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论文_康宪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梗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脑梗塞,康复训练,肢体,征象,心理,圆孔,乙酰。

脑梗塞论文文献综述

康宪政[1](2019)在《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脑梗塞患者77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和观察组(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NIHSS(10.42±1.33)分,ADL(75.35±8.45)分,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AD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疗效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闫晶[2](2019)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获得效果。方法以我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自相应采取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功能恢复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P <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的效果显着,可充分改善其偏瘫症状、促进肢体功能的良好恢复。(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谢春秀[3](2019)在《脑梗塞患者要如何护理?康复护理4步走》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梗塞病发部位在临床医学上的分类主要有大面积梗死、中等面积梗死以及腔隙性梗死,其中大面积梗死具有起病较急、病情表现危重,可以导致患者发生昏迷,脑疝、四肢瘫痪、偏盲偏瘫以及偏身感觉减退等特点;中等面积梗死主要病发于人体颞叶区、双侧额叶以及基地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部位,且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头痛、出现频繁恶心呕吐、眩晕等,发病后,患者具有神志清醒等特点;腔隙性梗死病(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2期)

刘贞[4](2019)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方式有哪些?》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梗塞疾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在护理前首先要明确脑梗塞疾病的危险性,这类疾病可以导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认知障碍、肢体偏瘫等多种并发症。其次,该疾病的危险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旦患者出现偏瘫或其他疾病状况,很容易伴随终身。然而,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它多由脑血管或心血管血液栓子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游走造成脑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局部供血或供氧障碍,最终导致脑组织呈范围性的坏(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2期)

屠静静,裘丽媛,俞臻赟[5](2019)在《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因子、纤溶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免疫功能水平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S100β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28 d后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神经因子、纤溶因子的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张云霞,高向琴[6](2019)在《经食道超声检查卵圆孔闭合情况及其与脑梗塞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卵圆孔闭合情况及其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CT、MRI检查均有脑梗塞病史患者80例,对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卵圆孔闭合情况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合并卵圆孔未闭(PFO)52例,可见卵圆孔闭合情况与脑梗塞存在相关性。结论:卵圆孔未闭是中老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示卵圆孔闭合情况,及与脑梗塞存在的相关性,早期干预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陈江,张念强[7](2019)在《MRI和CT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MRI)和射线(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2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人全部进行MR、CT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52例病人中,全部阳性病灶为262个,经MR检查出的阳性病灶为262个,检出率100%,经CT检查出的阳性病灶为53个,检出率为20.23%,两者比较差异显着(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MRI检查与CT检查比较,MRI在早期病变、细微病变、脑颅病变等方面比CT检查优势显着,建议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林立勋,李云启,石国钰,郭钦建,葛孚奎[8](2019)在《脑梗塞头颈部CTA征象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探索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并研究脑梗塞头颈部CTA征象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实验共有40例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是我院脑病科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是在72小时内首次发病的,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进行脑梗塞头颈部CTA检查。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可得,颅内外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与性别、是否长期吸烟、是否高血压、LDL-C是否上涨、Hcy是否上涨均有关系,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得,颅内外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出现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导致患者出现脑梗塞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痰、风、淤,颅内外粥样硬化性狭窄可能与中医的火热之邪相关。(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包燕华,常银平,王立明[9](2019)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3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境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吞咽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 83%vs 69. 57%)(P<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心境状态、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海雁[10](2019)在《高血压伴急性脑梗塞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后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血压伴急性脑梗塞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后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着高于B组79.07%(P<0.05),有可比性。且A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2人,占比为.65%,主要表现为脑出血患者1例,用药不良反应患者1例。B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9人,占比为20.93%,主要表现为脑出血4例,用药不良反应4例,死亡1例。相比之下,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B组(P<0.05),有可比性,同时A组患者预后情况显着好于B组(P<0.05)。结论降压治疗时间窗选择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选择降压时间窗,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控制具有重要帮助。(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脑梗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获得效果。方法以我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自相应采取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功能恢复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P <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的效果显着,可充分改善其偏瘫症状、促进肢体功能的良好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梗塞论文参考文献

[1].康宪政.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机制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闫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谢春秀.脑梗塞患者要如何护理?康复护理4步走[J].家庭生活指南.2019

[4].刘贞.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方式有哪些?[J].家庭生活指南.2019

[5].屠静静,裘丽媛,俞臻赟.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6].张云霞,高向琴.经食道超声检查卵圆孔闭合情况及其与脑梗塞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7].陈江,张念强.MRI和CT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8].林立勋,李云启,石国钰,郭钦建,葛孚奎.脑梗塞头颈部CTA征象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探索和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9].包燕华,常银平,王立明.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10].李海雁.高血压伴急性脑梗塞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后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与欧姆龙BP-203RPII的对比实验Fig6.4...脑梗塞病人的年龄分布脑梗塞病人的年龄与PWV的散点图靶器官损伤与患病时间生存函数(a.高血...脑梗塞-(a) 左侧大脑半球梗塞脑梗塞-(b) 左侧大脑半球梗塞

标签:;  ;  ;  ;  ;  ;  ;  

脑梗塞论文_康宪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