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欣[1]2004年在《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提出从表型性状、分子标记和系谱共祖度叁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自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及品种演变。通过4套代表性品种2年多点试验和2套区域试验资料估计了品种改良的实际进展及其遗传贡献;采用172份材料的42个RAPD分子标记探讨了我国棉花品种的遗传基础;用1636份材料的系谱共祖度分析了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1.皮棉单产在黄河棉区、长江棉区和新疆棉区分别以7.69kg/hm~2/year、5.73kg/hm~2/year和6.16kg/hm~2/year的速度增长,各棉区近期育成品种比早期育成品种分别增产28.6%、24.3%和39.4%;各棉区近期育成品种的株铃数比早期育成品种的株铃数分别提高了8.9%、19.1%和27.0%;衣分分别提高7.4%、7.5%和12.6%;品种间的铃重差异显着。株铃数的提高对皮棉增产的贡献最大,其次为铃重和衣分。 2.品种产量的改良中,黄河、长江和新疆棉区基因型效应分别为18.7%、21.8%和38.8%;广义遗传效应分别为44.2%、45.1%和82.0%。 3.我国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绒长和比强度分别以0.0192mm/year(ICC标准)和0.0263cN/tex/year(ICC标准)的年增长率显着提高,品种间的马克隆值有显着差异。 4.全国陆地棉群体内绒长、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改良过程中的基因型贡献率分别为20.2%、34.7%和34.2%。 5.我国棉花抗病育种改良工作亦取得巨大进展,区试参试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逐渐增强。在我国,枯萎病的抗性问题已基本解决;对黄萎病抗性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结果和基因的QTL定位工作为彻底解决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RAPD标记Nei's遗传距离与两组不同来源试验数据的表型性状欧氏距离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5(n=1770)和0.7078(n=7140),表明RAP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棉花品种间遗传差异。各层次上遗传差异的比较表明:在我国主栽棉花品种中,海岛棉品种遗传基础窄于陆地棉品种;我国自育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基础窄于国外引进品种;杂交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基础窄于常规品种;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窄于70年代品种;长江棉区品种遗传基础窄于黄淮棉区品种,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窄于长江棉区品种。 7.品种间的共祖度分析表明,从时期上看,1960s为0.1933;以1970s陆地棉品种间的共祖度最高,为0.2141,1980s为0.1725,1990s则下降为0.0848,之后显着下降;从区域来看,长江棉区的陆地棉品种间平均共祖度最高,达0.4407;黄淮棉区的品种间共祖度次之,为0.1789;而西北棉区的共祖度最低,仅为0.1060。 8.在七个重要引进祖先品种中,岱15对我国棉花品种贡献率最大,达30.62%;其次为斯字棉,达15.54%;金字棉为8.97%;乌干达棉为4.90%;福字棉6号为2.04%;108夫为1.94%:爱字棉为0.97%,这7个祖先品种对我国棉花品种共计贡献了64.97%的基因资源。
刘文欣, 孔繁玲, 郭志丽, 张群远, 彭惠茹[2]2003年在《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的分子标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RAPD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方法 ,研究建国以来我国有代表性的 16 6个棉花主栽品种 (或品系 )的遗传多样性。 4 1个RAPD标记Nei’s遗传距离 (GD)与两组不同来源实验数据的表型性状欧氏距离 (UD)间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4 4 5 (n =1770 )和 0 70 78(n =714 0 ) ,表明RAPD可以揭示棉花品种间遗传差异。通过对不同棉种、不同品种类型、不同时期、不同种植区域和不同来源的棉花品种 (系 )遗传差异的比较 ,探讨我国棉花品种的遗传基础。各层次上遗传差异的比较表明 :在我国主栽棉花品种中 ,海岛棉品种遗传基础窄于陆地棉品种 ;我国自育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基础窄于国外引进品种 ;杂交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基础窄于常规品种 ;上世纪 80年代以后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窄于 70年代品种 ;长江棉区品种遗传基础窄于黄淮棉区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窄于长江棉区品种。启示我们如何在我国棉花育种的全局和不同层面上把握和制定拓宽棉花育种遗传基础的策略和手段 ,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规律打下基础
唐中杰[3]2009年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提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植棉大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河南棉花生产一直稳步发展,面积虽有起伏,但一直稳定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1/6,皮棉总产接近100万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棉花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着手,对我省棉花生产发展优势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河南省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叁靠投入,在曲折中前进,呈波浪式发展,生产布局不断集中、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表明,品种改良是我省棉花生产从低水平到跻身国内先进行列的支撑点。1、产量性状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有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以每年18.8773kg/hm2/year、5.2671 kg/hm2/year和6.8239 kg/hm2/year的年增长率提高,其中籽棉产量年增长达显着水平,叁个棉花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株铃数的贡献率最高。2、抗病性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枯萎病指以每年0.2480的显着速度增加,黄萎病指以每年0.9679的速度增加,枯黄萎病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的危害依然严峻。主要是近年来一些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差和棉农的一些不良耕作习惯所致。