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写作中的“历史写作”

论新闻写作中的“历史写作”

一、试论新闻写作中的“史家笔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隽[1](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王毅璇[2](2020)在《《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文中认为特稿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文体。20世纪末,《中国青年报》率先突破传统,创立更加注重本质真实、情感共鸣和多元表现形式的特稿版——《冰点》,呈现出文学审美的倾向。经过25年的发展,特稿在中国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重要新闻体裁,《冰点》在纸媒日益式微的当下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这一个案,结合《冰点》特稿记者的实践经历与专业认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求美与文学审美的连接点在哪里?特稿中的文学审美追求如何体现?特稿记者又如何保护新闻的专业性?研究发现,文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追求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冰点》特稿具有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征,其文学审美追求体现为题材之真、主题之善和形式之美,这种追求对深化新闻事实的深层内蕴,增加新闻表现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另外,《冰点》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于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信仰以更高的伦理和专业标准要求自身逼近真实,这种信仰外化于特稿文本中,体现为事实代替抽象形容、冷峻笔调、不虚美不隐恶、“证据”佐证、密集使用引语等,使得特稿不改其新闻内核。

刘金文,单承彬[3](2017)在《建国以来“春秋笔法”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春秋笔法"是《春秋》学的重要内容,建国之后,随着新的学术视角的介入,"春秋笔法"研究在继承传统经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春秋》笔法有无、《春秋》义例和文化成因等方面作出了新的探讨,同时越出经学研究视野,在春秋笔法对史学、文学的影响研究,以及跨学科及综合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开拓和创新,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态势。目前,"春秋笔法"研究在理论构建和关联研究等方面还亟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黄绍丽,徐旭开[4](2016)在《“春秋笔法”对新闻写作的启示新探》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全球化时代,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在人们被无数信息织就的网络包裹着的大环境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也推陈出新。在新闻写作中只给出事实而不做判断,以曲折文笔来含蓄隐晦地表达褒贬,即"寓褒贬于纪事"的"春秋笔法",在新闻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此笔法内含的五种写作体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已经渗透到当今各种形式的新闻写作当中。

刘金文[5](2016)在《“春秋笔法”研究 ——以《史记》为例》文中认为“春秋笔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对中国的史学与文学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言说方式。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之所以能够承传后世,除了和历代经学家和文论家的理论阐释密不可分外,史学家从史书写作实践方面对其进行自觉而成功的运用亦是其发扬光大的重要质因。而《史记》就是“春秋笔法”能够传承后世的重要媒介。本论文试图从《史记》入手,来探寻和梳理学界很少关注的《史记》与“春秋笔法”的关系问题。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包括三个问题:一是“春秋笔法”的研究现状;二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三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国以来,学界对“春秋笔法”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经学的研究模式,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做了很多的开拓和创新,使它成为了一个和史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一个理论话语。但是,目前有关“春秋笔法”的研究还仍然关注的是具体问题和具体现象,而缺乏对问题和现象的宏观的整体的关联的研究。虽然,最近几年,学界对“春秋笔法”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开始出现,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深入探究。