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编纂学论文_向燕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编纂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史学,史记,汉书,体裁,史书,后汉书。

历史编纂学论文文献综述

向燕南[1](2019)在《说历史编纂学:一个中西史学文化比较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言及"历史编纂学",人们总会联想到与之对应的英文"historiography"。一般也是如此对应翻译。但这种以主要意谓"史学"或"史学史"的"historiography",去界定和理解中国语境下历史"编纂"之学存在很大问题。语义分析表明,中文"编纂"所指的是单纯的文本编织组织,而没有"historiography"的意指。中文所谓"编纂",是对国家职掌管理、整理档案文献职能的史官组织历史文本行为的描述。这种"编纂"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传统史学文本的以连缀组织已有文献为主的生产方式,而史官的官僚性,也决定了文本组织的立场和视角的国家性,决定了反映内容的社会性和整体性,决定了其对于政治实体的治乱兴衰,以及为容纳多重内容而追求的文本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此不同的西方史学,由于相当长的时期属于个人行为,没有被纳入到国家的职能之中,所专注的焦点多局限于个人或亲历或传闻的诸如战争等重大事件,关注的是人性的善与恶,导致在组织文本时,不太考虑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更注意表现事件的线性过程和事件的情节。因而,在西方史学中,与历史(history)一起组合使用来表示文本历史的,一般采用narrative或writing,如history narrative,或history writing等。"编纂"一词的分析,或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中西史学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史学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其泰[2](2019)在《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学科关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西方史学相比,历史编纂是中国史学最为优长和最具特色之所在。当前,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需要,一项迫切任务是努力撰成系统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对于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之间的关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辨析:一、历史编纂学史是史学史的分支学科;二、历史编纂学史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叁、二者研究的内容应当各有侧重。(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刘永祥[3](2018)在《中西古代历史编纂学比较叁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古代历史编纂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修史主导权,前者以制度化的官方修史为主导,形成官、私双轨发展的基本格局,后者则始终以私家修史为主导。双方在编纂理论和编纂方法等层面的差异,皆由此衍生而来。如在书写谁的历史这一问题上,中西方都经历由神本位到人本位的转换,但在具体书写范围上,只有中国形成通史家风及全史规模;在编纂形式方面,中西方都形成以纪年、人物、事件叁大要素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并呈现综合倾向,但中国史书体裁的丰富性、严密性和延续性更胜一筹。整体而言,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要优于西方,表现在不断完善的官方修史机制、历史书写的连续性、史书数量的宏富、体裁体例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通史传统的形成等方面。(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周小兰[4](2018)在《记忆与历史——基于法国共济会历史编纂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共济会历史是"记忆之场"的典型。该组织被操控和被污名化的记忆源于1798年巴鲁埃尔神父出版的《雅各宾主义历史回忆录》,该书造就了革命派这个他者和反革命派这个想象共同体。19世纪,该记忆又被重新唤醒,导致教权主义与反教权主义、共和主义与反共和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些记忆成为创建科学的、客观的共济会历史的障碍。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官方和民间档案的开放,加入严谨分析方法的、较为客观的共济会历史与来自不同政治群体的记忆分离、对立。在几个经典问题被论证以后,史学家借鉴社会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方法继续澄清共济会历史,使其叙事转向区域化和碎片化。(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陈其泰[5](2018)在《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优秀史着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是古代杰出史家编纂思想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史学名着在体例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史家的创新精神;精当运用体例又催生出史书在布局和结构上的协调、和谐之美。因此,体例精当具有思想性、创新性和审美价值的意义,对此进行专题探讨是推进中国历史编纂学研究值得重视的新视角。(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赵轶峰[6](2018)在《现代日本历史编纂学的几种伴生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开始形成的日本现代历史编纂学是模仿西方实证主义历史学建构的,但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深厚的历史哲学基础,在思维层面对历史编纂学构成重要影响的是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尝试梳理,可见有亚洲主义、东洋史观、皇国史观、现代化论、自由主义历史观等前后贯通,皆对日本历史编纂学产生重要影响,其程度足以提示对日本现代历史学在亚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说以及日本实证主义历史学所能实践的客观性程度重新考量。亚洲现代历史编纂学皆在西方殖民主义东来大背景下以对本民族和国家的重新体认与重塑作为核心关照而展开。日本历史编纂学推演中的特殊张力,在于其在发展早期融入建立日本殖民帝国的语境之中,后来又在重述殖民帝国历史与现代化发展关系之间纠结,其对亚洲邻国历史叙述的基调和方式,也应在这一视角下加以透视。(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8年02期)

