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菌根化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根,耐旱性,生物量,抗病性,连作,马尾松,病原菌。
菌根化苗论文文献综述
崔向超,胡君利,林先贵,杨劲松,徐江兵[1](2014)在《滨海盐碱地施用磷石膏与糠醛渣对番茄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江苏省东台市黄海原种场田间试验,研究施加磷石膏和糠醛渣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和番茄菌根化苗生长及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番茄菌根化苗移栽至盐碱地后根系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 M)真菌侵染率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非菌根化的对照苗(P<0.05),土壤pH则显着低于对照(P<0.05);在此基础上施加磷石膏和糠醛渣对AM真菌侵染率均无显着影响,其中施磷石膏处理可进一步降低土壤pH(P<0.05),但土壤电导率趋于升高.番茄最终收获时菌根化苗的果实产量及其可溶性糖酸比均显着高于对照苗(P<0.05),在此基础上施加磷石膏与糠醛渣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体物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其中施糠醛渣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趋于升高,而硝酸盐含量则显着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菌根化育苗在滨海盐碱地番茄栽培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施加磷石膏和糠醛渣可进一步促进菌根化苗生长并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其中施用糠醛渣的效果尤佳.(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郭明秋[2](2011)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对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探。(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1年18期)
尹晓阳,朱忠荣[3](2008)在《马尾松菌根化苗水分胁迫生理与耐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方法,对马尾松菌根化和非菌根化容器苗的耐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可显着降低马尾松容器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对菌根化苗和非菌根化苗光合色素、硝酸还原酶、丙二醛等生理物质含量、水分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显着影响。但在同等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菌根化苗所受的影响明显低于非菌根化苗,其光合能力、降低水分蒸腾能力、减轻细胞膜受损能力、根系活力和苗木含水率均高于非菌根化苗,这表明菌根化苗的耐旱性高于非菌根化苗。因此,为提高马尾松容器苗的耐旱能力和造林成活率,采用印度块菌子囊果匀浆制成的孢子悬浮液对苗木进行接种菌根处理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08年03期)
马宝红[4](2004)在《VAM菌根化苗对连作草莓主要根部病原菌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lomus mosseae(漏斗孢球囊霉,G.M)和Glomus versiforume(多型球囊霉,G.V)是两种内生共生菌,常在寄主植物上形成泡囊丛枝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e,VAM)。本试验研究了两种菌根菌对草莓苗的促生作用以及菌根化草莓苗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v)、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fa solani Kuhn(r)的抗性,并对菌根化苗的抗性生理变化作了探讨。 室内实验分别就G.M、G.V和G.M+G.V对草莓的促生作用,G.M、G.V和G.M+G.V菌根化草莓苗对v、f、r、r+f和r+f+v侵染时的抗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病原菌情况下,G.M对草莓的促生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在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干重和鲜重等指标上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G.V对草莓苗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促生作用,但其促生作用弱于G.M;而G.M+G.V没有表现出明显地促生作用。在所测试的VAM真菌中,G.V菌根化草莓苗对r、f抗性最强;G.M菌根化草莓苗对v的抗性最强;G.M+G.V菌根化苗对r+f两种病原菌共同侵染时的抗性最强;G.M和G.V菌根化草莓苗对r+f+v叁种病原菌共同侵染时的抗性显着高于对照。此外,室内试验还就草莓苗接种G.M+G.V后10d、20d、30d对r+f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苗接种G.M+G.V后20d对r+f抗性最强。 通过对G.M、G.V和G.M+G.V菌根化草莓苗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在连作一年土壤中G.V菌根化草莓苗的地上部鲜重和病情指数等指标与种植在其它处理土壤中草莓苗的相应指标相比在P=0.05水平上均达到了显着性差异。 通过草莓接种G.M、G.V、G.M+G.V后、G.M、G.V、G.M+G.V菌根化草莓苗接种病原菌后根系内TTC还原活性、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单位根段内泡囊数量变化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 草莓苗接种G.M,G.V,G.M+G.V真菌60d后以G.M处理草莓根系内TTC还原活性最强,G.V处理次之,G.M+G.V处理根系内TTC还原活性最弱;草莓苗接种VAM真菌52d后再接种f、v和r,8d后G.V菌根化苗接种f、G.V菌根化苗接种r的处理根系内TTC还原活性高于其他菌根化苗接种相应病原菌的处理;G.M菌根化苗接种v的处理根系内TTC还原活性高于其他菌根化苗接种v的处理。 草莓苗接种G.M,G.V,G.M+G.V真菌后第31d、32d、34d时各处理SOD酶和POD酶活性无明显变化,从每一天所测的结果来看,以G.M处理根系内SOD酶活性最低,POD酶活性最高;草莓苗接种G.M,G.V,G.M+G.V真菌后第30d时接种的f、r和v,第31d、32d、34d时各处理根系内SOD酶活性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每一天测试结果来看,G.V菌根化草莓苗接种f和r后根系内SOD酶活性低于其他菌根化苗的处理,POD酶活性高于其他菌根化苗接种相应病原菌的处理;G.M菌根化草莓苗接种v后根系内SOD酶活性低于其他菌根化苗接种v的处理,POD酶活性高于其他菌根化苗接种v的处理。 在本实验所测试范围内,草墓苗接种G.M,G.V,G.M+G .v真菌后第ZOd时、VAM菌根化草荀苗接种r、f、v第30d后时各处理之间单位根段内泡囊数在P=0.05水平上没表现出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4-06-22)
菌根化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实验对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根化苗论文参考文献
[1].崔向超,胡君利,林先贵,杨劲松,徐江兵.滨海盐碱地施用磷石膏与糠醛渣对番茄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
[2].郭明秋.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杨树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1
[3].尹晓阳,朱忠荣.马尾松菌根化苗水分胁迫生理与耐旱性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
[4].马宝红.VAM菌根化苗对连作草莓主要根部病原菌抗性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