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体钙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芍药,油体钙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油体钙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孟家松,张夏燕,方紫雯,陶俊[1](2019)在《芍药油体钙蛋白基因PlClo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种子RNA为模板,采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对芍药油体钙蛋白基因(PlClo)进行克隆及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q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对PlClo在芍药发育种子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lClo基因全长为90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720bp,共编码23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97,不具有信号肽,存在1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属于稳定蛋白和亲水性蛋白;α-螺旋为该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存在1个糖基化位点和39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芍药发育种子中PlClo基因的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花后60 d表达水平最高。这一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PlClo基因在芍药油脂稳定储存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沈玥[2](2016)在《油料作物酰基脂类代谢基因和转录因子及油体钙蛋白的基因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油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人们对植物油的需求逐年增长,供不应求。因此,如何提高油料作物含油量亟待解决。在植物中,酰基脂类除了脂肪酸和叁酰甘油外,还包括脂肪酸合成的其它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氧脂素,蜡质等等。它们在多个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从而影响作物产油量。油菜,包括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是世界上第叁大油料作物,同时也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中,白菜型油菜属于白菜,白菜与甘蓝是甘蓝型油菜的二倍体亲本。白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属于芸薹属,与拟南芥同属十字花科。作为模式作物,拟南芥中酰基脂类代谢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因此,本研究充分利用拟南芥酰基脂类家族的相关研究,在基因组水平上建立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油菜脂类代谢基因及调控因子数据库,对相关基因进行注释及综合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查询平台。为油菜油脂含量与组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它作物积累油脂及改良脂肪酸组分提供宝贵信息。并以油体钙蛋白家族为例,在多个植物基因组中对其结构特征、复制模式及时空表达等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油体钙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亦为其它脂类代谢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中酰基脂类代谢及其调控机制,建立脂类代谢基因数据库。以拟南芥中782个脂类代谢基因及转录因子为基础,在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中分别注释1241个、1251个和2556个脂类代谢相关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其中几乎所有甘蓝基因、237个白菜及492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及转录因子是首次注释。同源基因数的偏好性分析表明,白菜及甘蓝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真核磷脂合成、叁酰甘油合成和木栓质合成的基因对多拷贝有明显偏好。复制分析表明,基因组加倍导致的部分复制是芸薹属脂类代谢基因家族成员增多的主要因素。对时空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菜中110个及甘蓝型油菜中473个基因及转录因子可能与种子中脂类代谢关系密切;白菜15个及甘蓝型油菜151个脂类基因及转录因子与逆境应答相关。另外,六个古老的甘蓝型油菜基因可能对酰基脂类代谢发挥积极作用。白菜中500多个基因及转录因子在种子与其它积累油的器官(叶、花)中差异表达;甘蓝型油菜116个基因及2个转录因子在种子与叶中差异表达。(2)综合分析拟南芥中的八个编码油体钙蛋白的基因。根据分子量的大小,首次将油体钙蛋白分为H型和L型两类,且基序分析,多重对比以及进化树的结果都支持该结果。对油体钙蛋白的理化性质,进化模式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型油体钙蛋白可能是由H型进化而来,部分复制及串联复制是拟南芥油体钙蛋白家族扩张的主要方式。另外,基于启动子分析,预测拟南芥中油体钙蛋白可能参与钙信号转导及油脂积累。(3)系统分析叁种豆科植物中油体钙蛋白家族。从大豆,菜豆和苜蓿基因组共鉴别出20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复制模式分析表明串联复制是叁种豆科植物中油体钙蛋白家族扩张的主要方式。结合保守域及表达模式分析表明3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可能失去功能,而如Gma CLO2等四个基因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预测。(4)综合分析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家族。在芸薹属及琴叶拟南芥基因组中得到51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其中31个油体钙蛋白是首次得到注释。部分复制是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的主要复制方式。保守域及进化分析表明,H型和L型的油体钙蛋白的结构及理化特性存在差异,且为H型油体钙蛋白由L型进化而来提供有力证据。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的编码基因结构高度保守。综合分析表明,如Br CLO3-3和Br CLO4-2等八个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而Br CLO2和Bo CLO8-2可能失去了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魏征,马红,葛晓春[3](2011)在《水稻油体钙蛋白家族的进化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体钙蛋白不仅参与了油体的形成,而且可能与植物耐受干旱胁迫有关.目前对水稻中的油体钙蛋白的功能了解很少.本文通过对水稻基因组数据库的序列搜索,确定了水稻油体钙蛋白基因家族的6个成员.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序列、结构和染色体位置分析,表明水稻油体钙蛋白基因家族的扩增可能与片段复制和串联重复有关.通过对这些基因与其他物种中的油体钙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及功能比较分析,揭示了拟南芥和水稻中功能可能对应的成员.为了确定与干旱胁迫响应相关的油体钙蛋白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水稻油体钙蛋白家族在根、叶、花中的表达,以及在这些组织中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达情况,发现有3个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受干旱胁迫的诱导,为进一步对它们展开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1年20期)
