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造诗意

以禅造诗意

一、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都爱[1](2021)在《宗白华艺境论中的中国哲学本体论意识》文中研究说明艺境论是宗白华关于"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核心思想。在宗白华所提炼的"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审美特质"问题中,艺境是道艺一体与禅艺一体的创构者。艺境论贯穿着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也深化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宗白华运用了中国哲学的第一本体概念——"道""仁""易""禅",运用了中国哲学的第一存在形式——时、空存在形式,从本体与本体显现、作用的形式上,把哲学的本体意识转化为艺术的本体意识,把哲学的时空意识转化为艺术的时空意识,从而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构成了宗白华艺境论的哲学基础。

王肖南[2](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安汝杰[3](2020)在《《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文中指出《西游记》的空观亦具有审美意义。西天取经本质上就是取经者通过禅修的本真体验而获得身心的解脱。修行就是从虚妄中发现真心、自性,若能悟此真心,依之而修,即可当体即空、即幻悟真,其次第是因见道而修道,因修道而证道。《西游记》中的取经者因十四余年的苦修而成正果,表明禅修就是于瞬间的顿悟契入空境,彻见真性当下即是、不假言说的本来面目。但顿悟不废渐修,禅修本身也是空性渐显的过程,而顿悟是空义显现的契机,其中内蕴着美的意象、意境的形成。论文以般若类与中国禅宗经典《坛经》的观空法门为中心,从“空”义的历史流变进行寻绎,以《西游记》中“空”的语义解析为基础,得出“空”“有”圆融是《西游记》的空观的本质的结论。《西游记》遵循的是“空”“有”不住、“空”“有”圆融的中道审美观,具体到审美实践即修行上就是“无住”的工夫,成就的是“无相”的审美境界,并通过顿悟瞬间之美的生成与“无念”本体相通约。“心”在取经僧徒的禅修实践中占据关键位置。“空”由心“悟”,“空”是禅修者于自心、本性上悟得的意境,“自心”、“本性”就是“心性修持”的具体内涵,《西游记》的“心性”指的是禅宗“识心见性”的修行总纲。修行在《西游记》中就是禅宗心性思想由理论到实践的感性显现,这种显现本身由于修行者本真生命的参与而是“空”的审美体验及“相”的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空、有在取经僧徒的心性实践中是平等的,禅诗作为空有圆融之相在《西游记》中形成“幻有”之诗境,“境”由“心”生,诗境是修禅者当下之“念”妄动的产物,是需要否定的心之对境,否定“幻有”,以肯定真空、妙有。“幻有”指的是《西游记》中禅诗意境的当下生成。“当下即住”的“诗境”也念念不住,“诗境”幻有,“诗境”与“空”发生关联的关键在于其与禅者“念”的时间性体验密切相关。承载禅诗和佛经的语言文字也是性空的。《西游记》中文字性空的审美意境的内容是“无字真经”与“有字真经”的空有圆融。既以“无字真经”明“性空”之理,又不碍依此理修行以契入“妙有”而悟“自性”的审美意境。进一步言之,取经僧徒与如来佛祖之间的“有字”、“无字”之争是空有圆融的审美观在经卷文本上的显现,而“美”就在这非言非默的有无之间。

李春锦[4](2020)在《论柳宗元诗歌中的佛禅观》文中认为柳宗元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着深入地研究。由于受到时代与家庭的影响,柳宗元与佛教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柳宗元对佛教理论研究得较为透彻,并对当时不同的佛教宗派思想进行评价,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诗歌风格。柳宗元的诗歌中,选用了较多的佛禅典故与佛教用语。在佛禅典故方面,主要有文殊菩萨问疾典、三昧典、天女散花典等典故。在佛教用语方面,柳诗中主要涉及了空、悟、寂等词。柳宗元不仅选用了佛禅典故与佛教用语,而且还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义理的领悟。除了使用佛禅典故和佛教用语外,柳宗元在山水诗中选取了具有佛禅意味的自然意象,并呈现了一派清幽澄明的诗境。因此,通过佛禅典故、佛教用语以及佛禅化的自然意象,透露出柳诗与佛禅之间的关联,也暗含着柳宗元对佛禅义理的领悟。佛教不仅影响了柳宗元的诗歌创作,而且对他观照现实世界也有一定影响。在柳宗元的山水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徜徉自然山水时,主动融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也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柳宗元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他把自然之物当作有情之物,将自我情思投射到自然景物之中,表达了贬官的苦闷之情以及身处逆境中的无奈之感。柳宗元对佛禅的态度是复杂的,他不囿于佛禅思想,同时保持着入世的渴望。佛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诗人苦闷的内心,实现内心的平衡。但柳宗元仍心怀匡扶社稷、实现政治抱负的理想。在这样双重矛盾的影响下,柳宗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探寻儒、释思想的相通之处,提取佛教思想中有益于世的部分,进而糅合到个人的儒家思想中,做到了以佛援儒、统合儒释。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应和了三教融合的时代要求,而且建构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对超越现实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文秀[5](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意境营造》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对于我们来讲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记忆的载体,在当今全球化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乡村记忆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记录乡村中国不仅应该在文化价值上有自己的特色,还应在审美风格上具有独到的民族文化和气质,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艺术创造意识。