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干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灵仪[1](2021)在《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学校德育对策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校园本该是生机勃勃、书香满溢、高度文明的教学场所,然而近几年频频爆出的校园欺凌事件使校园这一净土染上了污点。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成熟时间愈加提前,低龄化态势显着已成为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的特点之一,即欺凌涉事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在小学校园内也出现了欺凌现象,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此进行深入探究,力图为缓解校园欺凌这一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与社会难题献言献策。基于此,本文以学校德育为切入点,试图探究校园欺凌与学生个体道德之间的关系,发现学校德育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于丰富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成都市S小学四年级六班两个受欺凌者——小林和童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全面分析其受欺凌的现实状况后发现,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暴露出学生道德观存在偏差,其产生反映了小学生道德认知的不完善、道德情感较为冷漠、道德意志的不坚定、道德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以及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矛盾,可见校园欺凌行为实质上属于学生个体的道德偏差行为,而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理应为学生道德素质的低下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对S小学的德育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S小学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重智轻德的问题依旧存在、学校德育管理生硬、学校德育内容单薄、家校沟通不畅、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师生沟通交流欠缺等,即学校德育工作处处透露出其人文关怀性的缺失,这些因素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塑造,为校园欺凌的发生埋下隐患。最后,基于对问题及原因的分析以及结合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构建以关怀德育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欺凌防治路径,通过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改善学校德育人文关怀性欠缺的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校园环境,从而达到从源头上缓解校园欺凌现状的目的。
王霖[2](2021)在《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与高危行为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成为 2 1 世纪人类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累计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约3800万,HIV新发感染数从2000年的270万下降至2019年的170万,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140万下降至2019年的69万,全球防治艾滋病的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with Men,MSM)的社会网络复杂,具有多性角色、多性伴的特点,且存在无保护肛交、群交、新型毒品滥用等高危行为,因此具有较高的传播和感染HIV的风险。山东省MSM人群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近年来已成为山东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占比最多的人群,截至2020年10月31日,山东省累计现存活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19157例,其中经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者占67.5%。近年来新型毒品在MSM人群中较为流行,新型毒品滥用行为会促使MSM发生高危性行为,从而加重HIV的传播与感染。无保护肛交行为是MSM性途径感染HIV的直接原因,我国MSM人群与任意类型男性性伴、固定男性性伴、非固定男性性伴、临时男性性伴以及商业性男性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3%、45%、34%、33%和12%。群交行为也是MSM的高危性行为特征之一,是MSM感染HIV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是指发生于既往或当前有亲密关系的性伴或配偶之间的涉及躯体、性及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暴力行为,这一现象不只存在于异性伴侣中,也普遍出现在同性关系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IPV是HIV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可能与较高水平的危险行为有关,MSM人群的IPV经历可能会导致无保护肛交、群交和新型毒品滥用等高危行为的增加。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山东省MSM人群的基本情况、IPV经历情况和高危行为特征,并探讨IPV经历与新型毒品滥用行为、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关联,为MSM人群高危行为的干预工作和提出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4-11月在山东省11个地市设立调查点,在MSM社会组织的协助下,采用4种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MSM进行现场调查。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过去一年有IPV经历者和无IPV经历者之间的特征差异。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者和非滥用者、过去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者和未发生者,以及过去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者和未发生者之间的特征差异。分别以曾经是否滥用过新型毒品、过去6个月是否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过去6个月是否发生群交行为为因变量,过去一年有无IPV经历为自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作为调整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V经历与高危行为的关联。研究结果1.