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论文_张杨,冯文新,董宏炳,宁立波,李煜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质边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性,系数,挖方,需水量,力矩,工程,水压。

岩质边坡论文文献综述

张杨,冯文新,董宏炳,宁立波,李煜[1](2019)在《高陡岩质边坡覆绿植物生态需水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中,地境再造法主要通过在边坡上重建植物地下生境和植物群落以实现长久覆绿,而边坡内部水量能否满足覆绿植物的需要,则是该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在安庆集贤关选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试验场,应用地境再造法对试验场进行覆绿试种,选用改进的彭曼公式法计算植物实际需水定额,通过概化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计算了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生态需水量,并结合后期试验场种植区边坡植物生长状况的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试验场种植区植物的生态需水情况以及该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每年蒸散消耗的生态需水量为18.75~25.00 kg;后期试验场边坡植物的野外调查显示,灌木较乔木成活率高、长势好,乔木成活率高低与乔木的耐旱性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境再造技术可适用于安庆试验场高陡岩质边坡,种植区边坡能供给绝大多数植物充足的水量以蒸腾耗散,但可能无法满足耗水量较大的乔木生长需水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李长洪,肖永刚,王宇,卜磊,侯志强[2](2019)在《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海拔寒区矿山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于现行理论与技术还难以全面解决未来高寒边坡失稳机理和灾害防控的所有问题,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寒边坡开采研究体系和边坡稳定性判别标准.本文对高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边坡物理相似模拟、多场多相耦合数值模拟、变形破坏原位监测、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失稳机理五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高寒岩体变形破坏有关的研究成果,继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总结出高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开采扰动条件下高海拔寒区矿山边坡岩体结构损伤劣化机制,二是冻融循环条件下流-固-气多相多场耦合边坡失稳时效特征与评价方法;并就未来高寒边坡变形和破坏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予以分析,指出开展不同应力路径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岩体结构损伤劣化机理研究,开展爆破采动条件下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结构面致溃机制及边坡失稳破坏研究,开展地震荷载作用下高海拔寒区节理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致灾规律研究,研究多场多相耦合条件下节理岩体损伤劣化机理,开展高海拔寒区矿山边坡抗寒多参量实时安全监测及失稳预警技术研究五个方面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许建瑞[3](2019)在《构造裂面圆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绘图的方法将边坡岩体中结构面与临空面绘制成构造裂面圆,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变形性质和机理。圆的半径指向表示结构面走向之一,半径上符号方向表示倾向,临空面按其方位、走向绘制于圆外。结构面按其成因和性质分为层面、片理面、裂面、断层四类,并以不同的符号表示。结构面与临空面交角分为小角度相交、大角度相交、反倾叁种组合关系。总之,构造裂面圆就是将结构面与临空面的空间关系平面化,通过分析两者的组合关系,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变形性质和机理。(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11期)

刘大洲[4](2019)在《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岩质边坡倾覆破坏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较为常见的破坏模式为绕坡脚的倾覆破坏,文章对新水压力分布、坡顶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系数采用力矩平衡原理进行求解。通过分析水压力分布形式的合理性,重点研究了边坡抗倾覆稳定性受坡顶荷载、张裂隙水深度及地震荷载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基于张裂缝底部水压力和结构面中点为定值的水压力分布形式,能够有效改进1/2处地下水位静压力最大分布形式并克服竖直张裂缝底部静水压力分布形式的不足,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利用新水压力分布形式分析更加科学;竖直向上的等效地震荷载、水平背向坡体、张裂隙积水深度的增加以及水流缝堵塞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边坡倾覆稳定性;随着水平地震系数的增加抗倾覆稳定系数逐渐减少,且该变化特征与出流缝是否堵塞无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顾江海[5](2019)在《基于Hoek-Brown准则下的非饱和岩质边坡库水位骤降渗透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岩体的综合性质,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利用Hoek-Brown准则推导岩质边坡的稳定系数公式,并采用Matlab与Geo-studio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库水位骤降情况下不同工况安全系数随时间呈现先减小、后保持不变的趋势,单轴抗压强度σc、岩体性状mi、地质强度指标GSI与安全系数大小成正相关,岩体损伤因子D与安全系数大小成负相关。整体孔压大小顺序为:下部监测点≥中部监测点≥上部监测点,库水位骤降速率越大,不同监测点孔压达到最小的时间越短,最终孔压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李龙江[6](2019)在《道路工程挖方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蒲新区虾新快线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对K1+240—K1+320左侧灰岩边坡段、K1+420—K1+590深路堑边坡段和K2+760—K2+980深路堑泥岩超高边坡段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30期)