所以,我们就从《史记》与“春秋笔法”的关系入手展开分析,以期建构起《史记》与“春秋笔法”的内在逻辑关联,以此来探寻《史记》对“春秋笔法”的历史传承及其文化生成机制,从而形成对《史记》文本意图的新认识。第一章着重考察《史记》的文本意图。对于《史记》的文本性质,学界有两种达成共识的观点,即《史记》是一部历史着作,也是一部文学着作。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学界认定《史记》是一部历史着作,是因为它“实录”了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学界认定《史记》是一部文学着作,是因为《史记》有着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生动的形象。但是,我们认为,《史记》既不是一部纯粹的历史着作,亦不是一部纯粹的文学着作,而是一部含有“一家之言”的史学着作。司马迁写《史记》旨在以史的形式发表司马氏的“一家之言”。从创作动机上看,《史记》是一部以“继《春秋》为己任”的史书;从叙事手法上看,《史记》处处于叙事之中含有隐微之义;从阅读接受上看,《史记》是一部向帝王提供自己有关国家治理的建言献策的史书。《史记》之所以能够达到文史双峰的高度,是和他作《史记》的宗旨及其为实现宗旨所成功使用的特殊的历史叙事手法是密不可分的。第二章主要分析《史记》与“春秋笔法”。《史记》既然是志在以“继《春秋》为己任”,那么,探究孔子作《春秋》时所成功使用的“春秋笔法”的本质和文化意义则是我们深入把握《史记》深层意蕴的前提条件。孔子作《春秋》旨在借用《春秋》之史实寄托其深远的政治理想以给后世以政治和道德上的明鉴。一方面要实录历史,另一方面又要寄寓褒贬,如何能让二者在矛盾中合理地并存而不发生冲突呢?孔子的“春秋笔法”为我们做出了伟大而又成功的尝试。“春秋笔法”在修辞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笔,一种是曲笔。直笔主要表现为“尽而不污”。曲笔主要表现为:“一字褒贬”、常事不书、隐而不书和语言变异四个方面。孔子本想在现实政治中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但是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制使得他无法施展理想和抱负,不得不借助历史述说的方式以期把生命的价值转化为历史的永恒的价值。所以,“春秋笔法”表层上是一种历史表现手法,而其深层体现的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而进行的努力与抗争,是其强烈的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它彰显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干预社会现实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孔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使命为司马迁所继承,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春秋笔法”亦加以继承和发扬。《春秋》的属辞比事之法为《史记》所继承。《史记》亦善于通过“属辞”来表达微意。在比事方面,《史记》更善于通过对人物或事件的取舍组合来表达微意,如运用对比法和互见法等。但是,《史记》无论是在写作目的,还是在写作文体等方面与《春秋》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必然为了适应新的要求而又有所创新。《春秋》对人事的评判是以礼义原则为依据的,但是,孔子的礼义又是非常讲究等级和名分的,对于君耻国恶之事又是需要遮掩的。这样,孔子又必须以“讳书”的形式来遮掩甚至是扭曲一些历史真实。孔子的这种“讳书”,使得孔子很难彻底贯彻实录精神。与《春秋》以礼义原则定褒贬的笔法不同,《史记》对人事的评价则突破了单纯的道德的“经”的层面,而走向“史”的层面。因而,“实录”便成为了《史记》首要的述史原则。旨在“稽其兴坏成败之理”的作史宗旨使他能够突破孔子的讳书笔法,从而在《史记》的体例的构架、人物与事件的选择与叙述等方面都与《春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不同于《春秋》的严密有序的书法体系。第三章重点解析《史记》体例中的“春秋笔法”。《史记》首创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例,这一体例不仅是司马迁编纂史料的方法,更是体现“一家之言”的重要载体。司马迁在体例编排上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微意:其一,《史记》体例以人物为中心。《史记》确立以人物为中心的体例是司马迁史学宗旨下的必然选择。司马迁在历史事实面前充分认识到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是怎样改变并推动历史前进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司马迁确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述史方式。所以,司马迁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体例本身就是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宗旨的一个绝妙的体现。其二,《史记》体例中的人物编次。《史记》在人物的安排上自成一格,并不拘泥于天子称本纪,诸侯称世家,而是从历史事实出发,载录各色英雄人物,忠实地反映历史发展大势。论文精选了本纪、世家、列传的人物编次具体解析司马迁在其中寄寓的思想和情感。其三,《史记》体例中的篇目编次。篇目编次主要表现为篇目排列次序和篇目编排原则两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史记》的篇目编次是司马迁表达史学目的有意而为之的结果,彰显了司马迁强烈的政治诉求。其四,《史记》体例中的“表”和“书”。十表是解读《史记》的一把钥匙,体现了司马迁的史学目的、史学原则和史学方法,是表达“一家之言”和史学见识和深情微旨的重要内容。