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熟素对棉铃虫滞育的终止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悦[1](2021)在《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文中提出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成灾的新害虫,主要危害沙葱Allium mongolium、多根葱A.polyrhizum、野韭A.ramosum等葱属植物,不仅给草原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草原退化,严重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安全。滞育是昆虫为了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并确保种群延续的适应性策略,目前关于昆虫滞育调控的生理生化及生态学机理已有深入的了解,而对其分子机制、特别是专性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却较少了解。沙葱萤叶甲一年发生1代,为专性滞育昆虫,以成虫滞育越夏,以卵滞育越冬。本研究采用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RNAi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专性夏滞育及生殖滞育的分子调控机理,而且为发展基于滞育调控的害虫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构建了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前期(PD)、滞育期(D)及滞育后期(TD)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共获得2383个蛋白,其中进入滞育(D/PD)和滞育结束后(TD/D)分别有139和118个蛋白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吞噬体通路、代谢过程、胁迫反应、细胞骨架重组、昆虫保幼激素、钙离子信号通路、核糖体通路及化学感受等有关。2.应用RNA-Seq测序技术构建了外源JH类似物烯虫酯(JHA,methoprene)处理沙葱萤叶甲成虫后的转录组数据库,在JHA施用后24 h和48 h分别得到310和598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表明,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各种代谢通路,主要与能量代谢、生物合成、胁迫反应以及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RNA-Seq和qPCR分析表明,JHA促进了Gd Vg、Gd FOXO和Gd Kr-h1的表达,而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JHAMT、Gd JHEH和Gd FAS的表达,其作用强度随JH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滞育前期注射JHA可抑制脂质蓄积并延缓成虫进入滞育,在滞育期间施用JHA则对滞育和脂质积累没有显着影响。3.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保幼激素酯酶、保幼激素耐受蛋白、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保幼激素环氧化水解酶、叉状头转录因子、卵黄原蛋白、锌指转录因子和脂肪酸合酶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Gd JHE、GdMet、Gd JHAMT、Gd JHEH、Gd FOXO、Gd Vg、Gd Kr-h1和Gd FAS,ORF全长为222~6162bp,编码74~2053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Met、Gd JHE、Gd JHAMT及Gd Kr-h1在沙葱萤叶甲滞育前期高表达,滞育期间表达量显着下调,且低水平表达模式持续到滞育后期;Gd Vg在滞育前期和滞育后期的表达量水平显着高于滞育期;Gd JHEH和Gd FAS在滞育前期均下调表达,滞育期均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Gd JHEH在滞育后期上调表达,Gd FAS在滞育后期下调表达;Gd FOXO仅在25日龄的滞育期高表达,其余发育阶段表达量均维持较低水平。4.利用RNAi技术沉默GdMet,在第48 h沉默效率最佳为84.11%。qPCR分析表明,沉默GdMet抑制了Gd JHBP、Gd JHE、Gd Vg及Gd Kr-h1的表达,促进了Gd FAS的表达,而对Gd JHAMT、Gd JHEH和Gd FOXO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ds GFP)相比,注射ds Met试虫的总脂含量显着增加,促进脂肪体发育,导致成虫提前3.1 d进入滞育。5.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和核糖体蛋白S3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Gd HK和Gd RpS3a。Gd HK的cDNA全长为1699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qPCR分析表明,Gd HK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成虫滞育期间表达量维持在低水平,而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急剧上升达最高值。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Gd HK在沙葱萤叶甲成虫体内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d RpS3a的cDNA全长为800 bp,开放阅读框长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Gd 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沙葱萤叶甲体内均有表达,在成虫滞育结束后表达量最高,在卵期和成虫滞育期间低表达。温度对Gd RpS3a的表达有显着的影响,30℃下最高,0℃下最低。
刘海宁[2](2021)在《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文中研究指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范围广泛,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寄主范围仍在增加。新疆阿克苏地区首次报道了棉铃虫为害核桃树的现象,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不同农田景观背景下棉铃虫在核桃园的发生规律,结合化学生态学的方法解析了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树的行为选择机制,并通过生物学试验明确了取食核桃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田景观格局对1代棉铃虫在核桃园发生与为害的影响:阿克苏温宿县北部靠近戈壁的区域主要以核桃、苹果等果树为主,作物相对单一,景观结构简单;在远离戈壁的区域棉花、果树、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镶嵌种植,景观结构复杂。在简单的农田景观系统中核桃园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的发生量、卵量以及幼虫种群密度分别是复杂景观系统中核桃园的5.0倍、10.0倍和3.5倍;简单系统中蛀果数量为复杂系统中的4.0倍。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机制:田间放置核桃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和室内Y管试验均表明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核桃枝条气味有明显的趋性,核桃枝把诱捕效果在第3天最为明显。GC-EAD和GC-MS结合分析表明核桃枝条挥发物中能引起棉铃虫成虫触角反应的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桉叶油醇、罗勒烯、正己醇、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EAG剂量试验表明,在上述挥发物中,棉铃虫雌雄成虫触角对正己醇和吉玛烯D的反应最大。风洞试验表明,上述挥发物标准品对棉铃虫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其中石竹烯对雌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1.0%;吉玛烯D对雄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5.0%。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核桃枝把挥发物中各物质的释放量呈现动态变化,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罗勒烯、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增加,β-蒎烯、桉叶油醇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减少,第3天正己醇、石竹烯和α-蒎烯释放量的增加最大。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机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的主要从侧门钻蛀,受害果实青皮部位的为害率为100.0%,核壳和种仁的为害率分别为19.0%和18.0%;对青皮和核壳的为害程度较低,对种仁的危害程度较高。取食选择试验发现,幼虫对种仁表现出了极强的偏好,而对核壳和青皮的偏好程度偏弱。对核桃果实各部位进行次生物质检测发现,青皮部位中总单宁、总生物碱、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种仁部位的3.0倍、3.0倍、8.0倍和2.5倍。没食子酸、绿原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是种仁部位的7.0倍、3.0倍和2.0倍。棉铃虫幼虫取食核桃各部位生命表试验表明,幼虫取食种仁后完成幼虫发育期的存活率为87.5%,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的分别为45.0%和52.5%,取食种仁部位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的棉铃虫幼虫到蛹期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43.0天、32.0天和22.0天,取食青皮的幼虫发育时间最长。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幼虫化蛹后蛹的平均重量为0.079g、0.110g和0.180g,取食青皮的蛹的重量最轻,取食种仁的最重。
