰.预应力作用下双层石墨烯低温热振动[J].科学通报.2017
[9].李阳.交变温度下航天热管的热振动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10].刘汝盟.纳尺度碳材料结构热振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