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密度风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洞,声速,低密度,热图,测量,电子束,温度。
低密度风洞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华,李志辉,陈爱国,吴俊林[1](2017)在《低密度风洞瑞利散射测速实验中纳米粒子跟随性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密度风洞试验流场中,加入少量纳米粒子,可以增强瑞利散射测速试验的散射光强度.纳米粒子能否适应流场气流速度变化是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为了研究瑞利散射测速实验中测量到的纳米粒子的速度能否反映流场当地气流速度,采用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的稀薄两相流双向耦合算法,对低密度风洞流场中纳米粒子在大梯度流场中的跟随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仿真了10 nm,50 nm和100 nm TiO_2叁种尺寸的纳米粒子分别在M6和M12低密度风洞返回舱高超声速绕流流场中的运动特性.仿真结果显示,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在不同的流场稀薄度条件下的跟随性不同,纳米粒子尺寸越小,跟随性越好.在稀薄度较低的M6流场中,10 nm粒子跟随性很好,与瑞利散射测量结果比较接近,粒径50 nm以上的粒子跟随性较差,而在稀薄度较高的M12流场中,10 nm粒子的跟随性也变差,表明通过瑞利散射测量到的纳米粒子速度和流场中气体速度有一定差距,不能准确反映流场当地速度.(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彩红[2](2017)在《亚声速低密度风洞总体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结合国内外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旨在设计一座亚声速低密度火星风洞的引导风洞,为新型号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提供试验条件。通过对试验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风洞的试验段尺寸、雷诺数范围、马赫数范围以及压力、密度条件等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上述技术参数展开了风洞总体气动设计、关键部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亚声速低密度风洞驱动型式选取。本文针对低压、低密度条件下的特殊气动问题,提出了直流引射式风洞结构,将直流式风洞放置于低压、低密度环境模拟舱内,并采用引射器驱动型式的设计方案。亚声速低密度风洞气动性能计算。风洞关键部件包括: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第一扩散段、混合段、第二扩散段等,根据气动性能计算,得出所有关键部件的尺寸。重点计算了引射器的气流参数,得出了合理的引射方案。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流场特性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仿真分析了风洞收缩段收缩曲线特性、引射器的引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压力的工况条件下,采用引射器驱动的方案是可行的,即风洞达到了为探测器试验提供流动条件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张永升,郎卫东[3](2013)在《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分析国内在空天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中遇到的低密度低雷诺数气动力学问题,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3年06期)
吴斌,马晓宇,侯峰伟,龙正义[4](2013)在《Φ0.3米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调温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蓄热式加热器进行加热的高超声速风洞运行时,气流温度可控性较差,试验安排困难,效率较低,为此,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的Φ0.3米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上进行了温度调节系统研究。调温系统通过在风洞中增加流量分配阀和优化控制算法,从而达到控制气流温度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调温系统的工作原理,试验方案,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给出了初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蓄热式加热器进行加热的高超声速风洞,增加调温系统后,温度可控性较好,提高了试验安排的灵活性和试验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08-01)
李明,祝智伟,李志辉[5](2013)在《红外热图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测热试验中的应用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大极角情况下模型表面温度的测量、红外热图测热精度的提高、模型物面坐标与红外热图像素位置对应关系等问题,对近年来在高超声速偌氏密度风洞开展的红外热图测热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些实用、简单、经济的方法。为验证上述技术,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开展了用红外热图技术与热电偶同时测量一平板带劈薄壁模型表面的气动加热率分布以及半球圆柱模型红外测热数据与DMSC计算结果的比较。不同手段获得的数据与红外测热数据相互验证的结果表明:这些技术的解决,有利于红外热图技术向工程化实用化迈进。(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3年03期)
李明[6](2003)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图技术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红外测热与热电偶测热进行比较研究,在马赫数M∞=12,驻点温度T0=650K,驻点压力P0=1630kPa的高超声速稀薄气流中,对一平板斜坡薄壁模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二者所获得的模型表面热流率符合得较好。与此同时,对模型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模型物面坐标与热图象素坐标的对应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提出了在大极角情况下对发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即根据模型表面不同位置的法线,调整红外热像仪镜头轴线,使被测量区域的极角尽可能小,以保证发射率在此范围内为常数。(本文来源于《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期刊2003年04期)
李明[7](2002)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气动热测量中的红外热图技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表面温度测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测量技术,每次只能测量模型表面有限的离散点的温度。另一类为热成像测量技术,能获得整个模型表面的温度分布,包括涂层热成像法和红外热成像法两类。涂层热成像法是在模型表面喷涂一定的示温涂料,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红外热图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技术,具有对流场无干扰、大面积测量等优点,在风洞试验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红外热图测热技术与应用前景、红外热像仪主要部件与性能指标、红外测热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模块与实现、风洞试验设备与测量系统等进行了论述,测量了模型表面发射率并对发射率随极角变化的叁种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对一维热传导分析中模型壁厚半无限假设、壁面热流定常假设、绝热壁温选取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名义M_∞=16、T_0=923K、P_0=1.40Mpa及7.30Mpa的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利用红外热图技术获得了半球圆柱、尖锥、大钝头叁个模型表面热流分布,利用薄壁法技术得到了一壁厚为0.5mm的钝锥模型表面的热流分布,并通过工程理论方法计算了模型表面的气动热,把理论计算结果与上述试验结果比较,几者符合得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2-10-01)
叶希超[8](1989)在《电子束技术测量低密度风洞氮气流振动温度、转动温度及数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用电子束荧光技术测量高超音速低密度风洞3~#及2~#喷管的氮气自由流中的转动温度、振动温度及数密度的实验结果。试验表明了电子束荧光技术对于低密度风洞流场校测是很有用的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期刊1989年01期)
低密度风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课题结合国内外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旨在设计一座亚声速低密度火星风洞的引导风洞,为新型号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提供试验条件。通过对试验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风洞的试验段尺寸、雷诺数范围、马赫数范围以及压力、密度条件等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上述技术参数展开了风洞总体气动设计、关键部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亚声速低密度风洞驱动型式选取。本文针对低压、低密度条件下的特殊气动问题,提出了直流引射式风洞结构,将直流式风洞放置于低压、低密度环境模拟舱内,并采用引射器驱动型式的设计方案。亚声速低密度风洞气动性能计算。风洞关键部件包括: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第一扩散段、混合段、第二扩散段等,根据气动性能计算,得出所有关键部件的尺寸。重点计算了引射器的气流参数,得出了合理的引射方案。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流场特性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仿真分析了风洞收缩段收缩曲线特性、引射器的引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压力的工况条件下,采用引射器驱动的方案是可行的,即风洞达到了为探测器试验提供流动条件的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密度风洞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中华,李志辉,陈爱国,吴俊林.低密度风洞瑞利散射测速实验中纳米粒子跟随性数值分析[J].力学学报.2017
[2].王彩红.亚声速低密度风洞总体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3].张永升,郎卫东.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
[4].吴斌,马晓宇,侯峰伟,龙正义.Φ0.3米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调温系统研究[C].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5].李明,祝智伟,李志辉.红外热图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测热试验中的应用概述[J].实验流体力学.2013
[6].李明.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图技术初步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
[7].李明.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气动热测量中的红外热图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8].叶希超.电子束技术测量低密度风洞氮气流振动温度、转动温度及数密度[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