赵珊[3](2021)在《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在家蚕滞育卵中的鉴定及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滞育是昆虫的一种生存策略,其能够使昆虫在不利环境中生存,例如寒冷的冬季、炎热的夏季等。昆虫滞育是一个生理过程,其主要的特征是生理上出现暂时性的停滞发育。近年来,昆虫滞育一直是研究者们的热门课题,主要从代谢生理、分子机制、遗传因素等多方面深入研究。海藻糖酶是昆虫滞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海藻糖的分解,海藻糖作为昆虫的血糖,在滞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前人在对家蚕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产后32 h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分析发现,膜结合型海藻糖酶(BmTreh-2)基因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具有较大的差异表达。因此,本研究以二化性家蚕大造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产后0-9 d滞育蚕卵和非滞育蚕卵进行生理指标测定、q PCR检测、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定位、蚕卵干涉等方式,探究了家蚕滞育卵胚胎发育早期BmTreh-2基因的表达模式。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mTreh-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部分基因序列的T克隆根据已有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NCBI等数据库比对得到了BmTreh-2基因CDS序列,主要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是:BmTreh-2基因的ORF大小为1929 bp,编码64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73 k Da,等电点p I为5.65,不稳定指数为41.18,推测可能为不稳定蛋白,预测发现蛋白N末端具有一段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含有一段跨膜结构域,亲水性蛋白,第45-555个氨基酸片段为Trehalase功能结构域,故而该蛋白属于海藻糖家族。以大造3 d滞育卵的c DNA为克隆模板,成功得到了含有部分目的片段的T克隆重组载体。(2)家蚕BmTreh-2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浓缩及多克隆抗体制备选取家蚕BmTreh-2基因CDS序列中的一段非信号肽部分,在上下游引物中加入Bam HI和Xhol两个酶切位点,以T克隆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成功构建了含有双酶切位点的p ET-28a-BmTreh-2原核表达质粒,转入到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扩大培养,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成功表达出一条分子量大小为35 k Da的蛋白,利用Ni柱亲和层析法将蛋白纯化浓缩后,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免疫抗体效价均超过1:50K,与重组抗原进行western blot后在35 k Da处有特异性识别且条带单一,抗体质量合格。(3)家蚕BmTreh-2基因在卵滞育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分析通过测定海藻糖酶活发现在滞育卵产后3 d内海藻糖酶活性较高,随后酶活性急剧下降至较低水平,非滞育卵在6 d点青后海藻糖酶活旺盛。海藻糖和糖原含量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产后逐渐下降。RT-PCR和q PCR检测蚕卵产后0-9 d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滞育组海藻糖酶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是前期表达量很高,随着滞育的发生海藻糖酶基因的表达下调,且表达量非常低,随着滞育的加深,其表达量趋于稳定;非滞育卵产后海藻糖酶基因表达量较低,随着胚胎发育,在第7 d点青以后,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极高,一直持续到蚕卵孵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滞育卵3 d时BmTreh-2峰值表达随后下降,9 d几乎无表达,非滞育卵在产后基因呈逐渐上调趋势,一直持续到出蚁。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到滞育卵在2 d左右胚胎基本成形,随后形态基本无变化,且滞育卵中一直有丰富的卵黄颗粒;非滞育卵在产后胚胎不断地发育,在5 d时蚕体分节清晰可见,头胸分化明显,随着胚胎的不断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代谢物质,所以卵黄颗粒逐渐被吸收,所以7 d点青后卵黄颗粒基本消失。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BmTreh-2蛋白在滞育卵的胚胎和卵黄中均有大量分布,且产后3 d荧光信号最强;非滞育卵的BmTreh-2蛋白主要集中在胚胎中。(4)家蚕滞育卵胚胎发育早期的糖代谢主要通路基因的表达研究通过测定滞育卵胚胎发育早期的海藻糖、葡萄糖、糖原、山梨醇的含量变化,发现在滞育卵中海藻糖和糖原含量均逐渐下降,山梨醇含量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产后均逐渐上升,葡萄糖含量在滞育卵产后2 d达到最高值,之后急速下降,在非滞育卵7 d陡增。利用q PCR技术检测了糖代谢的主要通路基因的m RNA水平,在滞育卵内与糖原分解相关的酶基因在产后2 d内表达水平较高,同时在2 d以后催化海藻糖向山梨醇转化的醛糖还原酶的表达量逐渐上调。利用RNAi技术将ds BmTreh-2注射进刚产下的滞育卵,48 h后检测发现BmTreh-2表达下调非常明显,而72 h后发现BmTreh-2恢复至正常水平,且BmTreh-2通路上的有关基因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对蚕卵中的BmTreh-2基因进行了鉴定,并从生理指标、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等多方面,分析了家蚕BmTreh-2基因在家蚕滞育卵(非滞育卵作为对照组)产后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同时采用RNAi技术对BmTreh-2基因进行干涉,并分析了BmTreh-2所在的糖代谢通路上的一些主要基因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究了家蚕BmTreh-2基因在滞育卵胚胎发育早期的功能及相关糖代谢途径中的功能。
孙冉冉[4](2019)在《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源农药印楝素(Azadirachtin)具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诱导昆虫不育等生物活性,开发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昆虫生殖行为决定种群繁衍。田间防治实践中应用印楝素,可调控害虫生殖,使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目前关于印楝素调控昆虫不育的作用机制尚不透彻。本研究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为研究对象,研究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解析印楝素处理后斜纹夜蛾的精巢和卵巢组织蛋白质丰度的变化,对鉴定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别以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雄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雌成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其中,实际产卵量抑制率分别为32.33%、78.76%和100%,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2)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0.1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精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CK组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275和134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在蛹期主要参与调节粘着斑(Focal adhesion)等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调节AMPK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3)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透射电镜(TEM)和TUNEL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印楝素处理可以在蛹期诱导精巢组织的细胞凋亡。与成虫期相比,印楝素0.1 mg/L处理能够显着上调蛹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TUNEL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蛹期精巢组织细胞中出现明显FITC-d UP标记的绿色荧光信号,证实发生细胞凋亡。TEM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的细胞中出现染色质凝集、细胞体积收缩等凋亡特征。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蛹期精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雄性昆虫交配后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4)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雌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雄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总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雌虫实际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4.07%、80.94%和100%,对总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2.23%、77.73%和96.72%,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5)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以0.1 mg/L浓度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卵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对照组CK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919和530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在蛹期,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碳代谢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脂质代谢等相关的信号通路。(6)通过生化分析和TEM等方法进一步明确印楝素0.1 mg/L浓度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印楝素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着上升约2.22倍。TEM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卵巢细胞中存在大量退化的卵黄颗粒、内质网肿胀等现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够激活卵巢组织中氧化应激所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反应。(7)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明确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在作用。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通过上调ATF6蛋白表达激活ATF6途径,通过抑制PERK、P-PERK、P-EIF2等蛋白的表达抑制PERK途径,通过下调IRE1、PIRE1、IRS1、P-JNK、Bcl2和P-IRE1等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上调JNK和INS的相对表达量,抑制IRE1-JNK途径,并激活细胞凋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通过调节UPR,打破内质网的稳态,进而诱导细胞凋亡。(8)通过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法,明确印楝素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卵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与蛹期相比,0.1 mg/L印楝素能够显着上调成虫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酶活。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后,在蛹期,Cleaved-Caspase-3、AKT、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在成虫期,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下调,但AKT表达量升高。