吴迪,邱月,张娟,王钰轲,宋文智[7](2019)在《地震作用对Hoek-Brown准则下叁维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滑坡灾害的重要诱导因素。对于满足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叁维岩质边坡,利用切线技术构建了非线性准则下叁维破坏机制,基于拟静力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叁维极限分析方法,开展了地震作用对叁维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而降低,地震作用的影响程度随着坡度和宽高比的减小而更显着;等效MohrCoulomb参数的取值会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边坡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变浅,其叁维特性变弱。(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王瑞[8](2019)在《浅谈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形复杂,岩土结构较为多变。道路建设时,许多岩质顺层岩质边坡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是边坡治理设计的重要前提。文章以运城某道路边坡为例,利用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模式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方案。(本文来源于《华北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赵维,王润清,年廷凯[9](2019)在《基于弯曲倾倒破坏模式的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解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悬臂梁法是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与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然而目前主要做法是对破坏面上全部岩层依次迭代求解,不够简便,很难在现场快速初步判定边坡稳定性。在悬臂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层临界失稳高度与预设破坏面上岩层高度比较分析,将破坏面上的岩层分为稳定区、主动倾倒区和被动倾倒区,进而基于极限平衡原理,提出相应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同时利用S区几何面积的大小,初步判定边坡的倾倒风险。通过2个工程实例及离心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贺小黑[10](2019)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估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缺乏快速定量评价边坡稳定性方法问题,采用FLAC强度折减法计算了24个不同坡高、不同坡角、不同岩体质量级别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稳定性系数等值线图,该稳定性系数等值线图即为要构建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查询系统,利用该查询系统,可以在已知坡高、坡角、岩体质量级别等条件下快速地查询到边坡稳定性系数,进而对边坡的稳定程度做出评价,实现了合理地定量快速评价边坡稳定性的目标。将该稳定性系数查询系统应用到一些边坡稳定性评价实例中,结果表明:用稳定性系数查询系统评价的边坡稳定性与其他学者用复杂评价方法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用本文提出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查询系统进行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岩质边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海拔寒区矿山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于现行理论与技术还难以全面解决未来高寒边坡失稳机理和灾害防控的所有问题,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寒边坡开采研究体系和边坡稳定性判别标准.本文对高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边坡物理相似模拟、多场多相耦合数值模拟、变形破坏原位监测、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失稳机理五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高寒岩体变形破坏有关的研究成果,继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总结出高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开采扰动条件下高海拔寒区矿山边坡岩体结构损伤劣化机制,二是冻融循环条件下流-固-气多相多场耦合边坡失稳时效特征与评价方法;并就未来高寒边坡变形和破坏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予以分析,指出开展不同应力路径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岩体结构损伤劣化机理研究,开展爆破采动条件下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结构面致溃机制及边坡失稳破坏研究,开展地震荷载作用下高海拔寒区节理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致灾规律研究,研究多场多相耦合条件下节理岩体损伤劣化机理,开展高海拔寒区矿山边坡抗寒多参量实时安全监测及失稳预警技术研究五个方面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质边坡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杨,冯文新,董宏炳,宁立波,李煜.高陡岩质边坡覆绿植物生态需水量计算[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2].李长洪,肖永刚,王宇,卜磊,侯志强.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及趋势[J].工程科学学报.2019

[3].许建瑞.构造裂面圆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方法[J].工程勘察.2019

[4].刘大洲.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岩质边坡倾覆破坏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5].顾江海.基于Hoek-Brown准则下的非饱和岩质边坡库水位骤降渗透稳定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6].李龙江.道路工程挖方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交通世界.2019

[7].吴迪,邱月,张娟,王钰轲,宋文智.地震作用对Hoek-Brown准则下叁维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王瑞.浅谈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9

[9].赵维,王润清,年廷凯.基于弯曲倾倒破坏模式的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解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10].贺小黑.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估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碎裂岩质边坡破坏形式文献[41]得出的碎裂岩质边坡滑...边坡失稳时的塑性区域贯通图单滑动面边坡试验照片预应力锚索监测曲线单平面滑动受力形式

标签:;  ;  ;  ;  ;  ;  ;  

岩质边坡论文_张杨,冯文新,董宏炳,宁立波,李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