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胡[1]2009年在《中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以来,我国开始了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受城市偏向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制约,农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到农业发展,并造成工业品市场萎缩,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还极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本文在对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演进过程、农民收入问题表现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形成的复杂原因,分析了我国转型期特定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并在借鉴日本、中国台湾、巴西及美国等先期发展国家(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消除二元社会制度排斥、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入手,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对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并在对现有研究分析评价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角度。通过对有关概念的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和范围。根据研究目的,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基础理论介绍了经济学中有关收入分配差距测度与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变动规律的研究,介绍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其在解释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时的局限性,结合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转型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征,着重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的收入分配理论,为研究分析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收入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叁章中国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及农民收入问题成因分析回顾了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演进的历史进程,分析了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的状况及特征;从农民收入的各种来源出发系统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最后指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相对低下的根本原因,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第四章中国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回顾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进发展历程,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下传统部门收入、现代部门工资性收入和利润的决定规律及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并以全国31个省区2004年度截面数据及全国改革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工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转型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第五章中国转型期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回顾了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发展演进历程,分析了转型期二元社会结构下特定的农业经营制度、粮食流通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等对农民经济权利的排斥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深入研究了转型期城乡二元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农村教育投入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保护制度等对农民社会权利的排斥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第六章解决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问题的国际经验总结了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等先期发展国家(地区)解决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问题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巴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教训,为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问题提供借鉴。第七章改革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思路和对策提出了树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发展理念,改革城市偏向的二元社会结构,加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加强对弱势群体农民扶助的思路。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县域工业、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促进劳动力转移、实行城乡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加大政府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建立农民组织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1)从收入来源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指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相对低下的根本原因,并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较系统地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我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2)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勾画了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指出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现代工业发展程度较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人均土地资源较少,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农民农业经营收入增长。而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也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工资水平被严重压低。城市化水平低下,农村人口庞大,制约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借助31个省区截面数据及全国改革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转型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二元系数的回归方程的总体线性在5%水平显着,二元经济结构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将会稳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3)分析转型期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民权利的排斥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指出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经营制度,限制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制约了农民的选择空间;对粮食流通的限制和粮价管制损害了农民利益,制约了农业经营收入增长。失衡的农村金融制度将农村资金输往城市,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到农民金融资产收益水平。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增加了农民转移就业的成本,恶化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社会环境,阻碍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而城乡二元化的财政税收体制使农民承担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成本,使得农民这个低收入群体承担了不公平的税费负担、享受不到充分的社会保障;使得农业这个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有重大贡献的弱质产业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和保护,减少了农民转移性收入。(4)从改革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结构、加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加大对弱势群体农民扶助的思路,提出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县域工业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树立公正平等的理念,消除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合理限制,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考虑农业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稳定的贡献,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加速土地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改革二元财税体制,实行城乡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建立农民组织,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等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性对策建议。
余长火[2]2006年在《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主题是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中国农民收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近代以来,农民收入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了解中国农村家庭当前的状况和变化,深化对农民收入实际的认识,明确现金收入在转型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新变化,对于把握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目的明确后,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可靠的情况为依据的正确判断。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与理论。首先,指出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必然带来社会转型,叁农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两个趋向”是转型期的普遍规律。其次,分析转型期的农民,以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法国“农民的终结”为例,进而回答今天,谁是“农民”。最后,探讨转型期的农民收入,认为收入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引进古典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私有制与两极分化的分析、消费函数理论等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章提出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首先,说明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转型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型发展新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次,点明从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农民的发展,对中国农民利益群体进行分析,回答今日中国,谁是“农民”。再次,概括50多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当前的农民收入问题。最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市场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第叁章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剖析。首先是农户调查介绍,包括选择农户的依据和农户基本情况。然后是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增长趋势分析,包括农户现金收入水平计算公式,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农户
