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吴慧珍,刘晓,李梦梦,钱锋,徐沪济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吴慧珍,刘晓,李梦梦,钱锋,徐沪济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吴慧珍,刘晓,李梦梦,钱锋,徐沪济[1](2017)在《恶性疟原虫PfEMP1蛋白N-末端片段与铜绿假单胞菌去毒外毒素的偶联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lasmodium falciparum erythrocyte membrane protein 1,Pf EMP1)N-末端区段(N-terminal segment,NTS)共价偶联到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去毒外毒素(recombinant exoprotein A,r EPA)上,构建NTS-r EPA偶联蛋白,以提升NTS的免疫原性。方法用偶联试剂Sulfo-EMCS将马来酰亚胺基团加到r EPA上,利用NTS所携带的1个自由巯基将NTS共价连接到马来酰亚胺化的r EPA上,形成NTS-r EPA偶联蛋白,通过分子排阻层析从偶联反应产物中去除未偶联的蛋白。采用Ellman反应测定r EPA上所携带的马来酰亚胺基团数量以及NTS-r EPA偶联蛋白的偶联比,SDS-PAGE鉴定纯化的偶联蛋白。结果通过偶联试剂Sulfo-EMCS在每摩尔r EPA上加上了4.3摩尔的马来酰亚胺基团;NTS与马来酰亚胺化的r EPA反应生成了NTS-r EPA偶联蛋白,偶联比为4.1;通过分子排阻层析去除了未偶联的蛋白,得到了纯化的偶联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NTS-r EPA偶联蛋白,为今后针对NTS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李燕婷,范锋锋,毛睿,金鑫,冯宜扬[2](2016)在《动态浊度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监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 EPA)制备各阶段料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为其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叁部载录的动态浊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含量,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和标准曲线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r EPA制备各阶段料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及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结论:经方法验证显示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等技术参数达到了相关验证要求,结果稳定可靠。现有r EPA制备工艺能稳定、有效地去除细菌内毒素,纯化后r EPA中细菌内毒素含量较低。本研究为r EPA制备过程中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6年22期)

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冯宜扬,夏莲坤[3](2016)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含量SDS-PA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r EPA)含量的SDSPAGE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SDS-PAGE,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利用Image Lab软件分析获得目标蛋白条带光密度值,计算目标蛋白在待测样品中的含量。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验证,确定检测范围,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r EPA宿主湿菌体中r EPA发酵产量及r EPA宿主菌休克液柱层析纯化样品中r EPA含量。结果 r EPA含量在100~60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条带的光密度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在0.97以上。大肠埃希菌固有组分及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添加物对r EPA含量检测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专属性较好;用建立的方法检测500、300、150μg/ml r EPA样品10次的回收率分别为(102.32±4.18)%、(102.77±4.94)%和(95.04±16.41)%,CV值分别为4.08%、4.81%和17.27%。各批r EPA发酵产量为250~500 mg/L,叁步柱层析纯化后,r EPA总回收率约为50%。结论建立了测定r EPA含量的SDS-PAGE法,该方法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为r EPA生产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刘祥[4](2016)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保护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ETA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ETA表达菌株;利用切胶纯化获得ETA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ETA蛋白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出ETA抗血清滴度达1∶8 000;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ET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免疫保护率。用DNAman软件对ET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发现革兰氏阴性菌的同源性高于革兰氏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种间的同源性高于其他种类细菌的同源性;用MEGA软件对ETA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亲缘关系高于其他细菌,据此可推测ETA免疫动物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不同种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交叉免疫保护。(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石慧,程国灵,许文涛,罗云波[5](2015)在《铜绿假单胞菌重要外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菌,Ⅲ型分泌系统、绿脓菌素、弹性蛋白酶和外毒素A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不同铜绿假单胞菌株呈现出高度的基因多样化,导致一些菌株缺乏部分毒素基因。为判断铜绿假单胞菌株毒性,建立了一种多重PCR的检测方法,检测其内标基因ecf X和5种重要的外毒素基因(tox A,phz M,las B,exo U和exo S)。结果引物特异性良好,通过引物浓度优化,多重PCR反应中最低检出限达5 pg。通过此方法成功筛查到不同铜绿假单胞菌株中毒素基因缺失情况。其中,菌株PAO1、PAK、PKE 117和ACCC 10647缺失exo U,菌株PA103和PA14缺失exo S,菌株PAK缺失las B。这种快速、简便的多重PCR方法可在今后常规监察或疾病暴发时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株毒素基因,以此判断其毒力和致病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李燕婷,范锋锋,冯宜扬,金鑫,吴朝今[6](2015)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含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建立免疫单扩散法测定不同料液中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r EPA)蛋白含量新方法。方法:对缓冲液系统、最佳抗体浓度和最佳观测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摸索,确定方法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性和标准曲线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r EPA柱层析纯化中不同样品目标蛋白含量的测定及回收率计算。结果:最佳缓冲系统为0.85%Na Cl溶液,最佳抗体用量为50μL·m L-1,最佳观测计算时间为4 h。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性和线性。结论:初步建立了免疫单扩散试验测定不同料液中r EPA蛋白含量新方法,为其纯化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5年20期)

