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平均态论文-林日志

气候平均态论文-林日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平均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DVI,气候平均态,台湾地区

气候平均态论文文献综述

林日志[1](2019)在《台湾地区植被指数与气候平均态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8-2018年SPOT/NDVI数据和同期气温、降雨数据,采用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等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平均态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台湾岛高海拔地区植被(林地、草地)受降雨的影响较气温更为突出,城市及居民用地等低海拔、高密度人类聚集区,NDVI对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气候复杂,气候平均态(气温、降雨)对台湾地区整体NDVI变化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李星雨,毕训强,张贺[2](2018)在《全球模式NCAR CESM和CAS ESM对亚洲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性能评估:气候平均态和降水日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NCAR 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NCAR)和中国科学院的CAS ESM(Earth System Mode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两个地球系统模式对亚洲东部夏季气候态的模拟性能。使用NCAR CESM和CAS ESM各两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一共进行了4组长达19年(1998~2016年)的数值积分试验,并通过对2 m气温、降水强度和降水日变化等的分析,比较了这两个模式在亚洲东部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CAS ESM和NCAR CESM均能模拟出夏季2 m气温和降水强度的大尺度分布特征,但整体上模拟得到的地表面气温偏暖、降水强度偏弱。对于降水日变化而言,观测的日降水峰值在陆地上主要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在海洋上则出现在午夜到凌晨时段。两组低分辨率试验模拟的陆地降水峰值出现过早,且无法模拟出四川盆地的夜间降水峰值和部分海洋地区凌晨或上午的降水峰值。提高分辨率对模式的模拟性能有显着的提升作用。高分辨率下,NCAR CESM和CAS ESM对陆地和海洋的降水日变化模拟性能都明显提高。对降水日变化的定量化分析表明,高分辨率CAS ESM模式对整个亚洲东部降水日变化的模拟最优。目前模式对海陆风的模拟还不太理想,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模式模拟性能,需要重点完善与气温、降水过程相关的物理参数化方案。(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李书博,吴统文,张洁,张芳,WANG,Jun[3](2015)在《BCC-AGCM-Chem0模式对20世纪全球O_3气候平均态及季节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由国家气候中心最近研发的全球大气环流化学模式BCC-AGCM-ChemO对1871-1999年全球大气O_3浓度进行了模拟,并利用全球臭氧和紫外线辐射数据中心(WOUDC)提供的O_3台站观测资料以及第5次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CMIP5)整理的一套全球O_3分析资料对BCC-AGCM-ChemO模拟的O_3的气候平均态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BCC-AGCM-ChemO模式模拟出了全球年平均的O_3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北半球O_3浓度高于南半球,O_3的经向分布大致呈由低纬向高纬递增;模式可以再现台站观测的O_3浓度垂直分布结构;相对于CMIP5分析数据,BCC-AGCM-ChemO模拟的O_3气柱总量在40°S以南的南大洋区域,模拟值偏低3~6 DU,在40°S-50°N中低纬地区略偏高3~6DU,陆地地区差异明显大于海洋地区,这些模拟偏差与地面排放和模式中O_3水平和垂直平流输送的影响有关。(2)BCC-AGCM-ChemO模式对全球O_3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的O_3柱浓度与CMIP5资料的结果在1、4、7和10月的全球格点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0.97,0.86和0.91;模式再现了南、北半球O_3浓度春季偏大、秋季偏小的特点;(3)从模式模拟和台站观测的对比分析来看,500 hPa以上的对流层中高层与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的O_3季节变化峰值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表明500 hPa以下的中低层区域O_3变化可能受地面排放和干、湿等过程的影响较大,而对流层中高层的O_3变化可能与化学过程和平流层向下的输送影响较大有关。(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5年06期)