刘永祥[7](2018)在《梁启超与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的"新史学",首先应当被视为对传统历史编纂体系的批判与重建,只有在这一视角下观察,才能发现其史学革命之有的放矢与真正意义。他不仅以敏锐的眼光、娴熟的技巧援引西学重建历史编纂理论,而且以此为标准对传统历史编纂学进行重估和整合,又以超前的学术意识规划学科范围和方向,同时在通史、专史领域进行广泛实践,取得卓着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梁启超在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过程中居于承上启下地位,扮演了总设计师的角色,而且确立了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基本走向,影响至深至远。(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陈其泰[8](2017)在《体例精当 匠心运用——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史书体例的恰当运用是历史编纂学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地总结、表彰古代史家如何匠心运用,做到史书内部组织结构和叙事方法的严密、协调。体例的制定和运用是为史书内容服务的,出色的史家苦心经营,运用体例达到严密、精当,从《左传》《史记》以下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显示出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发达。经过初步梳理,通过对百卷巨着如何锤炼成有机整体、复杂的篇章何以写得层次分明、众多人物传记如何合理编次、纷繁的纪年如何恰当处理、学术史着作如何达到完善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彰显中国史家在体例运用上的优良传统。(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陈其泰[9](2017)在《体裁丰富多样: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史书体裁丰富多样,且各种体裁都相继产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名着,这是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在历史编纂领域的体现。对此,不能只停留在目录学分类形式上来理解,而应重视分析其蕴涵的史学价值。史书体裁的选择,是同史家的历史见识、学术视野、价值追求密切相关的;而且同一体裁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因时制宜、不断加进新内容。对于以下叁项尤应作深入探讨:一,多样体裁反映出史家从不同视角反映历史;二,体裁发展的动力源于史家的创造精神;叁,重新审视典制体、学案体、纲目体的发展和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7年09期)

陈其泰[10](2017)在《历史编纂学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历史学源远流长,历朝历代纂修了丰富浩瀚的史籍,举世闻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黑格尔、李约瑟等在内的诸多外国学者都曾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得出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特质的正面评价。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人对历史记载高度重视、饱含热情,中国历史记载长期连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8-21)

历史编纂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西方史学相比,历史编纂是中国史学最为优长和最具特色之所在。当前,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需要,一项迫切任务是努力撰成系统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对于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之间的关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辨析:一、历史编纂学史是史学史的分支学科;二、历史编纂学史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叁、二者研究的内容应当各有侧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编纂学论文参考文献

[1].向燕南.说历史编纂学:一个中西史学文化比较的立场[J].史学史研究.2019

[2].陈其泰.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学科关系辨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刘永祥.中西古代历史编纂学比较叁题[J].东方论坛.2018

[4].周小兰.记忆与历史——基于法国共济会历史编纂学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陈其泰.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赵轶峰.现代日本历史编纂学的几种伴生观念[J].安徽史学.2018

[7].刘永祥.梁启超与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J].求是学刊.2018

[8].陈其泰.体例精当匠心运用——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

[9].陈其泰.体裁丰富多样: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之四[J].东岳论丛.2017

[10].陈其泰.历史编纂学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孟德斯鸠北京大学2006年获北京市社科理论着作出版基...北京大学2006年获北京市社科理论着作出版基...北京大学2006年获北京市社科理论着作出版基...学术活动与学术研究八、学术会议(6)学术活动与学术研究八、学术会议(3)

标签:;  ;  ;  ;  ;  ;  ;  

历史编纂学论文_向燕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