当今乡村题材纪录片多以纪实原生态的环境为主,加以人文思想内涵的构建,以真实的记录乡村实事实景实情为主要表达内容,侧重于对纪实性的表达。对影像本身整体视听方面的美学建构研究较少,对乡村纪录片的意境营造研究较少,目前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意境营造还没有深入且系统的探讨,在实际中的创作探索还不够。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营造的研究,探究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营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让乡村题材纪录片的价值体现得到最大化,也让乡村题材纪录片得到更好更深远的发展。意境作为中国独有的美学精神,它是情与景的统一,意与境上的交融。艺术境界主于美,这种美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互相交融渗透的灵境。营造意境不仅可以更好的为镜头和画面服务,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还可以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的空间。本文以乡村纪录片的意境营造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意境的溯源,视听语言上意境的营造与创新,综合美学、设计学等研究成果和自身创作实践作品,力求结合当下审美文化对纪录片中乡村中国形象的记录注入新的创作形式和理论支持。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概念,并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陈述。第二部分主要对意境的渊源进行了梳理以及对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营造必要性的探究,并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等艺术来探究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营造的可能。第三部分是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的创作思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构思和创作,通过对“实境”和“虚境”、“有”和“无”的辩证思维,力求为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与超越。文章第四、五部分结合了国内外优秀乡村题材影像作品和自身的创作案例,以美学和设计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意境营造的视觉表达和听觉表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代慧婷[6](2019)在《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文中指出僧侣行旅诗,是指僧人行旅中所作之诗。僧侣行旅,既有游方、参学、弘法等宗教之因由,亦有访友、省亲、观览等诸多世俗之因素。以其独特的身份与目的,致使僧人行旅诗与寻常文人之山水诗相较,除模山范水、书写自然之景物、抒发羁旅之感喟之外,往往还具有丰富的宗教意蕴。僧侣行旅诗,肇始于东晋,至李唐而蔚为大观。本文以一个群体、一类诗歌为研究视角,以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唐五代僧人49位,行旅诗346首,从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二方面入手,研究此类诗歌的总体概貌、发展脉络、风格特点,从一个独特角度探索唐五代时期佛教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文学创作的成功在于富有个性的表达,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揭示个性因素,而差异正在于比较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僧侣这一文学群体时,亦对不同僧侣之行旅诗的个性差异有所揭示。唐五代时,以贯休所创作的行旅诗数量最为丰富,其集中有行旅诗157首,几占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半壁。形式多样,诸体皆备,五七杂言兼而有之;其内容之广博,山川林木,无不挫于笔端;其创作目的之繁复,游学、避难、交游皆有,集中体现了唐末五代战乱的社会现实;其艺术之特色鲜明,边塞行旅诗异军突起、奇崛的诗风、济世救民的入世情怀,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与儒家仁义思想的异质同构,贯休可谓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代表。此外,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僧之行旅诗亦别具一格,往往记录域外之行的风光,异域风情与佛教文化相碰撞,独具魅力,若新罗僧慧超,日本僧道慈、辨正、空海和西行求法僧玄奘、义净诸人的20首异域行旅诗,在其行止之艰险、其情感之悲痛、其意象之奇特皆久居中土之僧侣所不能到也,其中不少来华僧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汉诗,并在创作中展现出求新、求变之特点。唐五代僧侣行旅之目的主要有参方悟道、宣教弘法、避难化缘等;唐五代僧侣行旅之作用与文化意义则突出表现为提升了僧侣修行的质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诗歌文化的成果等方面。僧侣行旅诗并非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佛门衲子积极宣扬“入世”,其生平行止践行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双轨,异于寻常文人。