八书更是渗透了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思想与见解。所以,要深入把握《史记》的深层意蕴,熟悉其体例笔法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章重点分析《史记》叙事中的“春秋笔法”。《史记》作为一部史书,既要实录历史又要有深远寄托,为了协调主客矛盾,实现实录与褒贬的统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叙事笔法。其叙事笔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寓论断于叙事。“寓论断于叙事”又体现为如下几点:(1)据事直书。司马迁通过对所书事件的精心裁剪以书大事、书轶事和书异事的直书手法来实现其“直书其事,善恶自见”的史学目的。(2)以他人话语作论断。司马迁还非常善于借用所记载的历史人物的论断作为自己的代言,既真实自然又避免了主观论断的嫌疑。借助文中的人物话语作论断的方式主要有借用传主独白作论断;借用传主对话语言作论断;借助传主心理语言作论断;借用传中他人之言作论断等。除了历史人物出面论断外,司马迁还借助歌谣俗谚、诏书、谏书、文书等作为代己论断的方式。第二,对比见义。《史记》在叙事中还经常运用对比来实现不言言之的目的。《史记》叙事中的对比主要分为篇外对比和篇内对比。根据对比意图的强弱,我们把《史记》叙事中的篇外对比分为明比与暗比两类。《史记》的篇内对比,我们可以分为一对一的对比和一对多的对比两种类型。第三,互见法。互见法在表层表现为司马迁对史料的取舍与编排,而其深层的目的则是司马迁史学宗旨和政治理想的外在诉求。第五章专门分析《史记》中的修辞笔法。司马迁继承了孔子“一字褒贬”的修辞手法,通过语言文字的技巧性把握来实现褒贬的史学目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词语修辞。司马迁精心选择提炼这样一些实词,既能起到实录历史,揭露人与事的本质与真相,同时也在其中渗透了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评判。虚词造成语气,而语气是传达感情造成韵味的重要手段。司马迁所运用的虚词表现多样,如“矣”、“竟”、“终”等。第二,句式修辞。在《史记》中,司马迁还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句式来实现其“贤贤贱不肖”的用意。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辞格修辞,如夸张、反复、排比、引用、正言若反、借古讽今等句式。二是特定句式修辞。司马迁在记载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的时候,常常使用一些固定的表达模式,这种表达往往以插入语的方式冷言出之,看似不经意却极具深意,寄寓了作者对当代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环境的批判和嘲讽。如“(上)以为(不)能”、“上默然”、“……如此”、“可谓……君子矣!”等。司马迁使用这些修辞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其最核心的目的则是还原历史真实,最大限度的做到实录历史,以实现实录与褒贬的合二为一。余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史记》“春秋笔法”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春秋笔法”是富有中国本土精神的理论话语,经历了从经学向史学继而向文学的嬗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史记》对“春秋笔法”的近乎完美而成功的运用,是“春秋笔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介质。“春秋笔法”在表层表现为史家述史的一种历史手法,而其深层则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表达,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归依。但是,魏晋以后,随着文学的自觉,史学与文学开始摆脱之前文史不分的格局,各自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加强调纯粹客观的史实的记载而要摒弃作史者主观的评价。所以,“春秋笔法”也就慢慢地从史学中脱离出来。但是,作为一种“史蕴诗心”的具有文学本质特征的特殊的历史表达手法并不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只是它的阵地转移到了文学领域。《史记》独特的结构方式、叙事手法和修辞传统都对中国文学叙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武亚林[6](2016)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要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逐步成为重要的媒体形式,传统的媒体的主导地位不断被冲击。受众群体被重塑,受众习惯被颠覆,新受众,新习惯在这个用户至上的环境下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加深了对新闻写作原有模式的颠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是以用户为主导,用户对这新闻形式和新闻写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在持续提升,其中灾难新闻表现最为明显。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的传播环境变化持续加快体现最突出的部分表现在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受体、写作载体。