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以在成虫期通过Pi3K/AKT途径诱导斜纹夜蛾卵巢组织的细胞凋亡。HE和TUNEL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能够引起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的病变和细胞凋亡,且主要发生在卵巢管生长区的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9)为进一步明确印楝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对卵子形成的影响,通过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印楝素对卵巢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的影响。以0.1 mg/L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羽化第2 d,与对照相比,处理成虫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含量上升约1.92倍,甘油三酯和糖原的含量下降57.74%和57.77%。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处理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SN和ACACA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FASN、ACACA和P-ACC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这些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够通过调节卵巢中脂质的代谢水平抑制卵巢的发育。SUn SET方法分析表明,印楝素能显着抑制内质网对新蛋白的合成能力。Elisa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后,羽化第二天的卵巢组织中,卵黄蛋白原(VTG)和卵黄蛋白(Vn)的含量分别下降59.17%和53.98%。基于此,卵巢管发育也受到抑制,即0.1 mg/L印楝素对卵巢管的长度和重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9.45%和58.80%。因此,上述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通过打破内质网稳态而诱导的细胞凋亡使卵巢组织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受到抑制,进而使斜纹夜蛾卵子形成受阻,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李慧君[5](2016)在《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认为柞蚕是我国特有的泌丝昆虫,也是重要的以蛹滞育的模式昆虫,通过蛹滞育以对抗恶劣环境,使种群得以延续。滞育期的昆虫发育暂时停止,解除滞育之后,昆虫会继续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柞蚕的促前胸腺激素由脑分泌,通过刺激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来控制柞蚕的变态发育,研究柞蚕促前胸腺激素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对于阐明柞蚕的滞育机理,也有助于调控柞蚕的生活环境来控制滞育的发生和解除,实现柞蚕生产的高产和稳产。本文以河南省一化性柞蚕品种“豫大1号”滞育蛹和辽宁省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2号”的5龄幼虫、蛹及成虫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得到柞蚕促前胸腺激素(ApPTTH)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利用原核表达技术构建了ApPTTH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诱导ApPTTH蛋白的表达;利用半定量PCR技术,以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2号”5龄早期幼虫的组织为材料,分析了ApPTTH在幼虫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别以一化性和二化性柞蚕滞育蛹为材料,每天采用300 Lux照度、光照17h光照条件诱导滞育蛹解除滞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一化性品种“豫大1号”和二化性品种“沈黄2号”滞育蛹在解除滞育过程中蛹脑组织中ApPTTH表达量,结果如下。1.利用TA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ApPTTH,柞蚕促前胸腺激素ApPTTH的cDNA的ORF长度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蛋白质等电点PI为8.38,预测蛋白长度约为25.96kDa。柞蚕PTTH与其它几种昆虫的PTT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0%以上。2.RT-PCR检测结果表明,ApPTTH除了在柞蚕5龄早期幼虫的脑组织中有表达以外,在柞蚕5龄早期幼虫的卵巢组织中也检测到ApPTTH的表达,而其它组织中则并没有检测到ApPTTH的表达。3.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柞蚕蛹滞育期间ApPTTH在蛹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不大,而在解除滞育以及蛹发育将要进入成虫时ApPTTH的表达量上调而达到最大值,当柞蚕蛹基本完成成虫发育接近羽化出成虫之后ApPTTH的表达量又开始下降,说明ApPTTH基因的表达及ApPTTH的合成对滞育蛹解除滞育及成虫发育至羽化具有有重要作用。4.将克隆的ApPTTH与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相连接,并转化菌株BL21(DE3)表达蛋白,纯化后制备抗体。从蛹脑中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blot检测,在30 kD左右出现了一条很粗的条带,该大小与预测的ApPTTH分子量相同,与抗体相结合的蛋白就是柞蚕的PTTH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 ApPTTH的作用及与滞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张丽丽[6](2014)在《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的胁迫效应及对天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产生的天然产物,对多种重要农业害虫有毒杀作用,新颖特别的作用机理使其成为目前市场上防治害虫的潜力新型杀虫药剂。乙基多杀菌素可以有效的防治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研究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的胁迫效应和对天敌的影响,可以为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小地老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都有致死效应,而且与阿维菌素相比,乙基多杀菌素对这四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更高;但乙基多杀菌素对绿盲蝽和棉蚜没有致死效应,而阿维菌素对棉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菌素对采自不同地域的田间棉铃虫种群的毒力效果,发现乙基多杀菌素的毒杀效果较好,而且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的LC50无显着差异,但阿维菌素对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的毒杀效果差异较大;用乙基多杀菌素处理抗Bt棉铃虫种群和敏感种群,结果发现乙基多杀菌素与Bt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负交互抗性。2.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我们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菌素对棉蚜、棉盲蝽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烟粉虱没有显着影响;对瓢虫、小花蝽和草蛉和寄生性天敌的田间种群数量也没有显着性影响。3.研究乙基多杀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幼虫的存活率随着药剂的剂量增加而降低;同时不同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可以降低棉铃虫的幼虫体重、蛹重、化蛹率和羽化率;幼虫历期、预蛹期和蛹期延长,同时棉铃虫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也降低。4.不同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体内解毒代谢酶发生变化,棉铃虫体内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降低,且随着处理的乙基多杀菌素浓度升高而下降,但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棉铃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比活力增加,并且随着乙基多杀菌素浓度增加而增大。5.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了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组与对照组棉铃虫之间的基因表达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并通过定量PCR的方法验证了部分差异基因在棉铃虫体内的表达量差异。通过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一些基因表现为上调和下调。其中包括与作用靶标、神经调控蛋白、表皮蛋白、解毒代谢、修复免疫和能量代谢等相关的基因。
彭赫[7](2014)在《小麦害虫白眉野草螟的生长发育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是近年来在小麦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目前只在山东莱州和山西晋城局部暴发为害,并呈扩散蔓延之势,对我国小麦主产区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从白眉野草螟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防治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初步明确了白眉野草螟基本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白眉野草螟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总科Pyraloidea草螟科Crambidae野草螟属Agriphila。幼虫期共6个龄期。成虫区别于其他近似种的主要特征为前翅前缘与亚前缘脉间有银白色纵带。白眉野草螟在我国北方麦区1年发生1代,主要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发生为害,5月中旬后进入夏滞育,直至9月中下旬打破滞育化蛹羽化,卵单粒散产于土表或土缝中,孵化出的幼虫在小麦秋苗上为害,以2、3龄幼虫在小麦根部土层越冬。幼虫主要取食小麦幼苗叶片及茎基部,造成叶片缺刻或麦茎折断,并且吐丝结网藏于小麦根茎处,受害严重地块可造成麦田缺苗断垅,甚至毁种绝产。寄主主要为禾本科植物,但目前田间只发现其为害小麦,未发现其为害其他作物。2.阐明了温度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白眉野草螟夏滞育幼虫的抗高温能力和各龄幼虫的耐寒能力。白眉野草螟的生长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密切,在13-29℃范围内,卵及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呈线性回归关系。幼虫在29℃下发育最快,幼虫期为25d,在33℃下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卵和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5℃和9.91℃,有效积温分别为148.37日·度和477.95日·度。