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薄拉伸论文-马骉,郭越乐,李辉

变薄拉伸论文-马骉,郭越乐,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薄拉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模变薄拉伸,变薄系数,分配方式,有限元分析

变薄拉伸论文文献综述

马骉,郭越乐,李辉[1](2018)在《多模变薄拉伸工艺的变薄系数分配对工件质量和变形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多模变薄拉伸工艺的变薄系数分配对工件质量的影响,利用Simufact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多模变薄拉伸冷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C15-c低碳钢为实验材料,多模变薄拉伸的变薄系数分配分别采用小、中、大,大、小、大,与平均分配变薄系数的方式,以筒形件多模变薄拉伸成形件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变薄系数分配方式对工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经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变薄系数采用小、中、大的分配方式,变形力最小,为1350 kN,抗拉强度最高,为674 MPa,伸长率与其他两种分配方式相近;对多模变薄拉伸工艺的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辉,杨锋[2](2018)在《基于Simufact变薄拉伸锡青铜滑动轴承的应力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同减薄率下,基于Simufact软件对QSn7-0.2锡青铜滑动轴承(同一毛坯)分别进行1次变薄拉伸成形与3次连续变薄拉伸成形的数值模拟,以变薄拉伸后滑动轴承成形件沿壁厚方向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为评价指标,选取最佳成形工艺。结果发现,3次连续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皆大于1次变薄拉伸;且1次变薄拉伸在壁厚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变化较小;沿壁厚方向由外至内,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等效应力则是先减小后增大。(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8年03期)

宋瑞华,聂兰启,王洪伟[3](2014)在《堆焊技术在弹体变薄拉伸凹模制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弹体变薄拉伸凹模使用寿命低的分析,介绍了堆焊材料的选用及堆焊方法的选择,制定了堆焊工艺,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14年10期)

李成玉,聂兰启[4](2014)在《多层凹模变薄拉伸中变形量的合理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壳体制件壁厚和底厚不等的特点,采用多层凹模变薄拉伸工艺,介绍了多层凹模变薄拉伸工艺的特点,并提出了多层凹模变薄拉伸中变形程度的分配方法,对为同类型制件的变薄拉伸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14年02期)

何云勇[5](2012)在《液压卡套坯件落料与变薄拉伸复合冷冲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落料、拉深、变薄拉深叁工序依次连续进行了复合冲压成形工艺。设计了一种用于液压卡套坯件批量生产的一次成形复合冷冲模。模具一个工位,即一次冲压行程成形卡套坯件。介绍了相应的冷冲压工艺数据计算方法和模具结构。(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2年21期)

林明山[6](2007)在《铝合金板材易拉罐变薄拉伸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铝合金板材减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材料的性能及厚度、落料及拉伸模具的间隙、变薄拉伸的缩减率等方面分析了铝合金板材易拉罐变薄拉伸技术。(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07年07期)

叶凯[7](2004)在《易拉罐变薄拉伸成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铝质易拉罐生产过程中采用较薄铝板材时应采取的技术改进措施,重点讨论了冲杯、变薄拉伸、缩口/翻边叁道冲压工序的模具及参数的改进。(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04年05期)

王嘉,张治民[8](2002)在《变薄拉伸工艺中凹模锥角的计算机模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变薄拉伸工艺应力性质的基础上 ,应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定量地分析了凹模锥角对拉伸工艺的影响 ,并给出了凹模锥角的合理范围 ,从而为优化模具设计 ,合理制定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02年09期)

李良福[9](2001)在《变薄拉伸时毛坯机械性能的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出了在变薄拉伸过程中形成H6 8黄铜毛坯的机械性能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了主要影响机械性能各向异性变化的是变薄系数(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01年02期)

刘辉[10](1999)在《弧形底矩形件变薄拉伸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图1所示插头外壳为矩形多次拉伸件,材料为铝板,料厚为t=1.5mm。该零件的特点是底部为圆弧形与侧壁通过圆角相切联接。由于拉伸后零件表面要求无划痕且光亮,因而第2道拉伸工序采用了变薄拉伸以达到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最后通过第3道拉伸工序达到零件的最终外...(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1999年04期)

变薄拉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相同减薄率下,基于Simufact软件对QSn7-0.2锡青铜滑动轴承(同一毛坯)分别进行1次变薄拉伸成形与3次连续变薄拉伸成形的数值模拟,以变薄拉伸后滑动轴承成形件沿壁厚方向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为评价指标,选取最佳成形工艺。结果发现,3次连续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皆大于1次变薄拉伸;且1次变薄拉伸在壁厚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变化较小;沿壁厚方向由外至内,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等效应力则是先减小后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薄拉伸论文参考文献

[1].马骉,郭越乐,李辉.多模变薄拉伸工艺的变薄系数分配对工件质量和变形过程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8

[2].李辉,杨锋.基于Simufact变薄拉伸锡青铜滑动轴承的应力应变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8

[3].宋瑞华,聂兰启,王洪伟.堆焊技术在弹体变薄拉伸凹模制造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14

[4].李成玉,聂兰启.多层凹模变薄拉伸中变形量的合理分配[J].模具制造.2014

[5].何云勇.液压卡套坯件落料与变薄拉伸复合冷冲模设计[J].热加工工艺.2012

[6].林明山.铝合金板材易拉罐变薄拉伸技术分析[J].模具制造.2007

[7].叶凯.易拉罐变薄拉伸成形分析[J].模具制造.2004

[8].王嘉,张治民.变薄拉伸工艺中凹模锥角的计算机模拟优化[J].模具工业.2002

[9].李良福.变薄拉伸时毛坯机械性能的各向异性[J].模具技术.2001

[10].刘辉.弧形底矩形件变薄拉伸模[J].模具工业.1999

标签:;  ;  ;  ;  

变薄拉伸论文-马骉,郭越乐,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