本次调查总人数为3977人,所有的调查对象均接受了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31.40±8.87)岁,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54.6%,93.2%的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户籍,本地居住时间以>2年为主,占9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47.8%。75.0%的研究对象自我报告性取向为同性恋,研究对象最主要寻找男性性伴的场所/方式为互联网/交友软件,占84.1%。研究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8.9%。92.4%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7.4%自我报告过去一年感染过STD,67.4%过去一年做过HIV检测。本次调查HIV抗体阳性率为3.6%。2.4.6%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有IPV经历,其中被性伴强迫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42.3%,身体或精神暴力占73.1%。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25岁和25-3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自我报告性取向为同性恋、最主要寻找性伴的场所为酒吧/浴室/公园等、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的MSM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比例较高(P<0.05)。3.24.5%的研究对象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使用的新型毒品类型主要是Rush(89.3%)、零号胶囊/G点液(24.2%)和冰毒(8.9%)。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外省户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主要寻找男性性伴的方式为互联网/交友软件、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过去一年感染过STD、过去一年做过HIV检测以及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新型毒品滥用的比例较高(P<0.05)。4.研究对象过去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3.4%和10.4%。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感染过STD、过去一年做过HIV检测、HIV感染状态为阳性、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过去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的比例较高(P<0.05);外省户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主要寻找男性性伴的场所为酒吧/浴室/公园等、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过去一年感染过STD、过去一年做过HIV检测、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过去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比例较高(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去一年IPV经历与新型毒品滥用存在关联(P=0.002),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滥用新型毒品的风险是无IPV经历者的1.70(95%CI:1.21-2.38)倍;过去一年IPV经历与过去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存在关联(P=0.007),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过去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的风险是无IPV经历者的1.52(95%CI:1.12-2.05)倍;过去一年IPV经历与过去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存在关联(P<0.001),过去一年有IPV经历的MSM过去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风险是无IPV经历者的4.15(95%CI:2.94-5.85)倍。研究结论1.山东省MSM人群的特点为年轻化、未婚、同性恋取向、通过互联网/交友软件寻找性伴、过去一年做过HIV检测的比例较低。应借助网络优势在MSM人群中开展多元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HIV健康干预和HIV检测服务,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扩大MSM人群的HIV检测率。2.山东省MSM人群滥用新型毒品的比例较高,应在MSM人群中加强新型毒品的危害性宣传和教育,并强化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的监测和干预力度;山东省MSM人群发生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也较高,应继续加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和高危性行为的危害性宣传,提高MSM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的比例,减少高危性行为发生的比例。3.山东省MSM人群中存在IPV现象,IPV经历与新型毒品滥用、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存在关联,过去一年经历过IPV的MSM更容易滥用新型毒品、发生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应关注有IPV经历的MSM群体,并制定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IPV的发生,进而减少MSM人群高危行为的发生,降低HIV感染风险。
罗艺[3](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马赫[4](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殷浩[5](2020)在《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数量持续下降,然而吸毒人员暴力犯罪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数量稳中有升,犯罪主体、犯罪类型、犯罪时空等特征较为明显,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从犯罪原因角度来看,一方面,吸毒人员所具有的特殊生理与心理特征较大地增加了其人身危险性及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刑事政策、政府管控等层面的不足,以及标签化、亚文化等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对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一犯罪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统计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四年间1001件吸毒人员暴力犯罪有效案件,总结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总体形势及特征,揭示其犯罪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犯罪防控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吸毒人员暴力犯罪概述。