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和田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和田,气田,河流,径流,天然气,安岳,地下水。
和田河论文文献综述
郑吉莉[1](2019)在《基于TRMM数据的和田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与径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作为全球地表物质交换、能量循环、生态系统和水文循环等过程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气候、水文及气象等研究领域的关键参数。传统的降水数据主要来自地面气象站点,但在高海拔地区站点布设不足,对于无资料或缺少资料的山区来说,揭示降水变化特征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理配置流域内的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对西北干旱区来说,山区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降水特征的变化对径流变化以及区域水资流具有重要影响。河川径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因此,分析干旱区典型流域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明确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山区气候背景,揭示干旱区的水文循环和水文过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以资料稀缺的地区——和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GRA(Geographical Ratio Analysis)校准方法,结合研究区实测站点资料对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3B43月降水数据进行校正;其次,分析低山区、中山区、高山区和极高山区等不同高程区的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并研究地理和环流因子对和田河流域降水变化的影响;最后,分析和田河流域降水与径流之间的关系,并定量评估山区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GRA校准方法对和田河流域1998-2015年TRMM 3B43降水数据进行月尺度和年尺度上的校正。月尺度上,校准期(1998-2010年),校正前TRMM月降水数据与实测降水量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在极值点上,两者的结果存在显着差异。而经GRA校正之后的降水数据与实测站点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从相关系数来看,各月份TRMM校正数据与实测降水的相关系数大幅增加,介于0.86-0.99之间,且均达到P<0.001的显着性水平检验。验证期(2011-2015年),校正后TRMM月降水量数据与实测站点降水量数据在时间序列上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各月份TRMM数据与实测降水数据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80以上(P<0.001)。年尺度上,校准期(1998-2010年),校正前TRMM数据与实测降水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P<0.001),而经校正之后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4(P<0.001)。同时,|BIAS|和RMSE指标值分别降低了50%和16.79%。验证期(2011-2015年),TRMM数据与实测降水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5(P<0.001)。说明GRA方法适用于研究区TRMM降水资料的校正,而且校正后的结果基本反映了和田河流域降水的真实变化特征。(2)对和田河流域降水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时间变化来看,1998-2015年和田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速率为-2.25mm/10a,但该趋势并未通过P<0.05的显着性水平检验。春季和秋季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且变化较明显(速率分别为-1.19mm/10a和-2.77mm/10a),而夏季和冬季降水为上升态势且变化较小(速率分别为0.25mm/10a和0.22mm/10a)。从空间分布来看,该区域低、中山区年均降水量小(分别为67.31mm和112.88mm),高山和极高山区年均降水量大(分别为167.56mm和197.98mm),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空间变化来看,和田河流域春、秋季降水下降的地区所占面积超过80%,其中低山区降水最稳定(速率分别为-0.10mm/10a和0mm/10a),极高山区降水变化速率最大(分别达到-1.10mm/10a和-1.70mm/10a)。夏、冬季降水呈上升的区域面积超过60%,均为中山区降水变化最明显(分别为-0.90mm/10a和0.09mm/10a),而平均变化速率最小的地区夏季集中在极高山区(0.33mm/10a),冬季为低山区(-0.01mm/10a)。(3)分析地理和环流因子对和田河流域降水变化的影响。经度、纬度和海拔对和田河流域年和季节降水的贡献均较大,是影响和田河流域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坡度主要影响春季和夏季降水,而坡向对各季节降水的影响均较小。其中,每增加单位经度年降水量平均增加5.96mm,经度变化对夏季降水的影响最大;每增加单位纬度年降水量平均增多1.19mm,同样是夏季降水对纬度变化最敏感;海拔高度每增加100m使年降水平均增加近3.3mm,夏季降水随海拔升高的增加量最大,增加率为1.8mm/100m。另外,环流因子对和田河流域夏季降水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夏季降水与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高达0.63(P<0.001);其次是与东亚槽强度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2(P<0.01);与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的相关性也达到了P<0.05水平下显着性检验,系数为0.47。(4)1998-2015年,和田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率为11.21×10~8m~3/10a(P<0.05)。各季节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夏季径流变化趋势最明显,为6.09×10~8m~3/10a。夏季径流量最大,为34.11×10~8m~3,占全年的比例高达70.54%,尤其集中在7-8月份。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5.01×10~8m~3和6.53×10~8m~3,占全年比例分别为10.37%和13.50%;其变化速率分别为2.11×10~8m~3/10a和1.67×10~8m~3/10a。而冬季径流变化最稳定(0.60×10~8m~3/10a),径流量(2.70×10~8m~3)所占比重也最少,仅为5.59%,其中2月径流量仅为0.84×10~8m~3。(5)1998-2015年和田河流域年平均径流量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相关系数为0.45(P<0.05)。其中,低山区和中山区降水与径流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2(P<0.05)和0.55(P<0.05)。和田河流域仅夏季平均降水量与径流量有较高的相关性(达到0.39),其中低山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59(P<0.05)。其他季节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15,相关性较差。