丁勇,陈庆波,徐春雷,常玮,甘莉[4](2008)在《油菜油体钙蛋白基因BnClo1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设计同源简并引物,结合RT-PCR和RACE-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分离克隆了编码28.1kD油体钙蛋白(caleosin)的基因BnClo1。其全长1058bp的BnClo1 mRNA(GenBank中序列号为AY966447)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和3′末端Poly(A)尾巴结构,染色体DNA结构上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油菜中BnClo1在种子形成中期开始丰富表达,在种子形成后期,即种子开始脱水成熟时期,高量稳定地表达。半定量PCR结果显示,BnClo1在油菜种子吸水膨胀后前2d的茎中明显表达。证明在油菜种子发育期间,BnClo1对mRNA的转录表达是由胚胎发育来调控的,具有显着的时空特性,并与油体的形成和积累密切有关。推测的caleosin蛋白为245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中序列号为AAY40837)组成的两性蛋白质,主要含3个结构域即由N末端1~16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α-螺旋和17~61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强亲水性的随机卷曲构成的N-末端亲水性结构域;由80~120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中间疏水性结构域和C-末端亲水性结构域。N-末端亲水性结构域包含一个潜在的结合Ca2+的EF-手结构。中间疏水性结构域包含一个潜在的脯氨酸-结(proline-knot)模体,在92~114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α-螺旋跨膜区域,推测在caleosin蛋白与单层磷脂层和油体锚定结合上及增加种子油体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油体钙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油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人们对植物油的需求逐年增长,供不应求。因此,如何提高油料作物含油量亟待解决。在植物中,酰基脂类除了脂肪酸和叁酰甘油外,还包括脂肪酸合成的其它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氧脂素,蜡质等等。它们在多个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从而影响作物产油量。油菜,包括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是世界上第叁大油料作物,同时也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中,白菜型油菜属于白菜,白菜与甘蓝是甘蓝型油菜的二倍体亲本。白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属于芸薹属,与拟南芥同属十字花科。作为模式作物,拟南芥中酰基脂类代谢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因此,本研究充分利用拟南芥酰基脂类家族的相关研究,在基因组水平上建立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油菜脂类代谢基因及调控因子数据库,对相关基因进行注释及综合分析,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查询平台。为油菜油脂含量与组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它作物积累油脂及改良脂肪酸组分提供宝贵信息。并以油体钙蛋白家族为例,在多个植物基因组中对其结构特征、复制模式及时空表达等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油体钙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亦为其它脂类代谢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中酰基脂类代谢及其调控机制,建立脂类代谢基因数据库。以拟南芥中782个脂类代谢基因及转录因子为基础,在白菜、甘蓝及甘蓝型油菜中分别注释1241个、1251个和2556个脂类代谢相关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其中几乎所有甘蓝基因、237个白菜及492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及转录因子是首次注释。同源基因数的偏好性分析表明,白菜及甘蓝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真核磷脂合成、叁酰甘油合成和木栓质合成的基因对多拷贝有明显偏好。复制分析表明,基因组加倍导致的部分复制是芸薹属脂类代谢基因家族成员增多的主要因素。对时空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菜中110个及甘蓝型油菜中473个基因及转录因子可能与种子中脂类代谢关系密切;白菜15个及甘蓝型油菜151个脂类基因及转录因子与逆境应答相关。另外,六个古老的甘蓝型油菜基因可能对酰基脂类代谢发挥积极作用。白菜中500多个基因及转录因子在种子与其它积累油的器官(叶、花)中差异表达;甘蓝型油菜116个基因及2个转录因子在种子与叶中差异表达。(2)综合分析拟南芥中的八个编码油体钙蛋白的基因。根据分子量的大小,首次将油体钙蛋白分为H型和L型两类,且基序分析,多重对比以及进化树的结果都支持该结果。对油体钙蛋白的理化性质,进化模式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型油体钙蛋白可能是由H型进化而来,部分复制及串联复制是拟南芥油体钙蛋白家族扩张的主要方式。另外,基于启动子分析,预测拟南芥中油体钙蛋白可能参与钙信号转导及油脂积累。(3)系统分析叁种豆科植物中油体钙蛋白家族。从大豆,菜豆和苜蓿基因组共鉴别出20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复制模式分析表明串联复制是叁种豆科植物中油体钙蛋白家族扩张的主要方式。结合保守域及表达模式分析表明3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可能失去功能,而如Gma CLO2等四个基因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预测。(4)综合分析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家族。在芸薹属及琴叶拟南芥基因组中得到51个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其中31个油体钙蛋白是首次得到注释。部分复制是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编码基因的主要复制方式。保守域及进化分析表明,H型和L型的油体钙蛋白的结构及理化特性存在差异,且为H型油体钙蛋白由L型进化而来提供有力证据。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十字花科中油体钙蛋白的编码基因结构高度保守。综合分析表明,如Br CLO3-3和Br CLO4-2等八个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而Br CLO2和Bo CLO8-2可能失去了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体钙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孟家松,张夏燕,方紫雯,陶俊.芍药油体钙蛋白基因PlClo克隆及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9
[2].沈玥.油料作物酰基脂类代谢基因和转录因子及油体钙蛋白的基因组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魏征,马红,葛晓春.水稻油体钙蛋白家族的进化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分析[J].科学通报.2011
[4].丁勇,陈庆波,徐春雷,常玮,甘莉.油菜油体钙蛋白基因BnClo1的克隆和表达[J].作物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