本部分对毒品、吸毒、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概念界定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其实质内涵及外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概括出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概念,较为科学地划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此外,本文研究表明毒品与暴力犯罪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性。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总体形势及特征。本部分首先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报告、法院典型案例,分析当前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总体形势。其次,在统计、分析本文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吸毒人员暴力犯罪呈现的数量、主体、类型等特征。第四部分: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原因。本部分从个体、刑事政策、吸毒人员管控机制、教育矫正、社会帮扶、亚文化六个层面对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探析。第五部分: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防控对策的完善。本部分以第三部分的犯罪原因作为思维出发点,考虑到当前现有犯罪防控对策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及经验,结合当前国内实际情况,从完善刑事政策、健全管控机制、构建教育矫正体系等角度对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防控对策展开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樊婷婷[6](2020)在《英国反欺凌联盟(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媒体和网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眼前。2016年,李克强总理强调校园应是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应当被依法惩处,校园欺凌自此被更多的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研究数量开始在2016年激增。而2019年校园欺凌题材电影《少年的你》的大热,更将校园欺凌这一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再度推向了公众关注的高峰。我们所能知晓的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是情节严重的,更有许许多多被藏在暗处的,隐蔽的校园欺凌事件为人所不知。这些校园欺凌事件也许并未对受欺凌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却有可能导致他们恐惧学校,产生心理健康层面的严重伤害,轻则影响学业发展,重则患上心理疾病,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但事实上,虽然现阶段我国反校园欺凌法律法规逐渐走向健全,我国在对校园欺凌的有效预防和治理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英国从法律法规建设,到完善校园内的防控体系,再到反校园欺凌援助组织的协作治理,形成了保护学生安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完善体系,且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校园欺凌发生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英国的反校园欺凌组织ABA(Anti-Bullying Alliance,反欺凌联盟,以下简称“ABA”)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根据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综合采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法和历史法,从ABA产生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分析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主要举措,最后根据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特征与成效和ABA的反校园欺凌援助经验对我国的反校园欺凌援助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可操作的借鉴。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缘起,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收集、整理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部分详细梳理了ABA的成立背景与组织构成。ABA起源于英国校园欺凌盛行时期,中小学生群体校园欺凌多发且影响严重,发展于英国缺乏校园安全的现实背景,以及本国一系列法律的大力推动前提下,并联合英国各反欺凌个人与群体,形成了联盟式的反校园欺凌援助组织——ABA。第二部分具体阐释了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主要举措。一是为家长全方位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反欺凌指导;二是为学校提供从预防欺凌,欺凌发生时的应对到欺凌事件后续跟进所需的完善资源;三是为被欺凌者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援助,并为社会普及反校园欺凌知识,营造全民反校园欺凌氛围。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特征与成效。一是预防性与教育性结合,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前做好准备。二是及时性与有效性结合,在校园欺凌发生第一时间降低伤害。三是持续性与完善性结合,持续跟进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进度。成效方面包括显着降低了全英国的欺凌发生率与受害者率、为学校提供了有效的反欺凌指导、反欺凌援助取得的社会满意度高。第四部分对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经验进行梳理。一是做好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结角色;二是转变身边同伴的“围观者”角色;三是强化社会协同,促使全民反欺凌常态化;四是提供专业培训,促使反欺凌体系趋于完善;五是持续跟进事件发展,避免产生更多负面影响;六是设置欺凌案例存档,以便总结与提升。最后,结合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经验与我国实情,对我国未来反校园欺凌援助组织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的反校园欺凌工作提供帮助。
