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南湖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草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南湖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态修复是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探索南宁市青秀区南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方法及途径,观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帆布及脚手架等材料在上湖区域搭建约670 m2、水深1.6~2.0 m的围隔试验区。清除实验区内鱼类以减少对水体的搅动,投放EM菌种增加透明度,然后种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待沉水植物生长良好后再投放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河蚌(Anodonta)等水生动物,建立新的生态系统;苦草种植密度为1.4 kg/m2,鲮、环棱螺、河蚌的投放密度分别为6 g/m2、10 g/m2、1 g/m2。结果显示,新的生态系统经过5个月构建完成并趋于稳定,试验水体水质从原来的地表Ⅴ类水提高至Ⅳ类(GB 3838-2002);透明度从0.25 m上升并稳定在1.8 m,透明度增加了6.2倍;高锰酸盐指数(CODMn)从8.8 mg/L下降至2.6 mg/L,整体下降了70%;总磷(TP)从0.10 mg/L下降至0.04 mg/L,减少了60%;总氮(TN)从1.37 mg/L下降至1.17 mg/L,下降了14.5%;叶绿素a(Chl-a)从51 mg/m3下降至4.6 mg/m3,下降了91.1%。与整个湖区相比,试验区透明度提高了3倍以上,高锰酸盐指数降了3.7%,总磷降低了63.6%,总氮减少了4%;叶绿素a减少了89.4%。试验表明,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总磷,抑制藻类生长,显著提高透明度,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可以在南湖大面积推广和实施。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选址与构建方法
  •   1.2 试验区生态修复实施步骤及方法
  •     1.2.1 清除试验区鱼类
  •     1.2.2 改良试验区水质及底质
  •     1.2.3 种植沉水植物
  •     1.2.4 投放大型底栖生物和鱼类
  •     1.2.5 日常维护管理
  •   1.3 监测指标、方法及频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体透明度变化
  •   2.2 水体总氮变化
  •   2.3 水体总磷的控制作用
  •   2.4 水体CODMn浓度变化
  •   2.5 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
  • 3 讨论
  •   3.1 草型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
  •   3.2 沉水植物的品种选择与种植密度
  •   3.3 草型生态系统对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影响
  •   3.4 有关EM菌液投放问题
  •   3.5 鱼类及底栖动物的品种与密度控制
  •   3.6 构建全南湖草型生态系统的建议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宗永,马海霞,韦兰英,吴延志,邓慧夫,刘德海,杨明慧

    关键词: 草型生态系统,富营养化,防治,南湖

    来源: 水生态学杂志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

    基金: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33145)

    分类号: X524

    DOI: 10.15928/j.1674-3075.2019.02.006

    页码: 35-40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410K

    下载量: 14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草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南湖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