(6)1998-2015年,和田河流域年径流量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性系数为0.24,意即降水变化1%,将引起河流平均年径流量变化0.24%。其中,河流径流量对低山区降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系数为0.33;河流径流量对中山区与高山区降水量的敏感性相当,敏感系数分别为0.26和0.23;年径流量对极高山区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最低,其敏感系数仅为0.11。1998-2015年降水变化引起和田河流域河流平均年径流量变化了-6.08%。其中,高山区降水变化引发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率最大,为-6.01%。低山区、中山区和极高山区降水变化导致河流年径流量的变化率分别为-3.66%、-3.62%和-3.67%。(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刘晓笛[2](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和田河上游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及水资源研究成为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河流水文过程以及对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情景模拟的重要工具。SWAT模型作为典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其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文基于SWAT模型,选取和田河上游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和田河上游支流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和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进行水文模拟,并验证SWAT模型在高海拔山区的适用性,研究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为掌握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和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降水和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其变化速率分别为13.26mm/10a(P>0.05)和0.33℃/10a(P<0.001)。从季节上看,夏季、春季、冬季和秋季降水量的上升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9.54mm/10a、3.11mm/10a、0.82mm/10a和0.32mm/10a,且各季节的变化趋势均未达到P<0.05的显着性水平;而气温的变化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夏季(0.27℃/10a)、春季(0.31℃/10a)、冬季(0.29℃/10a)和秋季(0.43℃/10a),且均呈显着(P<0.05)的上升趋势。和田河上游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反映出该地区的气候有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2)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的玉河和喀河径流的上升趋势分别为3.04m3·s~(-1)/10a(P>0.05)和4.03m3·s~(-1)/10a(P<0.05);且径流的年际间变化的Cv值分别为0.23和0.21,径流变化相对平稳,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3)1990-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的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50%)为主,其次是草地(24.5%)和水域(17.9%),且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中,1990-199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水域转向草地(3100ha)和未利用地(6300ha);喀河流域主要由草地转向水域(7700ha),未利用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占转出总面积的73.3%)和水域(67.6%)。1995-200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13500ha)和水域(8000ha)转换;喀河流域水域和未利用地共转向草地87700ha,水域实际转入未利用地39200ha。2005-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向耕地(1200ha)。(4)分别构建了玉河和喀河流域的SWAT模型,并对其月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校准期和验证期内,玉河径流量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的纳什效率系数(NS)分别为0.84和0.85,相对误差(RE)分别为2.55%和8.7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和0.88。喀河在率定期内的纳什系数(NS)为0.79、决定系数(R~2)为0.8、相对误差(RE)为1.06%,模型验证期的纳什系数(NS)为0.76,决定系数(R~2)为0.77,相对误差(RE)为-8.81%。模拟结果均达到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表明模型适用于该区域高寒山区水文过程模拟。(5)基于校准的和田河上游SWAT模型建立不同的变化情景,定量评估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和田河上游径流与降水和相对湿度之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间则呈负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和田河上游径流量的总体变化幅度较小。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是引起玉河和喀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变化贡献率均在85%以上;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变化贡献率均在15%以下。199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同样是引起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冯建伟,孙致学,王焰东,佘姣凤[3](2019)在《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奥陶系裂缝应力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气藏产能和气井见水的影响,选取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奥陶系钻井岩心,开展了应力敏感性研究,结合实验结果及数学推导建立了裂缝开度和有效应力之间的力学关系模型,最终借助有限元方法,对持续开发过程中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开度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缝开度的变化随围压或有效应力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围压或有效应力的升高,裂缝开度不断减小,0~0.8 MPa之间减小速度快,岩样应力敏感性强,到2.6 MPa或5.4 MPa后变化趋于稳定,说明高应力环境下,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减弱,塑性变形特征明显;随着围压的逐渐降低,裂缝开度不断增大,但不能恢复至初始情况;未来若干年内随着快速开采,和田河气田有效应力增大,裂缝闭合,产能下降;随着生产井关闭或开采速度放缓,气水界面之上有效应力仍然降低,裂缝闭合,界面之下有效应力增大,裂缝开启,底水上升,破坏气藏生产。