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时期历史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时期,历史小说,历史,蒙古族,内蒙古,作家,本土化。
新时期历史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呼斯乐[1](2019)在《蒙古族革命历史的民族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汉语小说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后,蒙古族作家响应、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创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古族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治历程的革命历史小说。进入新时期以后,内蒙古蒙古族部分作家延续着“十七年”时期的创作方法和叙事题材,继续创作了一批革命历史小说。本论文以新时期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创作的这批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总体观照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的流变与发展的基础之上,试图挖掘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独特性,阐释其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辨析“革命历史小说”和“内蒙古蒙古族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和发展脉络。其次交待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与目的。最后简要概述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在创作革命历史小说时仍然在延续“十七年”革命文学审美范式的现象及其原因,试图说明这是蒙古族史诗文学传统的特征与“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特征形成了内在契合的结果。从叙事的宏大性、史诗性的追求、塑造英雄人物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的革命史价值,试图说明这批小说较为真实的书写了蒙古族的革命斗争历史。从强烈的民族复兴意识、独特的“成长”之路、别样的革命斗争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叁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族化的人物形象,试图说明这批小说刻画了具有民族性格、民族特性的众多人物形象。从具有英雄人格的形象、雄强刚健的女性形象、民族特质的反面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中显示出的地域特色,试图说明这批作品倾心描写了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和展现了各地域草原的民俗风情。从草原风景的描绘、民俗风情的展现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分析探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的民族化的艺术特色,试图说明这批作家通过融合蒙古族艺术形式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民族的文化个性。从祝词、赞词的引入、民歌形式的运用、民间语言的融入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部分:对“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草原革命历史汉语长篇小说”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论述其在蒙古族当代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同时也指出其缺憾与局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尴尬境地。结语部分:总结论文观点,收束全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7)
赵庆超[2](2018)在《穿行在传奇化与日常性之间——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合着多元话语相互博弈的生成需求,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场域呈现出日常叙事与奇观叙事缠绕交织的建构格局。放置在革命重述中的民间、情色和暴力叙事,释放出红色文化基因与当代大众意识龃龉互融的复杂能量,这种穿行在日常美学和影像奇观之间的叙事建构,在丰富、深化革命出场和继承的审美视域的同时,也可能会拉低革命精神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创编者应该注意规避娱乐至上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游戏崇高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庆超,霍巧莲[3](2018)在《语境和媒介迁移中的互文性解构与建构——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元碰撞融合的"后革命"时代,红色基因仍然需要代代相传。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场域中的革命重述,在对传统革命历史叙述的解构与建构中,呈现出多样性的主题维度——修正与反思、承袭与延伸、娱乐与消费等。富有深度的革命重述需要剥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犬儒主义的虚假外衣,自由地穿行在历史祛魅与赋魅在的审美烟云中,以扬弃的辩证态度进行革命的传承与再造。(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赵庆超[4](2018)在《写实与浪漫的杂糅共生——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呈现出浪漫抒情与厚重记实杂糅共生的美学风貌,清新浪漫的情爱私语、阳刚激越的成长传奇与宏阔壮丽的革命史诗相互辉映,共同奠定了个人浪漫与集体规训相互缠绕的话语基调。由此所形成的文学叙述与影视呈现之间的话语互文,既容纳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诗学互补,也彰显着主流文化、精英意识与大众娱乐之间博弈互渗,不断在艺术赋魅与祛魅的审美修辞中建构着"革命"的重述与再生。(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姜丹[5](2018)在《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小说创作是内蒙古新时期各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一部分,而其中蒙古族作家的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更是成绩斐然,小说创作中恢宏的历史场景,独具风情的生活习俗,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厚重的历史感,不仅让读者了解到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变迁,更是表达了作者想要传达的蒙古族话语。如今现代话语分析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结合话语分析理论进行研究的少数民族文学还相对较少,故笔者以当下比较热门的话语理论为切入点,对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的长篇历史小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这样的研究首先突破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传统模式,以新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长篇历史小说,以期达到多方位了解少数民族文学的目的;其次,有助于梳理随着历史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中民族话语的诉说与变化,进而了解文本向话语接受者传达了哪些话语内涵,达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后,现代话语理论是由西方引入的,以这一角度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对话语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叁个部分。引言部分对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作家及作品做简要介绍,阐释“民族话语”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梳理其研究现状,并对以话语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小说的意义进行总结。