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态高聚物论文_王初红,刘秀,李明,罗文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玻璃态高聚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玻璃,高聚物,损伤,动力学,机理,时间,成核。

玻璃态高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初红,刘秀,李明,罗文波[1](2016)在《玻璃态高聚物物理老化的若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态高聚物物理老化的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的构建一直是物理与力学界的研究热点。结合近期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聚物物理老化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成果,分析了几种物理老化动力学理论模型的特点和不足,对未来玻璃态高聚物物理老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应用物理》期刊2016年03期)

吴征良[2](2010)在《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粗粒珠簧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粗粒珠簧链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并行计算程序,模拟分析了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破坏过程。第一部分:建立聚合物周期单胞模型。在不同拉伸速率下,模拟计算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破坏过程。分析微空洞产生、银纹扩展及断裂过程和位置分布,考虑应变率相关的临界应力,引入银纹萌生判据验证,得到微空洞和集中应力产生可作为银纹萌生的微观构型。通过引入非仿射位移场,计算参与率随拉伸应变的演化,证实了高聚物银纹化破坏具有线性黏弹性特征。第二部分:定义周期单胞模型纵、横变形约束比λ,给周期单胞施加不同纵、横位移,考察不同应力状态对银纹化的影响。在λ分别取1/12,1/6,1/4和1/3时,计算模拟聚合物银纹破坏的异同。分析不同变形约束比下,银纹微空洞的产生、扩展及断裂过程和位置分布。通过引入非仿射位移场,计算参与率随纵向应变的演化,得到在不同变形约束比时,高聚物银纹化破坏均具有线性黏弹性特征。结合应力-应变响应关系的临界应力,引入银纹萌生判据,得到银纹萌生的微观构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定聚合物材料变形泊松比范围一般在0.2~0.3一致,验证模型算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12-01)

罗文波,唐欣,李其抚[3](2008)在《物理老化对玻璃态高聚物非线性蠕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老化时间的有机玻璃(PMMA)进行常温蠕变测试,分析物理老化和应力对材料蠕变柔量函数的影响.分析表明,老化时间对PMMA蠕变行为的影响满足流变简单性规律,即不同老化时间的蠕变柔量曲线可以沿对数时间轴平移而迭加到参考曲线上.取最长的老化时间为参考状态,依时间-老化时间等效原理,得到了各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老化移位因子与老化时间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呈现线性关系,其负斜率就是老化移位率.结果表明,老化移位率随应力的增高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唐欣[4](2007)在《玻璃态高聚物的非线性蠕变与物理老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聚物被淬火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时,材料将在一个很长时间内处于非平衡态,其结构将随时间演化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理老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材料的介电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都相应地都会发生变化,如介电常数、热导率、比热容、蠕变柔量和抗拉强度等。高聚物和高聚物基复合材料正越来越广泛地作为结构材料应用在许多工程领域,且绝大部分的服役温度低于Tg,因此这些材料的物理老化行为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高聚物物理老化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高聚物的力学性能是时间相关的,强烈地依赖于分子链的运动活性。分子链的运动活性则受温度、应力和老化时间的影响。蠕变是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的时间相关的变形行为。除体积松弛和热焓松弛测量外,观测蠕变柔量的变化也是考察物理老化的一种非常普遍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不同老化和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行为,同时,通过常应变率拉伸测试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考察材料初始瞬时弹性模量(E)和断裂强度(σf)随老化时间(te)的变化规律。在蠕变测试和常应变率拉伸测试前,试件首先被加热到115℃,约高于Tg 10℃,并保温30分钟以消除以前的热力历史,使所有试件均处于相同热力状态。然后迅速降温至不同的老化温度(Τa)下进行老化。老化温度分别为60℃, 40℃和27℃,老化时间最长超过1000小时,所有温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材料在固定老化时间不同应力作用下(≥14MPa)的蠕变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蠕变柔量曲线互不重合,说明材料的蠕变行为是非线性的。我们应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来分析这种非线性行为,通过把高应力下的曲线向低应力(14MPa)下的曲线进行移位构建了蠕变柔量主曲线。主曲线涵盖的时间标度与试验时长相比增大约两个数量级,表明时间-应力等效原理可用来对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加速表征。简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非线性黏弹性蠕变模型,并采用其中的Findley模型和Struik模型对PMMA(Τa=40℃, te=4h)在27℃不同应力下的非线性蠕变行为进行分析,通过遗传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Findley模型和Struik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试验数据。此外,我们将Findley模型和Struik模型的模型预报结果与通过时间-应力等效原理得到的蠕变柔量主曲线进行比较,发现在105s内模型预报结果与主曲线基本吻合,当时间超过105s时,模型预报结果略高于主曲线。研究了不同应力(15MPa、20MPa、25MPa和30MPa)和不同老化时间下PMMA的非线性蠕变行为,讨论了老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等时蠕变柔量随log te而线性递减;同时蠕变柔量曲线可以沿对数时间轴平移而迭加到参考状态曲线上,说明时间-老化时间等效原理是适用的。本文取最长的老化时间为参考状态,通过老化移位因子(φa)构建了每个应力下的主曲线,移位因子与老化时间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呈现线性关系,其负斜率(μ)就是老化移位率。老化移位率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此外,我们还从常应变率拉伸测试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并从中讨论老化时间对材料初始瞬时弹性模量(E)和断裂强度(σf)的影响,在本文讨论的老化时间范围内,两者都随log te而线性增大。本文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57212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05JJ30014)和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开放课题(No.KF0502)的资助。(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7-05-01)

