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因子论文_刘君侠,刘琼玉,程晋俊,叶巡,梁志发

导读:本文包含了排放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组分,敏感性,特征,泥炭,成都市,工业废水。

排放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侠,刘琼玉,程晋俊,叶巡,梁志发[1](2019)在《民用煤燃烧污染物排放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自行设计的模拟燃烧-稀释通道采样系统,选用河南、山西、陕西和武汉不同煤种模拟民用燃煤的不同燃烧状态,采集了2种烟煤、2种无烟煤、2种蜂窝煤和1种型煤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将不同煤种燃烧排放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明烧时不同煤种燃烧排放颗粒物差异明显,烟煤燃烧PM_(10)排放因子明显高于无烟煤和蜂窝煤;燃煤PM_(10)排放因子与燃煤挥发分含量相关。不同煤种燃烧时气体污染物排放因子与煤的形态无明显关联,SO_2排放与燃煤硫含量正相关。不同燃烧状态对燃煤气体污染物排放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苏跃进,曹顺安[2](2019)在《废气脱硝氨排放因子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所给废气脱硝氨排放因子,会严重低估脱硝氨排放量。脱硝过程中,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氮物,并通过固体颗粒物、脱硫废水等介质迁移外排,大部分最终以氨气形式排放至大气。使用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浓度代替"氨逃逸",能够更真实反映废气脱硝的氨排放水平。依据实际用氨量和理论用氨量之间的差值,可用于计算分行业的氨排放因子、烟气脱硝氨排放浓度。(本文来源于《节能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乔玉红,叶芝祥,杨怀金,张罡[3](2019)在《成都市铺装道路积尘碳组分特征及排放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成都市区内各级铺装道路积尘中碳组分特征,于2014年4~6月采集了成都市各类道路路面积尘,并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样品碳组分含量,AP-42模型计算碳排放因子。结果显示:成都市铺装道路积尘中OC浓度支路(64.28±30.59 mg/g)>次干路(49.25±20.28 mg/g)>主干路(35.32±14.95 mg/g),EC浓度支路(19.06±10.66 mg/g)>次干路(17.16±7.81 mg/g)>主干路(13.37±6.25 mg/g);碳排放因子支路>次干路>主干路;支路沥青路面积尘的碳组分浓度高于水泥路面,排放因子低于水泥路面;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成都市铺装道路碳主要来源于汽油车排放和柴油车排放。(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石晓丹,陈莎,李素梅,刘影影,张雅娜[4](2019)在《确定道路交通氨排放因子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来自城市道路交通的氨(NH3)排放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剧了PM2. 5颗粒物的形成,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建立高时空分辨的城市道路交通的氨排放清单对于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与清洁空气的管理十分重要。目前,来自于道路交通的氨排放主要使用排放因子法进行估算,因此获得符合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氨排放因子对建立高时空分辨的排放清单尤为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5种获取氨排放因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总结和评价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对其在高时空分辨排放清单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建立道路交通的高时空分辨氨排放清单提供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2019年04期)

