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_张子华,李红,傅智,张劲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泵,混凝土,灵敏度,动力学,数据处理,模态。

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华,李红,傅智,张劲泉[1](2006)在《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泵送剂应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路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泵送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用量越来越多,就此介绍了交通部2006年颁布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中泵送剂的应用技术,目的是为用好泵送剂,并防止使用中出现不应有的质量问题。(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6年04期)

宋建安,董忠红,吕彭民[2](2004)在《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整机模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产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部分在工程应用中时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臂架部分振动较大的原因。以某厂生产的37m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该泵车在2个典型工况下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并利用试验方法验证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泵车的固有频率与工作频率比较接近,导致工作中臂架产生共振现象。最后提出了改进结构措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5期)

丁晓东,闫胜利[3](2004)在《改型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臂架总长为37m的某改型水泥混凝土泵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应力测试,得到该泵车的一阶自振频率、系统激扰频率、各个工况的动应力变化范围及响应频率,结果表明,泵车的振动性能有了明显的改进,液压冲击显着减小。(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夏冬星[4](2004)在《水泥混凝土泵车动态特性与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混凝土泵车作为混凝土输送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振动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某公司生产的改进后的水泥混凝土泵车为研究对象,利用DEWE-3010数据采集系统对其应力及一阶固有频率进行测试。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下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动应力信号进行相关的分析处理。在进行动应力分析过程中,分别求得不同工况的动应力主频,并与该泵车液压系统测试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结果比较吻合,表明系统振动主要是由液压系统冲击振动所引起的;对泵车进行一阶固有频率测试,得到泵车的一阶固有频率范围,将工作频率与其进行比较,得出泵车振动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泵车作业时工作频率远离其固有频率;将改进后的结果与改进前结果比较,得出系统振动明显减小,从而验证了前期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完满完成了企业委托的研究任务。(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4-04-20)

王海英,胡新杰[5](2004)在《水泥混凝土泵车模态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SC/NASTRAN软件对某水泥混凝土泵车进行了整机模态分析,对其固有频率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从而找出泵车工作时工作装置振动过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04年03期)

王海英[6](2004)在《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有限元法和灵敏度分析法,按照高刚度、轻质量的原则,选取泵车上35个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了以应力、刚度和一阶频率为性能约束,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基于灵敏度比方法的泵车结构动态优化设计,得出切合实际的优化设计方案。其中,用灵敏度比来优选设计变量的方法为优化理论的研究及其他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王海英,胡新杰[7](2003)在《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凝土泵车臂架机构在工作时剧烈振动的问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动力学仿真虚拟样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仿真计算。验证了混凝土泵车臂架机构在油缸冲击载荷作用下,确实发生较大振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03年06期)

王海英[8](2003)在《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为研究对象,对某泵车工程实际中出现的振动和裂纹现象,采用理论、试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液压系统仿真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动力学仿真模型和结构动态优化设计四种模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了计算及仿真,并进行了四项大型试验研究,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现有结构进行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出了修改方案。主要研究内容有: 1.对泵车进行了液压冲击仿真与试验研究,得到臂架系统振动过大的原因,即分配回路的响应时间和泵送缸活塞运动时间不相匹配引起的液压冲击。首次提出了S管阀与泵送缸工作配合相位图,用以描述与分析泵送缸与摆缸的合理换向时间,同时提出了液压冲击烈度的概念用于描述液压冲击,得到了冲击烈度与泵送频率、流量及压力的关系规律,得出了泵车较理想的工作频率范围,为减小液压系统冲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与试验数据。提出增加分级控制电路的新思路,以改变触发信号的发生时间来配合摆缸的换向时间,从而彻底解决冲击问题。 2.对泵车臂架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及自振频率试验,结果表明:泵车臂架系统一阶固有频率与泵送工作频率部分重合,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减小振动,一是通过改变结构尺寸和重量提高或降低泵车臂架的一阶固有频率以避开工作频率;二是通过提高或降低泵车的泵送工作频率,避开臂架的一阶固有频率。 3.对泵车臂架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了质量、刚度结构参数及液压冲击载荷的动态响应仿真,仿真结果发现,臂架机构的振动位移响应与液压冲击载荷的形状大小一致,峰值减小,振动位移减小。因此,减小泵车液压系统冲击峰值是减小臂架振动的有效途径。 4.利用有限元分析理论,采用MSC/NASTRAN软件对泵车臂架系统进行了动、静态应力分析及试验研究,找出了大应力点,为结构的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5.对水泥砼输送泵车臂架材料不同型式的焊接接头进行了疲劳性能对比试验,得到两种型式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S—N、P—S—N曲线和Goodman疲劳极限图,为疲劳设计及计算提供了依据。试验证明: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远低于母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且疲劳断口的电镜扫描发现,疲劳源产生于焊趾部位及焊缝底部未焊透区。因此,应改进焊接工艺,提高焊缝处的疲劳强度。 6.利用液压系统试验载荷及焊接接头P—S—N曲线,对泵车臂架系统的疲劳寿命进行了95%和50%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预估研究,给出了结构的疲劳寿命分布。 7.选择了泵车臂架结构上35个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创建了以臂架系统一阶固有频率为性能约束,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基于灵敏度比方法的结构动态优化设计,得到了切合实际的优化方案。其中,用灵敏度比来优选设计变量的方法为优化理论的研究及其它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8.本文的研究与试验方法等为同类产品的设计及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3-09-01)