张小兰[3]2003年在《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新历史转型时期:一是中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加速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叁是中国经济社会由“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四是中国农业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被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整个国家小康社会建设的短边限制,没有农村的小康社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不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叁农”问题,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叁农”问题的关系来看,农民问题是核心;而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收入问题。事实上,从目前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县乡村镇,许多地区也“穷则思变”进行了各类实验。但至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走低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改观。所以,如何有效地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已成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引起了理论界与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笔者选择经济转型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农民收入问题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以研究,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理论及其重要意义,对197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历史考察,从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两个层面分别解析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并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系统思考与对策设计。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相关理论犷其中对农民收入的相关概念、重视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国内农民收入有关理论、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等方面概述。第二部分主要对经济转型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农民收入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农民收入现状的比较研究;对农民收入现状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要求的差距及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证。第叁部分主要对经济转型进程中农民收入现状的区域实证分析,其中包括对我国非农产业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成因作了简单归纳。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其中包括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农产品价格制度、户籍制度与流动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支持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与论证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非制度性因素分析,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运行与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加入wTO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等方面。第六部分主要对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其中包括我国应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新型农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税费制度;调整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性农业;重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具体对策。 本文较有新意的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有: 1.将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为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并提出制度性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决定着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走势,而非制度性因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期影响很大,也是不可忽视的。 2.将“农业绿色全程产业链条”概念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之中,并指出在农产品市场普遍饱和情况下延长,健全“农业绿色全程产业链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出路所在。 3.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概念。新型农村工业化除了具有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之外,还包括了从生物工程技术带动农村工业化、以绿色产品的国际化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界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包括传统城镇化的内涵,而且还包括了集镇化、村镇化以及以市场化和人口与企业化集群化来带动城镇化的内涵。 5.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新时代,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实现农业知识化为目标.并将农业知识化的内涵界定为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扩大知识资本投入量,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从而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过程。 6.在传统农业集约化经营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内涵,并就促进新型农业集约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举措。
梁世夫[4]2006年在《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期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先后不同程度地进入多重转型时期:一是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二是农业经济运行体制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叁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型,农业增长从依靠土地、劳动等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为在依靠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主要依靠资本、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四是农业经济结构从单一的粮棉油种植业结构向农林牧渔多样化综合结构转型;五是农产品供给从数量约束向质量、效益约束转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六是农业经济发展从依靠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向国内外二个资源与市场转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每一种转型不仅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价值提出了新挑战,也对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政府行为选择上,既要完善以往的行为选择,又要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进行调整性安排,有效地解决政府行为选择上的“错位”、“缺位”现象;在政府行为的执行上,既要强化政府行为执行中监督机制建设,克服政府行为执行中的随意性,提高政府行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效率,又要因地制宜地创造性执行政府行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我国农业经济的多重转型为背景,首先归纳了政府行为的有关理论。其次是根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的弱质性、市场失灵性、农产品的公共性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等产业特征,推理出农业经济活动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从确定和执行的角度描述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选择与执行中的非规范性表现及其赖以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原因,讨论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机制的完善问题。最后是以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中几种政府行为为对象,对我国农业经济多重转型中政府行为的机制完善进行了典型分析。 全文由导论和六章正文组成。正文分为叁个部分。 导论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说明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可能性创新。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全文研究的背景或出发点。 本章在对经济转型范畴评析的基础上,说明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范围、特征、直接动因。其次,则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阶段转型、运行体制转型、增长方式转型、生产结构转型以及农业资源和产品市场环境转型等转型类别的历史过程及其现状逐一地做出归纳性总结。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 第二章是对市场化经济运行体制中有关政府行为的理论梳理。首先归纳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政府行为理论,说明经济市场化运行下