于燕生,钱人元[5](2006)在《从溶胀平衡研究玻璃态高聚物的凝聚缠结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3~15℃室温条件下对聚苯乙烯(PS)颗粒在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胀情况进行目视观察,可以看到,当减小混合溶剂二氧六环/水中的水含量时,PS颗粒从玻璃态到溶胀的玻璃态、溶胀的高弹态、流体态的转变,与PS颗粒升温时从玻璃态到高弹态、流体态的转变相对应.选定混合溶剂二氧六环/水(水6·8wt%)对一个单分散PS试样(Mw=1·68×105)在30℃进行分相平衡和溶胀平衡的测定.分相平衡是先将PS/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水含量6·8wt%)体系加热到130℃使PS溶解成一均相溶液,然后在冷却过程中分相,在30℃达分相平衡(30天)时,浓相高分子体积浓度p″=0·304,稀相几乎为纯溶剂.从Flory-Huggins相平衡理论得出此体系的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0·63.本工作使用的单分散PS试样在选定的混合溶剂,即二氧六环/水(水6·8wt%)中,30℃时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单分散PS颗粒淬冷试样(密度ρp=1·0451g/mL)到达溶胀平衡(80天)时浓相高分子体积浓度p″=0·308.而此淬冷试样经在80℃热处理100h后的老化试样(ρp=1·0470g/mL)达溶胀平衡(70天)时p″=0·312.从溶胀过程中浓相体积变化曲线可知试样经在80℃热处理过程中凝聚网络趋向于更均一,更接近热处理温度下的平衡态,试样密度增大,网络产生了新的链间凝聚,物理交联密度增大(凝聚点间分子量减小).从溶胀平衡理论并取χ=0·63(分相平衡)可得到淬冷试样的物理交联点间分子量Mc=11·6×104,老化试样的物理交联点间分子量Mc=6·9×104.实验结果说明溶胀过程及溶胀平衡的测定可以反映玻璃态高聚物中的凝聚网络结构的细节,而且非常敏感.(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F,ZA■RI,K,WOZNICA,M[6](2003)在《不同应变率下玻璃态高聚物非线性屈服后行为的唯象本构定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描述高温下金属行为的方法并经过修改状态变量本构方程,本研究提出一个无定形高聚物的粘塑性行为的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应变率敏感性效应,应变软化效应和应变硬化效应.在不同应变率和低于玻璃态转变温度(Tg)范围内,利用已发表的单轴试验的实验数据给出了一个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数值算法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示屈服后的本征软化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渐进定向硬化,尤其是对无定形玻璃态高聚物.(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03年04期)

李强,宋名实,唐敖庆[7](1996)在《玻璃态高聚物的损伤和断裂非平衡统计理论(2)玻璃态高聚物细观损伤统计本构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银纹瞬时成核和以指数形式衰减两种成核模型出发,根据前文给出的微裂纹尺寸统计分布函数及其矩生成函数,基于一阶平均损伤函数的唯象定义,得到了在两种成核机理下的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和损伤速率的解析表达式.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考虑到泊松比随应变而变化,又给出了以应变及应变速率表示的细观损伤统计本构方程.从而把应力、应变、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材料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玻璃态高聚物各种力学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的对比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03期)