张大庆[9](2003)在《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试验与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某公司生产的水泥混凝土泵车为研究对象,采用TBS—2000应变测试系统对该泵车进行了动、静态应力测试及固有频率测试。利用虚拟仪器的典型开发平台LabVIEW针对TBS—2000应变测试系统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利用该数据处理软件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动、静应力分析和固有频率分析。在进行静应力分析中,计算出该型泵车所测工况所有测点的静应力,通过对所有数据综合分析之后,得出该型泵车在工作时不同工况的静应力危险部位;在进行动应力分析过程中,分别求出不同工况的工作频率,并与该泵车液压系统测试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结果比较吻合;对泵车进行固有频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求得该型泵车的一阶固有频率,以寻求该泵车振动较大的原因。在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美国MSC公司的nSoft软件对该型泵车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计算出泵车上所有测点的疲劳寿命,综合分析后得出该型泵车的疲劳寿命危险点。结合动应力分析结果、固有频率分析结果及疲劳寿命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系统的激扰频率与结构一阶固有频率比较一致以及液压系统的冲击是引起泵车工作时振动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泵车各个工况的工作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的关系,推荐该型泵车在现有的性能参数下,取流量为150l/min进行工作比较理想。(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3-06-01)

杨晓乾[10](2003)在《水泥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冲击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的液压冲击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流变学原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混凝土在输送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得出混凝土泵的负载特性方程;然后根据功率键合图的建模方法,建立泵送回路和分配回路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泵送和分配回路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在不同的输入流量(泵送频率)和换向时间下,活塞杆的位移和系统的液压冲击情况,找到了引起液压冲击的根本原因(即分配回路的响应时间(固定值)与活塞杆的运动时间(变化值)不相匹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文章最后针对某一具体机型的泵送液压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理论分析作了进一步的验证。(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3-03-01)

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国产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部分在工程应用中时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臂架部分振动较大的原因。以某厂生产的37m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该泵车在2个典型工况下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并利用试验方法验证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泵车的固有频率与工作频率比较接近,导致工作中臂架产生共振现象。最后提出了改进结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子华,李红,傅智,张劲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泵送剂应用技术[J].公路.2006

[2].宋建安,董忠红,吕彭民.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整机模态[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丁晓东,闫胜利.改型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性能试验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

[4].夏冬星.水泥混凝土泵车动态特性与振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

[5].王海英,胡新杰.水泥混凝土泵车模态分析与实验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

[6].王海英.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结构优化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王海英,胡新杰.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

[8].王海英.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3

[9].张大庆.水泥混凝土泵车振动试验与疲劳寿命分析[D].长安大学.2003

[10].杨晓乾.水泥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冲击与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一1测试现场泵送液压系统原理图一4nsoft软件主界面示意图水泥泵车输料管结构示意图综述篇2005年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发展评述...一3D研ESoft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可进行硬...

标签:;  ;  ;  ;  ;  ;  ;  

水泥混凝土泵车论文_张子华,李红,傅智,张劲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