故而,唐五代僧侣行旅诗除了在表达“出世”之情的游方求学、明佛证禅、赏山悦水等主题,又体现出唐代僧侣的“入世”情怀,诸如思乡怀人、交友做官、怀古咏史等主题亦是他们所书写的对象,这种行为的动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友谊之求”,其二则为“媚俗之态”。在艺术特色上,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突出体现出尚“清”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为多用“清词清语”、多选“清景清境”、多含“清神清趣”,并由此而造就了其“清寒幽静”的诗境。出现这一文学现象之因由,主要是因为僧人受“戒”“定”“慧”学法经历之影响,“因定入境”“因慧遣词”,所以僧诗较文人诗更易得“清”之风致。此外,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呈现出“融禅于诗”与“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总体而言属于一个诗歌体系,大部分意象之情韵与文人诗别无二致,然某些特别的意象,若“鹤”“镜”“灯”诸类,以及“锡杖”“袈裟”“囊”“钵”等法器,则潜含着特别的意蕴,这也是僧诗与文人诗别有不同的地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在体式的选择上以近体诗为多,占80%,其中又以律诗占比最大,为73.9%,而律诗中又以五言律尤多,且多有名篇佳构。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联系复杂。一方面,僧侣行旅诗积极向文人诗靠拢,题材、风格多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又具自身特点,诗僧总是有意无意标榜其僧人身份,在诗中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志趣,体现着与文人诗异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唐五代文人和僧侣的行旅诗皆以发隐逸之趣、写自然之美见长。在主题上,文人更为丰富,“游宦”主题突出,僧侣则多以“游方”为目的。在艺术风貌上,文人重“抒情”,僧侣重“明理”。文人行旅诗多铺陈景物,刻画境界,抒发其情感的寄托。僧侣行旅诗则多描摹景物,裁剪山水,抒发出目前之景对心中佛法的启示,多了一种洞然明白之感。“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这一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立足行旅,从僧人的视角窥见中华山川,本自与文人所见不同。同时又是以行旅为题材,释氏文人的眼界、闻见、心理、感悟,亦自与世俗文人不同。这一研究不但拓展了当前僧诗的研究内容,亦可管窥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中的别样风貌。此外,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可以旁及两个创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文人与衲子的交往亦可有所补益。对僧侣“入世”原因的探析,还将有助于佛教世俗化的研究。文化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整理、研究,不仅可知佛教诗歌在遣词造句、征引典故、宗教意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貌,还可以“以诗证史”,对唐五代的佛教地理与文学地理状况有所考察与印证。行旅行为还影响到诗歌的传播方式,大量的题壁、题柱、题廊、题桥、题树诗,以及舟中、道中、途中、马上等诗歌创作方式皆因行旅活动而产生、而流布。此外,从僧侣行旅诗中还可以窥探出僧侣苦行的宗教情怀和济世救民的大乘佛教精神。

邱蔚华[7](2019)在《“佛境”与“诗境”的诗性言说——刘艳芬《佛境与唐宋诗境》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佛境与唐宋诗境》一书不仅对"佛境"与"唐宋诗境"的语言思维特征进行了比照与联系的诗性言说,而且对二境的核心范畴意象之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刻阐发,并进一步对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这一大胆设想展开了富有诗意与审美的理论推演,极具"诗性批评"之特色精神。"意境"是唐宋诗学美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其与佛学渊源甚密。佛学中的"境"得以成为诗学中的"境",

袁龙[8](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袁阳[9](2019)在《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对比,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单纯的领域拓展到文化、价值观、民族特色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信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物质充裕的时代,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下,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中国文化的禅可以使人们远离这种浮躁、焦虑的状态,禅对人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动画成为很好的文化载体,同时动画也要深刻的呈现出本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因此如何发展中国动画我们需要从文化中去寻找,把禅与动画结合起来。