李强,贺子如,宋名实,唐敖庆[8](1995)在《玻璃态高聚物细观损伤断裂统计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玻璃态高聚物内部细观损伤断裂判据、机理、动力学及统计模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总结,并简要概述了细观损伤统计描述在金属材料及玻璃态高聚物领域里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力学进展》期刊1995年04期)

李强,贺子如,宋名实,唐敖庆[9](1995)在《玻璃态高聚物损伤断裂的非平衡统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细观层次的微裂纹在银纹内扩展模型出发,结合断裂力学与断裂动力学描述了裂尖前缘银纹质断裂所引起的微裂纹扩展动力学过程.把银纹几何结构和力学参数引入到微裂纹演化方程中,得到了随时间演化的微裂纹尺寸统计分布函数,并给出了微裂纹尺寸矩生成函数与任意阶宏观损伤函数.若微裂纹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且微裂纹在材料内部随机取向时,推导出了玻璃态高聚物的断裂几率及可靠性的普遍解析表达式.当微裂纹数目较大时,得到了断裂几率的极限形式——Gumbel分布及平均断裂强度与方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期刊1995年10期)

李强[10](1994)在《玻璃态高聚物损伤断裂的非平衡统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章对玻璃态高聚物内部细观损伤断裂判据、机理、动力学及统计模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总结,并简要概述了最近在金属材料领域内发展起来的细观损伤统计描述。(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1994-08-01)

玻璃态高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粗粒珠簧链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并行计算程序,模拟分析了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破坏过程。第一部分:建立聚合物周期单胞模型。在不同拉伸速率下,模拟计算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破坏过程。分析微空洞产生、银纹扩展及断裂过程和位置分布,考虑应变率相关的临界应力,引入银纹萌生判据验证,得到微空洞和集中应力产生可作为银纹萌生的微观构型。通过引入非仿射位移场,计算参与率随拉伸应变的演化,证实了高聚物银纹化破坏具有线性黏弹性特征。第二部分:定义周期单胞模型纵、横变形约束比λ,给周期单胞施加不同纵、横位移,考察不同应力状态对银纹化的影响。在λ分别取1/12,1/6,1/4和1/3时,计算模拟聚合物银纹破坏的异同。分析不同变形约束比下,银纹微空洞的产生、扩展及断裂过程和位置分布。通过引入非仿射位移场,计算参与率随纵向应变的演化,得到在不同变形约束比时,高聚物银纹化破坏均具有线性黏弹性特征。结合应力-应变响应关系的临界应力,引入银纹萌生判据,得到银纹萌生的微观构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定聚合物材料变形泊松比范围一般在0.2~0.3一致,验证模型算法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玻璃态高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初红,刘秀,李明,罗文波.玻璃态高聚物物理老化的若干研究进展[J].现代应用物理.2016

[2].吴征良.玻璃态高聚物银纹化的粗粒珠簧分子动力学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罗文波,唐欣,李其抚.物理老化对玻璃态高聚物非线性蠕变行为的影响[J].固体力学学报.2008

[4].唐欣.玻璃态高聚物的非线性蠕变与物理老化行为[D].湘潭大学.2007

[5].于燕生,钱人元.从溶胀平衡研究玻璃态高聚物的凝聚缠结网络[J].高分子学报.2006

[6].F,ZA■RI,K,WOZNICA,M.不同应变率下玻璃态高聚物非线性屈服后行为的唯象本构定律(英文)[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

[7].李强,宋名实,唐敖庆.玻璃态高聚物的损伤和断裂非平衡统计理论(2)玻璃态高聚物细观损伤统计本构方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8].李强,贺子如,宋名实,唐敖庆.玻璃态高聚物细观损伤断裂统计力学[J].力学进展.1995

[9].李强,贺子如,宋名实,唐敖庆.玻璃态高聚物损伤断裂的非平衡统计理论[J].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1995

[10].李强.玻璃态高聚物损伤断裂的非平衡统计理论[D].北京化工大学.1994

论文知识图

玻璃态高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应...玻璃态高聚物的银纹化过程玻璃态高聚物在不同温度时的σ...应力对老化移位率的影响拉伸速度和温度对应力一应变曲线的影...一29拉伸断面的SEMFig.3一29SEMoftensi...

标签:;  ;  ;  ;  ;  ;  ;  

玻璃态高聚物论文_王初红,刘秀,李明,罗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