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系,国际,结构,霸权,体系结构,现实主义,中国。
国际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包广将[1](2019)在《中美战略信任的维系:不对称结构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美国优先"理念、中美贸易战以及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反映了中美权力转移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权力转移压力下,中美战略信任问题愈发凸显,如何维系战略信任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文章从"不对称关系结构—国际体系"的互动视角构建了分析框架,并认为,强不对称和弱不对称两种双边关系结构与开放性和封闭性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的组合塑造了国家的行为逻辑,为国家间战略信任的维系提供了四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体系结构。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文章结合现实与历史,深入分析了中美维系战略信任的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不对称性的弱化与国际体系的开放性发展共同塑造了中美两国的行为逻辑,并成为维系两国战略信任的体系结构。由于中美不对称性的弱化具有客观性,因而中美维系战略信任的关键在于维持国际体系的开放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亚太》期刊2019年05期)
毛维准,潘光逸[2](2018)在《均势、霸权抑或协调?德约视域下的国际体系结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体系的结构模式问题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重点议题。作为兰克之后德国最着名的历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德约在此议题上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深邃洞见。德约修正了兰克的国际权势斗争机理,聚焦国际求霸行为的多重机制,强调域外大国的独特优势和体系间互动的特殊机理,并将关注视野拓展到全球体系互动之中。在当前国际变迁形势之下,学者对国际体系结构选择问题的关注也重新激活并修正了德约七十年前的思考。在介绍并评述德约理论之路径创新和因果机制的基础上,文章以德约理论框架为切入点,分别讨论了美国对外大战略的转变和中国所面对的大国博弈中的制衡问题,并在当前权势转移与中美竞争背景下试图展现大国协调机制是一种降低国际体系战争风险的可行选择。(本文来源于《当代亚太》期刊2018年05期)
王剑峰[3](2016)在《国际体系结构与小国对外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国向来都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大国间的权势演变、互动往来、博弈冲突对整个国际体系结构的演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华尔兹所“塑造”的国际体系结构中,大国才是最具影响力的基本单元,是国际体系结构的核心行为体;而小国在国际体系结构中则多处于边缘地位,只能从属于并被动反映国际体系结构的各种变化。在华尔兹的体系结构理论中,这种体系结构特征与行为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呈现出双向性互动的特征,这是因为大国实力超群,国际体系结构在影响大国行为体行为的同时,大国的行为及其相互间的互动亦能反作用于国际体系结构。与之相反,小国由于自身实力欠缺,其在国际体系结构中多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反映体系结构变动带来的各种影响。因此,不同于华尔兹体系结构理论中结构层次与单元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双向性,小国这类特殊的行为体与国际体系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单一性,即体系结构影响小国的对外政策,而小国的对外行为一般难以对体系结构产生反作用。在国际体系结构的单向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等变量的作用下,小国的对外政策一般主要包括结盟、中立、挑起战争和冲突,以及加入或创建国际组织等四种政策选择。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小国的对外政策进行案例分析,笔者提出叁个假设并进行验证分析,最终发现国际体系结构与小国对外政策之间存在以下叁种关系,即当国际体系呈现为两极结构主导时,小国倾向于与对外结盟,亦或是创建或加入国际组织;无论是两极结构,还是多极结构,只要获得其中一极的支持和援助,那么小国就会对外主动挑起冲突和战争;无论在两极结构,还是在多级结构里,小国选择中立政策,国际体系结构和地缘政治因素都是关键变量。最后,笔者认为,小国是不容忽视的和重要的,对小国的研究是不容缺失的。小国在中国的外交战略布局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中民[4](2014)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转型——以行为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为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治理框架内,非传统安全威胁构成了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动力。在国际体系行为体结构的转型方面,国家面临着全球治理的压力和挑战,但它依然是治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建设性、破坏性以及积极与消极作用兼具的非国家行为体,其作用十分复杂。关于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转型问题是,一方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全球治理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霸权的权力与权威,促进了国际权力的分散化;另一方面,霸权国家对全球治理主导权的排他性垄断,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平等,霸权国家防范和阻止新兴国家进入全球治理核心领导层,都使全球治理的霸权特征得到凸显,并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14年04期)
李子江[5](2013)在《国际体系的均衡规范场理论——兼论新型大国关系的结构、维持与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肯尼斯·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单元、结构概念基础上,引进极、维的概念,并以规范场规定宽泛的"结构"概念,建立了充实的范畴空间:单元、极、维、规范场。这一充足的概念系统可以完备地把国际体系视为变动演化的系统进行表述,从而得以把传统的国际政治静态结构系统理论扩充为国际政治经济动态演化均衡规范场系统理论。理论范式比较表明,国际政治体系理论的研究纲领是"极均势",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理论研究纲领是"规范场均衡"。运用国际体系的均衡规范场理论分析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结果显示,四维叁极的国际体系是最稳定的结构形态。(本文来源于《复旦国际关系评论》期刊2013年02期)
