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助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学历教育,自考,助学,规范服务
社会助学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鹰[1](2018)在《社会助学机构的教学支持规范服务及其完善——以“二学历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社会助学机构,其助学服务的规范与否,影响着助学效果和机构自身的健康成长。社会助学机构的现实状况总体是健康的,但社会助学机构教学支持服务中也不乏一些不规范之处:招生咨询不规范,教学手段不给力,支持服务不到位,办学体制有待完善,教学目标错位。基于上海"二学历教育"的学习特点,提出进一步规范社会助学机构教学支持服务的建议:1.规范服务从招生做起;2.努力营造规范的教学环境;3.丰富"二学历教育"的助学手段;4.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5.树立终身教育的助学理念;6.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导向作用。(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黄红玲[2](2018)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学历有以下五种:普通高校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其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立30多年以来,作为一种被社会和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以考促学、在特定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教育共同成为我国国民提升学历的选择之一,为了不挤占普通高校教育的教育资源,有效发挥自身的特性,社会助学机构承担了自学考试的主体功能。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198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第一次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做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至此,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开,大大拓宽了办学主体,除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助学主体外,社会助学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它的角色和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的研究调查得知,目前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较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完善法律法规、深化课程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稳定教师团队、从教、学、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估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社会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自考机构的助学调查。分别从社会助学的办学形式、社会助学的办学环境、社会助学的教学质量、社会助学的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Excel20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叁部分是在第二部分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相应问题和分析。一是提出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象:第一是招生市场混乱,助学机构违规现象较多;第二是社会助学教学质量不高,自考通过率低;第叁是社会助学环境不良,忽视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第四是社会助学的管理能力不足。二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PEST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因素上是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力;经济因素上是办学思想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社会因素上是重应试教育,轻德行教育;技术因素上是教学方式单一,专业设置与教材建设存在滞后性。第四部分是在前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索夫矩阵作为分析方法,从市场渗透策略、市场开发策略、产品开发策略、多角化经营策略四个方面对广州市社会助学自考机构提出更多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拥军[3](2016)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的学生管理问题,基于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社会助学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武汉DZ学院为例,分析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绪论部分主要描述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问题的背景由来,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及意义,本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对学生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问题。接下来从相关概念分析入手,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着重研究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在学生管理的特点方面,主要通过与普通高校进行对比,总结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的学生管理形式为保姆式管理,学生管理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别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重点管理。之后,本文重点采用了湖北省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的相关数据,尤以武汉DZ学院为例,从助学对象、管理主体和助学机构叁个角度探讨了社会助学机构存在的学生管理问题。从助学对象来看,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及活动方面;从管理主体来看,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队伍出现的不稳定、不科学、素质低、数量少等方面;而从社会助学机构来看,其问题主要集中于管理机制不灵活、校园文化不丰富以及应急防范机制不健全等。在成因分析方面,针对叁个视角的问题逐一进行解析。在助学对象方面,社会助学机构的生源特点是主要原因,从生源素质较低、结构复杂、规模减少等主要方面解释了学生管理问题的由来;在管理主体方面,管理队伍管理理念滞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乏是重点;在助学机构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制度设置不合理成为制约其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硬伤。最后,根据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图从加强对其学生特点的重视、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改善助学机构的管理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出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助学机构学生工作现状的管理机制,让社会助学机构真正的服务于自学考试的学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管理水平上向普通高校看齐。(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时磊[4](2011)在《福州市社会助学机构办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扩招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有志于进入高校学习深造的学生求学无门,被挡在高校之外,同时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为了工作的需要,或者为了将来有个更好的前途,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对于这些需要取得学历但有没机会进入普通高校的人来说,参加自学考试是他们取得所需学历的重要途径。自学考试制度在我国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它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由于自学考试所涵盖的理、工、农、医等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青年来讲,自学起来难度往往很大。加之,参加自学考试的许多高考落榜生,因为自学能力、意志力比较差等,所以需要社会助学机构对他们予以有力的支持。一时间,社会助学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涌而出。但是,随着社会助学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质量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办学的功利性过强、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学习要求、师资力量过弱等等。从而导致社会助学机构在管理上出现混乱、教学中不够规范的情况,严重影响着自学考试事业的顺利发展。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助学机构办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成人教育办学理论问题,为办学实体尽力指明发展道理,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调查福州市部分社会助学机构的基础上,作者对福州市社会助学办学问题开展了研究,以期推动福州市自学考试事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首先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在确定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涉及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社会助学机构等几个概念做了界定。其次,以福州市社会助学机构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福州市不同类型的社会助学机构开展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再者,在考察一些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对本研究的几点启示。最后,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福州市社会助学机构当前办学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即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监督体系;构建以助学机构自身为核心,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企业积极参与为主体,多渠道筹资的经费筹措体系;建立以理论知识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1-04-01)
黄伟[5](2005)在《社会助学机构评价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20 多年的发展,选拔和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人才,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良好的发展下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它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也将逐步提高。社会助学机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对它开展评价和监督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借鉴国外私人办学经验,结合国内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助学机构评价系统进行研究。本论文介绍了教育评价理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等,通过设计专家调查表的方法设计出助学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指标的权重,并且设计出助学机构评价系统,可能在实效性上跟实际情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毕竟是对我国助学机构评价系统的一次尝试,为以后的评价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5-05-09)
许建领[6](1996)在《浅论自考机构对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浅论自考机构对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管理厦门大学许建领我国的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是由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叁者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个人自学是基础,国家考试是主导,社会助学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连接前两者的桥梁,也是...(本文来源于《吉林教育科学》期刊1996年01期)
社会助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学历有以下五种:普通高校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其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立30多年以来,作为一种被社会和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以考促学、在特定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教育共同成为我国国民提升学历的选择之一,为了不挤占普通高校教育的教育资源,有效发挥自身的特性,社会助学机构承担了自学考试的主体功能。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198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第一次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做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至此,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开,大大拓宽了办学主体,除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助学主体外,社会助学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它的角色和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的研究调查得知,目前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较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完善法律法规、深化课程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稳定教师团队、从教、学、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估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社会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自考机构的助学调查。分别从社会助学的办学形式、社会助学的办学环境、社会助学的教学质量、社会助学的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Excel20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叁部分是在第二部分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相应问题和分析。一是提出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象:第一是招生市场混乱,助学机构违规现象较多;第二是社会助学教学质量不高,自考通过率低;第叁是社会助学环境不良,忽视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第四是社会助学的管理能力不足。二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PEST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因素上是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力;经济因素上是办学思想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社会因素上是重应试教育,轻德行教育;技术因素上是教学方式单一,专业设置与教材建设存在滞后性。第四部分是在前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索夫矩阵作为分析方法,从市场渗透策略、市场开发策略、产品开发策略、多角化经营策略四个方面对广州市社会助学自考机构提出更多的对策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助学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鹰.社会助学机构的教学支持规范服务及其完善——以“二学历教育”为例[J].大学教育.2018
[2].黄红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李拥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4].时磊.福州市社会助学机构办学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5].黄伟.社会助学机构评价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5
[6].许建领.浅论自考机构对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管理[J].吉林教育科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