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求助态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求助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1](2019)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9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1)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意愿上存在显着差异;(2)开设心理健康课可以通过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求助意愿产生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开设心理健康课和求助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根据调查结果,对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方舒,杨冰香,杨芳,周洋[2](2019)在《中文版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应用于我国社区人群的信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汉化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the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Short Form,ATSPPH‐SF),并对其在我国社区人群中应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通过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ATSPPH‐SF量表,并在1 720名社区人员中进行信度、效度评价。[结果]中文版ATSPPH‐SF量表包括2个维度、10个条目,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5. 346%。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 681,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 714和0. 657。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 755~0. 772,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 16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 833~1. 00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 93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指标拟合良好。[结论]中文版ATSPPH‐SF量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应用具有一般的信度、良好的效度,可用于评价社区人群对心理健康寻求专业帮助的态度。(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郑亚楠,胡雯[3](2019)在《自尊在赣州市某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医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积极心理资本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自尊量表对赣州市某医学院62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4,P<0.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积极心理资本(r=0.344,P<0.01)和自尊(r=0.342,P<0.01)呈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可以直接对医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产生正向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结论:医学生自尊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和积极心理资本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高校应有针对性开展相应宣传教育工作。(本文来源于《医学与社会》期刊2019年07期)
秦忠梅[4](2019)在《大学生心理求助污名、个人成长主动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及沙游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设逐渐完善。然而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只有少数大学生会求助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有的学生因为心理困扰或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宣泄,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影响身心健康。态度影响着行为,关注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寻求心理帮助和维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求助污名化是妨碍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求助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个体知觉到的污名越多,求助态度就越消极。根据调节性匹配理论,个人成长主动性作为一种调节定向,来引导个体的行为或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个人成长主动性高的个体更多地表现为促进定向,关注的是自我成长,其求助态度越积极。因此,本研究探讨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心理求助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运用沙盘游戏对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行干预,为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借鉴。研究一:运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SSPPH)、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II(PGIS-II)、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TSPPH)对18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心理求助污名、个人成长主动性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总体情况以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检验叁者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大学生对心理求助的污名化程度总体上不是很严重,男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显着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医学类大学生的得分显着低于其他专业类别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城市和城镇大学生;(2)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医学类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专业类别大学生;(3)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体上较为积极,女生的得分显着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显着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医学类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专业类别学生;(4)心理求助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负向预测作用显着,个人成长主动性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5)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显着,当个人成长主动性处于高水平时,随着心理求助污名的增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降低缓慢;当个人成长主动性处于低水平时,随着心理求助污名的增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着降低。研究二:在沙盘游戏运用的基础上,探索沙盘游戏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作用,运用沙盘游戏对一名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较低的大学生进行为期叁个月的个体沙盘游戏干预,共完成10次个体沙盘。通过对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的前后测对照以及个体沙盘作品的分析,结果发现:(1)沙盘游戏可以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2)沙盘游戏干预可以提高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其中对计划性维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研究的主要结论:心理求助污名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均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沙盘游戏对提升个人成长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海娜,郑亚楠,胡雯,龚茜[5](2019)在《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影响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现状及其与精神信仰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11月采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和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63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3,P<0.001),大学生社会信仰评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社会信用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一定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雍那,任玉玲,王春元,杨仕龙,唐雷[6](2018)在《南充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南充市中学生的心理求助状况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为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南充市6所中学的2 219名在校学生,运用自编问卷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评定中学生的求助状况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结果中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仅22.8%愿意寻求专业心理援助,62.9%寻求非专业心理援助,14.3%谁也不愿意找;仅3.8%的学生曾寻求过专业心理援助。女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t=-5.52~-3.11,P值均<0.01);愿意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不愿意者(t=-8.31~-3.57,P值均<0.01);初中生的自我认知、信任性和求助态度总分高于高中生(t=2.19~4.65,P值均<0.05)。结论南充市中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意愿较低,男生和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更消极。需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专业心理求助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08期)