杜成斌[7](2020)在《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舆论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和新闻舆论工作。他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和现实问题做了深刻阐述;对国内外传播格局和舆论环境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做出了科学研判;对推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应对当前国内外舆论环境态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守互联网舆论阵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积极舆论的支撑,让积极舆论成为舆论环境的主流需要有效的舆论环境治理。舆论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舆论环境治理的目标是营造积极舆论,去除消极舆论。只有发展理性、健康的社会舆论,抵制消除非理智和不健康的社会舆论,才能让积极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从而营造出积极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积极的舆论一般表明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良好状况,掌控和引导舆论的能力也往往体现着一个政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政府历来就重视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通过传统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融合、互联网治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工程,提升了网络和信息安全,提高了国际话语权,彰显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民精神力量。这一系列工作和举措统一团结了全党全社会思想,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为我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在系统梳理和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舆论环境治理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舆论环境治理的战略价值,分析了国内外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介绍了国外代表性国家舆论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了我国舆论环境治理的策略。根据以上研究思路,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维护和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着重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本章需要梳理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理清意识形态安全与舆论环境治理的关系,概括舆论环境治理能力具体包含哪几方面,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二章,舆论环境治理的战略价值分析。舆论环境治理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关国家利益,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不可分割的部分。有效的舆论环境治理,对我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总体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第三章,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环境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本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舆论环境治理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挑战。内部挑战包括谣言蛊惑人心,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公众认知,消极社会情绪引发社会焦虑,网络舆论软暴力挑战法律和道德秩序,“高级黑”给舆论环境治理设置了新的障碍等;外部挑战包括某些西方媒体在国际社会制造、散播我国的消极舆论,外部敌对势力干涉我国舆情等。这些挑战对当前我国积极舆论环境建设造成了很大阻碍,也是舆论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当前我国舆论环境治理当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从政府、媒体、网民、社会转型以及外部原因等方面出发,分析影响我国舆论环境治理的原因。其中既有我们自身舆论管理工作的不足,也有国际社会话语权不均衡的原因。第五章,舆论环境治理的国外经验与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舆论治理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绩。当前的国际舆论疆界日渐模糊,西方发达国家经常发挥其舆论统摄、引领的作用,而绝大部分欠发达国家的舆论则只能被引领、被弱化和被忽略。国际社会中既有一些国家在舆论管理中积极有为,提升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也有部分国家的舆论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国家利益受损。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的舆论环境治理既有借鉴意义又有警示意义。第六章,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舆论环境治理策略。根据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从舆论环境治理的构成要素出发,明确治理对象和治理内容,拓展和优化治理载体,有的放矢地进行全方位治理,提高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最后形成良好的治理效果。
黄丽娟[8](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方娴[9](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朱钰嘉[10](2020)在《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日益发展繁荣的新媒介,其影响力已然渗透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游戏产业的兴盛,不仅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增长、文化上的创新、社交上的便利,也带来了青少年游戏成瘾等负面问题,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和青少年暴力犯罪。数字游戏的这种双刃剑特性,使得人们迫切地需要具备一种“趋利避害”的使用能力。于是,游戏素养教育问题开始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数字游戏愈加流行的背景下,游戏素养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机制,可以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游戏的影响。当前,我国学界虽然对游戏素养的重要性有着广泛的共识,但对于游戏素养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具体要素才足以帮助青少年应对游戏泛滥带来的挑战,却还未能形成一致意见。也正是因此,我国格外缺乏关于青少年游戏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以及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间确切关系的研究。本文从传播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视域出发,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理清了游戏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和与其他近似素养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游戏素养理论模型。