3、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6mm、0.1159 cN/tex和0.0161的速度增长,其中纤维比强度和细度的变化达显着水平;品种改良应重视纤维品质各主要指标的协调,兼顾品质与产量、品质与早熟性之间的关系。4、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与皮棉产量之间成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重,提高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可有效增加棉花皮棉产量;生育期、子指以及密度与皮棉产量成负相关,生育期长、子指和密度大不利于皮棉产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带动我省棉花生产步出困境,必须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对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集成一套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棉花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各种类型的优异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棉花新品种,才能整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
张德贵, 孔繁玲, 张群远, 刘文欣, 杨付新[4]2003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着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叁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本文对长江棉区棉
孔繁玲, 姜保功, 张群远, 杨付新, 李如忠[5]2000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文中认为本文是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和系列研究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衣分 )上的遗传改良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0个代表性品种 2年 5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的区域试验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成效显着 ,品种的产量潜力以每年 8.0 0 kg/ hm2的速度增长 ,1950~ 1994年间皮棉单产平均年增长速率为 16.14kg/ hm2 ,品种改良的实际贡献在 30 %以上 ;近期育成的品种比早期品种产量提高 68.69% ,株铃数提高 2 .4个 /株 ,衣分提高 5% ,铃重变化不明显 ;现在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提高株铃数和衣分来实现 ;在不同的育种阶段 ,产量组分 (铃数、铃重、衣分 )对产量的贡献不同 ,这种变化反映出我国建国以来黄淮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在产量与产量组分性状关系中 ,铃重、株铃数和衣分的负相关已逐步成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 ,需通过创造新的遗传群体等途径来解决。本文还就研究品种遗传改良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述。
宋锦花[6]2008年在《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棉花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育成了泗棉2号、盐棉48、泗棉3号、苏棉8号、苏棉9号、苏棉12号等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每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万hm2以上,推广区域涉及到长江流域的几个主产棉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效益。但近10年,特别是杂交棉推广以来,江苏省自育棉花品种种植面积不断缩小,占棉花总种植面积比例不断下降。据统计,自80年代中期我省自育的泗棉2号、徐州142、盐棉48等品种逐渐取代岱字棉15等外来品种成为主体品种之后,推广品种一直以省内自育品种为主,到90年代末全国第七次品种更换,即以转基因抗虫棉替代常规不抗虫棉,我省棉种市场逐渐被外来转基因抗虫棉占领,自育品种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90.9%下降到2005年的不到50%。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调整我省棉花育种目标,进一步提高棉花育种水平,为21世纪江苏棉花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科技保障是我省棉花育种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江苏省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演变规律,总结育种工作中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不仅对指导今后的棉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新时期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本论文通过对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等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我省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同时对1996~2006年杂交棉与常规棉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江苏省棉花品种区试大致可分为叁个发展阶段:感病棉与抗病棉、早熟棉与中熟棉并存时期、早熟抗病棉与中熟抗病棉时期、杂交棉与抗虫棉时期,其中最后一个时期是江苏省棉花快速发展的时期。区试品种来源,以省内自育品种为主,省内自育品种占区试品种总数的91.92%。2、在品种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改良方面,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中熟棉、中熟抗病棉的皮棉产量、株铃数和衣分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皮棉产量分别以26.63 kg/hm2.19.63 kg/hm2、20.96 kg/hm2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株铃数分别以0.533个、0.651个、0.361个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衣分分别以0.272个百分点、0.301个百分点、0.123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和中熟棉的铃重依年份的回归关系不显着,中熟抗病棉的铃重依年份呈每年0.034g的速度极显着增长。总体上,江苏棉花在皮棉产量(18.61 kg/hm2)、株铃数(0.388个)、铃重(0.03g)、和衣分(0.141个百分点)上都随年份有极显着增长。早熟棉、早熟抗病棉、中熟棉、中熟抗病棉3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差异,早熟棉,衣分>株铃数>铃重;早熟抗病棉,株铃数>铃重>衣分;中熟棉,株铃数>衣分>铃重;中熟抗病棉,株铃数>铃重>衣分。