因此本论文以写作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来分析灾难新闻写作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新特征,结合新传播技术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的改变进行研究,力图为灾难新闻写作提供一些参考。论文分五部分阐述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新闻写作以及问题和未来发展新思路。其中前四个部分从写作的四要素的四个方面对灾难新闻写作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变化、结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来详细阐述四要素的变化,以准确把握灾难新闻写作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为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支撑。第五部分主要是通过前四部分的分析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灾难新闻写作未来发展做前瞻性展望。

骆怡男[7](2015)在《《左传》对当今新闻写作之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作为一种事业的新闻传播起步于近代,新闻写作也在相当程度上受西方影响。然而,"新闻者,史之流裔耳"(蔡元培),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经典,特别是史学着作,也正是我国现代新闻笔法和新闻思想的源泉。本文以《左传》为例,探讨其记史中蕴含的新闻性笔法及对今日之启迪。历史与新闻都本源于事实,但形诸文字的历史和新闻分别是史家和记者对其的叙述,本文考察的笔法也正是这种叙述的取材、叙事、态度、立场和方法等。

尤宏伟[8](2012)在《新闻写作中文学技巧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度膨胀使受众群体对信息的选择更加的冷静和主观,这就导致新闻工作者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调整,以使得新闻更加吸引读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加的具有可读性,将文学写作的技巧引入新闻写作之中是现在新闻工作者常用的方法,笔者从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区别出发,试分析新闻写作中的故事化技巧和史家笔法。

王丽[9](2012)在《曹聚仁报刊活动研究 ——以民国时期文人报刊活动为考察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脱胎于清末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的民国文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在民国时期民族危难与国家危难双重语境下,表现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担当。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民国文人的一份子,民国时期的社会激荡伴随曹聚仁一起成长,在时代的洪流中他最终从一个传统农业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在文坛和报坛都有着良好声誉的佼佼者,作家、教授、记者、编辑是后人为他所贴上的标签。作为民国时期的文人,曹聚仁身上有着同代人的共性,也有着促使曹聚仁为后人所追崇的不同于时代同仁的个性。文中,笔者将曹聚仁的文人身份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生活的时代特征作为研究的参考背景,抗战八年中所写的战地通讯列为研究的重要文本,对曹聚仁的记者生涯进行探讨,并将探讨的重点放在抗战记者阶段,即成就其名记者称号的重要阶段,在对曹聚仁的大量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而成文。第一章主要是历史背景的介绍,主要的着眼点是民国文人及其报刊活动。通过对民国文人相关内容的介绍,简述曹聚仁生活的历史背景,并顺势引出曹聚仁的生平简介,为后文的具体分析提供相应的研究背景。第二章主要针对曹聚仁报刊活动的动因及其作为战地记者的采访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内心所固有的担当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促使曹聚仁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由大学走向战场、由教授转向记者的动因之所在。成为战地记者之后,曹聚仁拥有的丰富的人脉资源、透辟的观察力、纵横交错式的材料处理方法以及声东击西的写作手法都使其无论是在接近新闻源进行初步的采访上,还是在采访活动结束后所进行的材料整理和新闻稿的写作上,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八年的战地记者实践使曹聚仁形成了怎样的新闻思想是第三章所阐述的主要内容。笔者在对曹聚仁的战地通讯及其它相关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发现,八年的新闻实践不仅使曹聚仁这个门外汉成为地地道道的记者,而且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闻思想。文中笔者主要从“显微镜”和“望远镜”相结合的新闻写作观、以“史家的眼光”确保新闻真实的新闻职业观以及以“怀疑精神”为基础的新闻认知理念三个方面对曹聚仁新闻思想的独特性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作为那一时代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曹聚仁的新闻活动与同时代文人的报刊活动有着怎样的共性?在哪些方面与别人相区别而存在?