建议在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开展裂缝分布精细研究,分析裂缝应力敏感性主控因素,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开采速度,确保气藏稳产、高产。(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陶小晚,李建忠,赵力彬,李立武[4](2019)在《我国氦气资源现状及首个特大型富氦储量的发现——和田河气田》一文中研究指出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稀有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我国贫氦,绝大部分氦依赖进口,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开展氦气资源调查非常迫切。通过全国七大含油气盆地及其他地区氦气资源及成因系统调研,明确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气基本为壳源放射成因,其富集受富含U、Th的酸性岩或基底的分布、背斜圈闭及断裂共(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翟超,肖杨,王新[5](2019)在《和田河流域防洪工程现状及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和田河是洪涝灾害多发性河流,洪水发生频率高,给当地人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和田河流域洪水成因以及防洪能力现状,对流域内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防洪减灾体系工程布局,为和田地区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全面提升区域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保障流域内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9年04期)
苏华,刘磊[6](2019)在《气润和田十四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苏华 通讯员刘磊)截至3月7日,和田河今年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4%,长关井玛4-8H井更是“满血复活”,实施治理后开井生产,日产气量达9万立方米。自此,和田河气田已累计向和田市、墨玉县等地供气逾30.05亿立方米。和田河气田距离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03-12)
李玲,周金龙,齐万秋,陈锋,范薇[7](2019)在《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叁氮”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地下水"叁氮"的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叁氮"污染不是很严重,但随时间呈不断加重的趋势.硝酸盐氮是绿洲区地下水中"叁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含量、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氨氮次之,亚硝酸盐氮最低.地下水中"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水平方向上,绿洲南部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普遍高于绿洲北部,而氨氮在北部的分布范围比南部广;垂直方向上,浅层潜水中"叁氮"的含量高于中深层潜水;与新疆其他地区相比,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较高,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较低.绿洲区地下水中"叁氮"的来源主要与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关,其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主要与水化学环境、包气带岩性和厚度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陶小晚,李建忠,赵力彬,李立武,朱文平[8](2019)在《我国氦气资源现状及首个特大型富氦储量的发现:和田河气田》一文中研究指出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稀有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我国贫氦且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开展氦气资源调查非常迫切.通过全国七大含油气盆地及其他地区氦气资源及成因系统调研,明确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气基本为壳源放射成因,其富集受富含U、Th的酸性岩或基底的分布、背斜圈闭及断裂共同控制.东部郯庐断裂带两侧含油气盆地中氦气为壳源和幔源混合成因,其富集受断裂控制明显.地热或温泉的水溶气中,含量较高的氦气主要为壳源.优选了氦气显示良好、但存在不确定性的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及周缘开展氦气资源系统勘查.通过对和田河气田及周缘11口井天然气样品精细取样、分析,首次发现和田河气田为富氦气田,氦气体积含量为0.30%~0.37%(平均0.32%),为壳源成因,折算氦气探明储量1.959 1×10~8 m~3,是我国发现的首个特大型富氦氦气田.因此建议:(1)加快建设和田河气田氦气分离、液化装置,实现气田开发整体效益最大化;(2)尽快论证建设"塔里木盆地氦气战略储备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氦气资源系统调查;(3)加强氦气成藏理论研究,指导氦气资源勘探.(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玲,周金龙,齐万秋,陈锋,曾妍妍[9](2019)在《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法、Gibbs图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该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偏高,变化范围为0. 22-5. 80mg/L,平均含量为1. 50mg/L。水平方向上高氟水集中分布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之间以及绿洲边缘;垂直方向上浅层潜水中氟含量普遍高于中深层潜水。绿洲区含水介质中大量的含氟矿物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地下水偏碱性、高TDS、HCO_3~-含量偏高等化学特征为氟的迁移与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是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矿物的溶解-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1期)