中熟抗病棉各个时期3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并不完全相同,在86-1时期,铃重>衣分>株铃数;盐棉48时期,株铃数>衣分>铃重;泗棉3号和苏棉9号时期,株铃数>铃重>衣分。说明育种家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不同时期选育的重点不同。3、在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方面,江苏省最近10年棉花品质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尚无适纺气流纺和喷气纺36支纱的品种,问题是马克隆值偏高,今后品质育种的重点是降低马克隆值,进一步协调长、强、细叁者的关系,选育出符合纺织工业要求的不同类型综合性品质性状的棉花品种。4、在抗病性遗传改良方面,“七五”、“八五”期间,枯萎病育种成效显着,病指较低。“九五”以后,抗虫棉成为棉花育种的热点,枯萎病育种有些松懈,病指逐渐上升,抗病、高抗品种比例下降。黄萎病育种取得了一定进展,病指呈逐渐下降趋势,按每年1.615的速度显着下降。5、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方面,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的株高、霜前花率分别以1.524 mm、1.307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显着提高,果枝以0.289台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中熟棉(包括中熟抗病棉)品种果枝以0.070台的年增长率显着提高,生育期以每年0.531天的速度极显着缩短,霜前花率以0.931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6、江苏省1996~2006年区试杂交棉皮棉产量、株铃数、铃重较常规棉极显着增加,平均增6.96%、3.35个/株、0.19g,衣分极显着降低,平均低1.24个百分点。常规棉和杂交棉3个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顺序一致,但贡献大小有差异。杂交棉皮棉产量的提高与产量组分性状关系更密切。产量组分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常规棉产量组分性状间呈不显着的负相关,杂交棉呈极显着的负相关,说明杂交棉产量组分性状间存在相互制约作用,现阶段要使杂交棉的皮棉产量进一步提高,必须使各组分性状得到综合改良,或者通过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来改变这种制约关系。杂交棉与常规棉在纤维品质上没有显着差异;枯萎病指差异不显着,杂交棉黄萎病指显着降低,平均比常规棉低5.25;杂交棉果枝数极显着多于常规棉,生育期极显着长于常规棉。
刘金山[7]2014年在《新疆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材料主要性状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03-2012年兵团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南疆棉区适宜种植生育期在135d左右的优质抗病品种,株高在80cm左右,衣分大于42.0%,铃重在5.5g左右;纤维品质指标为上半部平均长度大于30mm,比强度大于30.0cN.tex-1,马克隆值在3.7~4.2,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从主要性状相关分析来看:棉花衣分、比强度与皮棉产量显着正相关,纤维长度、马克隆值、纺纱均匀指数与皮棉产量也呈较大正相关,说明较好的协调了品质与产量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纤维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纤维长度与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纺纱指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纤维长度得到改善,比强度和其他品质指标也得到提高。3、通过棉花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单株铃数﹥衣分﹥长度﹥铃重﹥果枝数﹥果枝始节>比强度﹥生育期﹥株高。有些性状与皮棉产量的遗传相关分析和直接通径系数分析不一致,说明在育种中,相关分析结合通径分析,才能清楚各性状对产量作用的实质。4、通过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提高品种产量的性状选择上,应该是选用单株铃数多、衣分高、生育期适当、单铃重适中,株高不宜过高和皮棉产量高的品系。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组合中,籽棉产量和纤维长度可以同步提高改善。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来看:(1)在育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适中的生育期;其次,应该选亩产皮棉较高的品种、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抗病较好的品种,但也不应太刻意追求,性状选择上应该适度为好。(2)聚类分析得出:当遗传距离阈值为1.18时,供试材料被划分为7类,各类群的主要性状相对差异明显,在育种中选配亲本时最好选用不同类群间的品种作为双亲,可减少育种工作的盲目性。
姜保功, 孔繁玲, 张群远, 杨付新, 姜茹琴[8]2000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Ⅲ.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实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实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建国40多年来,该棉区棉花早熟性和抗病性育种取得显着进展。在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同时,品种的生育期缩短了3~5天,霜前花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棉花品种的抗病性也显着提高。抗枯萎病问题已基本解决,抗黄萎病问题正在解决。棉花品种的稳定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赵化冰[9]200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的演变》文中提出棉花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工业原料作物,亦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我国棉花生产的两大病害。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作物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建国以来,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育成上百个抗病品种。本试验旨在对建国后白宫抗枯、黄萎病品种演变趋势进行控制条件下的研究,以期对今后的抗病、高产、优质育种提供服务。 供试材料为建国50年来在生产上先后推广的自育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110个,其中包括20世纪50年代品种2个;60年代品种15个;70年代品种23个;80年代品种40个;90年代品种30个。于2001年对这些品种的枯、黄萎病的抗性,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生育期性状及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并利用棉仁水溶蛋白电泳技术对110个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建国以来抗枯萎病育种成效显着,20世纪90年代品种枯萎病病情指数较50年代品种下降了20.1%。