正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话语是如何建构的,按照作品中的话语主旨将主要的民族话语分为“十七年”革命话语的延续,寻根话语以及现代性话语,“十七年”革命话语的延续主要从革命中的启蒙话语和民族关系言说两方面进行阐述;寻根话语主要是对蒙古族文化之“根”的探寻,包括蒙古族历史记忆、传统的风情民俗以及民族品格生成的追溯和再现;最后是现代性话语的构建,包括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理性批判,和作品中所渗透的对现代性的民族想象与反思。这叁大话语的言说让话语接受者在文本的背后看到了文化语境以及话语生产机制的演变。第二部分在建构的基础上,将民族话语的嬗变分为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叙事的嬗变,通过分析作品主体,内容题材以及形式特征的变化,总结出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民族话语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本质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变革,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们的民族自觉意识逐渐觉醒,从迎合民族国家话语到走上文化自觉,再到民族认同危机的出现,蒙古族文学的话语主体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而小说中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的变化更是凸显了现代性的多样化内涵,它要求文学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更注重体会人的细微感受,同时作品中出现的商品化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结语对整篇论文进行总体观照,对作为“话语现象”的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文学进行反思:首先,作为文化话语的蒙古族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少数民族文学甚至中国及世界文学话语关系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我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疆域就是蒙古族的铁骑征战出来的,通过文学话语,我们可以用审美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传统;最后,关注和反思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生态与生存处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4)
路文彬[6](2017)在《“新时期”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初期小说写作有别于以往的一个显在现象,便是大量历史题材文本,特别是长篇文本的出现。尽管它们的历史叙事观念依然受制于建国初期"英雄时代"文学审美所规范的集体英雄主义及阶级斗争史观,但作家们还是试图借助新时代赋予的话语权利,从个人想象与记忆出发,艰难地进行了有限的突破。(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肖向明[7](2017)在《重勘“民间—历史”现场——论新时期小说的“民间信仰”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期诸多含有民间信仰叙事的小说中,渐次形成了一系列的或真或幻、或恍或惚、人鬼不分的离奇故事,使得这种小说平添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怪异色彩、荒诞效果。这些作品把审美的目光关注到"民间信仰"这一精神领地,透过它来探究人生的真知、真谛,以及一种"民间—历史"的真实。(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寇国庆,倪相群[8](2016)在《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公共话语与历史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是在中国社会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下展开的,它们揭示了农民、农村、农业在这一语境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承载了社会的公共话语的作用。然而,乡土小说的创作理念同样存在二元对立的精神局限,基于此,只有看到城市化、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重建现代理性的乡土历史意识,乡土小说创作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徐阿兵[9](2016)在《有限度的历史反思——论“新时期”初期小说中的“人民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话语"在新时期初期小说中的大量出现,是一个时代性的文学症候。"人民"被普遍地道德化,用于对政治上的对立面进行道德审判;这种道德化的政治评判方式,有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根源。由于"人民"被塑造为某种想象的"共同体",所以"人民话语"对于历史的反思是有限度的、不彻底的。(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袁园[10](2015)在《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本土化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本土化与民族化任务并未完成,小说叙事脱离文学传统呈现明显断裂。新时期历史小说积极探索本土化叙事:一是叙事文体借鉴史传体与演义体;二是叙事主题传承古典母题;叁是叙事语言运用古代文言文,继承并发展民族叙事传统,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诗学,成为全球化语境下本土小说创作的艺术典范。(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新时期历史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合着多元话语相互博弈的生成需求,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场域呈现出日常叙事与奇观叙事缠绕交织的建构格局。放置在革命重述中的民间、情色和暴力叙事,释放出红色文化基因与当代大众意识龃龉互融的复杂能量,这种穿行在日常美学和影像奇观之间的叙事建构,在丰富、深化革命出场和继承的审美视域的同时,也可能会拉低革命精神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创编者应该注意规避娱乐至上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游戏崇高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时期历史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呼斯乐.蒙古族革命历史的民族化书写[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赵庆超.穿行在传奇化与日常性之间——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叙事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赵庆超,霍巧莲.语境和媒介迁移中的互文性解构与建构——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主题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赵庆超.写实与浪漫的杂糅共生——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姜丹.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长篇历史小说的民族话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6].路文彬.“新时期”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肖向明.重勘“民间—历史”现场——论新时期小说的“民间信仰”叙事[J].中国文化研究.2017
[8].寇国庆,倪相群.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公共话语与历史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9].徐阿兵.有限度的历史反思——论“新时期”初期小说中的“人民话语”[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10].袁园.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本土化叙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