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探讨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探讨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通过兰州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的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了整体配电自动化建设标准和水平,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非专业人员建设带来的弊端,并通过项目管理流程优化提高了工程建设进度,减轻了后续运检压力,为提升配电自动化整体管理水平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优化

一、项目管理主要做法

(1)关口前移,从项目储备阶段参与项目建设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伊始,项目立项由发展部完成,而后在建设过程中发现由于没有运检人员的参与,诸多项目难以落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更是出现多种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兰州公司从2013年开始,就从经研所进行网架规划开始全面参与配电自动化项目储备工作,并通过五年滚动计划等不断进行调整,确保工程储备阶段就和现场实际紧密相关,避免出现由于“不接地气”造成项目难以实施或者实施效果打折的情况,并且通过前期规划的介入,开展配电自动化专项规划,确保兰州自动化建设“源头不跑偏”。而且在长期的规划介入过程中,也对一次网架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确保配电自动化建设与一次网架建设紧密结合,。

(2)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努力挖掘投资效益

公司作为第二批配电自动化实施单位,一方面研究配电自动化2000年第一轮建设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获取第一批试点单位建设过程当中的经验教训,通过上述方式完善自身建设与运维,从项目建设之初就将经济性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加以考量,提出挖掘投资效益的理念,并不断贯彻落实,通过各种专业项目的重组和统筹最终敲定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方案当中一次设备改造部分综合考虑了开闭站老旧开关、柱上开关、线路绝缘化改造以及站房类第二电源建设等已有工程建设项目,将其中一次设备改造部门予以保留,同时将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相关内容考虑在内,避免了由于一次设备未考虑配电自动化接入等原因导致的二次改造费用;同时将通道建设分为两部分考虑,在没有电缆管线以及无法进行光纤组网的区域不进行通信通道施工建设,而是通过租用移动、联通等公用网络运营商无线通道的方式进行,而在管线、通道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无源光网络组网,从而节省大量通道建设费用,降低整体投资,提升投资效益。在以后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沿袭了这一做法,即在一次设备改造当中即预留配电自动化接口,在配网线路新建及延伸的同时考虑通信通道的建设,从而为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后续建设打下设备基础,避免由于设备改造等引发的配电自动化衍生费用。

(3)充分立足设备现状,优化工程建设方案

根据兰州公司配网实际情况,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按照“适用为先,适度超前,紧扣主网,区别建设”的原则开展。在一次设备已经完全实现或在一个规划周期内可以实现“N-1”的条件下,将联络开关按照“三遥”有线通讯方式建设以保证故障发生时的负荷转移;将暂时无法实现“N-1”或者包含在市政建设规划区内但不确定建设时间的线路按照“二遥”无线通讯建设以保证建设的经济性;将已处于立项规划搬迁范围内所涉及线路不进行配电自动化以及一次网架建设。通过上述原则的实施,为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提升营造了良好氛围。

(4)专职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专业人才培养

配电自动化工程立项之初,由于缺乏配网自动化相关专业人员引发的瓶颈效应较为明显。在公司领导以及生产、调度、信通等各专业部室的大力扶持之下,兰州公司于2012年在配电运检工区成立了配电自动化相关专业班组配电运检二次班,专业负责配电终端的运维检修工作,一改过去终端设备运维为运检班人员兼职的历史,同时为了提升专业人员能力,要求该班组人员参与从配电自动化立项、实施、验收、调试等工程实施全部过程,并要求其作为骨干力量统筹调度、信通等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改变了过去专业人员只进行工程验收的传统,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避免工程返工和反复调试,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实施进度。经过三年的磨合,各专业协同能力明显加强,各班组人员素质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配电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配电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人员基础。

二、成效分析

(1)指标提升明显。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有的放矢”的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和一系列管理基础的强化,“外强设备、内抓管理”,不断进行指标提升工作,基础指标当中配网遥控成功率与终端在线率分别从从2015年接入国网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当中的79%、83%提升至2016年2月份的95%、93%,指标提升效果明显,同时遥控使用率与遥信变位成功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2)实用程度较高。配电自动化实现了对配电站点的信息汇集处理、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调度员不仅能实时监控10kV线路运行状态、快速定位故障,还能远方遥控操作设备、快速隔离故障,实现了配电运行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同时配电抢修班人员能够更有针对性抵达故障现场,极大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缩小了停电范围。大大减少了停电时户数和损失电量,大量的节约了人工成本和车辆成本。故障处理由时级转变为分级。该系统的运行不仅提高了配网管理水平,更为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的大跨步提升提供了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营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关系和社会氛围。

(3)工程质量提升。目前公司配电自动化工程从工程投资计划下达到工程竣工验收,其平均时间从2010年建设初期的29个月提升至2016年的8个月,提升效果相当明显;而验收时的设备缺陷率从2010年第一个项目的67%降低到不到2%,在2016年更是出现了“零缺陷”移交的配电自动化工程,可以说这与配电自动化工程管理流程的优化息息相关。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坚持配电自动化工程管理方法,持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将配电自动化工程进行全流程管控,从源端介入,确保项目的针对性,保证项目精准实施,从而实现项目全流程可控在控,项目整体流程清清楚楚。

(2)推广信息管理,确保台账更新。针对目前配电网建设和改造频繁的情况,为了确保图纸资料来源的唯一性、准确性,兰州公司编制了生产管理系统(PMS2.0)与配网自动化系统图模交互规范,并在积极进行有关数据推送调试工作。配电自动化设备投运参照电网一次设备投运管理相关要求,验收合格后,与相应的配网一次设备一并由运维部门向调控中心提报投运。要求在现场安装之前完成一、二次设备的试验、信息联调工作,缺陷整改完成后由设备运维部门向调控中心提报投运后,方可投入运行。提报投运结束,新设备即属调控中心监控及专业管理范围,未经调控中心同意(许可),不得对现场设备进行任何工作和操作。

作者介绍:

李雪垠:男,工程师,1986年2月生,甘肃兰州人,武汉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方向: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专业以及电力系统二次。

标签:;  ;  ;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