50年代到70年代,抗病品种对黄萎病抗性呈上升趋势;80年代到90年代,抗病品种对黄萎病抗性又有所下降,抗黄萎病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对黄萎病病情指数动态调查表明,黄萎病发病规律分为叁大类:第一类品种6月底和8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中间阶段发病较轻,占15%;第二类品种前期发病轻,进入8月后迅速发病,这类品种占50%;第叁类品种整个病程病情指数变化不大,发病平稳,无高峰出现,占35%。第叁类品种对黄萎病抗耐性较强,产量较高。对110个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建国以来自育抗病品种中,对枯萎病达到高抗水平,对黄萎病达到抗性水平的品种共12个,约占11%。呈上升趋势,90年代品种比 50年代品种增长了 18石%。单株结铃数平均数年代间变化不大。衣分演变趋势呈“ V”字型,70年代品种最低,90年代品种最局。 3.各年代品种的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整齐度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50年代到叩年代各项指标平均值呈下降趋势,80年代到卯年代纤维品质提高很快,90年代品种纤维品质最好。各年代抗病品种马克隆值与国际标准相比普遍偏高。 4.生育期与早熟性的演变趋势一致。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抗病品种生育朗缩短,早熟性加强。 5.株高、第一果枝距子叶距离、第一果枝节位演变趋势一致。叁个性状与生育朋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着水平。主茎叶片数、果枝数、开花果枝数、吐絮果枝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年代间差异不显着。 6.对各卒代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的负相关关系逐渐被打破。对产量与生物学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第一果枝距于叶距离等性状与单株生产力之间为显着正相关,这种作用是通过对单株结铃数的影响来实现的。 7.对各年代高产品种进行系谱分析表明,高产品种绝大部分来自岱字棉系统。对早熟品种进行系谱分析表明,早熟品种多来自金字棉系统。
焦光婧[10]2012年在《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品种改良是提高棉花生产水平的关键途径。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随着自然、经济、综合栽培管理等因素变化,其综合性状亦随之改变,并且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研究这种变化规律,对培育优良的棉花品种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编着的《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一书中品种特性数据资料,对我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叁大棉区育成并审定的陆地棉品种,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系统比较分析,探讨了棉花14个性状在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分析其生态原因,为制定我国棉花生态适宜区划和棉花引种、育种、栽培等方面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1.棉花品种在不同棉区品种间综合性状存在一定差异,生育期、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麦克隆值等性状在叁大棉区表现稳定,叶色、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和密度等性状各棉区品种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西北内陆棉区育成的品种在叶色、铃形、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方面稳定性较差,但西北内陆棉区的品种纤维品质优于长江、黄河流域两个棉区。2.随着年代的变迁,叁大棉区的品种单铃重、皮棉产量和比强度叁个性状趋向一致,明显呈升高趋势,比强度尤为突出;品种的叶色、第一果枝节位、铃形、麦克隆值和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而生育期、衣分、纤维长度等性状年代间变化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尤其强度有明显改良。3.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的生育期、铃形和叶色叁个性状变化趋于平稳,皮棉产量明显呈上升态势,且增幅较大,铃重、衣分两个性状在不同棉区之间变化幅度较小,随年代变迁总体呈上升趋势,纤维品质变化趋于平稳,比强度有所提高,抗枯、黄萎病性能近二十年来无明显变化。杂交棉和抗虫棉的产量优势突出。4.14个性状对叁大棉区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各有不同的贡献。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密度是影响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株高、第一果节、密度等农艺特性贡献最大,成为最重要成分,另外产量、纤维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能贡献次之,也作为主要成分。总之,不同生态环境引种时,应首先考虑棉花各个性状表现的地区差异,尤其要注重密度、株高等的差异。在选择育种目标时,仍然要把选择产量较高、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兼顾到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刘文欣.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的分子标记分析[J]. 刘文欣, 孔繁玲, 郭志丽, 张群远, 彭惠茹. 遗传学报. 2003
[3]. 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唐中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
[4].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J]. 张德贵, 孔繁玲, 张群远, 刘文欣, 杨付新. 作物学报. 2003
[5]. 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J]. 孔繁玲, 姜保功, 张群远, 杨付新, 李如忠. 作物学报. 2000
[6]. 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研究[D]. 宋锦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7]. 新疆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材料主要性状变异特征研究[D]. 刘金山. 石河子大学. 2014
[8]. 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Ⅲ.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改良[J]. 姜保功, 孔繁玲, 张群远, 杨付新, 姜茹琴. 遗传学报. 2000
[9].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的演变[D]. 赵化冰. 河北农业大学. 2002
[10]. 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D]. 焦光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