其后,在数字鸿沟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采取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城乡地区共574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的现状,探索了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游戏素养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间的确切关系;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16名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从认知、态度、行动、困难四个方面,了解了我国对青少年开展游戏素养教育的具体情况,探寻了造成城乡青少年游戏素养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青少年游戏素养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结合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外游戏素养教育的相关经验,站在游戏素养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如何更好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对策和建议。
二、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干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干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学校德育对策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3 研究伦理问题 |
1.4.4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园欺凌 |
2.1.2 德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
2.2.2 关怀德育理论的主要方法 |
2.2.3 关怀德育理论对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和应对的启示 |
3 成都市 S 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个案呈现 |
3.1 S小学概况 |
3.2 两个欺凌个案 |
3.2.1 个案一:小林的受欺凌经历 |
3.2.2 个案二:童童的受欺凌经历 |
3.3 研究结果分析: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暴露出学生道德观存在偏差 |
3.3.1 校园欺凌暴露出小学生道德认知的不完善 |
3.3.2 校园欺凌暴露出小学生道德情感较为冷漠 |
3.3.3 校园欺凌暴露出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不坚定 |
3.3.4 校园欺凌暴露出小学生道德责任意识较为淡薄 |
3.3.5 校园欺凌暴露出小学生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矛盾 |
4 导致小学生道德偏差的学校德育原因探析 |
4.1 学校层面 |
4.1.1 重智轻德的问题依旧存在,德育智育不均衡 |
4.1.2 学校德育管理生硬,缺乏人文关怀 |
4.1.3 学校德育内容单薄,生命关怀教育缺失 |
4.1.4 家校沟通不畅,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合力不足 |
4.2 教师层面 |
4.2.1 部分教师道德素质有待提升,难以发挥关怀榜样作用 |
4.2.2 师生沟通交流欠缺,难以建立关怀型师生道德关系 |
4.3 学生层面 |
4.3.1 关怀自我能力低下 |
4.3.2 关怀他人意识薄弱 |
5 启示与建议:构建以关怀德育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欺凌防治路径 |
5.1 营造良好的关怀德育校园氛围 |
5.1.1 调整德育观念,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 |
5.1.2 将德育融入学校管理中,提升其关怀教育性 |
5.1.3 充实德育内容,融入生命关怀教育 |
5.1.4 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共建家校关怀德育网 |
5.2 构建良好的师生道德关系 |
5.2.1 提升教师德育素养,树立关怀榜样 |
5.2.2 加强师生对话交流,构建师生关怀关系 |
5.3 建立亲密友爱的同伴关系 |
5.3.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关怀自我能力 |
5.3.2 培养移情能力,提升关怀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与高危行为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研究局限性 |
6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5)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2 吸毒人员暴力犯罪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毒品、吸毒的界定 |
2.1.2 吸毒人员的界定 |
2.1.3 暴力犯罪的界定 |
2.1.4 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界定 |
2.2 毒品与暴力犯罪的关联性 |
2.2.1 吸食海洛因与暴力犯罪的关联性 |
2.2.2 吸食可卡因与暴力犯罪的关联性 |
2.2.3 吸食冰毒与暴力犯罪的关联性 |
3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总体形势及特征 |
3.1 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总体形势 |
3.2 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呈现的特征 |
3.2.1 犯罪数量特征 |
3.2.2 犯罪主体特征 |
3.2.3 犯罪类型特征 |
3.2.4 犯罪被害人特征 |
3.2.5 犯罪时空特征 |
3.2.6 犯罪动机特征 |
4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的原因 |
4.1 个体层面 |
4.1.1 生理因素 |
4.1.2 心理因素 |
4.2 刑事政策层面 |
4.2.1 现行法网存在疏漏 |
4.2.2 刑罚威慑力较弱 |
4.3 吸毒人员管控机制层面 |
4.3.1 管控体系规定笼统 |
4.3.2 分类评估不科学 |
4.3.3 退出机制不合理 |
4.3.4 脱失现象较为严重 |
4.4 教育矫正层面 |
4.4.1 矫正理念存在偏差 |
4.4.2 教育内容与方法简单 |
4.4.3 心理矫治存在不足 |
4.5 社会帮扶层面 |
4.5.1 政策帮扶欠缺 |
4.5.2 家庭帮扶不足 |
4.5.3 失业问题突出 |
4.5.4 贴标签现象凸显 |
4.6 亚文化层面 |
5 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防控对策的完善 |
5.1 完善吸毒人员暴力犯罪刑事政策 |
5.1.1 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5.1.2 推进严重吸毒行为犯罪化 |
5.1.3 完善吸毒暴力犯罪人社区矫正 |
5.2 构建吸毒人员暴力犯罪教育矫正体系 |
5.2.1 转变矫正理念 |
5.2.2 丰富教育内容与方法 |
5.2.3 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 |
5.3 健全吸毒人员管控机制 |
5.3.1 明确工作范围 |
5.3.2 加强排查工作 |
5.3.3 建立网上布控追查机制 |
5.3.4 完善退出机制 |
5.3.5 完善分类评估体系 |
5.4 健全吸毒人员社会帮扶体系 |
5.4.1 完善吸毒人员社会福利制度 |
5.4.2 健全吸毒人员安置帮教体系 |
5.4.3 完善吸毒人员就业援助机制 |
5.4.4 完善吸毒人员家庭援助 |
5.4.5 建立吸毒人员中途宿舍 |