尹海龙,郭龙天,解铭,徐祖信,赵东华[5](2019)在《基于特征因子的食品工业废水排放追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雨水管网中工业废水接入导致的混接污染排放,以及污水管网中工业废水突发的非正常排放冲击问题,选择我国典型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企业,通过对企业排放废水中候选水质特征因子的稳定性及显着性分析,得出钾、钠、氯化物等无机盐对食品行业废水具有较普遍的表征性,且与电导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废水排放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识别食品行业废水排放的无机盐质量浓度和电导率参照值,提出了基于节点水质监测的雨污水管网中工业废水排放追踪定位方法.(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张尹,于志国,张乐,陈袁波,黄婷[6](2019)在《厌氧条件下环境因子对泥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环境因子对寒温带泥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选取加拿大Mer Bleue泥炭沼泽的泥炭土壤为培养介质,利用室内微宇宙培养实验,分别以培养温度(5.4、13.1、20.1℃)、pH值(4、5、6、7)以及泥炭土底质(采样深度50、100、150、250 cm)为环境因子,探讨其对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因子处理组中CO_2和CH_4的初始产生速率范围分别为0.399~2.27μmol·g~(-1)DW·d~(-1)和0.018~0.180μmol·g~(-1)DW·d~(-1),排放阈值范围分别为1.38~91.6μmol·g~(-1)DW和1.12~9.02μmol·g~(-1)DW。温度越高,CO_2和CH_4的产生速率越快,且温度对CH_4的影响比对CO_2的影响更明显。pH值分别与CO_2的初始产生速率和阈值呈显着正相关,而CH_4的初始产生速率受pH值的影响不显着,在pH值为5~6时CH_4排放阈值最大。对于采集深度不同的泥炭土,深度为50 cm处的CO_2和CH_4排放量最多,而深度为50 cm以下的气体排放量极低。研究表明,不同环境因子处理组表现出不同的初始产生速率和阈值,说明环境因素对天然泥炭地中相对稳定的碳储存存在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立为,郭康军,李鸣钰,徐庆喆,田景仁[7](2019)在《基于DNDC模型多因子对马铃薯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确保粮食保产增产的同时,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为了探究氮肥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田土壤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更全面验证DNDC模型对于马铃薯田N_2O排放和产量预测的适用性,选择沈阳市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马铃薯田为研究对象,设计不施氮(0 kg·hm~(-2))、低氮(75 kg·hm~(-2))、中氮(150 kg·hm~(-2))和高氮(225 kg·hm~(-2))4个施氮水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_2O气体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并运用DNDC模型探究多因子对马铃薯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DNDC模型对于马铃薯田N_2O排放和产量均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2017年和2018年N_2O排放模拟结果,模型效率指数EF分别在0.45-0.76和0.41-0.73之间。产量模拟结果,2017年:EF=0.91,R2=0.97,P=0.017;2018年:EF=0.85,R~2=0.95,P=0.027。(2)年降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容重、土壤pH值对马铃薯生育期N_2O累计排放的影响较明显,且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年降雨量、年均温度、CO2质量浓度、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明显,其中年降雨量、CO_2质量浓度、施氮水平与马铃薯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年均温度与马铃薯产量呈负相关关系。(3)保持水分正常供给的前提下,该地区五日滑动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后的5 d内播种马铃薯,即可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的温度条件,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呼丽媛[8](2019)在《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尘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及排放清单不确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空气颗粒物因对人体健康、全球气候等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天津市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为土壤风蚀型开放源。高质量的土壤风蚀源排放清单可以为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区域性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构建模型软件(PMEI-WES),对天津市郊区起尘地块进行精细网格化,估算出2016年天津市郊区土壤风蚀型开放源颗粒物排放清单。采用强制法研究影响起尘量的敏感性因子。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改变所有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得到排放总量的95%及90%概率范围的排放量及不确定度。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6年天津市郊区土壤风蚀源PM10总排放量为22025.1731t。津南区排放量为481.5937t;蓟州区排放量为1225.997t;宝坻区排放量为1831.0834t;武清区排放量为1864.5307t;宁河区排放量为5774.0586t;汉沽区排放量为2593.273t;北辰区排放量为782.8432t;东丽区排放量为1494.3977t;西青区排放量为759.3884t;塘沽区排放量为1387.3135t;大港区排放量为1009.8716t;静海区排放量为2820.824t。起尘量最大的区为宁河区,最小的区为津南区。(2)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在PMEI-WES模型中,风速是影响土壤起尘的最主要的输入参数,土壤排放量随风速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土壤碳酸钙与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排放量随碳酸钙的增大呈阶梯状增大。土壤有机质与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排放量随有机质的增大而减小。露点温度、最高温、最低温对土壤排放量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作物生长过程间接影响排放量。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对排放量的影响甚小。(3)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清单输入参数对输出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模拟后清单排放量的平均值为24371.3261t。最小值为14191.1762t,最大值为47730.7827t。95%概率范围排放量(15237.7581t,37434.8873t),不确定度为(-37.48%,53.60%);90%概率范围排放量(16111.8606t,36104.7554t),不确定度为(-33.89%,48.14%)。排放总量的不确定度较小,输入参数的来源较为合理准确。各区不确定度大小与风速误差大小呈正相关。蓟州、津南、武清、宁河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大;塘沽、宝坻、汉沽、东丽的不确定度相对适中;西青、静海、大港、北辰不确定度相对较小。土壤参数相比于气象参数有更长的时间步长,对模拟排放总量的极值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赵雪艳,王静,祝胜男,卞思思,张宇[9](2019)在《沈阳市国叁和国四排放标准不同车型柴油车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及碳组分源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车是机动车排放的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研究沈阳市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及其碳组分排放特征,采用检车线车载测试方法采集了15辆国叁和国四排放标准的小型、中型、大型载客和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柴油车尾气样品,并对其中的碳组分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国叁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 193±0. 092) g·km-1和(0. 338±0. 305) g·km-1,国四柴油车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 085±0. 038) g·km-1和(0. 100±0. 042) g·km-1,随排放标准的提升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显着下降.同一排放标准下,排放因子随车型的增大而增大. TC为柴油车的主要组分,国四柴油车中TC的质量分数(23%~48%)明显低于国叁柴油车(29%~70%).各车型柴油车元素碳(EC)的质量分数均大于有机碳(OC),OC/EC为0. 70±0. 29,且国四柴油车OC/EC值低于国叁柴油车.因载客汽车总行驶里程明显高于载货汽车导致油耗较高,相同排放标准载客汽车OC和EC的质量分数高于载货汽车.国叁、国四柴油车质量分数最高的碳组分均为EC2,可将EC2作为柴油车的标识组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雷宏军,刘欢,臧明,潘红卫,陈德立[10](2019)在《曝气灌溉条件下土壤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曝气灌溉下土壤N_2O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实验设置了2个灌水量(70%和90%田间持水量)和2个增氧水平(5,40mg/L),采用静态箱法和q PCR技术对土壤N_2O通量及土壤关键功能基因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灌水量和增氧水平对土壤充水孔隙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Eh)、矿质氮及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反硝化基因(narG和nosZ)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于灌溉后1d达到峰值;曝气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可显着增加土壤N_2O的排放通量和排放峰值.灌溉造成土壤含水量增加的同时,降低了土壤溶解氧和Eh;曝气可提高土壤溶解氧和Eh,改善土壤通气性(P<0.05),而对土壤充水孔隙度无显着影响.土壤充水孔隙度、Eh、NO_3~--N含量是曝气灌溉下驱动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理化因子.曝气显着增加了AOA的基因拷贝数,且N_2O排放与AOA的基因拷贝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曝气灌溉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机制和曝气灌溉模式下农田N_2O排放管理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排放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所给废气脱硝氨排放因子,会严重低估脱硝氨排放量。脱硝过程中,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氮物,并通过固体颗粒物、脱硫废水等介质迁移外排,大部分最终以氨气形式排放至大气。使用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浓度代替"氨逃逸",能够更真实反映废气脱硝的氨排放水平。依据实际用氨量和理论用氨量之间的差值,可用于计算分行业的氨排放因子、烟气脱硝氨排放浓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放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君侠,刘琼玉,程晋俊,叶巡,梁志发.民用煤燃烧污染物排放因子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苏跃进,曹顺安.废气脱硝氨排放因子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节能与环保.2019