吕少德(Lyu, Shaode)[5]2015年在《农户资源配置视角下的粮农收入研究:一个村庄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已有的大量相关研究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农民收入的现状、问题和增收对策做了系统的分析,但从农户资源配置的微观视角对该问题所做研究很少。本研究首先梳理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针对中国实际提出农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理论假说;然后基于作者对一个具有较广泛代表性的普通产粮村的逐户调查,做村庄个案分析,用统计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该村165户农户2012年生产和收入的截面数据,检验农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最后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提出理论解释和改进思路。根据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合理的具体标准是供需平衡和劳动耗费最少。本文假定农户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其家庭纯收入最大化。由于当前中国农户处在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夹缝中,面临各种复杂的矛盾,其资源配置效率很难达到最优,因此其收入也很难达到最大化。对案例村庄的实证分析表明,从劳动耗费最少的标准看,农户农业生产中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过多,存在浪费;从供需平衡的标准看,粮食生产在政府价格支持政策下能较好地对接需求,而蔬菜生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波动剧烈,常造成资源浪费。总体而言,农户资源配置效率未达到最优,因此其收入也未能最大化。理论分析表明,在中国当前的大转型时期,农户的资源配置方式具备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叁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属性,其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适应,因此很难使其资源配置达到最合理的水平。具体而言,农户资源配置方式中的自然因素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先进的生产力要求;农户资源配置方式中的市场因素相较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亦显得落后,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农户资源配置方式中的计划因素则未能及时发展完善并跟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进农户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思路是按照典型示范、农民自愿、政府扶持的原则推进农民合作化,同时加强政府对农业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韩新宝[6]2007年在《转型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使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给现阶段农民增收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社会转型为基点,立足于当前农民增收的现实,科学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努力探讨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对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基本特征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社会转型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同时,简单地回顾了中国社会转型以来农民增收的历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阶段农民增收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其次,本文着眼于转型期农民增收的现实,系统地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历史、制度、观念、劳动力素质、组织、资源因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认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农民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内在关键因素,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组织因素。最后,本文重点论述了转型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增收的根本,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是增收的关键,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是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城市反哺农村的道路是增收的可靠保障等措施。从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积极探讨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不仅有助于找到解决“叁农”问题的突破口,为农民增收另辟新径,而且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赵兴罗[7]2005年在《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对收入分配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收入分配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运行,影响了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对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论文选取现实生活中人们高度关注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使研究的问题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现实问题,不仅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解决现实收入分配中凸现矛盾的迫切要求;它不仅关系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措施的落实,而且关系到长远的改革事业的取向,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此外,通过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研究及认识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分配关系认识的深化。因此,研究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包括导论和七章正文。 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文章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写作特点及不足之处。该部分着重分析了居民收入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研究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重要意义,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描述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总结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特征以及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1)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结构上表现为城乡居民之间、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呈现出城乡分化、地区分化、行业分化、高低收入阶层分化、财富累进扩大趋势、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特征:(3)通过对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纵向比较和国际
刘艳新[8]2013年在《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由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孵化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能真正做到按劳分配,广大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长期偏低。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是思考和重新审视我国当前分配不公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解决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是调整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分配公平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理论界要着重研究的一大课题。论文在充分挖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站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看待我国当前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揭示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的现状、成因和有效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的对策、路径。论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中有关劳动与分配关系的追溯与深入分析,是研究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的理论起点和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尊重劳动,以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倡导体面劳动的重要理论依据。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解决当前分配不公问题,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实践意义。对照现实,当前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一从普通劳动者整体劳动报酬偏低看,表现为居民收入及劳动报酬“两个比重”低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低,工资增长率低。二从低端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看,表现为一线工人劳动收入明显偏低和农民工劳动收入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以及农民劳动收入低等方面。叁从劳动收入偏低同时大量存在的不合理的非劳动收入畸高对比方面看。影响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力落后和人力资本匮乏、制度缺陷、分配话语权缺失等方面,其中由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匮乏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制约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的根本原因;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和分配制度不完善、转型期经济社会体制缺陷是重要原因;由普通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政府和企业分配职责失范、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及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甚微造成的普通劳动者分配话语权缺失是具体原因。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水平,解决社会分配公平问题,需要从发展生产力、提升人力资本、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社会体制和分配制度、保障普通劳动者分配话语权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培训教育投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的根本点和难点。在制度完善方面,需要改革完善经济社会体制,提供有利的体制环境,尤其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着重提高“两个比重”;大力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分配政策向普通劳动者倾斜;规范和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在保障普通劳动者分配话语权方面,首先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其次政府在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上要发挥实质性作用,再次大力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及工会作用,最后要夯实保障普通劳动者权益的法制基础。