刘辉,范可[4](2014)在《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20CR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及中国东部地区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新发布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20CR)对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及中国东部气温降水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20CR再分析资料对欧亚地区四季环流气候平均态刻画能力与NCEP2资料的相比,均呈现北部中高纬度系统性偏高,南部中低纬度系统性偏低的特点,导致描绘的东亚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这可能与20CR资料在极地海岸地区海冰资料处理时产生的差错有关。与中国东部的站点资料对比则显示20CR对我国东部气温的刻画偏低,而对降水的刻画偏高,站点相关性气温好于降水,东南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平均场和空间相关场结合来看,秋季气温和降水20CR与站点观测资料吻合最好。20CR资料较好地刻画近百年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候指数(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北太平洋涛动、东亚冬季风、阿留申低压等)的年际变率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很好地刻画了阿留申低压1970年代末的年代际增强,西伯利亚高压1970年代末的下降和1990年后的上升趋势及北太平洋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和北极涛动指数1970年代末期由负位相到正位相的年代际转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李昕容,杨海军,王宇星[5](2014)在《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个完全耦合的海气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两组试验中海表温度、盐度、风应力等气候态变化特征以及ENSO强度和频率的变化,研究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对热盐环流减弱的响应。在北大西洋高纬地区注入1 Sv淡水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减弱约90%,这直接导致向北的经向热量输送减少,使北大西洋有明显降温,南大西洋略有升温。这些变化会经过大气和海洋的远程传播以及局地海气反馈作用,影响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赤道东西太平洋的SST都略有增温,但纬向温度梯度和纬向风应力并没有太大变化,赤道太平洋温跃层的深度和倾斜度也基本保持不变。相应地,ENSO强度和频率也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结论:热盐环流减弱会引起全球气候平均态的变化,但对热带太平洋的年际变率没有太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胡亚南,郭慕萍,李肇新,张国宏,李智才[6](2012)在《变网格模式LMDZ对东亚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可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LMDZ的模拟中心移动至中国地理中心附近(37°N,112.5°E),在东亚地区进行加密,使用其对应全球模式同步输出资料进行环流强迫,以观测海表温度SST和海冰SIC资料对下边界强迫,对1979—2008年各年5—9月对500 hPa高度场,850 hPa温度场和地面要素等进行了模拟,并利用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由中国气象台站资料生成的格点资料,评估该模式对东亚地区高空环流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地面温度、降水等的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LMDZ可以较好的模拟平均环流场,其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实际的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和趋势,但总体模拟值较观测值偏低;对副高强度的模拟能力偏弱、模拟的副高位置偏东,但准确的表现了副高随时间变化的移动特性;模式较好的再现了中国区域夏季地面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从数值吻合度看,温度模拟主要呈区域性偏冷距平,在东南沿海地区偏低1~3℃,在西部青藏高原地区偏低3~4℃及以上,中部和东北大部基本无偏差;降水的模拟在中国西北地区与实际观测较为一致,其误差主要表现为在中国东南部沿海模拟的降水偏多;对7个子区域,模式对850 hPa温度场和地面日均气温的再现能力优于对500 hPa高度场的模拟,且子区域间模拟偏差结果相差大,其中华北区地面气温模拟偏差最小,西北区降水值模拟偏差最小。(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胡亚南,郭慕萍,李肇新,张国宏,李智才[7](2012)在《变网格模式LMDZ对东亚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可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LMDZ的模拟中心移动至中国地理中心附近(112.5°E,37°N),在东亚地区进行加密,使用其对应全球模式同步输出资料进行环流强迫,以观测海表温度SST和海冰SIC资料对下边界强迫,对1979—2008年各年5—9月进行了模拟,并利用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由中国气象台站资料生成的格点资料,评估该模式对东亚地区高空环流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地面温度、降水等的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LMDZ可以较好的模拟平均环流场,其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实际的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和趋势,但总体模拟值较观测值偏低;对副高强度的模拟能力偏弱、模拟的副高位置偏东,但准确的表现了副高随时间变化的移动特性;模式较好的再现了中国区域夏季地面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从数值吻合度看,温度模拟主要呈区域性冷偏差,在东南沿海地区偏低1~3℃,在西部青藏高原地区偏低3~4℃及以上,中部和东北大部基本无偏差;降水的模拟在中国西北地区与实际观测较为一致,其误差主要表现为在中国东南部沿海模拟的降水偏多;对7个子区域,模式对850hPa温度场和地面日均气温的再现能力优于对500hPa高度场的模拟,且子区域间模拟偏差结果相差大,其中华北区地面气温模拟偏差最小,西北区降水值模拟偏差最小。(本文来源于《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期刊2012-09-12)