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夏滞育幼虫的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增长而降低,2h和4h的半数致死温度分别为50.03℃、48.81℃,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在抗寒性方面,白眉野草螟低龄幼虫比高龄幼虫具有更强的耐寒性,1-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2.06℃、-23.21℃和-20.12℃。结合田间调查,初步认为该虫主要以2-3龄幼虫越冬。3.初步揭示了白眉野草螟的夏滞育类型和解除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调查发现,白眉野草螟低龄幼虫在不同光周期和不同温度处理后均进入滞育状态,其夏滞育诱导与光周期及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且该虫1年1代,初步判定白眉野草螟为专性滞育昆虫。在低温处理打破滞育诱导实验中,17℃下处理65d左右解除夏滞育率较高,用时较短,是解除白眉野草螟夏滞育的最优方法。4.探讨了白眉野草螟的化学防治方法。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常见的杀虫剂中,毒死蜱与辛硫磷对该虫的杀虫活性以及田间防治效果都很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因此具有胃毒、触杀作用的毒死蜱和辛硫磷可作为防治该虫的最佳药剂。3月底气温回升,小麦返青时期是用药的最佳时期,可使用毒死蜱或辛硫磷进行灌根施药。此外在小麦播种前,用辛硫磷粉粒剂进行毒土处理,也可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朱文超[8](2014)在《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特性差异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昆虫滞育是指昆虫受到不良环境因子刺激,诱导生长发育停止的现象,是大多数昆虫对不良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季节性适应策略,且受内部因素(遗传及生理生化机制)和外部因素(环境因子如光周期、温度和湿度等)共同影响。灰飞虱是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因环境适应能力强而分布广泛,国外分布遍及东亚、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国内遍布全国。我国各地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农田生境的差异极有可能造成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地理分化。滞育是灰飞虱适应极端环境、维持种群数量的生存策略之一,是否也存在着地理差异,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昆明、沈阳、郑州、南京和嘉兴)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滞育解除的光温条件和滞育个体的生理生化特点,以及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旨在进一步明晰灰飞虱种群地理分化特点,为全面深入解析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的生活史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灰飞虱种群综合治理,服务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提出了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若虫滞育个体的判断标准。沈阳、郑州、南京、嘉兴和昆明种群灰飞虱个体发育历期分别大于25.5d、24d、21d、23d和23.5d的即判断为滞育个体,相反,小于等于上述天数的则判断为非滞育个体。2)明确了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若虫滞育的主要虫态。各地灰飞虱滞育敏感虫态均以3龄为主,均达到55%以上;4龄滞育也较多,均在10%以上;除郑州和嘉兴种群外,其余三个种群2龄滞育率也相对较高,五个种群中,只有嘉兴种群出现了较低比例的5龄若虫滞育的情况,但与其它种群差异不大。3)明确了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关键因子。环境温度对灰飞虱滞育的影响最大,且当温度≤16℃时无论是短光照还是长光照各地灰飞虱均进入滞育;灰飞虱为短光照滞育型,8L:16D、10L:14D、12L:12D的光周期均能引起灰飞虱滞育;南京灰飞虱在滞育条件下最易进入滞育,其次是沈阳和昆明种群,最后是郑州和嘉兴种群;光周期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灰飞虱滞育的影响也较大,甚至比光周期单因子对灰飞虱滞育的影响还要大,说明光周期主要是通过与温度互作来影响灰飞虱滞育的。4)明确了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最佳条件。各地灰飞虱种群滞育解除的最佳条件是25℃和16L:8D组合,其次是25℃和8L:16D组合;在16℃、16L:8D条件下灰飞虱滞育解除时间较25℃、8L:16D组合长;温度升高、光周期变长均能使灰飞虱滞育解除,而且温度起关键作用。5)发现灰飞虱滞育个体属于糖原积累型。灰飞虱滞育和非滞育个体内总糖、糖原、海藻糖和甘油均随龄期的增加而降低,且各龄期滞育与非滞育若虫体内4种物质含量比重均有显着性差异。而滞育若虫体内总蛋白含量是高于非滞育若虫的,且滞育期间灰飞虱体内总蛋白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滞育若虫体内总蛋白含量则持续下降;滞育灰飞虱若虫体内总氨基酸含量从3龄到4龄变化不大,之后上升趋势明显,而非滞育个体内总氨基酸含量则是持续上升。6)证实了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体长统计结果中,无论是雄虫还是雌虫,整体符合贝格曼法则,由高纬度到低纬度地区,体形逐渐变小;而雌雄比统计结果表明,沈阳地区雄虫数量远多于雌虫,且随着纬度的降低,长翅雌虫所占的比例在减少,沈阳地区灰飞虱雌虫比例低,且以长翅型为主。在19-28℃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各种群灰飞虱发育速率增加;而高温31℃时,则表现出发育历期的延长,其中以沈阳和郑州两个种群延长最为明显。从19℃到3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地灰飞虱成虫寿命均缩短。且沈阳、郑州和嘉兴3各种群成虫寿命均差异不显着。19-25℃时,南京种群灰飞虱的寿命均最大,而28-31则较短。除沈阳种群外,其他3个灰飞虱种群在28℃下的产卵量最大,而在30℃下不能产卵。在22-28℃温度范围内,沈阳种群的有效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有效产卵量比较为:南京>沈阳>郑州>嘉兴。
周娇[9](2013)在《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蜕皮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在幼虫发育阶段的调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 Fang et Chen)(?)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主要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关于其爆发机制、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从生殖内分泌角度开展了对沙棘木蠹蛾蜕皮激素及相关基因的基础研究。第一部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及激素测定方法,检测了沙棘木蠹蛾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20-羟基蜕皮酮(hydroxyecdysone,20E)含量的变化水平,同时鉴定了Halloween基因、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及滞育激素受体(diapause hormone receptor, DHR)的结构特点及对沙棘木蠹蛾生长发育的调节特征,重点讨论了沙棘木蠹蛾幼虫阶段的越冬期内分泌季节性调节特点;第二部分,利用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比了沙棘木蠹蛾交配前后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沙棘木蠹蛾20E提取及液质联用的定量方法,据此测定了沙棘木蠹蛾不同发育阶段蜕20E水平的变化规律。20E在沙棘木蠹蛾最末5龄幼虫中剧烈升高,说明第12-16龄幼虫期生长发育活动最活跃。前两年年生活史以维持各项生理水平的平稳,至第三年年生活史,幼虫体内开始细胞分化,为组织及器官的重组及蛹期做准备;20E水平在成虫期达到最高,说明其在调节沙棘木蠹蛾成虫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日龄末龄幼虫20E小高峰对应沙棘木蠹蛾开始组织重组,结土茧后预蛹期小高峰,对应组织重组的完成,2日龄雌成虫20E最高峰显示沙棘木蠹蛾交配、产卵的高活力。2.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alloween基因CYP307A1(H. hippophaecolus spook, Hhspo)、 CYP306A1(H. hippophaecolus phamtom, Hhphm)及CYP414A1(H. hippophaecolus shade, Hhshd)基因的序列结构及表达特征。三种基因在鳞翅目中高度保守,存在典型的P450结构特点;HhSpo在末龄幼虫及成虫中的表达特征与20E相一致,HhSpo无旁系同源物,参与整个生长生殖过程中20E的生物合成HhSpo, HhPhm及HhShd的时空动态表达显示在不同组织、不同虫龄中,它们对维持血淋巴20E水平的贡献具有差异性,且三种基因与20E协同调节沙棘木蠹蛾整个生长发育过程。3.鉴定了沙棘木蠹蛾蜕皮激素受体基因(H. hippophaecolus ecdysone receptor, HhEcR)的部分序列结构及表达特点。沙棘木蠹蛾HhEcR主要在末龄幼虫脂肪体、前胸腺及雌成虫卵巢中表达。末龄幼虫初期,低水平20E诱导HhEcR转运水平上升;末龄幼虫末期,高水平20E诱导HhEcR转运水平下降;成虫期,HhEcR的较高转运水平需要高水平的20E诱导,2日龄雌成虫的生殖生理最活跃,20E参与沙棘木蠹蛾生殖过程。脂肪体中20E与HhEcR之间的上调和下调说明沙棘木蠹蛾脂肪体是响应20E的主要部位.从而调节基因活性。4.首次证明随着夏末光照期缩短及温度下降,沙棘木蠹蛾20E、Hhspo、Hhphm、Hhshd及HhEcR的转运水平呈现季节性特点,越冬期前含量高,越冬其含量低。显示沙棘木蠹蛾存在越冬休眠行为,脂肪体响应越冬期较低的蜕皮激素水平,使发育减弱,而脂肪体在越冬前需要贮备更多的能量来度过越冬期。这种调节延缓了沙棘木蠹蛾越冬期的生长发育水平,与其幼虫较长的生命周期相关。5.鉴定了沙棘木蠹蛾滞育激素受体(H. hippophaecolus diapauses hormone, HhDHR)的部分序列特点及表达特征。HhDHR是一种FXPRL肤类,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域,与前胸腺中蜕皮激素的合成有关。6.首次从形态学和组织学两个方面鉴定了沙棘木蠹蛾雌、雄生殖系统的特征,确立了判断雄蛾交尾与否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标准:通过对贮精囊和射精管内精子束的填充状态的观察,可判断雄蛾交尾与否。利用以上结论可判断性信息素诱捕器诱集到的雄蛾的交配状况,为性诱剂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些依据。综上,沙棘木蠹蛾脂肪体中蜕皮激素水平与基因含量和酶的活力相关,脂肪体能够通过感受营养状态,调节体内蜕皮激素水平,从而影响生命周期长短:沙棘木蠹蛾脂肪体中HhEcR基因,前胸腺中HhSpo, HhPhm, HhShd基因在越冬前后呈现季节性表达特点,协调沙棘木蠹蛾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同阶段的蜕皮激素水平:沙棘木蠹蛾越冬期进入休眠且蜕皮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活力较低,与沙棘木蠹蛾越冬期较长且幼虫期较长生命周期相关,这是对越冬期环境适应的生理行为。