是文章第四章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笔者得出曹聚仁的新闻活动在从业推手和活动目的两方面与同时代的文人报刊活动存在着共同之处;而与其它文人的报刊活动相比,曹聚仁的新闻活动有着强烈的自省精神和浓厚的民意关怀;较之于当时的职业记者,曹聚仁拥有更丰富的人脉资源、更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史家一般的严谨的态度。通过大量的分析之后,笔者得出曹聚仁是一个文人与职业记者的完美结合体的结论。因此,曹聚仁不能仅仅作为文人而被学者所关注,作为合格的职业记者,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应有其一席之地。此外,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战地新闻活动经验的记者,他在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于现今的媒体从业者应有所启示和借鉴。

王开仓[10](2012)在《论中国古代史官记事之于当下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镜鉴》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哪怕是最为新潮华美的东西,若在不同的角度镜鉴一番也会不经意间发现瑕疵与纰漏,而先贤智者却有意无意地给我们留下了医补的养料和方法。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之长河画卷中,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人被称作史官,他们用血汗浇灌的种子萌发成了历史。当历史长河澎湃到我们脚下的时候,史官便隐去了他们典雅的身影,接过他们如椽巨笔的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健儿们——为真理真相而奔波呐喊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早先的历史完成了新闻的使命,今天的新闻却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在看似绝无可能的情况下,历史和新闻却在某一时刻完成了对接,于是,新闻在回答现实问题的时候也向历史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其实,应该说,大凡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都是入乎于历史画卷之中,出乎其外地完成了历史和现实的交轨。在故纸堆中亲历过摸爬滚打后,我们发现,所谓的诸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监督早在史官记事之始便已经萌芽发轫了,今人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辉煌业绩时,应该躬下身来虚心向古人求教。我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掌握运用的方式、方法、艺术、技巧,诸如实录原则之于客观真实,春秋笔法之于写作艺术,含蓄蕴藉之于用事实说话,文约事丰之于视觉化效果,等等,针对这些,伟大的史官已经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界了。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羞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些借鉴也只是作为史官记事不亚于新闻传播的论证而已。然而,真正让我们感到羞愧的或许就在于职业伦理道德了,在那个物质极度困乏,社会极为专制的岁月里,史官记事仍能坚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写作骨气,仍然能有勇为历史真相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良史精神;而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其富裕,社会相对安定和谐的乐园里,依然存在个别新闻传播工作者,抵不住“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诱惑,失去理性和原则,令人扼腕痛惜地出轨直至身败名裂。这就更应该向古代史官学习了。除此之外,在历史的长廊里徘徊观望时,令我们更为兴奋愈加激动的是:我们很幸运的遇见了司马迁这位古朴典雅的“太史公”。由此,我们断言《广陵散》没有绝迹,高山流水之音依然在山谷中缭绕。通过司马迁告知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把密钥,我们打开了通往《史记》这一浩浩汤汤历史岁月的大门。于是乎,在历史岁月里穿梭归来之后,我们用现代汉语模仿太史公的语调,对当下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呼吁:意欲实现“今日之新闻”化作“明日之历史”的梦想,必须以唯物历史的取向去定位新闻传播活动,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闻传播现象,以理性辩证的思维去思考新闻传播事件,以自由独立的精神去书写新闻传播作品。如是而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站在历史的跑道上,以“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为使命而荣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追云逐雨意未休”,唯有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自勉之。

二、试论新闻写作中的“史家笔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闻写作中的“史家笔法”(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的文学与尚美的新闻