杨蕾,陈文,黄荣辉[8](2006)在《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气候平均态的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大气环流模式(CCSR/NIES AGCM Ver 5.6),对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的气候平均态分布进行分析和模拟。再分析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准定常行星波沿两支波导向上传播,其中一支在对流层上层转向中低纬度传播,另外一支折向高纬度,通过极地波导上传到平流层。其中,1波和2波可以上传到平流层,因而其振幅分布除在中低纬的对流层上层出现一个次大值外,在高纬度平流层中上层会出现一个最大值,3波则主要限制在对流层,其振幅分布除在副热带对流层上层出现一个次大值外,最大值出现在中纬度对流层上层。北半球夏季,整个平流层为东风环流,极地波导不存在,行星波不能上传到平流层,在对流层活动也较弱,1波、2波、3波的传播情况大致相似,表现为在对流层上层由中纬度向赤道地区的传播。相应的振幅分布是,对1波和2波而言,最大值出现在中低纬对流层顶附近,同时在中高纬对流层上层出现一个次大值,而3波的振幅分布正好相反,最大值出现在中高纬对流层上层,次大值则在中低纬对流层顶附近。利用大气环流模式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模式可以比较好地模拟冬夏季准定常行星波的传播路径,但模拟的北半球冬季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的传播明显偏弱,其结果是对1波、2波而言,高纬度平流层中上层的振幅最大值明显小于再分析资料的数值。文中还讨论了数值模拟与资料分析中行星波的差异可能对大气环流模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吴统文,吴国雄,王在志,宇如聪[9](2004)在《GOALS/LASG模式对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近发展了全球海洋 大气 陆面耦合气候模式系统 (GOALS)的新版本 ,实现了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 (R42L9)与海洋环流模式 (T63L3 0 )在 40°S~ 40°N之间的开洋面上海 气通量交换的完全耦合。该模式系统已积分了 40a ,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气候漂移。文中通过对所模拟的后 3 0a平均的热带、副热带地区海温、海表风应力、洋面净通量和降水等的气候平均态与多种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GOALS模式基本上模拟再现了当今气候的一些主要特征 ,对热带气候平均态已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但也注意到 ,与观测相比 ,区域性差异是明显存在的 ,比如沿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和靠近南美沿岸的东太平洋海域以及印度洋海表温度明显偏高约 2℃ ,所模拟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冷舌西伸明显 ,造成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明显偏冷等偏差。这些模拟误差 ,与模式中海表风应力和洋面所得到或释放的净热通量有密切的关系。SST的模拟误差反过来也影响到对降水的模拟(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气候平均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NCAR 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NCAR)和中国科学院的CAS ESM(Earth System Mode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两个地球系统模式对亚洲东部夏季气候态的模拟性能。使用NCAR CESM和CAS ESM各两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一共进行了4组长达19年(1998~2016年)的数值积分试验,并通过对2 m气温、降水强度和降水日变化等的分析,比较了这两个模式在亚洲东部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CAS ESM和NCAR CESM均能模拟出夏季2 m气温和降水强度的大尺度分布特征,但整体上模拟得到的地表面气温偏暖、降水强度偏弱。对于降水日变化而言,观测的日降水峰值在陆地上主要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在海洋上则出现在午夜到凌晨时段。两组低分辨率试验模拟的陆地降水峰值出现过早,且无法模拟出四川盆地的夜间降水峰值和部分海洋地区凌晨或上午的降水峰值。提高分辨率对模式的模拟性能有显着的提升作用。高分辨率下,NCAR CESM和CAS ESM对陆地和海洋的降水日变化模拟性能都明显提高。对降水日变化的定量化分析表明,高分辨率CAS ESM模式对整个亚洲东部降水日变化的模拟最优。目前模式对海陆风的模拟还不太理想,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模式模拟性能,需要重点完善与气温、降水过程相关的物理参数化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平均态论文参考文献

[1].林日志.台湾地区植被指数与气候平均态的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2].李星雨,毕训强,张贺.全球模式NCARCESM和CASESM对亚洲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性能评估:气候平均态和降水日变化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3].李书博,吴统文,张洁,张芳,WANG,Jun.BCC-AGCM-Chem0模式对20世纪全球O_3气候平均态及季节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15

[4].刘辉,范可.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20CR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及中国东部地区的评估[J].大气科学.2014

[5].李昕容,杨海军,王宇星.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胡亚南,郭慕萍,李肇新,张国宏,李智才.变网格模式LMDZ对东亚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评估[J].气象科学.2012

[7].胡亚南,郭慕萍,李肇新,张国宏,李智才.变网格模式LMDZ对东亚夏季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评估[C].S3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2012

[8].杨蕾,陈文,黄荣辉.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气候平均态的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06

[9].吴统文,吴国雄,王在志,宇如聪.GOALS/LASG模式对气候平均态的模拟[J].气象学报.2004

标签:;  ;  ;  

气候平均态论文-林日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