沈励泽[10](2013)在《复配杀虫剂BT阿维菌素对棉铃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影响》文中指出复配生物杀虫剂BT-阿维菌素(BtA)目前在全国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容易在田间和林间形成亚致死剂量。BtA对天敌昆虫造成威胁的同时,害虫也容易对杀虫剂形成很高的抗药性。本文将以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棉铃虫作为模式昆虫,着眼于雄蛾和雌蛾的求偶和交配等生殖行为,研究亚致死剂量的BtA处理棉铃虫幼虫后,对其成虫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该研究后对棉铃虫已有的了解,能够对其他一些关于治理鳞翅目类害虫过于依赖转基因作物的问题提供移动的参考和预警。同时也为生产上棉铃虫性信息素诱芯的改良,抗药性增长的潜在风险,同型交配进化预测,科学合理的用药剂量等提供参考。本文一共分为两大块内容:1.研究亚致死剂量的BtA处理棉铃虫三龄幼虫至其化蛹和羽化后对成虫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有何影响;2.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3D同源建模法,构建棉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神经肽受体蛋白(HarmPBANr)的3D模型,并预测了潜在结合位点和部分保守位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亚致死复配生物农药BtA处理棉铃虫幼虫后对成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影响(1)亚致死BtA处理棉铃虫三龄幼虫至其化蛹后,幼虫致死率、蛹的致畸率和蛹期随着BtA的浓度上升而增大。化蛹率、羽化率随着BtA的浓度上升而下降。有趣的是,雄蛾的平均蛹重随着BtA的升高而下降,但是雌蛾的平均蛹重在BtA的浓度为0.5μg/g到2.0μg/g时反而有所增加。BtA处理后,绝大多数蛹在刚化蛹时处于滞育状态。(2)亚致死BtA处理棉铃虫三龄幼虫后,存活雌蛾的求偶时节律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是求偶百分比显着小于对照组的雌蛾,求偶高峰期略有延迟。存活雌蛾性腺中两种性信息素主要成分Z-11-hexadecenal (Z11-16:Ald)和Z-9-hexadecenal(Z9-16:Ald)含量上升,变异系数变大,而且彼此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次级组分Z9-16:Ald所占比例有所上升。(3)亚致死BtA处理棉铃虫三龄幼虫后,存活的雄蛾对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Z9-16:Ald、Z11-16:Ald以及两者混配组分(Z11-16:Ald: Z9-16:Ald=97:3)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在风洞试验中,存活的雄蛾对棉铃虫雌蛾诱芯(300ng, Z11-16:Ald: Z9-16:Ald=97:3)的行为反应在”定向”上要大于对照组,但是在”接近诱芯”和”降落”上要显着小于对照组的雄蛾。(4)在交配选择性试验中,无论BtA处理组的雄蛾还是对照组的雄蛾都倾向于和对照组的雌蛾进行交配,而且还有少量BtA处理组的雄蛾在暗期结束后仍然没有与任何雌蛾进行交配。2.棉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神经肽受体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和3D同源建模利用蛋白质同源建模法,以牛视紫红质受体蛋白(PDB:1u19)的结构作为模板构建HarmPBANr的3D预测结构模型。已知构建的HarmPBANr预测模型7个跨膜区域与模板蛋白在结构上几乎保持一致,同源性较高,但是N-端部分以及胞外环和胞内环与模板蛋白相差较大。根据已知的G蛋白偶联受体和配体分子的结合活性,预测了HarmPBANr胞外部分对配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它们分别是:Thr24、 His26、Gln33、 Glu110、 Ile114、 Met177、 Gln178、 Ile181、 Ser183、 Tyr184、 Lys197、Leu296、 Tyr307、Ile308和Val309。
二、早熟素对棉铃虫滞育的终止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熟素对棉铃虫滞育的终止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沙葱萤叶甲研究概况 |
1.2 滞育研究概况 |
1.2.1 滞育简介 |
1.2.2 滞育的调控机制 |
1.2.3 保幼激素通路关键基因 |
1.2.4 保幼激素对滞育的调控 |
1.3 组学技术 |
1.3.1 蛋白组学概述 |
1.3.2 蛋白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3 转录组学概述 |
1.3.4 转录组学在昆虫滞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 RNAi干扰技术 |
1.4.1 RNAi的概述 |
1.4.2 RNAi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样品制备 |
2.1.3 蛋白质消化和TMT标记 |
2.1.4 高PH反向分离 |
2.1.5 低PH nano-HPLC-MS/MS分析 |
2.1.6 数据库搜索 |
2.1.7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 |
2.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定性质控分析 |
2.2.2 蛋白质i TRAQ鉴定 |
2.2.3 差异表达蛋白定量 |
2.2.4 差异蛋白GO分析 |
2.2.5 差异蛋白KEGG分析 |
2.3 讨论 |
2.3.1 吞噬体通路 |
2.3.2 代谢变化 |
2.3.3 保幼激素 |
2.3.4 胁迫反应 |
2.3.5 Ca~(2+)信号传导 |
2.3.6 细胞骨架重组 |
2.3.7 核糖体蛋白 |
2.3.8 化学感受蛋白 |
3 烯虫酯处理沙葱萤叶甲转录组学分析 |
3.1 材料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3.2 方法 |
3.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
3.2.2 转录组测序 |
3.2.3 qPCR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及de novo组装 |
3.3.2 Unigenes功能注释 |
3.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 |
3.4 讨论 |
3.4.1 能量代谢变化 |
3.4.2 生物合成通路 |
3.4.3 胁迫反应 |
3.4.4 信号传导通路 |
4 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
4.1 材料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 方法 |
4.2.1 总RNA提取 |
4.2.2 第一链cDNA合成 |
4.2.3 基因鉴定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e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2 JHE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3 FOXO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4 Vg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5 JHAMT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6 Kr-h1 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7 JHEH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3.8 FAS序列及表达模式分析 |
4.4 讨论 |
5 烯虫酯对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滞育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5.2 方法 |
5.2.1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
5.2.2 总RNA提取 |
5.2.3 第一链cDNA合成 |
5.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6 JHA处理后脂肪含量的测定 |
5.2.7 JHA处理后对滞育情况的观察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外源JHA对羽化3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2 外源JHA对羽化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3 外源JHA对羽化15d沙葱萤叶甲J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5.3.4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
5.3.5 外源JHA对沙葱萤叶甲成虫滞育的影响 |
5.4 讨论 |
6 RNAi介导沙葱萤叶甲GdMet基因功能研究 |
6.1 材料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6.2 方法 |
6.2.1 dsRNA合成 |
6.2.2 dsRNA体外注射 |
6.2.3 沉默效率检测 |
6.2.4 沉默GdMet后 JH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
6.2.5 沉默GdMet后脂肪含量测定 |
6.2.6 沉默GdMet后脂肪体的观察 |
6.2.7 沉默GdMet后滞育情况的观察 |
6.2.8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dsRNA的合成 |
6.3.2 GdMet基因的沉默效率 |
6.3.3 沉默GdMet对 JH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4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总脂含量的影响 |
6.3.5 沉默GdMet对沙葱萤叶甲滞育的影响 |
6.4 讨论 |
7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Gd HK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7.1 材料 |
7.1.1 供试虫源 |
7.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7.2 方法 |
7.2.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7.2.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3 不同发育阶段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2.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2.5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7.3.2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序列比对 |
7.3.3 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的系统进化分析 |
7.3.4 不同发育阶段中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3.5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 |
7.4 讨论 |
8 沙葱萤叶甲核糖体蛋白基因GdRpS3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8.1 材料 |
8.1.1 供试虫源 |
8.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8.2 方法 |
8.2.1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8.2.2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8.2.3 沙葱萤叶甲RpS3a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8.2.4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沙葱萤叶甲RpS3a的 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
8.3.2 沙葱萤叶甲GdRpS3a的同源序列对比及系统进化分析 |
8.3.3 沙葱萤叶甲RpS3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
8.3.4 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RpS3a的表达模式 |
8.4 讨论 |
9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铃虫发生与危害 |
1.2 棉铃虫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及嗅觉识别 |
1.2.1 棉铃虫成虫的取食行为 |
1.2.2 棉铃虫成虫的产卵行为 |
1.2.3 棉铃虫成虫的嗅觉识别 |
1.3 棉铃虫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及生理适应 |
