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孙广忠,李海,宋诚,黄昕,车瑛

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孙广忠,李海,宋诚,黄昕,车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蓝耳病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抗体检测

交叉免疫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孙广忠,李海,宋诚,黄昕,车瑛[1](2013)在《猪传染病交叉免疫保护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猪的重大疫病包括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3种疫病危害生猪生产,一旦发生,危害大、影响广,关系到社会稳定。在生产实践中,不同地区的免疫程序差异较大,程序不当,导致免疫失败。从近几年牡丹江市免疫抗体监测情况看,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偏低。为此,牡丹江市科技局立项"牡丹江(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3年06期)

刘万华[2](2013)在《基因VII型NDV的分离鉴定及其与La Sota株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疫(Newe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eastle Disease Virus, NDV)引起的危害全球养禽业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国内经过NDV活疫苗(LaSota, Clone30等)及其灭活疫苗免疫鸡群中,仍然时有新城疫疫情发生。依据F基因重要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可将NDV分为基因I~基因X10个基因型。NDV F基因重要功能区(1~389bp)核苷酸序列与病毒致病性有关,对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进行分析可以预测NDV的毒力。HN蛋白通过识别吸附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参与病毒粒子的感染,是病毒感染的前提,HN蛋白的N末端由膜近端和杆状部的跨膜区构成,抗原识别位点和NA活性部位都位于后者。因此,对鸡新城疫分离株F、HN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各分离株的遗传背景,对于新城疫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2011年9月-2011年12月,从陕西省9个疑似发生新城疫的养鸡场分别采集5-8份病死鸡的肺、气管环等组织,无菌处理后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NDV毒株,其均属于基因VIId亚型的NDV强毒株。2.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9个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9个陕西NDV分离株为基因VIId型强毒株。与国内常用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Mukteswar等相比较,9个分离株的F蛋白抗原位点发生了多处突变。3.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9个分离株的HN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9个NDV分离株均属于ORF为1716bp的HN571亚型NDV。与国内外近10年来分离到的HN571亚型NDV相比较,9个NDV毒株的HN蛋白抗原位点有多处发生了突变。4.用RT-PCR法扩增出了NDV/Chicken/TC/9/2011的全基因序列,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DV/Chicken/TC/9/2011的基因组长度为15192bp,其与传统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和Mukteswar株系基因组同源性在31.9%~32.0%,与基因V-IX型的NDV毒株同源性相对较高,为89.1%~99.1%之间,其中与基因VIId型的JSD0812同源性最高达99.1%。5.用NDV/Chicken/TC/1/2011与疫苗株La Sota进行动物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La Sota弱毒苗和La Sota灭活苗对NDV流行株的保护率分别只有75%和83%,分离株灭活苗、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的保护率均为100%。(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刘万华,王晶钰,武宁,唐攀,任娟娟[3](2013)在《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交叉免疫保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和增殖,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毒株的鉴定;用分离到的NDV/Chicken/TC/1/2011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与La Sota疫苗以不同的疫苗组合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均为112 R-R-Q-K-R-F117,表现为强毒株的分子特征,与致病指数结果一致。分离株灭活苗组和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高,其次是La 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和La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低。NDV分离株与疫苗株La Sota存在明显抗原性差异,这将对新城疫疫苗的发展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张晓娟,刘媛媛,王俊亚,李新生,高文明[4](2012)在《河南部分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离鉴定河南漯河、郑州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于2011年用SPF鸡胚从河南漯河、郑州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料中分离出2株病毒,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AIVH9亚型;用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然后再用上述4株病毒对免疫鸡群进行交叉攻毒,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2001年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试验鸡体内抗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平均HI效价均大于11log2,不同毒株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间均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且同一地区的保护率更高,2001年的分离株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26期)

郁杰,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5](2011)在《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的24株无乳链球菌、7株停乳链球菌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3种菌株之间及同种异地各菌株间血清学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株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但我国各地同种异地间各菌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而且菌株之间交叉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制苗菌株抗原性筛选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建伟,景小冬,章振华,李林,沈佳[6](2010)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致病性的H9亚型禽流感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迅速蔓延,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的广泛应用,该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01)

景小冬,章振华,李林,张建伟,沈佳[7](2010)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98-2009年在河北、河南及山东分离的3株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21d,采血测定HI抗体,然后用从上述3个地区及北京分离的共5株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进行攻击,观察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流行毒株的交叉免疫攻毒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用不同时期及地点的3个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各免疫组试验鸡H9亚型禽流感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不同毒株灭活疫苗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用同源毒株作为抗原测定免疫组鸡的血清样品,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攻毒试验结果证明,对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间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力。用1998年分离的WD98株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6期)