本文选取了禅宗文化与动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这几个方面,深挖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些美学思想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一、“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中体现了无常观的思想,无常观是禅宗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从其美学思想中总结出幽深清远的氛围、物哀思想、不完整美、不确定性美的美学理念,结合实例探讨这些美学理念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二、禅宗的悟在动画中和动画创作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文中探讨了悟的特征、灵感、审美等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悟的三个层次上论述动画作品和动画创作中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悟所引发的感性超越。三、禅宗的空是禅宗思想的关键,空并非一无所有,在艺术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论文中空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化实为虚,再到有限性与无限性,体现动画中的“空”。四、不立文字被作为禅宗的根本宗旨之一,体现出重意轻形的美学观,从而在动画中语言风格呈现出一定的特色。五、不二法门的实质是事物二元对立的超越。在现实中一般是矛盾、不合理的存在,而在艺术中这种不合理却是“无理而妙”,比如“雪中芭蕉”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案例。在动画中却有很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体现不二法门所衍生“无理而妙”的观点。文化与动画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深入研究禅宗的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的美学思想,以具体的动画和创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了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动画中的体现及应用。动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寻求禅宗美学与动画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禅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刘士梦[10](2018)在《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禅宗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禅宗自诞生起就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对文人士大夫们的影响更为显着。文人士大夫在禅宗的影响下开始参禅论道,更有甚者将其引入到艺术创作中。可以说,禅宗思想影响了文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参禅论道的风气在文人士大夫中盛行。本文所论证的主角董其昌则是文人士大夫参禅论道的典型代表。董其昌的水墨画历来被人们定义为“文人画”,殊不知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董其昌的水墨画已由文人画嬗变成具有禅意的文人画,即“禅画。”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从禅宗思想的形成以及对中国人的影响,尤其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影响,探讨以董其昌为典型代表的水墨画风在禅宗思想影响下的改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印度禅学到中国禅宗的发展,并简要概述禅宗思想与历朝以来水墨画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通过列举董其昌与禅宗佛学所打交道为基础,得出董其昌以禅入画的背景和理念。四、五、六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四章则是具体分析了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在创作形式中具体分析了对董其昌笔意和墨法的影响。在第五章中主要分析了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构图布局以及审美意趣追求的影响。第六章把同处明朝的董其昌和沈周做了一个的比较,意在突出董其昌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从文人画风中脱颖而出,形成具有禅的意味的文人画,即禅画风格。

二、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论文提纲范文)

(1)宗白华艺境论中的中国哲学本体论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本体概念的“道”“禅”与艺境论的本体意识
    (一)“道”与“艺”。
    (二)“仁”与“艺”。
    (三)“禅”与“艺”。
二、“道”“禅”显现的时空存在形式与“艺境”论的时空意识
    (一)“道”“禅”之生命本体在其体性和作用性上具有“虚空”“虚灵”的性质。
    (二)“道”“禅”之生命本体在其体性和作用性上具有生生“节奏”的性质。
    (三)“道”“禅”之生命本体在其体性和作用性上具有“复返本根”的性质。
三、“道”“禅”本体论意识是艺境论的哲学之魂
    (一)艺境论是以艺术方式存在的、艺术化了的“道”“禅”本体论。
    (二)“道”“禅”本体论意识决定着中国艺术的“中国性”特质与精神。

(2)“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1.1 庄子之远游
        1.1.1 虚静之心
        1.1.2 无待之游
        1.1.3 “远”为“游”之空间
    1.2 玄远
        1.2.1 言外之意
        1.2.2 方外人生
        1.2.3 玄对山水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1.3.1 “心源”说
        1.3.2 禅之妙悟
        1.3.3 即色是空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第2章 远“意”之思
    2.1 思之主体
        2.1.1 文人阶层
        2.1.2 文人之“隐”
        2.1.3 文人宇宙观