1.3.1 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选择 |
1.3.2 棉铃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生理适应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与为害情况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站点选取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 |
2.2.2 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标准化合物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桃枝把棉田诱集棉铃虫成虫 |
3.2.2 棉铃虫对核桃枝条的选择行为 |
3.2.3 电生理活性物质的鉴定 |
3.2.4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把挥发物的EAG剂量反应 |
3.2.5 棉铃虫成虫对电生理挥发物的行为选择 |
3.2.6 核桃枝把田间放置时间对核桃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 |
4.1 材料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田间核桃幼果被害状调查 |
4.2.2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不同部位取食选择 |
4.2.3 取食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
4.2.4 核桃果实各部位次生物质含量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在家蚕滞育卵中的鉴定及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昆虫及家蚕的滞育 |
1.1.1 昆虫滞育 |
1.1.2 滞育的分类 |
1.1.3 滞育的发生过程 |
1.2 家蚕滞育的研究进展 |
1.2.1 生理生化 |
1.2.2 分子机制 |
1.3 海藻糖酶的研究 |
1.3.1 海藻糖的简介 |
1.3.2 昆虫海藻糖酶的研究概述 |
1.3.3 家蚕海藻糖酶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家蚕BmTreh-2 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与T克隆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家蚕的饲养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及在线数据库 |
3.2.2 家蚕BmTreh-2 基因的筛选 |
3.2.3 引物设计 |
3.2.4 家蚕总RNA的提取 |
3.2.5 合成cDNA模板 |
3.2.6 cDNA模板检测 |
3.2.7 家蚕BmTreh-2 基因的扩增 |
3.2.8 目的片段胶回收 |
3.2.9 目的片段与T载连接 |
3.2.10 转化 |
3.2.11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3.2.12 提取重组质粒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家蚕BmTreh-2 基因序列分析 |
3.3.2 cDNA模板BmActin3 检测 |
3.3.3 家蚕BmTreh-2 基因克隆 |
3.3.4 阳性克隆的初步筛选 |
3.3.5 家蚕BmTreh-2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家蚕BmTreh-2 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4.1.3 试剂与溶液配置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家蚕BmTreh-2 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 |
4.2.2 重组载体的质粒提取 |
4.2.3 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的双酶切 |
4.2.4 连接目的片段与载体片段 |
4.2.5 转化 |
4.2.6 阳性筛选与质粒提取 |
4.2.7 家蚕BmTreh-2 基因的原核表达 |
4.2.8 蛋白样品SDS-PAGE电泳检测 |
4.2.9 重组蛋白的纯化 |
4.2.10 重组蛋白的浓缩 |
4.2.1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 |
4.3.1 构建BmTreh-2 基因部分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 |
4.3.2 家蚕BmTreh-2 基因重组载体的原核表达 |
4.3.3 可溶性检测 |
4.3.4 重组蛋白的纯化与浓缩 |
4.3.5 抗体质量检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家蚕BmTreh-2 基因在卵滞育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家蚕蚕卵海藻糖酶活力测定 |
5.2.2 家蚕蚕卵海藻糖酶mRNA水平表达变化测定 |
5.2.3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 |
5.2.4 石蜡切片和HE染色 |
5.2.5 免疫荧光定位 |
5.3 实验结果 |
5.3.1 家蚕蚕卵海藻糖酶活力分析 |
5.3.2 家蚕蚕卵产后海藻糖酶mRNA水平表达变化分析 |
5.3.3 家蚕阻断滞育卵的BmTreh-2 表达模式分析 |
5.3.4 家蚕BmTreh-2 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5.3.5 蚕卵组织的石蜡切片 |
5.3.6 家蚕BmTreh-2 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利用RNAi分析BmTreh-2 基因及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家蚕蚕卵海藻糖含量测定 |
6.2.2 家蚕蚕卵葡萄糖含量测定 |
6.2.3 家蚕蚕卵糖原含量测定 |
6.2.4 家蚕蚕卵山梨醇含量测定 |
6.2.5 通路基因检测 |
6.2.6 BmTreh-2 基因RNAi实验 |
6.3 实验结果 |
6.3.1 家蚕蚕卵海藻含量的变化 |
6.3.2 家蚕蚕卵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
6.3.3 家蚕蚕卵山梨醇含量的变化 |
6.3.4 家蚕蚕卵糖原含量的变化 |
6.3.5 糖代谢通路的初步构建 |
6.3.6 家蚕非滞育蚕卵的BmTreh-2 及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时期表达模式分析 |
6.3.7 家蚕滞育蚕卵的BmTreh-2 及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时期表达模式分析 |
6.3.8 对家蚕滞育卵BmTreh-2 干涉后的qPCR检测结果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综合与讨论 |
1、BmTreh-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部分基因T克隆 |
2、家蚕BmTreh-2 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 |
3、家蚕BmTreh-2 基因在卵滞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4、利用RNAi分析BmTreh-2 基因及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中出现的缩略词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1 基于昆虫生殖的农业害虫综合防治 |
1.1.1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 |
1.1.2 昆虫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1.3 昆虫不育技术在昆虫生殖行为调节中的应用 |
1.2 昆虫生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2.2 昆虫生殖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 印楝素杀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1 拒食和忌避作用 |
1.3.2 抑制生长发育 |
1.3.3 生殖抑制作用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药剂和昆虫 |
2.2.2 生物活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殖力的影响 |
2.3.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雄虫不育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
3.2.2 试剂与仪器 |
3.3 .iTRAQ流程 |
3.3.1 蛋白样本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3.3.2 蛋白质的定量 |
3.3.3 SDS-PAGE电泳 |
3.3.4 蛋白质的酶解 |
3.3.5 iTRAQ标记 |
3.3.6 强离子交换色谱(SCX)分级 |
3.3.7 质谱分析及蛋白鉴定 |
3.3.8 蛋白质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
3.3.9 差异蛋白谱的分析 |
3.3.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1 Western blot |
3.3.12 q RT-PCR分析 |
3.3.13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
3.3.14 TEM分析 |
3.3.15 石蜡切片的制作 |
3.3.16 TUNEL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
3.4.2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细胞凋亡在印楝素调节雄性生殖力中的作用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
4.2.2 试剂与仪器 |
4.2.3 生理生化分析 |
4.2.4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
4.2.5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
4.2.6 SUn SET非放射性方法检测蛋白的合成速率 |
4.2.7 q RT-PCR分析 |
4.2.8 TEM分析 |
4.2.9 石蜡切片制作 |
4.2.10 HE染色 |
4.2.11 TUNEL分析 |
4.2.12 iTRAQ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定量 |
4.3.2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印楝素激活斜纹夜蛾卵巢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
4.3.4 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
4.3.5 印楝素诱导雌虫不育中细胞凋亡的作用 |
4.3.6 印楝素在调节斜纹夜蛾卵巢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
4.3.7 印楝素对卵巢组织中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 |
4.3.8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卵巢管发育的影响 |
4.3.9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印楝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5.1.2 印楝素诱导昆虫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5.1.3 印楝素诱导昆虫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
5.2 结论 |
5.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4 进一步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引物表 |
附录Ⅱ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5)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柞蚕滞育及PTTH的研究综述 |
