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英(内蒙古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阿拉善750300)
弧⒏咧安苹峤萄肿醇爸饕侍?
通过对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比较,笔者发现这些财会专业临毕业或已毕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基本达不到实际工作中一般业务处理的需要,高职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欠缺,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并无过人之处。主要表现为不会编制基本财务报表,看不懂企业会计账簿,不了解各账户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看不懂记账凭证,粘贴原始凭证毫无专业可言,更谈不上美观。财会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值得深思。
1.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的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
2.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不足
许多学校都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并未得到很好的使用,实践教学组织散乱,不系统,缺乏创新,学生实训过后就忘,未能利用综合实训充分学习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拟企业情境之中,缺乏热情,未对该情境留下深刻认识,在其专业成长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3.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很多高职院校财会教育较注重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财会课程设置缺乏高职特色,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又划分很细,课程结构专业知识性比较突出,课堂教学与实训的比例不合理,技能训练往往只放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或流于形式,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最终导致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计理论比不过财会本科的毕业生,而又缺乏高职生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做法都失去了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的特色。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1.重构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养
高职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应密切联系。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打破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
2.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财会专业的教学必须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渐进式的全程实践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案例教学
应用案例教学是丰富教学方案和内容的重要举措,教学案例设计得得当与否,则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案例,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必须把基本案情的编写描述清楚。可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现方式。设计教学案例要考虑实务性。
4.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
企业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财会人才,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吸取优秀实践教材的优势,结合本校实际,自编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材,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并选择合理的实践教学流程,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范围,努力贴近企事业单位实际,增强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6.改革成绩评价方法,实行多元化评价
随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也必须进行改革。为了让成绩评价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成绩要注重过程,并且贯穿于实际学习的全过程;尽量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多考虑学生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建立“工学结合”的企业虚拟薪金制度,引入到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中,以学生获得的薪金情况评定课程的成绩;实行证书置换课程,凡是通过国家有关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成绩可直接评定为合格。评价学生成绩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以及在实习实训中的同学和同事,这样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此外,还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必须完成一个类似述职报告的作业,对完成的这段实训工作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这也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