茶世凯[9]2012年在《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叁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由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等制度、政策偏差等历史遗留问题,在户籍制度、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城乡不同的政策,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增收基础不稳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包容性增长”理念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是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的,更加具体化,富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发展内涵广泛。“包容性增长”理念将贯穿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践行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容性增长”理念,旨在为所有人群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构建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体制机制;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这样,有助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克服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和谐的的问题,实现社会均衡发展。本文以“包容性增长”为视角,解析农民收入偏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成因及后果,并提出改善农民收入状况的建设性对策思路。首先是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度,为农民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破除人口流动的障碍,营造发展机会平等的制度环境;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逐步实现与城市土地同权同价,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公平合理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农民阶层获得稳定的转移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健全农会等自治维权组织,增加话语表达权;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之间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他们的国民待遇,扭转农民阶层的弱势状况,实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
樊丽淑[10]2004年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这场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入手,着眼于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基本形成了一种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这堪称奇迹的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无论是在个体之间,还是在区域之间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所呈现的明显扩大趋势,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体系进行回顾与评析,并对现有的诸多测量指标进行了优劣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情况选择了本研究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然后据此从省际、东中西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区域角度,对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农民收入的差异进行了动态的实证描述,同时采用theil模型对农民收入的总体差异进行了区域分解。结果表明,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改革以来,我国地区间农民收入均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而且扩大的速度快,幅度大,且目前仍处在库兹涅兹所提出的“U型”曲线的中期阶段;东部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收入差异较大,目前已进入国际上公认的较大不平等的范围,而中部内部差异较小,目前仍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农民收入增长在东部与中部之间出现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这一现象在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之间却没有发生;高收入与低收入水平区内部差异小,而介于中间收入水平的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且保持着较强的扩大趋势,这一点基本上与“U型”理论的结论相符。同时theil模型的结果表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是引起农村收入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由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组成。在第四章,首先建立了我国地区农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基本数量模型,然后据此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对我国农民收入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工资收入是造成各地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来源,为此本论文在第五、六章又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依据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文化素质及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实证,并首次利用对数方差法对区域间收入差异中的乡镇工业“工资”与“就业机会”不平等进行了数量分解,结果表明,“就业机会”不平等是引起地区非农收入差异更重要的原因;同时,针对各收入区组建立了数量模型,对其内部差异产生的因素进行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研究.二...二.二.......留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各地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同的微观因素。但通过分析发现,上述原因虽对地区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动有很大影响,但都不足以完全能够解释。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江浙一带并不是教育水平等条件很好的省份。这说明上述因素并不能根本说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优于中西部的原因。 因此本论文又从制度的视角,依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国家经济政策及制度环境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不仅仅只是由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所致,从本质上来看,应是各地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异所致。东西部农村的差距首先体现为制度上差异,然后才体现为经济上的差异。正是由于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陆的制度差异导致了产权差异、激励制度的差异以及配置资源的差异等,从而使东中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差异,并由此带来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 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消费不振,而这与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低迷有直接的联系.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必将会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本论文在第叁部分对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需求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上的分析,在实证分析中对衣着panel date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出了更为接近我国实际的分析模型。分析一这之结果表明,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已成为目前我国消费低迷最重要的原因, _、、‘__止川也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后凯恩斯学派有关收入差距与总消费关系的理论。后又进一步对收入差异进行了评价,并对现有的一些纷争提出了二些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我国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是否适度的原则,并尝试建立了我国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适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部分主要包括第七章、第八章。 第四部分主要是依据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未来我国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政府调控收入差异的必要性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国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王恩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2]. 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 余长火. 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 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张小兰. 四川大学. 2003
[4]. 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期政府行为研究[D]. 梁世夫.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 农户资源配置视角下的粮农收入研究:一个村庄个案[D]. 吕少德(Lyu, Shaode). 清华大学. 2015
[6]. 转型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韩新宝. 燕山大学. 2007
[7]. 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 赵兴罗. 武汉大学. 2005
[8]. 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收入偏低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艳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9].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茶世凯.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10]. 中国经济转型期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研究[D]. 樊丽淑. 浙江大学. 2004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收入分配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