1.1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
1.2 光照对滞育的影响概述 |
1.3 昆虫滞育相关激素概述 |
1.4 柞蚕促前胸腺激素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ApPTTH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柞蚕成虫头部组织总RNA的提取以及纯化 |
2.2.2 成虫头组织cDNA的合成 |
2.2.3 ApPTTH基因的扩增 |
2.2.4 PCR产物特异条带回收纯化 |
2.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6 PCR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
2.2.7 序列分析 |
2.2.8 系统进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柞蚕成虫头组织RNA提取质量的检测 |
2.3.2 克隆产物的检测 |
2.3.3 ApPTTH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4 ApPTTH基因的序列同源比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半定量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pPTTH基因的表达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RT-PCR检测各组织中ApPTTH基因的表达 |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解除滞育过程脑组织中ApPTTH基因的表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pPTTH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 |
3.2.2 解除滞育过程中ApPTTH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ApPTTH基因的原核表达 |
4.1 材料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试验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ApPTTH基因ORF区域的扩增 |
4.2.2 ApPTT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3 ApPTTH基因的原核表达和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blot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pPTT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2 重组ApPTTH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4.3.3 ApPTTH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的胁迫效应及对天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铃虫简介 |
1.2 棉田农药的应用情况 |
1.3 昆虫对农药的防御方式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乙基多杀菌素毒力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乙基多杀菌素胁迫对棉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乙基多杀菌素毒力测定 |
7.2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
7.3 乙基多杀菌素胁迫对棉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7.4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7.5 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介 |
(7)小麦害虫白眉野草螟的生长发育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近年来小麦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
1.2 白眉野草螟概述 |
1.3 温度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
1.3.1 高温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
1.3.2 有效积温的运用 |
1.4 昆虫的滞育诱导和滞育解除概况 |
1.4.1 昆虫滞育的诱导 |
1.4.2 昆虫滞育的解除 |
1.5 昆虫的过冷却点及耐寒性对策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白眉野草螟的生物学习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虫源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田间发生规律 |
2.2.2 白眉野草螟各虫态形态学特征 |
2.2.3 生活习性 |
2.2.4 寄主选择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温度及食物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虫的采集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计算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白眉野草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2.3 食物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温度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食物对白眉野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白眉野草螟夏滞育幼虫抗高温能力及夏滞育诱导与打破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虫源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滞育幼虫的高温抗逆性研究 |
4.2.2 白眉野草螟夏滞育的诱导与打破 |
4.3 讨论 |
4.3.1 白眉野草螟夏滞育幼虫的抗高温能力 |
4.3.2 白眉野草螟夏滞育的诱导与打破 |
第五章 白眉野草螟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量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量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白眉野草螟幼虫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的测定 |
5.2.2 白眉野草螟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结冰点的测定 |
5.2.3 白眉野草螟幼虫过冷却点的频次分布 |
5.3 讨论 |
第六章 白眉野草螟的防治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药剂 |
6.1.2 试验方法 |
6.1.3 计算公式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6.2.2 田间药效实验结果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特性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昆虫种群的概念及内涵 |
1.3 我国灰飞虱地理种群的形成与发展 |
1.3.1 灰飞虱的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 |
1.3.1.1 地理分布 |
1.3.1.2 种群迁移和季节性消长规律 |
1.3.2 灰飞虱生物学特性 |
1.3.2.1 形态特征 |
1.3.2.2 寄主范围和危害特点 |
1.3.4 灰飞虱种群越冬特点 |
1.4 昆虫滞育对种群发生发展的影响 |
1.4.1 昆虫滞育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1.4.2 昆虫滞育的外在影响因素 |
1.4.2.1 光周期 |
1.4.2.2 温度 |
1.4.2.3 其它因子 |
1.4.3 昆虫滞育的内在影响因素 |
1.4.3.1 糖类 |
1.4.3.2 蛋白质 |
1.4.3.3 脂类 |
1.4.3.4 滞育激素 |
1.4.4 昆虫滞育的生态学意义 |
1.5 灰飞虱种群的滞育特征 |
1.5.1 灰飞虱滞育判断标准 |
1.5.2 灰飞虱滞育条件及影响因子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灰飞虱供试种群 |
2.1.2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个体的判断与识别 |
2.1.3 灰飞虱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试验 |
2.1.4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敏感虫态测定 |
2.1.5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个体的判断标准 |
2.2.2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对光周期的响应 |
2.2.3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对温度的响应 |
2.2.4 灰飞虱种群滞育特性的地理差异 |
2.2.5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敏感虫态的差异 |
2.2.6 灰飞虱滞育诱导的最优光温条件 |
2.3 讨论 |
第三章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光温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虫源的室内诱导与筛选 |
3.1.2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影响 |
3.2.2 光周期对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影响 |
3.2.3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解除的最佳光温条件 |
3.3 讨论 |
第四章 灰飞虱滞育的生理生化反应特点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灰飞虱滞育虫源的室内诱导与筛选 |
4.1.2 试虫处理与取样 |
4.1.3 糖类物质测定 |
4.1.4 甘油测定 |
4.1.5 蛋白类物质测定 |
4.1.5.1 总蛋白测定 |
4.1.5.2 总氨基酸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体内糖类物质含量比较 |
4.2.2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体内甘油含量比较 |
4.2.3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体内蛋白质含量比较 |
4.2.3.1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体内总蛋白含量比 |
4.2.3.2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体内总氨基酸含量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表观形态的差异比较 |
5.1.2.2 发育历期的差异比较 |
5.1.2.3 存活率的差异比较 |
5.1.2.4 生殖力的差异比较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表观形态的差异比较 |
5.2.2 发育历期的差异比较 |
5.2.3 存活率的比较 |
5.2.4 成虫生殖力的比较 |
5.2.4.1 成虫寿命 |
5.2.4.2 有效产卵量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蜕皮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在幼虫发育阶段的调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蜕皮激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1.1.1. Halloween基因的发现与研究 |
1.1.2. 影响蜕皮激素合成的各种因子 |
1.2. 蜕皮激素调节机制 |
1.2.1. 蜕皮激素核信号转导途径 |