    2.2 远之意趣
        2.2.1 意外之意
        2.2.2 趣远之心
        2.2.3 平淡天真
        2.2.4 萧散简远
    2.3 远之为境
        2.3.1 形者融灵
        2.3.2 境生象外
        2.3.3 空灵冲淡
        2.3.4 思与境偕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3.1 高远
        3.1.1 直立巨嶂式
        3.1.2 龙脉叠架式
    3.2 深远
        3.2.1 迂回穿插式
        3.2.2 倾斜散布式
        3.2.3 深远偏胜式
    3.3 平远
        3.3.1 平展开合式
        3.3.2 平远小景式
    3.4 阔远
        3.4.1 一角半边式
        3.4.2 一河两岸式
        3.4.3 千里江山式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4.1 静观
    4.2 游观
    4.3 妙悟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5.1.1 “三远”法构图
        5.1.2 以“远”造境
        5.1.3 “远”之超越时空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晚明小说审美阅读的兴起
        (二)中国小说所受佛学之影响
        (三)佛教为《西游记》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四) 《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西游记》与《心经》之关系研究
        (二) 《西游记》的佛学主题研究
        (三) “空”的审美范畴研究
        (四)现有研究反思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西游记》中“空”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审美范畴“空”的形成逻辑
        一、老庄之“道”的美学范畴
        二、玄学之“无”的美学本体
        三、禅宗空观的审美建构
    第二节 《西游记》的空观
        一、 “空”的语义解析
        二、空有圆融:《西游记》的空观
        三、悟“空”的禅修体验
    第三节 “空”的审美原理
        一、 “自性含万法”的“无念”本体
        二、 “万法自在无碍”的“无住”工夫
        三、 “万法尽通般若”的“无相”境界
第二章 《西游记》中的相:禅修以悟“空”
    第一节 《西游记》中“识心见性”的禅宗思想考释
        一、 “即心即佛”的文本依据
        二、 “顿悟成佛”的学理基础
        三、“无念”的禅修法门
    第二节 禅宗从“本性论”到“泛性论”的心性思想
        一、空有相即:慧能南禅的“识心见性”
        二、以有摄空:菏泽宗的“空寂之知”与石头宗的“灵源皎洁”
        三、空有不住: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与“无情有性”
    第三节 《西游记》中“相”的审美意象
        一、任心为修:“相”的生成契机
        二、心之虚空:“相”的禅修指向
        三、顿悟瞬间:“相”的审美生成
第三章 《西游记》中的禅诗:即幻悟真的瞬间美
    第一节 诗境“幻有”的时间之相
        一、 “即幻悟真”的文本基础
        二、悟在瞬间的时间之“相”
        (一)“相”为幻有:时间之“相”的哲学内涵
        (二)时间之“相”的文学表现
        三、即幻悟真:《西游记》中的“诗境”
    第二节 时间之“空”:诗禅一体的哲学显现
        一、时间之“空”
        二、藉诗悟禅
        三、藉禅言诗
        四、诗禅一体
    第三节 意象生成:禅诗“美在瞬间”的本真体悟
        一、时空之“点”
        二、禅诗的瞬间性体悟
        三、念念相续的生灭瞬间
        四、瞬间:禅诗意象在时间中的生成
第四章 “无字真经”之妙:文字性空的审美意境
    第一节 禅宗“不立文字”言意观的思想根基
        一、 “立象尽意”的言说传统
        二、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言意观的转变
        三、禅宗“不立文字”言意观的佛经依据
    第二节 从意境的哲学基础看其美学内涵
        一、 “境生于象外”:意境的道家哲学基础
        二、 “象外”的佛学基础
        三、象外之象:意境的美学内涵
    第三节 以“文”悟空的审美意境
        一、无字真经:“不立文字”的言意观
        二、本性显现的“无言之美”
        三、有字真经:“真空妙有”的审美意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4)论柳宗元诗歌中的佛禅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柳宗元的佛禅思想研究简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柳宗元与佛禅思想的际遇
    2.1 柳宗元生平简述
    2.2 佛禅繁盛的时代背景
3.柳宗元诗歌中佛禅义理的诗化表现
    3.1 佛禅词汇入诗
        3.1.1 “悟”
        3.1.2 “空”
        3.1.3 “寂灭”、“寂”
    3.2 佛禅典故运用
        3.2.1 名相典
        3.2.2 三昧典
        3.2.3 “色空喻”典
        3.2.4 “疾病”典
    3.3 佛禅化意象的选取
        3.3.1 莲意象
        3.3.2 云意象
        3.3.3 茶意象
4.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及诗歌创作
    4.1 柳宗元的儒、释观
        4.1.1 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
        4.1.2 多摄融合的释家思想
        4.1.3 “统合儒释”的多元思想
    4.2 “统合儒释”之下的诗歌创作理念
        4.2.1 追求冷寂的诗歌风格