魏光辉,姜振盈,张洛晨[10](2018)在《新疆和田河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GIS技术,以及1990年、2000年、2010年与2015年新疆和田河流域Landsat-TM影像数据,分析了研究区近25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沙地及其它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研究期间,变化最显着的是城镇用地,变化率为82. 88%,其次是耕地,变化率为32. 89%。变化最不明显的是裸土地,变化率为0. 01%;新增林地面积主要来自于47. 08%的耕地面积和0. 49%的草地面积,新增沙地面积主要来自3. 62%的水域湿地面积。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自0. 85%的其它未利用地和1. 06%的耕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是导致流域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和田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和田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全球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及水资源研究成为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河流水文过程以及对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情景模拟的重要工具。SWAT模型作为典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其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文基于SWAT模型,选取和田河上游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和田河上游支流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和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进行水文模拟,并验证SWAT模型在高海拔山区的适用性,研究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为掌握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和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降水和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其变化速率分别为13.26mm/10a(P>0.05)和0.33℃/10a(P<0.001)。从季节上看,夏季、春季、冬季和秋季降水量的上升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9.54mm/10a、3.11mm/10a、0.82mm/10a和0.32mm/10a,且各季节的变化趋势均未达到P<0.05的显着性水平;而气温的变化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夏季(0.27℃/10a)、春季(0.31℃/10a)、冬季(0.29℃/10a)和秋季(0.43℃/10a),且均呈显着(P<0.05)的上升趋势。和田河上游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反映出该地区的气候有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2)1962-2015年,和田河上游的玉河和喀河径流的上升趋势分别为3.04m3·s~(-1)/10a(P>0.05)和4.03m3·s~(-1)/10a(P<0.05);且径流的年际间变化的Cv值分别为0.23和0.21,径流变化相对平稳,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3)1990-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的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50%)为主,其次是草地(24.5%)和水域(17.9%),且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中,1990-199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水域转向草地(3100ha)和未利用地(6300ha);喀河流域主要由草地转向水域(7700ha),未利用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占转出总面积的73.3%)和水域(67.6%)。1995-2005年,玉河流域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13500ha)和水域(8000ha)转换;喀河流域水域和未利用地共转向草地87700ha,水域实际转入未利用地39200ha。2005-2015年间,和田河上游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向耕地(1200ha)。(4)分别构建了玉河和喀河流域的SWAT模型,并对其月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校准期和验证期内,玉河径流量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的纳什效率系数(NS)分别为0.84和0.85,相对误差(RE)分别为2.55%和8.7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和0.88。喀河在率定期内的纳什系数(NS)为0.79、决定系数(R~2)为0.8、相对误差(RE)为1.06%,模型验证期的纳什系数(NS)为0.76,决定系数(R~2)为0.77,相对误差(RE)为-8.81%。模拟结果均达到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表明模型适用于该区域高寒山区水文过程模拟。(5)基于校准的和田河上游SWAT模型建立不同的变化情景,定量评估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和田河上游径流与降水和相对湿度之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间则呈负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和田河上游径流量的总体变化幅度较小。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是引起玉河和喀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变化贡献率均在85%以上;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变化贡献率均在15%以下。1991-2015年与基准期相比,气候变化同样是引起水量平衡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田河论文参考文献
[1].郑吉莉.基于TRMM数据的和田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与径流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刘晓笛.基于SWAT模型的和田河上游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冯建伟,孙致学,王焰东,佘姣凤.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奥陶系裂缝应力敏感性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9
[4].陶小晚,李建忠,赵力彬,李立武.我国氦气资源现状及首个特大型富氦储量的发现——和田河气田[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翟超,肖杨,王新.和田河流域防洪工程现状及措施探讨[J].吉林水利.2019
[6].苏华,刘磊.气润和田十四载[N].中国石油报.2019
[7].李玲,周金龙,齐万秋,陈锋,范薇.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叁氮”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19
[8].陶小晚,李建忠,赵力彬,李立武,朱文平.我国氦气资源现状及首个特大型富氦储量的发现:和田河气田[J].地球科学.2019
[9].李玲,周金龙,齐万秋,陈锋,曾妍妍.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10].魏光辉,姜振盈,张洛晨.新疆和田河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