5.4.6 推进吸毒人员去标签化 |
5.5 完善吸毒人员社区康复体系 |
5.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5.2 组建社区康复队伍 |
5.5.3 扩大社区康复对象范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英国反欺凌联盟(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ABA的成立背景与组织构成 |
(一)ABA的成立背景 |
(二)ABA的成立与组织构成 |
二、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主要举措 |
(一)面向家长:提供易于使用的全方位反欺凌指导 |
(二)对接学校:提供从欺凌的预防、应对到后续跟进所需的完善资源 |
(三)援助被欺凌者: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援助,营造全民反欺凌氛围 |
三、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特征与成效 |
(一)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特征 |
(二)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成效 |
四、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的经验 |
(一)做好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结角色 |
(二)转变身边同伴的“围观者”角色 |
(三)强化社会协同,促使全民反校园欺凌常态化 |
(四)提供专业培训,促使反欺凌体系趋于完善 |
(五)持续跟进事件发展,避免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 |
(六)对欺凌案例进行存档,以便总结与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舆论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 |
一、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关系之辨析 |
(一)意识形态安全 |
(二)舆论环境 |
(三)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相互影响 |
二、舆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 |
(二)政府治理 |
(三)舆论环境治理 |
(四)舆论环境治理能力 |
(五)舆论环境治理属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舆论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舆论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宣传、舆论的论述 |
四、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舆论宣传工作的论述 |
(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
(三)习近平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贡献 |
第二章 舆论环境治理的战略价值分析 |
一、舆论环境治理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
(一)舆论环境治理可以维护政权合法性 |
(二)舆论环境治理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 |
(三)舆论环境治理可以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二、舆论环境治理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舆论环境治理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
(二)舆论环境治理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
(三)舆论环境治理可以保障国家经济制度安全 |
三、舆论环境治理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
(一)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
(二)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 |
(三)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公民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
四、舆论环境治理对我国社会安全的影响 |
(一)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社会动员 |
(二)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 |
(三)舆论环境治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第三章 我国国内外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国内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网络谣言蛊惑人心 |
(二)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公众认知 |
(三)消极社会情绪引发社会焦虑 |
(四)网络舆论软暴力挑战法律和道德秩序 |
(五)“高级黑”给舆论环境治理设置了新的障碍 |
二、国际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某些西方媒体在国际社会制造、散播我国的消极舆论 |
(二)外部敌对势力干涉我国舆情 |
第四章 我国舆论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原因分析 |
(一)舆论治理理念需要及时更新 |
(二)舆论治理队伍需要保质保量 |
(三)舆论治理技术和手段需要提高 |
(四)舆论治理的法制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
二、媒体原因分析 |
(一)网络媒体自律意识尚需提高 |
(二)部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
(三)网络自媒体乱象还大量存在 |
(四)我国网络媒体行业整体实力较弱 |
三、公众原因分析 |
(一)部分网民的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
(二)部分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欠缺 |
(三)部分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不高 |
四、社会转型原因分析 |
(一)社会阶层分化削弱了国家主流舆论整合力 |
(二)利益诉求多元化要求国家主流舆论及时更新 |
(三)社会矛盾复杂化降低了公众的国家主流舆论认同感 |
五、外部原因分析 |
(一)某些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行径一直存在 |
(二)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局势尚未改变 |
第五章 舆论环境治理的国外经验与教训 |
一、国外经验参考——以美国为例 |
(一)有效的舆论管控 |
(二)强大的意识形态输出能力和舆论造势能力 |
(三)打造网络舆论传播平台 |
二、国外教训警示——以前苏联为例 |
(一)逐步丢失了舆论阵地 |
(二)西方的和平演变 |
第六章 基于意识形态安全视角的舆论环境治理策略 |
一、树立正确的舆论环境治理理念,提升政府舆论治理能力 |
(一)树立及时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 |
(二)树立政务公开的理念 |
(三)树立政府与公众互动的理念 |
(四)树立在整体上把握时度效的理念 |
(五)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念 |
二、加强网络媒体的管理和创新,发挥积极舆论的引导作用 |