        4.2.2 回归现实的诗歌思想
    4.3 “统合儒释”之下的诗境
        4.3.1 平淡之境
        4.3.2 物我合一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意境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概念阐释
        一、什么是纪录片
        二、乡村题材纪录片的范畴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
第二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与意境营造
    第一节 意境概念的演变
        一、中国传统意境的艺术渊源
        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意境呈现
    第二节 乡村纪录片营造意境的必要性
        一、乡村纪录片意境的美学追求
        二、乡村纪录片意境的功能与意义
第三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创作思维
    第一节 境生象外
        一、造化与心源
        二、以静观动
        三、化景为情
    第二节 虚实相生
        一、有无之辩
        二、隐喻和象征
    第三节 情景交融
        一、乡村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二、乡村图景的记录与传承
第四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意境营造的视觉表达
    第一节 空间意识的意境呈现
        一、虚实空间—主次关系
        二、力场空间—心理关系
        三、残缺空间—引发联想
    第二节 色彩意识的意境呈现
        一、色彩的对比
        二、色彩的调和
        三、色彩的联想
    第三节 镜头意识的意境营造
        一、景别镜头的运用
        二、空镜头的运用
        三、长镜头的运用
        四、拍摄角度的运用
    第四节 字幕意识的意境呈现
        一、字体的风格化
        二、图像与文字的组合
    第五节 特技意识的意境呈现
第五章 乡村纪录片意境营造的听觉表达
    第一节 人声意境
    第二节 音乐意境
    第三节 音响意境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录
    乡村题材纪录片《消夏影院》导演阐述
    乡村题材纪录片《阿兹》导演阐述
    拍摄期间随笔
    乡村纪录片作品参考表
攻读学位期间拍摄作品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僧侣行旅诗的界定
    三、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
    第二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意义
第二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概述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文人创作与僧侣创作之比较
第三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主题意蕴
    第一节 “出世”之情——游方求学、明佛证禅
    第二节 “入世”之情——思乡怀人、交友做官、咏史怀古
第四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尚“清”的艺术风貌——造就“清寒幽静”的诗境
    第二节 融禅于诗、诗中有画
    第三节 意象特点与体式选择
第五章 个案研究——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冠冕贯休
    第一节 贯休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贯休行旅诗主题意蕴——写景、交友、避难
    第三节 贯休行旅诗艺术风貌
第六章 个案研究——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
    第一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的游踪及相关行旅诗作
    第二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主题意蕴——奇异、艰险之景与悲痛、赤诚之情
    第三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起源
    二、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禅宗美学的概念
第一章 禅宗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佛教史简述
    第二节 印度禅到中国禅
        一、慧能以前的禅
        二、南禅
    第三节 佛学禅到美学禅以及美学禅的特点
        一、佛学禅到美学禅的转变
        二、美学禅的特点
    第四节 禅宗的人间化
第二章 禅宗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第一节 禅与文化的交往:以士大夫文化为主
        一、禅宗与士大夫的交往及其心理结构的变化
        二、禅宗与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三、禅宗与士大夫的艺术思维
    第二节 禅与艺术合流发展的过程
        一、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冲突
        二、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
        三、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
    第三节 禅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体现
        一、禅宗美学的选择——动画的娱乐性和传播性
        二、禅宗美学的体现——动画的表象符号和内质意义
        三、禅宗美学的发展——动画的数字媒体制作和多元化形式
第三章 动画的禅宗美学思想
