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平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平衡,转子,风机,系数,不平衡,技术,汽化器。
动平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洋[1](2019)在《应用现场动平衡技术降低风机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常用机械中包含大量旋转部件,物料冲击、腐蚀、磨损、结焦都会对机器的转子造成影响,它会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加速轴承磨损,造成旋转机械的振动故障。为了消除转子的不平衡量,降低转子的振动烈度,需要对转子进行动平衡校正。(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赵云龙,高盼[2](2019)在《SCV风机转子在线单面动平衡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浸没燃烧式汽化器风机的运行状况直接制约着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冬季外输任务能否完成,其中风机转子单侧动态不平衡是导致风机振动高的重要原因。新型风机转子在线单面动平衡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了风机振动高问题,并经LNG接收站实践证明该技术现场适用。(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程翔,许漂,陈正生[3](2019)在《旋翼桨叶动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桨叶可调节部分的调整,减少其由于制造偏差引起的质量分布和气动力的不平衡,实现桨叶交付的一致性。建立标准桨叶体系,在动平衡试验台上进行桨叶的测试和调整,通过控制批生产桨叶动态特性参数的公差,使之达到了单片互换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陈立芳,王维民,高金吉[4](2019)在《航空发动机自动平衡技术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平衡振动过大的问题,采用自动平衡技术进行在线质量补偿,可有效降低其振动水平。目前自动平衡技术主要运用于航空发动机结构、控制算法、工程应用3个方面。基于影响系数法的电磁驱动型自动平衡在美国空军C-130H运输机上得到工程应用,飞行测试4个发动机螺旋处的振动均低于1.27mm/s,降低了94%,因螺旋桨振动导致的压气机处振动降低了75%。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自动平衡技术可实现在线持续动平衡,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及其组件的振动疲劳损伤,降低发动机维护费用,延长维修周期。自动平衡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工程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结构设计、控制策略、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航空发动机设计阶段就考虑纳入自动平衡结构。(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黄峰[5](2019)在《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平衡故障是旋转机械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分析了刚性转子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转子不平衡的判断方法,介绍了利用影响系数进行动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分析一个典型实例,阐述了现场动平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总结了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的要点。(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韦肖文,陆聪[6](2019)在《现场动平衡技术在风机振动诊断及处理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柳钢冷轧厂退火车间使用的锅炉引风机型号为Y4-73№14D,采用悬臂安装方式,风机主要参数:风量为94 763 m~3/h,风压为1 495 Pa,工作转速为960 r/min,叶轮直径Φ1 400 mm,叶轮重量486 kg,轴承型号22326,通过弹性膜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主要输送介质是焦炉煤气燃烧尾气。自2016-02以来该风机运行振动偏大,振动值达到12 mm/s左右,且有恶化趋势,导致轴承座固定螺栓经常被振松动、弹性膜片联轴器膜片也出现变形开裂等故障隐患,严重影响风机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针对存在的(本文来源于《柳钢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岳佳佳,雷文平,韩捷[7](2019)在《各向异性支撑转子的全矢动平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平衡方法对于具有显着各向异性转子的不平衡响应会产生测量和评价上的误差。从信息融合的视角,分别在忽略和考虑了非线性因素两种情况下对各向异性转子的不平衡响应的规律进行研究。在全矢谱理论和传统影响系数法的基础上,对各向异性转子采用双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不平衡响应的测量。通过实验来验证动平衡中各向异性的存在及其对不平衡响应的影响,和全矢动平衡技术对平衡各向异性支撑转子的有效性,为新的动平衡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1期)
邓大鹏[8](2018)在《商用车传动轴加载动平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是商用车底盘传动系统中传递扭矩和功率的重要部件,作为高速回转件,其高速旋转的平稳性对整车的高速性能和乘坐的舒适性至关重要。据统计,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抖动异响的故障在商用车传动轴故障索赔模式中,占比超过30%,足见其动平衡品质的重要性。随着近些年公路状况的提升,用户对商用车的高速性能以及高速状态下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商用车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动平衡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21期)
全勇,杨海[9](2018)在《双转子航空发动机高速动平衡技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带中介轴承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极易发生振动耦合共振现象从而导致振动超限,单独平衡高压、低压转子的减振效果则因振动耦合共振的影响非常有限.本文针对双转子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动平衡方法—双转子振动耦合共振平衡法,完成了模拟双转子系统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平衡效果良好,解决了双转子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振动超限问题,发展了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谢一菲[10](2018)在《带有大旋转部件卫星动平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航天器的不断发展,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旋转部件载荷。由于制造工艺水平的限制和安装误差等因素,使其存在一个质量偏心,进而产生不平衡力矩,严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甚至导致卫星任务失败。为此,针对带有大旋转体部件的卫星,从转子不平衡特性出发,考虑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之间的耦合影响,明确大旋转部件动不平衡扰动特性,进而寻找一种针对性的有效的控制算法,对实现具有复杂结构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不平衡旋转体部件,在叁轴稳定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存在不平衡时惯性力与动不平衡的公式及考虑将不平衡旋转体部件视为外部干扰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得出对于惯性力所产生的静不平衡力矩,其值大小与偏心距、转速及旋转载荷安装位置有关;对于动不平衡力矩,其值大小与转速、旋转部件惯量积相关,并使得卫星平台的姿态正弦发散。针对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之间的耦合影响,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带有大旋转部件卫星的精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创新性的引入了陀螺力矩项、旋转部件相对运动与星体运动的交叉影响项及旋转部件相对星体的角动量变化对星体产生的控制力矩项,并指出该模型并不适用于带有能量耗损的动力学系统。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引入了滚动轴承摩擦力矩与卫星平台起旋飞轮。仿真分析得到不平衡扰动力矩具有周期性、固定相位偏差的特点,且转子起旋阶段不平衡力矩干扰较大。针对带有大旋转部件卫星的高精度姿态控制,旋转部件起旋阶段设计了复合补偿控制器用于控制力矩项的补偿消除,降低干扰力矩的脉冲特性;匀速阶段采用了基于重复控制的动平衡控制器,使得卫星姿态逐步收敛,卫星平台的姿态颤动得到有效抑制。设计开发的双自旋单轴气浮台半物理仿真系统实验验证了基于飞轮驱动与电机驱动时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的耦合力矩作用的区别,证实了模型并不适用于带有能量耗损的动力学系统。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重复控制的动平衡控制算法具有对不平衡力矩的抑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动平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浸没燃烧式汽化器风机的运行状况直接制约着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冬季外输任务能否完成,其中风机转子单侧动态不平衡是导致风机振动高的重要原因。新型风机转子在线单面动平衡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了风机振动高问题,并经LNG接收站实践证明该技术现场适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平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洋.应用现场动平衡技术降低风机振动[J].炼油与化工.2019
[2].赵云龙,高盼.SCV风机转子在线单面动平衡技术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9
[3].程翔,许漂,陈正生.旋翼桨叶动平衡技术研究与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2019
[4].陈立芳,王维民,高金吉.航空发动机自动平衡技术发展综述[J].航空动力学报.2019
[5].黄峰.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技术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
[6].韦肖文,陆聪.现场动平衡技术在风机振动诊断及处理上的应用[J].柳钢科技.2019
[7].岳佳佳,雷文平,韩捷.各向异性支撑转子的全矢动平衡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8].邓大鹏.商用车传动轴加载动平衡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
[9].全勇,杨海.双转子航空发动机高速动平衡技术试验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谢一菲.带有大旋转部件卫星动平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