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造货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假币,犯罪分子,刑罚,真假,司法,特征。
变造货币论文文献综述
施兰花[1](2012)在《伪造、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假币犯罪严重危害我国的货币信用和金融安全,历来是我国法律规制和司法打击的重点。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真假拼凑币的刑法定性一直争论不休,而司法解释将伪造和变造相结合制造真假拼凑币的行为一概认定为伪造货币罪,使得变造货币罪成为有名无实的一纸空文,严重混淆了伪造和变造的本质区别,明显是欠妥的。(本文来源于《福建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冯翔[2](2011)在《浅析“伪变造货币”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伪变造货币",是新近出现的伪造货币的另类,是一种新型的伪造货币,对于伪变造的货币,更具有社会危害性,严重侵害了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和货币管理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1年30期)
蒋毅[3](2011)在《变造货币罪应纳入伪造货币罪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现行刑法规定,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是两个不同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也不同,通过对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的比较和分析,为了便于司法实践中打击和惩治这类犯罪行为,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宜规定为同类犯罪,适用相同的量刑幅度。(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陈宝山[4](2008)在《“伪变造货币”解误》一文中研究指出“伪变造货币”,是以假币为基材,辅以部分真币基材进行伪造,并非法律定义中单一以真币为基材形成的“变造货币”。此类假币的外表形态明显区别于“变造货币”的标志是,即有真、亦有假,且假在性质上淹没了真,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最终形成“伪变造货币”,它是“伪造货(本文来源于《中国钱币》期刊2008年04期)
蒋毅[5](2008)在《伪造货币罪变造货币罪宜统一修改为伪造、变造货币罪》一文中研究指出伪造货币罪变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都是针对市场流通中的真货币,然而刑法规定为不同的犯罪,犯罪构成要件也不同,不利于司法实践中打击这类犯罪行为,笔者以为,刑法应予修改,将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规定为同一犯罪。(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27期)
刘宁,杨春荣[6](2008)在《伪造、变造货币的科学界定与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反假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假币这个"毒瘤"并没有完全消除,且不法分子伪造、变造货币的手法与伎俩不断翻新,对反假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期刊2008年01期)
陈宝山[7](2007)在《变造货币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社会上存在着几种形态相近的假币,它们同属于变造货币,如“移位变造货币”、“重印变造货币”等。移位变造货币“移位变造货币”是一种“以质定质”的假币。其外表形态,主要表现为将真币上的若干关健性的防伪部位移花接木,从真的上面将(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07-06-08)
殷南明[8](2007)在《变造货币的科学界定与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金融机构在现金收付过程中以及自动存款机上,误收变造币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科学界定变造货币概念与数量,对防范和打击变造货币的不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人民币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变造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07年10期)
喻海松[9](2006)在《变造货币罪之司法适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97年刑法吸收单行刑法的规定增设了变造货币罪。在司法适用中,应当注意理解本罪的构成要件,尤其是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把握本罪司法认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分、罪数形态等相关问题;明晰本罪的刑罚适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陈宝山[10](2006)在《扼制“伪变造货币”》一文中研究指出“伪变造货币”是新近出现的伪造货币的另类,是一种新型的伪造货币。它既以真币为基材,也以假币为基材,而非传统意义中人们通常所指的单一以真币为基材形成的“变造货币”,更容易使人上当受骗,因此需要对其更加警惕和坚决扼制。 “伪造货币”、“变造货币”(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06-07-14)
变造货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伪变造货币",是新近出现的伪造货币的另类,是一种新型的伪造货币,对于伪变造的货币,更具有社会危害性,严重侵害了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和货币管理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造货币论文参考文献
[1].施兰花.伪造、变造货币结合行为的司法解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
[2].冯翔.浅析“伪变造货币”行为[J].法制与社会.2011
[3].蒋毅.变造货币罪应纳入伪造货币罪范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陈宝山.“伪变造货币”解误[J].中国钱币.2008
[5].蒋毅.伪造货币罪变造货币罪宜统一修改为伪造、变造货币罪[J].法制与社会.2008
[6].刘宁,杨春荣.伪造、变造货币的科学界定与防范[J].金融博览.2008
[7].陈宝山.变造货币的形态[N].金融时报.2007
[8].殷南明.变造货币的科学界定与防范[J].金融经济.2007
[9].喻海松.变造货币罪之司法适用探析[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10].陈宝山.扼制“伪变造货币”[N].金融时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