    第一节 “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一、无常引发“直彻心源”的生命思考
        二、幽深清远的生命氛围形式
        三、物哀思想的影像呈现
        四、残缺美与不确定美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悟”的感性超越
        一、“悟”的特征与灵感的体现
        二、“悟”与审美
        三、“悟”境法门的开启
        四、无念为宗的体现
    第三节 “空”的丰富性
        一、“空”的美学
        二、留白在国画中的解析
        三、“空”的表达方式
        四、“空”的营造与应用
    第四节 不立文字语言风格的呈现
        一、不立文字:“频呼小玉原无事”
        二、不立文字影响的美学观:“重意轻言”
        三、美学角度中语言风格呈现的特色
    第五节 不二法门的艺术创作方法
        一、不二法门的实质:二元对立的超越
        二、不二法门的“不合理”变奏:“雪中芭蕉”
        三、不二法门的表达形式:“无理而妙”
第四章 禅宗的影响、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 禅宗的现实意义与影响
        一、积极向善的现实意义
        二、知行不一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问题
        一、禅宗美学的意识淡薄
        二、过分强调商业性忽视禅宗文化的发展
        三、国外优秀动画文化的涌入和观众的认同
    第三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观念更新
        二、完善表达方式
        三、加强理论研究
        四、重视产业发展
        五、立足中国特色
结语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

(10)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禅宗与水墨画的渊源
    第一节 从印度禅学到中国禅宗
        一、印度佛学
        二、中国禅宗
    第二节 概要禅宗中国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渗透
        一、概述禅宗中国化的发展
        二、文人士大夫对禅宗的选择
    第三节 禅宗与水墨画的关系
        一、禅宗的“师造化,得心源”
        二、淡然禅观
第二章 董其昌与禅宗佛学的关联
    第一节 董其昌的生平简述
    第二节 董其昌与佛禅的渊源
        一、禅宗典籍的阅览参读
        二、董其昌与禅师的往来
        三、董其昌与禅友们的相交
    第三节 董其昌“以禅入画”的背景与理念
        一、“以禅入画”的背景
        二、“以禅入画”的理念
第三章 董其昌禅学水墨画的嬗变及其形成
    第一节 董其昌禅画风格的嬗变
        一、早期作品——以古为师
        二、中年作品——禅画风格初见端倪
        三、晚年作品——禅画风格臻于成熟
    第二节 董其昌成熟的禅画风格与南北宗论提出
        一、董其昌的禅画风格
        二、“南北宗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第四章 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的具体影响
    第一节 创作理念
        一、“自性含万法”——创作中的“法”
        二、“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创作中的“理”
        三、“顿悟成佛”——创作中的“法理”
    第二节 创作形式——笔与墨
        一、笔触
        二、墨法
第五章 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章法布局和审美趣味的具体影响
    第一节 章法布局
        一、开合
        二、走势
        三、虚实
    第二节 审美意趣的追求
        一、平淡意境
        二、“圆熟”与秀润
第六章 沈周文人画与董其昌禅意水墨画之比较
    第一节 沈周与董其昌的生平比较
        一、沈周:隐逸绝官
        二、董其昌:亦隐亦仕
        小结
    第二节 沈周和董其昌创作观的比较
        一、沈周的创作观
        二、董其昌的创作观
        小结
    第三节 沈周和董其昌的风格比较
        一、沈周山水画风
        二、董其昌水墨画风
        小结
结语
董其昌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以禅境创构诗之意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宗白华艺境论中的中国哲学本体论意识[J]. 张都爱. 学术研究, 2021(07)
  • [2]“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3]《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D]. 安汝杰. 东南大学, 2020(01)
  • [4]论柳宗元诗歌中的佛禅观[D]. 李春锦. 海南大学, 2020(05)
  • [5]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意境营造[D]. 孙文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D]. 代慧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佛境”与“诗境”的诗性言说——刘艳芬《佛境与唐宋诗境》述评[J]. 邱蔚华. 山东教育(高教), 2019(Z2)
  •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D]. 袁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禅宗思想对董其昌水墨画的影响[D]. 刘士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以禅造诗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