    第一节 审美的文学
        一、文学的特殊本质
        二、审美非唯美
    第二节 尚美的新闻
        一、僵化的新闻写作
        二、新闻的求美走向
    第三节 新闻:向文学借“美”
        一、文学审美与新闻品格的交汇
        二、审美的新闻:《冰点》特稿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
    第一节 题材之“真”
        一、时代的典型样本
        二、“诗意”的“冰点”
    第二节 主题之“善”
        一、情感的温度
        二、向善的力量
    第三节 形式之“美”
        一、诗艺表达
        二、小说特质
        三、散文风格
        四、剧本样貌
第三章 文学审美下的新闻内核
    第一节 《冰点》采编的专业主义意识
        一、现场采访印证补充事实
        二、深入调查厘清事实
        三、由表及里抵达真相
    第二节 《冰点》特稿的专业主义话语
        一、事实代替抽象形容
        二、冷峻笔调
        三、不虚美不隐恶
        四、“证据”辅助
        五、密集引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国以来“春秋笔法”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春秋笔法”的经学研究
    (一) 《春秋》有无“笔法”的研究
    (二) 《春秋》义例研究
    (三) “春秋笔法”成因研究
二、“春秋笔法”的影响研究
    (一) “春秋笔法”的史学影响研究
    (二) “春秋笔法”的文学影响研究
三、“春秋笔法”的跨学科及综合研究
    (一) “春秋笔法”的语言学研究
    (二) “春秋笔法”的新闻学研究
    (三) “春秋笔法”的中西比较研究
    (四) “春秋笔法”的综合研究

(5)“春秋笔法”研究 ——以《史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本文的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创作
    第二节 《史记》的文本意图
第二章 《史记》与“春秋笔法”
    第一节 孔子与“春秋笔法”
    第二节 司马迁与“春秋笔法”
第三章 《史记》“春秋笔法”之体例
    第一节 《史记》体例以人物为中心
    第二节 体例中的人物编次
    第三节 体例中的篇目编次
    第四节 体例中的“表”和“书”
第四章 《史记》“春秋笔法”之叙事
    第一节 寓论断于叙事
    第二节 借对比以见义
    第三节 互见法
第五章 《史记》“春秋笔法”之修辞
    第一节 词语修辞
    第二节 句式修辞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灾难新闻写作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的写作主体
    2.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主体的素质
    2.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主体的地位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客体
    3.1 灾难新闻写作客体动态属性
    3.2 灾难新闻写作客体丰富化程度加深
    3.3 主客体双向建构的紧密性增强
第四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载体
    4.1 海量的素材来源
    4.2 写作结构的流变速度提高
    4.3 多元丰富的传播媒介
第五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受体
    5.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受体的素质
    5.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受体功能的变化
第六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6.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面临的问题
    6.2 灾难新闻写作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6.3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7)《左传》对当今新闻写作之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记事:书与不书
二、笔法:书之动人
三、态度:书之立场

(8)新闻写作中文学技巧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2 新闻写作中引入故事化
3 新闻写作中的史家手法

(9)曹聚仁报刊活动研究 ——以民国时期文人报刊活动为考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有关曹聚仁的一手资料
        2、关于曹聚仁研究的二手资料
        3、关于知识分子与报刊
        4、结语
    四、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五、论文(设计)的创新点及特色
第一章 民国时期文人与报刊活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人
        一、一个独立漂浮的群体
        二、民国时期文人的特点
    第二节、民国时期文人与传媒
        一、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的原因分析
        二、民国时期文人与报人
    第三节、民国文人记者的典型——曹聚仁
        一、曹聚仁生平