(一)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监管和引导 |
(二)通过媒体融合提升网络主流媒体话语权 |
三、提高舆情监控引导能力,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 |
(一)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收集机制 |
(二)建立健全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
(三)建立健全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
四、完善舆论治理的法律制度,强化网络舆论法律的执行力 |
(一)牢固树立依法治舆的理念和思维 |
(二)构建科学完备的网络法律制度体系 |
(三)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执法力度 |
五、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打破西方国际话语垄断 |
(一)增强综合国力,奠定客观物质基础 |
(二)承担国际责任,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
(三)创新话语体系,提供必要保障 |
(四)增强话语传播力,创造必要途径 |
(五)有理讲理,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
六、加强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舆论环境的新格局 |
(一)加强治理主体普遍自律 |
(二)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不足 |
1.6 理论研究基础 |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6.2 风险管理理论 |
1.6.3 系统管理理论 |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几个概念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文献研究法 |
2.1.3.2 贴现法 |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
2.1.4 相关内容界定 |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
2.2 结果 |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
2.4 小结 |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
3.4 小结 |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专家情况 |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
4.3 讨论 |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方法 |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作为经济产业的数字游戏 |
1.1.2 作为文化形态的数字游戏 |
1.1.3 作为社交新媒介的数字游戏 |
1.1.4 我国对数字游戏产业的扶持与引导 |
1.1.5 数字游戏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关于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 |
2.1.3 关于游戏素养的研究综述 |
2.1.4 研究现状及趋势剖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游戏成瘾与素养教育的传播学理论溯源 |
2.2.2 游戏素养理论模型的建构 |
第三章 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情况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目标与研究假设 |
3.1.2 问卷结构与题目编制 |
3.1.3 专家调查 |
3.2 问卷试测与修改 |
3.2.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
3.2.2 问卷试测与质量分析 |
3.2.3 问卷修改 |
3.3 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
3.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2 数据的预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3.3.3 差异检验与相关分析 |
3.4 调查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青少年游戏素养教育现状访谈 |
4.1 访谈资料的收集 |
4.1.1 访谈对象的确立 |
4.1.2 访谈提纲的确立 |
4.1.3 访谈的实施 |
4.2 访谈资料的分析 |
4.2.1 家庭、学校、社会对游戏素养教育的不同认知 |
4.2.2 家庭、学校、社会对游戏素养教育的不同态度 |
4.2.3 家庭、学校、社会在游戏素养教育中的具体行动 |
4.2.4 家庭、学校、社会在游戏素养教育中的面临困难 |
4.3 访谈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改进策略 |
5.1 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
5.1.1 转变不良教育心态,满足孩子合理娱乐需求 |
5.1.2 提升家长自身游戏素养,当好游戏把关人 |
5.1.3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
5.1.4 为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丰富生活议题 |
5.2 学校教育的改进策略 |
5.2.1 合理开设必要课程,探索多元教育路径 |
5.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联动教育模式 |
5.2.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校园法制教育 |
5.3 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
5.3.1 公正报道,倡导娱乐有度的价值观 |
5.3.2 立法督促,实施公众游戏素养提升工程 |
5.3.3 创新模式,推动游戏成为教育的助力 |
5.3.4 整合资源,创建协同联动的防成瘾体系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总体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问卷初测版》 |
附录2 :《青少年游戏素养与游戏成瘾问卷正式版》 |
附录3 :《青少年游戏素养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干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学校德育对策的个案研究[D]. 李灵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亲密伴侣暴力经历与高危行为的关联研究[D]. 王霖. 山东大学, 2021(12)
- [3]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5]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暴力犯罪问题研究[D]. 殷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6]英国反欺凌联盟(ABA)反校园欺凌援助研究[D]. 樊婷婷. 西南大学, 2020(01)
- [7]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舆论环境治理研究[D]. 杜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游戏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策略研究[D]. 朱钰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