王婷婷,康思静,胡天玉[7](2015)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诱导MLE-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自噬》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对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LE-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采用PEA 0、200、400、800和1 000ng/mL处理细胞1h和2h,之后进一步采用PEA 1 000ng/mL处理细胞15min、30min、1h、2h和3h,应用过氧化氢试剂盒检测H2O2的生成量,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分析LC3II与β-actin之间的比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随着PEA浓度的增高,细胞的H2O2检出量逐渐增加,PEA处理2h后,各组细胞H2O2检出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73、2.09、3.82和5.06倍(P<0.01)。与此同时,细胞中自噬标记物LC3II的表达量显着增加。此外,高浓度PEA(1 000ng/mL)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H2O2检出量明显升高,同时伴随着细胞自噬活动的增强。结论 PEA可以诱导MLE-1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细胞的自噬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慕艳红,范锋锋,马庆华,罗树权,方红春[8](2015)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质原液中氨苄西林残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r EPA)蛋白原液中氨苄西林残余量。方法用乙腈沉淀蛋白质,离心后收集上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法上样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 Rapid Resolution HT,1.8 Micron2.1 mm×100 mm,流动相30%乙腈,流速0.1 ml/min;质谱检测条件: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正离子模式,ESI电压3 500 V,碎裂电压110 V,碰撞能10,气体流速8 L/min,母离子的质荷比(mass to charge ratio,m/z)=350.1,定量子离子m/z=105.8,定性子离子m/z=159.9。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验证,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最低检出限、定量限,并进行基质效应试验。结果该方法试验参数符合检测要求,对氨苄西林的检测专属性强,当氨苄西林浓度在10~100 ng/ml范围内,r2>0.999 00,最低检出限为5 ng/ml,最低定量限为10 ng/ml。氨苄西林加标试验的回收率在98%~110%之间,重复性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5%;冻融稳定性、样品前处理后的稳定性、短期稳定性试验中,样品回收率均在95%~120%之间;以超纯水5倍稀释的r EPA蛋白原液作为溶剂配制的3个不同浓度的氨苄西林对照品溶液的回收率均接近120%,RSD值在3%~5%之间,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系统适用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好,检测时间短,是一种易于实现仪器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姜明子,冯旰珠[9](2014)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和pcrV基因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外毒素A(toxA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最强的因子之一,PcrV(pcrV基因编码)是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重组toxA和pcrV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核酸疫苗,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 PCR法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基因中扩增出toxA和pcrV基因,点突变法对toxA基因进行减毒优化,随后将突变的toxAm基因和pcrV基因分别插入pIRES真核表达质粒的2个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双表达重组质粒pIRES-toxAm-pcrV。脂质体法将pIRES-toxAm-pcrV瞬时转染入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oxAm及pcrV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toxAm-pcrV,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后,在其细胞内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IRES-toxAm-pcrV表达载体并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得以有效的表达,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预防性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姜明子[10](2014)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Exotoxin A及Ⅲ型分泌系统PcrV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编码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基因和Ⅲ型分泌系统PcrV蛋白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并转染真核细胞鉴定目的抗原蛋白的表达;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核酸疫苗诱导的免疫效应;构建免疫小鼠的铜绿假单胞菌急性肺炎模型,检测核酸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检测免疫佐剂CpG ODN1826的免疫增强效应。方法:PCR法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基因中扩增出编码外毒素A蛋白的基因toxA和编码PcrV蛋白的pcrV基因,并利用点突变法将toxA基因进行减毒改造,然后将toxAm基因片段和pcrV基因分别插入pIRES真核表达质粒的两个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核酸疫庙pIRES-toxAm、pIRES-pcrV和pIRES-toxAm-pcrVo利用脂质体I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核酸疫苗瞬时转染入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外毒素A及PcrV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选取小鼠高亲和性的CpG ODN1826作为免疫佐剂,设定核酸疫苗组、核酸疫苗联合免疫佐剂组、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接种Balb/c小鼠;免疫共3次后,收集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收集小鼠脾细胞,检测抗原刺激下脾细胞增殖水平及脾细胞上清分泌细胞因子(Thl型:IFN-γ,IL-12; Th2型:IL-4,IL-10)水平。