        二、曹聚仁从事报刊活动的动因分析
        三、曹聚仁报刊活动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曹聚仁新闻活动特色
    第一节、曹聚仁新闻采访的特点
        一、接近新闻——“近水楼台”
        二、发现新闻——“火眼金睛”
    第二节、曹聚仁新闻写作的独特
        一、处理材料——“纵横交错”
        二、写作新闻——“声东击西”
    第三节、学者与记者相结合的新闻活动特点
        一、学缘:奠定了实际采访活动的理论基础
        二、业缘:构建了接近新闻线索的人脉网络
        三、文缘:形成了贯穿新闻作品的人文情怀
第三章 曹聚仁新闻思想独特性分析
    第一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相结合的新闻写作观
        一、“显微镜”透视事件真伪
        二、“望远镜”构筑整体镜像
        三、小结
    第二节、以“史家的眼光”确保新闻真实的新闻职业观
        一、治史的视角
        二、记史的笔法
        三、小结
    第三节、以“怀疑精神”为基础的新闻认知理念
        一、正视新闻中“谣言”的存在
        二、养成读报时比较的习惯
        三、小结
第四章 民国文人办报视域下的曹聚仁新闻活动共性与个性分析
    第一节、曹聚仁报刊活动的共性分析
        一、相同的从业推手:承接“士”的“社会良心”
        二.共同的话语平台:建构“议政”的超然空间
    第二节 、曹聚仁报刊活动的个性研究
        一.与同时代文人办报之区别
        二.与职业记者之差异
    第三节、文人与职业记者的“结合体”
        一、一个真正的文人
        二、一个合格的职业记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论中国古代史官记事之于当下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历史与新闻的辩证关系
    (一) 历史和新闻的概念界定
        1.何谓历史
        2.何谓新闻
    (二) 新闻与历史的同源分析
    (三) 历史的新闻价值
    (四) 新闻的历史价值
二、 史官与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分析
    (一) 史官:专业新闻传播者的历史雏形
    (二) 新闻传播者的社会历史角色剖析
    (三) 史官与新闻传播者的角色互换
三、 史官记事与新闻传播活动
    (一) 史官记事:早期的专业新闻传播活动管窥
    (二) 史官记事与新闻采访
        1.木铎采诗——专业新闻采访的源头
        2.观风漫游——新闻采访的进一步发展
    (三) 史官记事与新闻写作
        1.实录原则与新闻写作之客观真实性
        2.春秋笔法与新闻写作之艺术
        3.简约凝练与新闻写作之简练准确性
        4.文约事丰与新闻写作视觉化效果
        5.含蓄蕴藉与新闻写作之用事实说话
    (四) 史官记事与新闻编辑
        1.史官——中国新闻编辑的鼻祖
        2.史官记事对现代新闻编辑的启迪
    (五) 史官记事与新闻舆论监督
        1.史官记事的社会功能
        2.史官行使舆论监督职权的社会基础
        3.当代新闻舆论监督之概况
        4.史官记事对当下新闻工作者实施舆论监督的借鉴
四、 史官之良史精神与新闻职业道德
    (一) 何谓良史精神
    (二) 当下新闻职业道德缺失之现状
        1.虚假新闻
        2.有偿新闻
        3.有偿不闻
        4.媚俗新闻
    (三)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四) 良史精神之于新闻职业道德
五、 史官的传播观对当下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之镜鉴
    (一) 史官的历史传播观
    (二) 史官与新闻工作者所处社会制度比较
    (三) 新闻工作者唯物历史观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新闻写作中的“史家笔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2]《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D]. 王毅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3]建国以来“春秋笔法”研究述评[J]. 刘金文,单承彬.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05)
  • [4]“春秋笔法”对新闻写作的启示新探[J]. 黄绍丽,徐旭开. 写作, 2016(21)
  • [5]“春秋笔法”研究 ——以《史记》为例[D]. 刘金文. 曲阜师范大学, 2016(12)
  • [6]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灾难新闻写作要素研究[D]. 武亚林.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
  • [7]《左传》对当今新闻写作之启示[J]. 骆怡男. 新闻春秋, 2015(02)
  • [8]新闻写作中文学技巧的应用[J]. 尤宏伟. 中国传媒科技, 2012(12)
  • [9]曹聚仁报刊活动研究 ——以民国时期文人报刊活动为考察视角[D]. 王丽. 安徽大学, 2012(10)
  • [10]论中国古代史官记事之于当下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镜鉴[D]. 王开仓.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论新闻写作中的“历史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