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旅游系统论文-石路云

数字旅游系统论文-石路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旅游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增强现实,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数字旅游

数字旅游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石路云[1](2018)在《基于视觉跟踪的沉浸式数字旅游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以增强现实为基础的虚拟旅游得到了广泛应用,促使文化旅游产品得到推广和应用。针对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应用,沉浸式数字旅游系统以旅游特色明信片为基础,结合基于SIFT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技术,在真实的明信片上迭加虚拟场景以达到虚实融合的效果。同时,利用Unity3D处理在移动设备上的触控操作,实现单指旋转、双指缩放等交互操作,最后达到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对数字文化内容进行智能交互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11期)

[2](2013)在《我市全面做好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信息采集维护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山东省旅游局在旅游业863项目基础上,采取补贴建设的方式,积极推动各市、县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经顺利完成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上线工作。 我市切实加强旅游信息化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机制。东营市目的(本文来源于《东营日报》期刊2013-03-14)

张西军,杨简[3](2012)在《地理空间框架下数字旅游系统体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论述了地理空间框架下开发城市数字旅游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及实现,重点阐述了数字旅游系统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数字旅游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2年S1期)

刘向军[4](2011)在《泰安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信息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主攻方向,也是旅游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形势下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对旅游信息化的部署和要求,为了强力抓住京沪高铁在泰安开通的契机,不断满足来泰安旅游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和高端游客的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泰安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已成为当前泰安旅游信息化管理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以上旅游信息化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本文以泰安市旅游服务为目标,从经济学、软件学、管理学的角度,采用归纳法、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框架设计。本文首先对泰安市旅游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摸清了泰安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作出了一个建设泰安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的规划,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子系统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基础数据库、通讯服务控制平台、虚拟旅游城市、智能导游、旅游指挥调度、电子商务、旅游目的地搜索、多媒体数字旅游营销等八个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实现方案和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本系统的框架分析与设计,将进一步促进泰安市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泰安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将实现在目的地旅游网站上从旅游资源的宣传营销到旅游信息指南服务再到旅游产品预订的一体化服务,为泰安全面打造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软环境提供重要载体和平台。(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赵俊兰,赵洪岩[5](2011)在《数字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VB.NET与Super Objects的编程语言,研究了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了旅游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提供一种加快旅游业信息进程的方式,力求改变传统的规划管理模式,并以通海县兴蒙乡为例开发了适合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应用的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马斌,宫婕[6](2010)在《基于Web GIS和VR技术的数字旅游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旅游的信息化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发展方向。数字旅游系统是把各种有关旅游的信息整合并发布到网上,给旅游的供需双方提供及时的、全面的旅游信息的一个系统。文章通过对Web GIS和VR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数字旅游系统的理论和模型,探讨了将两者结合协助游客制定旅游路线,同时利用其技术的易结合性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个性旅游信息,设计出一套既能为游客服务,又能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字旅游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0年01期)

潘珊珊[7](2009)在《基于WebGIS的城市数字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人们旅游观念、旅游方式的转变,人们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旅游信息化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信息化是旅游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平台,它为旅游业繁杂的数据管理、多层次的数据表达形式和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最快速、方便、准确的方法和手段。将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空间集成平台(WebGIS), WebGIS技术可以实现在Web上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访问,通过Internet服务,人们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及相关的属性数据,同时还可以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旅游管理者和游客的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基于WebGIS的城市数字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主题,以西安市为例,建立一套既能服务于游客,又能为旅游管理者提供技术支持的旅游信息系统。论文着重研究了建立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架及关键技术,其中主要阐述了组件式GIS技术,并选择了MapObjects作为开发系统使用的GIS组件产品,同时研究了开发WebGIS的关键技术,并提出MapObjects与ArcIMS Server相结合的WebGIS技术方案,最后对最短路径与公交换乘技术做了简要地分析。另外,还研究了旅游数据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本系统从结构上主要分为游客和旅游信息管理两个功能模块,系统最终实现了地图操作、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在旅游信息管理方面主要实现了管理数据库、数据统计和统计图表功能。这些功能为游客和旅游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外提高了城市形象,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10-21)

徐小杰,梁国富[8](2008)在《基于听网技术的京郊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章介绍了"基于听网技术的京郊数字旅游系统"的建设背景、主要内容、技术特点、依据标准以及对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期待此系统能广泛为人所用。(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李智旭,汤润清[9](2007)在《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亮相唐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李智旭汤润清)“十一”黄金周到来之前,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抢先登陆唐山。在演示现场大屏幕前,当笔者手指轻轻触摸“清东陵景区”时,液晶屏上即刻显示出清东陵的实况,并配有中英文双语介绍。据介绍,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是以视频(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07-10-04)

周丽燕[10](2007)在《北京推出“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周丽燕)随着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网络科技与视频技术的结合,一个实时互动的视频网络传播系统“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日前在京推出。在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支持下,由自游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这(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07-08-07)

数字旅游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2年,山东省旅游局在旅游业863项目基础上,采取补贴建设的方式,积极推动各市、县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经顺利完成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上线工作。 我市切实加强旅游信息化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机制。东营市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旅游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石路云.基于视觉跟踪的沉浸式数字旅游系统设计[J].科技视界.2018

[2]..我市全面做好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信息采集维护工作[N].东营日报.2013

[3].张西军,杨简.地理空间框架下数字旅游系统体系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

[4].刘向军.泰安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1

[5].赵俊兰,赵洪岩.数字旅游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测绘科学.2011

[6].马斌,宫婕.基于WebGIS和VR技术的数字旅游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7].潘珊珊.基于WebGIS的城市数字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8].徐小杰,梁国富.基于听网技术的京郊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9].李智旭,汤润清.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亮相唐山[N].河北日报.2007

[10].周丽燕.北京推出“自游时代数字旅游推广系统”[N].人民政协报.2007

标签:;  ;  ;  

数字旅游系统论文-石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