张新宇[6](2013)在《冷战后国际体系转型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兼论中国的对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体系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体系结构主要是由体系中重要大国的物质实力分配决定的,大国实力分配的明显变化会导致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转型。以结构现实主义的这一国际体系观分析冷战后到现当今国际体系的转型,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可以从世界、地区、国家叁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赵洋[7](2013)在《国家身份建构中的施动者、结构和实践——一项基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肯尼思.华尔兹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以来,结构就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在华尔兹看来,所谓的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指物质性结构,它支配了行为体(即国家)的行为。在华尔兹所描述的国际关系图景当中,行为体并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而是依据结构的安排去行事。体系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并不仅仅存在着物质结构,还存在着观念结构,而观念塑造了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对于体系建构主义而言,国家不仅仅是行为体,而且是施动者,它们具有对自己的身份和利益进行反思并因而塑造自身的行为的能力。本文认为,只有将国际结构看作是由主体间观念所建构的,才能理解其对于国家身份形成的影响。国家身份的形成既受到结构层次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单位层次因素的影响,它是通过这两种因素的互动所塑造的。如果在研究国家身份的形成时仅仅关注施动者或结构某一方面的作用就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需要同时关注这二者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2013年08期)
朱立群,聂文娟[8](2013)在《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一直较少。作者试图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结构---施动者关系入手,对结构和施动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叁种结构观:关系结构观、规则结构观和实践结构观。前两者强调了体系结构的形态本质,后者则强调了体系结构的生成演变。其次,在梳理亚历山大·温特和科林·怀特对施动性概念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内含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叁位一体的实践施动概念,突出以实践施动模式为基础实现施动性和结构的二元统一。最后考察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过程中的实践施动情况。正是中国的参与实践能动地改造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其中,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策略性往往是能动性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3年02期)
赵浩[9](2012)在《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可以帮助我们从以下叁个方面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的互动机理:(1)互动的动因;(2)体系因素对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决定性作用;(3)崛起的中国对国际体系产生的影响。此外,相关的理论分析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规避来自体系方面的不利影响、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韩献栋[10](2012)在《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历史演化与结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国际体系及其转型的涵义。所谓转型涉及到两个问题,即转型的主体和转型的起点与方向问题。国际体系包括本体构成要素和结构构成要素,而结构构成要素包括权力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本文依此框架考察了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脉络及其构成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转型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亚太》期刊2012年04期)
国际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体系的结构模式问题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重点议题。作为兰克之后德国最着名的历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德约在此议题上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深邃洞见。德约修正了兰克的国际权势斗争机理,聚焦国际求霸行为的多重机制,强调域外大国的独特优势和体系间互动的特殊机理,并将关注视野拓展到全球体系互动之中。在当前国际变迁形势之下,学者对国际体系结构选择问题的关注也重新激活并修正了德约七十年前的思考。在介绍并评述德约理论之路径创新和因果机制的基础上,文章以德约理论框架为切入点,分别讨论了美国对外大战略的转变和中国所面对的大国博弈中的制衡问题,并在当前权势转移与中美竞争背景下试图展现大国协调机制是一种降低国际体系战争风险的可行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包广将.中美战略信任的维系:不对称结构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视角[J].当代亚太.2019
[2].毛维准,潘光逸.均势、霸权抑或协调?德约视域下的国际体系结构选择[J].当代亚太.2018
[3].王剑峰.国际体系结构与小国对外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刘中民.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转型——以行为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为视角的分析[J].国际观察.2014
[5].李子江.国际体系的均衡规范场理论——兼论新型大国关系的结构、维持与转换[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3
[6].张新宇.冷战后国际体系转型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兼论中国的对策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赵洋.国家身份建构中的施动者、结构和实践——一项基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
[8].朱立群,聂文娟.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
[9].赵浩.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0].韩献栋.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历史演化与结构变迁[J].当代亚太.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