[3].乔玉红,叶芝祥,杨怀金,张罡.成都市铺装道路积尘碳组分特征及排放因子研究[J].四川环境.2019

[4].石晓丹,陈莎,李素梅,刘影影,张雅娜.确定道路交通氨排放因子方法研究与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

[5].尹海龙,郭龙天,解铭,徐祖信,赵东华.基于特征因子的食品工业废水排放追踪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张尹,于志国,张乐,陈袁波,黄婷.厌氧条件下环境因子对泥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7].王立为,郭康军,李鸣钰,徐庆喆,田景仁.基于DNDC模型多因子对马铃薯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9

[8].呼丽媛.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尘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及排放清单不确定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9].赵雪艳,王静,祝胜男,卞思思,张宇.沈阳市国叁和国四排放标准不同车型柴油车PM_(2.5)和PM_(10)排放因子及碳组分源谱[J].环境科学.2019

[10].雷宏军,刘欢,臧明,潘红卫,陈德立.曝气灌溉条件下土壤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淮固高速养护前后PCI衰变曲线2 柴油车 /CNG 车颗粒物粒径分布谱排乘用车排放因子的输出界面示意...NOx排放因子随燃煤w(挥发分)的...气溶胶NH3累积排放因子变化百公里油耗和排放因子测试结果

标签:;  ;  ;  ;  ;  ;  ;  

排放因子论文_刘君侠,刘琼玉,程晋俊,叶巡,梁志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