疫苗免疫小鼠1周后,用铜绿假单胞菌株PAO1经气道接种攻击小鼠,构建小鼠的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攻击3天后,分离小鼠肺组织,分别进行肺匀浆细胞菌落计数和肺组织HE染色,显微镜下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利用Image Plus6.0软件进行病理损伤半定量分析。结果:构建的重组核酸疫苗pIKES-toxAm, pIRES-pcrV和pIRES-toxAm-pcr V,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目的蛋白基因片段大小及序列相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可检测到真核细胞内目的蛋白外毒素A和PcrV的表达。免疫小鼠后,可在小鼠血清内检测到外毒素A和PcrV特异性抗体的表达;经抗原外毒素A和PcrV体外刺激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增殖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可生成高水平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其中以pIRES-toxAm-pcrV刺激的免疫反应水平最高。此外,疫苗联合佐剂CpG ODN1826组的抗体水平、脾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与对应的疫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增高。在小鼠急性PA肺炎模型中,疫苗组的肺部细菌负荷明显降低、肺组织病理损伤显着减轻,以pIRES-toxAm-pcrV组最为显着;同时,CpG ODN1826的联合免疫有效增强疫苗对小鼠肺组织的免疫保护效应。结论:成功构建编码PA的减毒外毒素A和PcrV蛋白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并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得以有效的表达;重组核酸疫苗能够有效诱导Balb/c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重组核酸疫苗主动免疫可减轻急性PA肺炎小鼠的病理损害,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CpG ODN1826能够增强重组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应和保护效应,是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4-05-11)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监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 EPA)制备各阶段料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为其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叁部载录的动态浊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含量,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和标准曲线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r EPA制备各阶段料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及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结论:经方法验证显示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等技术参数达到了相关验证要求,结果稳定可靠。现有r EPA制备工艺能稳定、有效地去除细菌内毒素,纯化后r EPA中细菌内毒素含量较低。本研究为r EPA制备过程中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吴慧珍,刘晓,李梦梦,钱锋,徐沪济.恶性疟原虫PfEMP1蛋白N-末端片段与铜绿假单胞菌去毒外毒素的偶联构建[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

[2].李燕婷,范锋锋,毛睿,金鑫,冯宜扬.动态浊度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在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制备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6

[3].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冯宜扬,夏莲坤.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含量SDS-PA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

[4].刘祥.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保护功能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石慧,程国灵,许文涛,罗云波.铜绿假单胞菌重要外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食品学报.2015

[6].李燕婷,范锋锋,冯宜扬,金鑫,吴朝今.免疫单扩散法测定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含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5

[7].王婷婷,康思静,胡天玉.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诱导MLE-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激活自噬[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

[8].慕艳红,范锋锋,马庆华,罗树权,方红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质原液中氨苄西林残余量[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9].姜明子,冯旰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和pcrV基因质粒的构建及真核表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

[10].姜明子.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ExotoxinA及Ⅲ型分泌系统PcrV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

标签:;  ;  ;  ;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论文-吴慧珍,刘晓,李梦梦,钱锋,徐沪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