李可[7](2018)在《初中生学校联结、痛苦表露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个体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寻求外界心理帮助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称为心理求助。心理求助依据求助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心理求助(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等)和非专业心理求助(老师、父母、朋友等)两类。中学阶段于人的一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能否顺利度过中学阶段,将影响着个体之后的发展。而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上存在不平衡,即生理上的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困扰、不安。中学生主动向外寻求帮助,有利于其解决自身问题,降低心理困扰程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往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痛苦表露、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尚未有研究关注于在学校环境下,包含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学校归属感叁个维度的“学校联结”,与痛苦表露、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心理求助已有40多年历史,国内的本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现有的少量研究多围绕大学生进行,对中学生的研究关注还较少。本研究使用多个专业量表,包括学校联结量表、痛苦表露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非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对邯郸市某中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初中生学校联结、痛苦表露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以及痛苦表露在学校联结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拓展思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调查初中生学校联结、痛苦表露及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并对叁者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初中生学校联结水平高于中等,其中同学支持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上,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在年级上,相比初二和初叁学生,初一学生与学校的联结更加紧密,具体表现为初一学生的教师支持显着高于初二和初叁学生,初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着高于初叁学生。研究还关注了不同心理困扰程度、不同心理求助行为学生的学校联结情况,发现心理困扰程度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其学校联结水平显着高于心理困扰程度高(严重及以上)的学生。相比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或忍受的学生,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同学求助的学生,其学校联结水平更高。第二,总体上,初中生痛苦表露略高于中等水平。心理困扰程度低的学生,其痛苦表露水平显着高于心理困扰程度高的学生。相比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或忍受的学生,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同学求助的学生,其痛苦表露水平更高。第叁,初中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为中等水平,其中信任性、需要及开放性叁个维度得分显着高于耻辱维度。在性别上,女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相比男生更加积极。在年级上,初叁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着高于初一,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求助态度。在心理困扰程度上,心理困扰程度低的学生,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水平显着高于心理困扰程度高的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求助态度。在心理求助行为上,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同学求助的学生,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水平显着高于自己解决或忍受的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求助态度。第四,初中生非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略高于中等水平。在性别上,初中女生的工具性求助维度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初一学生的消极求助认知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初叁。在心理困扰程度上,心理困扰程度低的学生,其非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水平显着高于心理困扰程度高的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求助态度。在心理求助行为上,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同学求助的学生,其非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水平显着高于自己解决或忍受的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求助态度。第五,初中生心理求助态度与学校联结、痛苦表露呈显着正相关,学校联结、痛苦表露可以正向预测心理求助态度。第六,初中生痛苦表露在学校联结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痛苦表露在同学支持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痛苦表露在同学支持、学校归属感与非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30)
田凡[8](2018)在《对抑郁症的视频接触对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相当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可寻求精神科治疗的人却非常少。为了提升人们寻求精神科治疗的态度,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一些干预方法被提出。最普遍的干预方法是教育和接触,而相比教育,接触是被众多研究者认为是更具优势的干预方法。在国内,对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于接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选择接触干预形式中经济便利的视频接触方式,以随机对照前后测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对于求助精神科治疗的态度的影响,以及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和心理疾病观核心维度在干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对照组,视频接触能够有效提升实验组被试求助精神科治疗的态度,增加对抑郁症整体糟糕性的认知评价和对抑郁症原因的理解。但在追踪时,接触效果呈下降趋势。2.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能够显着预测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心理疾病观核心维度中行为可预测及原因难理解维度也可以显着预测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即社会容认度越高,个体越倾向于求助;个体认为抑郁症患者行为越不可预测,个体越倾向于求助;个体认为抑郁症的原因越容易理解,越倾向于求助。3.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不是接触干预和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变量,心理疾病观核心维度中原因难理解维度是接触干预和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变量。即接触不仅直接作用于求助态度,还通过原因难理解维度对求助态度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简敖[9](2018)在《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是个体遇到心理冲突或情绪困扰时,向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寻求帮助,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内在反应倾向。研究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与情绪调节方式、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探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内容,又可提高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针对性,提升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选择以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为切入点,使用自编的《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自我伤害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对重庆市叁所流动学生集中的学校,年龄在12-18岁之间的3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自编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通过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求助者评价、求助者接纳、意愿倾向、效果预期、对咨询师信任。问卷科隆巴赫α系数为0.737。(2)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水平均值为3.19,男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上显着高于女生;重点学校的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上显着高于非重点学生。流动青少年自我伤害发生率达到73.3%,男生的自我伤害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初中生的自我伤害得分显着高于高中生,户口不在学校所在地的学生的自我伤害得分显着高于户口在学校所在地的学生,非重点学校的学生自我伤害得分显着高于重点学校的学生。(3)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自我伤害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情绪调节方式及其认知重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情绪调节方式中自我抑制维度与自我伤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认知重评与行为宣泄维度与自我伤害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4)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认知重评维度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流动青少年自我伤害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专业心理求助内隐态度中的内隐认知与内隐行为纬度差异显着。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彼此相互独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白汉平,肖卫东[10](2018)在《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修订的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对7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之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显着的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个人成长主动性既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也通过个体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健康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求助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汉化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the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Short Form,ATSPPH‐SF),并对其在我国社区人群中应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征得原作者授权后,通过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ATSPPH‐SF量表,并在1 720名社区人员中进行信度、效度评价。[结果]中文版ATSPPH‐SF量表包括2个维度、10个条目,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5. 346%。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 681,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 714和0. 657。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 755~0. 772,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 16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 833~1. 00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 93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指标拟合良好。[结论]中文版ATSPPH‐SF量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应用具有一般的信度、良好的效度,可用于评价社区人群对心理健康寻求专业帮助的态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求助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意愿的影响[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2].方舒,杨冰香,杨芳,周洋.中文版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应用于我国社区人群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9
[3].郑亚楠,胡雯.自尊在赣州市某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作用[J].医学与社会.2019
[4].秦忠梅.大学生心理求助污名、个人成长主动性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及沙游干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王海娜,郑亚楠,胡雯,龚茜.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影响的调查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
[6].雍那,任玉玲,王春元,杨仕龙,唐雷.南充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8
[7].李可.初中生学校联结、痛苦表露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8].田凡.对抑郁症的视频接触对精神科治疗求助态度的干预效果[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简敖.流动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8
[10].白汉平,肖卫东.个人成长主动性、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