1.2.2. 蜕皮激素细胞质信号转导途径 |
1.3. 蜕皮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
1.3.1. 蜕皮激素受体的结构 |
1.3.2. 蜕皮激素受体的定位及调节 |
1.3.3. 蜕皮激素受体研究在害虫管理及应用生物学方面的作用 |
1.4. 蜕皮激素相关的昆虫核受体的研究 |
1.5. 蜕皮激素与其核受体对昆虫生长的调控 |
1.5.1. 蜕皮激素诱导的细胞核因子B的免疫响应及分化影响 |
1.5.2. 昆虫的体重及生长控制 |
1.5.3. 蜕皮激素对昆虫生长周期的调控 |
1.6. 沙棘木蠹蛾的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手段 |
1.7.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昆虫 |
2.1.2. 菌株及载体 |
2.1.3. 酶、试剂盒、生化试剂等 |
2.1.4. 仪器与设备 |
2.1.5. PCR引物 |
2.2. 总RNA提取及浓度检测 |
2.2.1. Trizol法提取总RNA |
2.2.2. 总RNA含量与纯度检测 |
2.3. 反转录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2.4. 基因克隆 |
2.4.1. RT-PCR扩增cDNA片段 |
2.4.2.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4.3. 连接反应 |
2.4.4. 转化反应 |
2.4.5. 质粒提取 |
2.4.6. 测序 |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6.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 |
2.6.1. cDNA 3’末端快速扩增(3’RACE) |
2.6.2. cDNA 5’末端快速扩增(5’RACE) |
2.7. 20-羟基蜕皮酮含量的测定 |
2.7.1. 标样溶液及标准液的准备 |
2.7.2. 样品收集与蜕皮激素提取 |
2.7.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HPLC-MS) |
2.8. 沙棘木蠹蛾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2.8.1. 形态学观察 |
2.8.2. 组织学观察 |
2.9.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沙棘木蠹蛾不同发育阶段20E的变化趋势 |
3.1.1. 沙棘木蠹蛾20E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 |
3.1.2. 沙棘木蠹蛾20E在末龄幼虫-蛹-成虫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
3.1.3. 小结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沙棘木蠹蛾HhSpo分子克隆及表达特点 |
3.2.1. 沙棘木蠹蛾HhSpo分子克隆及序列特点 |
3.2.2. 沙棘木蠹蛾HhSpo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
3.2.3. 沙棘木蠹蛾HhSpo在末龄幼虫中的表达特点 |
3.2.4. 小结与分析 |
3.2.5. 结论 |
3.3. 沙棘木蠹蛾HhEcR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特征 |
3.3.1. 沙棘木蠹蛾HhEcR的分子结构特点 |
3.3.2. 沙棘木蠹蛾HhEcR的多序列比对 |
3.3.3. 沙棘木蠹蛾HhEcR在不同组织及不同阶段的表达特点 |
3.3.4. 小结与分析 |
3.3.5. 结论 |
3.4. 沙棘木蠹蛾20E与Halloween基因及HhEcR在幼虫阶段的表达模式相关联 |
3.4.1. 沙棘木蠹蛾HhPhm及HhShd的分子结构特点 |
3.4.2. 沙棘木蠹蛾HhPhm,HhSpo及HhShd组织及阶段的特异表达 |
3.4.3. 沙棘木蠹蛾幼虫期20E与HhPhm,HhSpo及HhShd的表达模式相关联 |
3.4.4. 小结与分析 |
3.4.5. 结论 |
3.5. 沙棘木蠹蛾FXPRL-氨基肽类促进蜕皮激素的合成 |
3.5.1. 沙棘木蠹蛾HhDHR的分子结构特点 |
3.5.2. 沙棘木蠹蛾HhDHR在不同组织及末龄幼虫间的表达特点 |
3.5.3. 小结与分析 |
3.5.4. 结论 |
3.6. 沙棘木蠹蛾生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3.6.1. 沙棘木蠹蛾生殖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
3.6.2. 沙棘木蠹蛾生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
3.6.3. 交配前后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对比 |
3.6.4. 小结与分析 |
3.6.5. 结论 |
4. 主要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1.1. 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hSpo cDNA全长分子结构及表达特征 |
4.1.2. 测定了沙棘木蠹蛾不同发育阶段的20E水平 |
4.1.3. 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hPhm及HhShd的分子结构及表达特征 |
4.1.4. 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hEcR分子结构及表达特征 |
4.1.5. 沙棘木蠹蛾幼虫期20E与Halloween基因、HhEcR表达特点相一致 |
4.1.6. 初步鉴定了沙棘木蠹蛾HhDHR的结构特点及促蜕皮激素合成的功能特点 |
4.1.7. 确立了判断沙棘木蠹蛾雄性交配与否的形态学及组织学标准 |
4.2. 讨论 |
4.2.1. 沙棘木蠹蛾HhEcR及Halloween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4.2.2. 沙棘木蠹蛾脂肪体响应营养状况及蜕皮激素水平诱导休眠 |
4.2.3. 沙棘木蠹蛾休眠行为及较长生命周期是对环境的适应 |
4.2.4. 液质联用测定沙棘木蠹蛾中20E含量的方法改进 |
4.2.5. 沙棘木蠹蛾滞育激素受体HhDHR的作用 |
4.2.6. 蜕皮激素控制发育转变过程的几点启示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复配杀虫剂BT阿维菌素对棉铃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昆虫触角内气味受体、结合蛋白及降解酶功能研究 |
1.1.1 昆虫嗅觉系统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 |
1.1.2 嗅觉受体神经和嗅觉受体 |
1.1.3 OR 偶联受体蛋白 |
1.1.4 嗅觉受体的选择性 |
1.1.5 气味结合蛋白 |
1.1.6 气味降解酶 |
1.2 蛾类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
1.2.1 蛾类性信息素组分鉴定和生物测定 |
1.2.2 蛾类性信息素的合成与调控 |
1.2.3 PBAN/pyrokinin FXPRL 家族类神经肽及其受体 |
1.3 棉铃虫抗药性研究进展及昆虫抗药机制简介 |
1.3.1 棉铃虫在国内以及国外部分地区抗药性现状 |
1.3.1.1 棉铃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3.1.2 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3.1.3 棉铃虫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药性 |
1.3.1.4 生长调节剂类的抗药性 |
1.3.1.5 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3.1.6 微生物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3.2 对杀虫剂代谢抗性的生化及分子机制 |
1.3.2.1 杀虫剂对棉铃虫穿透机制研究 |
1.3.2.2 酯酶(esterase)抗性机制 |
1.3.2.3 细胞色素 P450s 及多功能氧化酶系抗性机制 |
1.3.2.4 谷胱甘肽-S-转移酶抗性机制 |
1.3.2.5 离子通道 |
1.3.2.6 抗药性相关基因克隆后的应用潜能 |
1.3.2.7 昆虫体内共生菌对农药的抗性 |
1.3.2.8 对性信息素的抗性机制 |
2 亚致死 BT 阿维菌素处理棉铃虫幼虫后对成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方法 |
2.1.2 性信息素原药及杀虫剂 |
2.1.3 BtA 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亚致死浓度确定) |
2.1.4 棉铃虫雌蛾求偶节律观察 |
2.1.5 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提取和分析 |
2.1.6 棉铃虫雄虫的触角电位(EAG)测定 |
2.1.7 棉铃虫雄虫风洞行为测试 |
2.1.8 棉铃虫交配选择性试验 |
2.1.9 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Statistics) |
2.2 试验结果 |
2.2.1 BtA 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2.2.2 亚致死 BtA 对雌蛾求偶节律的影响 |
2.2.3 亚致死 BtA 对雌蛾性腺中性信息素滴度的影响 |
2.2.4 亚致死 BtA 对雄蛾感受性信息素能力影响(即 EAG 反应) |
2.2.5 亚致死 BtA 对棉铃虫雄蛾风洞行为的影响 |
2.2.6 亚致死 BtA 对棉铃虫交配选择的影响 |
2.3 讨论 |
3 棉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神经肽受体 3D 同源建模 |
3.1 材料方法与结果 |
3.1.1 HarmPBANr 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 |
3.1.2 HarmPBANr 亲疏水性分析 |
3.1.3 HarmPBANr 跨膜区域预测 |
3.1.4 HarmPBANr 三维结构同源建模 |
3.1.5 热激肽、围脏激肽、滞育激素及 PBAN 受体家族进化树分析 |
3.1.6 HarmPBANr 跨膜区域氨基酸残基 Weblogo 分析 |
3.1.7 HarmPBANr 胞外结合位点推测(putative binding sites) |
3.2 讨论 |
4 总结论和讨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I 棉铃虫饲料配方 |
II 本论文所用软件 |
III 棉铃虫养虫板图片 |
IV 对照组的正常蛹和 BT 阿维菌素使用后的畸形蛹对比图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早熟素对棉铃虫滞育的终止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沙葱萤叶甲成虫夏滞育调控的分子机理[D]. 马红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D]. 刘海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在家蚕滞育卵中的鉴定及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研究[D]. 赵珊. 西南大学, 2021(01)
- [4]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D]. 孙冉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5]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李慧君.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6]乙基多杀菌素对棉铃虫的胁迫效应及对天敌影响研究[D]. 张丽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小麦害虫白眉野草螟的生长发育与防治研究[D]. 彭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 [8]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特性差异的比较研究[D]. 朱文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 [9]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蜕皮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在幼虫发育阶段的调节特征[D]. 周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10]复配杀虫剂BT阿维菌素对棉铃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影响[D]. 沈励泽.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