赵爱云,段嘉树[8](2010)在《和缓艾美球虫与堆型艾美球虫交叉免疫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鸡球虫种类尚存异议,大多数人认为有7种,但有些学者认为有9种,新增哈氏艾美球虫(E·hagani)和变位艾美球虫(E·m ivati)。其中对E·m ivat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新球虫种。鉴于和缓艾美球虫(E·m itis)(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0年02期)

姜北宇,章振华,李林,景小冬,张建伟[9](2009)在《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本研究室从1998年至2008年在北京及河北省分离的4株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分别制备不同分离毒株的灭活疫苗,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4个不同时期的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各免疫组鸡禽流感(H9亚型)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基本相同;不同时期分离毒株间大多产生了较好的交又保护力.用1998年,2004年及2006年分离的流行毒株制备出的灭活疫苗能够保护2008年流行毒株的攻击.(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9-01)

潘珠,杨华源,梁秋光,黄济英,杨柳[10](2009)在《两种耶尔森氏菌对动物的致病和交叉免疫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广东省鼠疫静息期小肠结肠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的致病和交叉免疫性。方法致病性试验:菌株分皮下注射、饮水感染昆明小鼠,观察其发病和死亡情况,然后剖检。交叉免疫性试验:提取假结核鼠株冻溶抗原加佐剂研磨免疫家兔,然后分别用小肠结肠炎0∶3猪株和鼠疫菌EV76株攻毒。试验均设对照组。结果0∶3猪株皮下注射小鼠5只全部死亡,饮水感染死亡3只,2只发病;0∶9鼠株皮下注射死亡2只,饮水感染仅发病;假结核鼠株两种途径感染仅发病。假结核鼠株免疫的家兔能抵抗0∶3猪株攻毒,用EV76株攻毒未能产生鼠疫F1抗体。结论0∶3猪株毒力强,0∶9鼠株弱,耶尔森氏菌对动物有交叉免疫力。(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城疫(Newe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eastle Disease Virus, NDV)引起的危害全球养禽业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国内经过NDV活疫苗(LaSota, Clone30等)及其灭活疫苗免疫鸡群中,仍然时有新城疫疫情发生。依据F基因重要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可将NDV分为基因I~基因X10个基因型。NDV F基因重要功能区(1~389bp)核苷酸序列与病毒致病性有关,对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进行分析可以预测NDV的毒力。HN蛋白通过识别吸附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参与病毒粒子的感染,是病毒感染的前提,HN蛋白的N末端由膜近端和杆状部的跨膜区构成,抗原识别位点和NA活性部位都位于后者。因此,对鸡新城疫分离株F、HN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各分离株的遗传背景,对于新城疫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2011年9月-2011年12月,从陕西省9个疑似发生新城疫的养鸡场分别采集5-8份病死鸡的肺、气管环等组织,无菌处理后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NDV毒株,其均属于基因VIId亚型的NDV强毒株。2.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9个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9个陕西NDV分离株为基因VIId型强毒株。与国内常用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Mukteswar等相比较,9个分离株的F蛋白抗原位点发生了多处突变。3.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9个分离株的HN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9个NDV分离株均属于ORF为1716bp的HN571亚型NDV。与国内外近10年来分离到的HN571亚型NDV相比较,9个NDV毒株的HN蛋白抗原位点有多处发生了突变。4.用RT-PCR法扩增出了NDV/Chicken/TC/9/2011的全基因序列,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DV/Chicken/TC/9/2011的基因组长度为15192bp,其与传统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和Mukteswar株系基因组同源性在31.9%~32.0%,与基因V-IX型的NDV毒株同源性相对较高,为89.1%~99.1%之间,其中与基因VIId型的JSD0812同源性最高达99.1%。5.用NDV/Chicken/TC/1/2011与疫苗株La Sota进行动物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La Sota弱毒苗和La Sota灭活苗对NDV流行株的保护率分别只有75%和83%,分离株灭活苗、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的保护率均为1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孙广忠,李海,宋诚,黄昕,车瑛.猪传染病交叉免疫保护试验初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

[2].刘万华.基因VII型NDV的分离鉴定及其与LaSota株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刘万华,王晶钰,武宁,唐攀,任娟娟.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交叉免疫保护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3

[4].张晓娟,刘媛媛,王俊亚,李新生,高文明.河南部分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2

[5].郁杰,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

[6].张建伟,景小冬,章振华,李林,沈佳.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7].景小冬,章振华,李林,张建伟,沈佳.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0

[8].赵爱云,段嘉树.和缓艾美球虫与堆型艾美球虫交叉免疫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0

[9].姜北宇,章振华,李林,景小冬,张建伟.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观察[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

[10].潘珠,杨华源,梁秋光,黄济英,杨柳.两种耶尔森氏菌对动物的致病和交叉免疫性试验[J].热带医学杂志.2009

标签:;  ;  ;  ;  

交叉免疫试验论文-孙广忠,李海,宋诚,黄昕,车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