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军功爵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军功,商鞅,秦国,云梦,位次,爵位,法家。
军功爵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19)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与秦军功爵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临潼被首次发现起,已经过去了40多年。如今,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金字名片,享誉海内外。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历时38年,动用劳役72万人,移动土方(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6-27)
兰桂莎[2](2019)在《以军功爵制为视角探究“商鞅变法”一课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设计思路近年来,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史学研究素养,真正"吃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的学科素养一起提升。就"商鞅变法"一课而言,笔者试图在积极研读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富国强兵直至统一六国做一合理解释,以体现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尽力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9期)
柴荣怡,田莉姝[3](2015)在《浅析秦军功爵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国实行的一套完整的军功爵制对于秦统一六国之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到了秦国一统天下后仍旧实行这种片面的选才制度体现出其选官制度的滞后性,与秦朝而后走上暴政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是它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18期)
朱绍侯[4](2015)在《王粲《爵论》评议——兼论军功爵制的废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肯定王粲在《爵论》中对军功爵制盛行时的逐级赐爵制及对商鞅变法时指明"客卿"也是爵名的深刻认识;认为曹操在建安二十年爵制改革时所建立的六等新爵制,实际是正式废除了二十级军功爵制。本文指出军功爵制的废除原因有叁:一、军功爵制逐渐变质,由反对贵族世袭制演变为贵族世袭制,失去了进步性;二、军功爵制贬值,由待遇丰厚演变为空虚的荣誉头衔(列侯、关内侯除外),不为得爵者所重视;叁、军功爵制失去经济基础,变为空壳,难以继续存在。(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彭涛[5](2015)在《试论汉初刘邦时期的军功爵制——以《史记》、《汉书》的记载为主要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初刘邦时期的军功爵制极具特色,前期推行的是楚国爵制,汉五年五月五日后则开始采用秦代的二十级爵制。文章将通过《史记》、《汉书》等其他秦汉时期着作分析这两个分期的军功爵制的相关情况。(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5年03期)
朱绍侯[6](2015)在《军功爵制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军功爵制萌芽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商鞅变法定制为十八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为二十级。军功爵制最兴盛时期是战国,它在秦汉的历史舞台上,起过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在当时,爵位重于官位。西汉中期以后,军功爵制逐渐趋于轻滥,官位才重于爵位。特别是从二十级军功爵位中分出"民爵八级"以后,一级公士至八级公乘,已成为荣誉头衔,与官位并无直接联系,这说明既得利益集团再也不肯让平民百姓进入统治阶层。在东汉除高爵中的关内侯、列侯还有实际价值之外,其它高爵形同虚设,而民爵八级已成为统治阶级祝贺喜庆大事的点缀品,军功爵制趋于消亡。(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周建波,张博,周建涛[7](2014)在《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建立数理模型探讨战国时期军功爵制的功效及其实施的基础和演变过程。我们发现: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而其实施则受制于长期民族文化累积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和权力结构的制约。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期刊2014年01期)
王鹏[8](2013)在《秦国早期军功爵制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伐无道,诛暴秦。一直以来,秦国都是以暴秦的负面形象所呈现在大家眼前,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秦国背后那支常胜之师。秦国之所以有如此评价,除了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外,另一主要的原因在于秦军军士在征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往往使使对手胆寒。有战争,有军队,就必然有一整套奖惩体系,本文试探究商鞅变法中在秦国所建立和完善的军功爵位制度,这一制度为秦国打造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铁血之师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当然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轨迹,军功爵位制度也不例外,军功必然伴随着战争,军人想建立功勋,必须上战场杀敌。因此军功爵位制度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制度萌芽于春秋晚期,在战国时期成熟并最终确立起来。但每一个社会制度的产生总伴随着历史局限性和必然性,因此军功爵位制度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在汉代逐渐不受重视直至被废弃也无可非议。但是,在后人看来,军功爵位制度是古代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制度,在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下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3-03-20)
单晓蒙[9](2012)在《中国军功奖励制度的反思——由秦军功爵制所想到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军功奖励制度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对于激发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然而,经过调查了解,我国军功奖励制度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笔者在研读《商君书》之时,根据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对我国当前的军功奖励制度作了深入探究和反思,以期该制度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活力,调动军人的积极性,保证军队的稳定,提升军队战斗力。(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陈长琦[10](2010)在《朱绍侯与军功爵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绍侯先生的军功爵制研究,在当代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军功爵制度放在一宽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把军功爵制的演变与社会、阶级的变化和变动联系起来,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军功爵制变化的原因,而且有力地解说了其发展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先生把归纳法与二重证据法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无遗漏地收集有关文献材料,并特别重视秦汉简牍材料,使得出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先生的军功爵制研究成果,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军功爵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设计思路近年来,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史学研究素养,真正"吃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的学科素养一起提升。就"商鞅变法"一课而言,笔者试图在积极研读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商鞅变法为什么使秦国富国强兵直至统一六国做一合理解释,以体现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尽力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军功爵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秦始皇陵兵马俑与秦军功爵制[N].团结报.2019
[2].兰桂莎.以军功爵制为视角探究“商鞅变法”一课的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柴荣怡,田莉姝.浅析秦军功爵制[J].兰台世界.2015
[4].朱绍侯.王粲《爵论》评议——兼论军功爵制的废除[J].军事历史研究.2015
[5].彭涛.试论汉初刘邦时期的军功爵制——以《史记》、《汉书》的记载为主要依据[J].青春岁月.2015
[6].朱绍侯.军功爵制探源[J].军事历史研究.2015
[7].周建波,张博,周建涛.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J].经济学(季刊).2014
[8].王鹏.秦国早期军功爵制考证[D].西南政法大学.2013
[9].单晓蒙.中国军功奖励制度的反思——由秦军功爵制所想到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
[10].陈长琦.朱绍侯与军功爵制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