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号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信号,风险,防范措施
信号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1](2019)在《海外铁路工程信号工程设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在境外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新挑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并总结国外铁路工程信号工程设计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杨慧[2](2019)在《武汉古田车辆段扩容改造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车辆段既有信号系统,提出了计算机联锁等设备的改造方案,对实施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造工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武汝涵[3](2018)在《关于信号工程设计中车-地匹配因素的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工程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车-地匹配在方案比选中的重要性,充分考虑车载设备控制逻辑限制条件对工程设计带来的影响,希望对高速铁路信号工程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18年12期)
侯高杰[4](2018)在《基于REVIT的BIM技术在铁路通信信号室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铁路通信信号室外工程设计中存在各专业间协调设计效率低和难以指导施工的问题。本文基于既有项目采用基于REVIT的BIM技术进行探索,主要工作有:协同工作、通信信号室外设备族制作、通信信号室外设备放置、通信信号室外设备管线布置、碰撞检测等内容。为解决铁路通信信号室外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各专业间协调设计效率低和难以指导施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5期)
安中伟[5](2018)在《老挝铁路塔那伦站通信信号改造项目中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经验小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老挝铁路塔那伦站通信信号改造项目中通信系统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今后海外项目及"一带一路"项目具体实施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刘菁华[6](2017)在《基于RailML的铁路区间信号工程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大。区间信号设计是铁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闭塞分区的划分和轨道电路的分割两个部分。然而,国内外对这部分工作的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列控基础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的模型,不同专业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现阶段针对闭塞分区划分问题尚没有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分析和计算,缺少全面的优化考虑。而对于轨道电路的分割问题,目前还是主要依靠人工计算来完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铁路信号设计的效率,阻碍了铁路行业的发展。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列控基础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RailML对列控基础数据构建完备而准确的模型,实现数据的统一规范描述。此外,针对RailML参数不够全面的问题,对该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扩展,使其涵盖后续工作必备的参数,为后续信号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2)在研究闭塞分区划分的目标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列车追踪间隔模型,并选择四显示自动闭塞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效率"、"经济"两个策略分别给出了目标函数,并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应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闭塞分区的划分进行了求解;(3)深入研究轨道电路的划分目标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轨道电路分割的数学模型。针对轨道电路分割问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先求得最经济的分割点数目,进一步追求平均目标的分割方案的两步计算法,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问题的求解;(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一条实际线路,首先构建线路的RailML数据模型,并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完成了闭塞分区的划分和轨道电路分割,生成了信号数据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并完善了列控基础数据的RailML模型,实现了数据的统一规范描述;(2)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完成了闭塞分区的划分,并基于NSGA-Ⅱ算法针对两个目标策略实现了闭塞分区的多目标优化;(3)提出了轨道电路划分两步计算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完成了轨道电路分割点的求解。(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3-01)
刘伟兵[7](2016)在《轨道交通共用试车线信号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国内轨道交通的建设方式,可根据规划及实施情况考虑共用试车线或部分试车功能,这样既减少试车线的重复建设,又可节约投资。以青岛地铁1、3号线共用试车线为例,首先对试车线功能及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对试车线的需求进行说明,其次对试车线共用方案按信号系统是否为同一供货商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共用试车线时信号系统室内、室外配置方案,并对试车线共用时可能存在的线路数据、维护管理、界面统一、接口设计、电源及互扰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6年05期)
蔡家军[8](2016)在《高铁信号设备电源冗余改造工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铁车站早期信号设备存在电源输入回路端口未冗余的问题,为确保高铁信号设备安全稳定运用,对高铁车站的信号设备开展电源冗余整治,提出高铁信号设备的电源冗余整治方案。(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王素姣[9](2016)在《信号工程设计的秘密武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VBA编程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对一些常用的算法,数据结构及一些编程难点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铁路采购与物流》期刊2016年06期)
刘秋生[10](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信号工程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深圳地铁2、3、5、6号线延伸线工程的信号设计经验,对延伸线信号工程设计的贯通运营、共用控制中心、系统设备选型的兼容性、与既有线不停运衔接开通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延伸线信号系统扩容方案、系统设备制式、集中站与区域控制器的设置原则、折返能力、国产化方案、调试方案进行了分析,这些是延伸线信号工程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期刊2016年02期)
信号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车辆段既有信号系统,提出了计算机联锁等设备的改造方案,对实施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造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号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雷.海外铁路工程信号工程设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
[2].杨慧.武汉古田车辆段扩容改造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3].武汝涵.关于信号工程设计中车-地匹配因素的注意事项[J].铁道通信信号.2018
[4].侯高杰.基于REVIT的BIM技术在铁路通信信号室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5].安中伟.老挝铁路塔那伦站通信信号改造项目中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经验小结[J].信息系统工程.2018
[6].刘菁华.基于RailML的铁路区间信号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7].刘伟兵.轨道交通共用试车线信号系统工程设计方案[J].都市快轨交通.2016
[8].蔡家军.高铁信号设备电源冗余改造工程设计[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6
[9].王素姣.信号工程设计的秘密武器——计算机辅助设计[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
[10].刘秋生.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信号工程设计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