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论文文献综述)
雷雨[1](2019)在《小麦条锈病的高光谱检测与空气中夏孢子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条锈病一直是威胁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的重要病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病害防控对象,农业农村部每年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病情调查和监测,但由于缺乏有效地对病害进行早期监测和预报的技术,造成条锈病易流行和暴发,给小麦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真菌夏孢子菌源数通过气流传播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小麦条锈病病情调查和条锈病菌夏孢子监测方法具有工作量大、效率低,且随工作时间准确性降低等缺点,导致难以把握大尺度农田病情和真菌孢子的实时和动态变化情况。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以及实现田间空气中小麦条锈病夏孢子数量的远程实时监测,本文重点研究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真菌夏孢子显微图像的分割和计数方法以及空气中的夏孢子捕捉和显微图像远程实时采集装置和软件系统方法,为最终实现基于物联网的广域范围内空气中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数量的远程实时预测预报奠定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首先利用Hyper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受条锈菌侵染后不同发病程度的小麦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析叶片区域与背景的光谱特征,对555 nm波长的特征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掩膜图像,并用掩膜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膜处理,提取仅含叶片的高光谱图像;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利于条锈病斑和健康区域分割的第2主成分PC2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出条锈病斑区域;最后根据条锈病斑区域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270个不同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的叶片样本中,265个样本可被正确分级,分级正确率为98.15%,为田间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评估提供了基础,也为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方法提供了新思路。(2)为解决分水岭算法对粘连夏孢子经距离变换后常存在多个局部极小值而产生的过分割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分水岭的夏孢子分割计数算法。该算法首先用K-means聚类分割及形态学处理方法将夏孢子目标区域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接着对夏孢子二值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对距离变换后的夏孢子灰度图像提取局部最小值,并将局部最小值作为梯度图像的局部最小值,然后利用分水岭算法分割粘连夏孢子,对3857个夏孢子进行分割和计数试验,正确率达到了92.6%,比传统的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算法提高了13.0%,得到了较好的分割计数结果,很好地解决了夏孢子的过分割问题,可实现夏孢子的高效和准确计数。(3)针对多孢子粘连分割计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凹度和轮廓段融合的夏孢子分割计数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形状因子和面积对图像中目标区域进行粘连判定,判定为单个孢子的区域直接拟合并计数,对判定为粘连孢子的边缘轮廓,基于凹度提取出轮廓上的凹点,并通过凹点将边缘轮廓分割成多个轮廓段,用距离测量和偏移误差方法对粘连孢子轮廓段进行融合来以判别同一孢子的轮廓段,最后对同一孢子的轮廓段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进行椭圆拟合,并统计椭圆的个数。对120幅夏孢子图像进行计数试验,并与改进分水岭分割计数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最低计数准确率为92.7%,最高计数准确率为100%,平均计数准确率为98.6%,比改进分水岭分割计数算法高6.0个百分点,表明该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小麦条锈病夏孢子计数精度,可为田间在线式小麦条锈病夏孢子监测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4)为实现空气中夏孢子捕捉和显微图像的远程自动采集,提出了一种高放大倍数、高分辨率的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远程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系统软硬件。针对现有孢子捕捉设备需人工定时换取载玻片、不能自动采集等问题,基于ARK-1123C型嵌入式工控机和显微镜数字摄像头,设计实现了自动取载玻片、涂脂、空中孢子捕捉、孢子显微图像采集、载玻片回收等一系列功能,且可根据用户需求远程设置孢子捕捉和显微图像采集参数,采集的图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中。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在小麦田间进行了40 d的系统综合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长时间稳定工作,能够远程实时采集放大400倍的4096像素×3288像素的夏孢子显微图像。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可满足野外小麦田间空气中夏孢子监测的需求,为农田空气中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的自动计数及条锈病的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5)开发了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图像分割与计数软件。为了实现对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的自动计数,基于MATLAB GUIDE平台和LCC编译器开发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夏孢子自动计数软件。该软件独立于MATLAB环境,可在没有MATLAB软件的计算机上对夏孢子进行自动计数。利用该软件,可以实现夏孢子的K-means聚类分割和形态学预处理,对复杂的粘连孢子可以通过基于改进分水岭分割计数算法和基于凹度和轮廓段融合的分割计数算法,实现对粘连孢子的自动分割和计数。通过使用夏孢子自动计数软件对夏孢子计数测试,平均计数精度均达95%以上,可实现对显微图像中夏孢子的快速、准确地计数,为用于田间在线式小麦条锈病夏孢子监测系统提供了方便和准确的工具。
卢家玲[2](2016)在《三个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叶部真菌性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导致小麦减产20%30%,大流行年份损失50%60%。尽管化学防治能有效减少损失,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引起条锈菌产生抗药性。因此,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环保的措施。寻找新的抗源和抗病基因,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培育抗病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个抗条锈病品种与3个感条锈病品种分别杂交构建遗传群体,结合BSA、小麦90K SNP芯片、SSR和EST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北部冬麦区主栽品种中麦175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利用国内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29(CYR29)对中麦175与轮选987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遗传分析表明,中麦175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ZM175。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对F2群体构建的抗、感池检测,初步确定YrZM175的位置。结合BSA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集群分离分析法)对目标染色体上的SSR、EST标记及由SNP转化的的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竞争性等位特异PCR)标记进行筛选,并对群体进行检测,最终获得5个SSR、1个EST和2个KASP标记与该基因连锁。其中,距离YrZM175最近的两个标记是Xgwm636和Xwmc382,连锁距离分别为4.9和8.1 cM。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2A染色体的双端体系和缺失系,将YrZM175定位在2AS5-0.78-1.00区间。系谱分析、抗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YrZM175不同于2AS染色体上已定位的抗条锈病基因Yr17、Yr56、YrR61和Yr69,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2.小麦品系8927Ⅶ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利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对8927Ⅶ与感病亲本辉县红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遗传分析表明,8927Ⅶ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8927Ⅶ。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对F2群体构建的抗、感池检测,初步确定Yr8927Ⅶ在1B染色体上。利用亲本和抗、感池筛选该染色体上的SSR和EST标记,共有7个标记与Yr8927Ⅶ连锁。其中,距离Yr8927Ⅶ最近的标记为Xbarc120,连锁距离为6.2 cM。系谱分析和抗谱分析表明,Yr8927Ⅶ不同于1B染色体上正式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Yr3a、Yr3b、Yr9、Yr10、Yr15、Yr24/Yr26、Yr29、Yr64和Yr65,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3.黄淮麦区主栽品种郑麦366抗条锈病遗传分析小麦品种郑麦366除对CYR31表现感病外,对国内的其他条锈菌小种均表现免疫至高抗。以郑麦366为父本、以感病亲本Avocet S为母本构建F1和F2群体,利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遗传分析表明,郑麦366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控制。
李伟华[3](2012)在《我国小麦秆锈菌兼Ug99监测新体系建立及其品种抗病基因分析》文中提出小麦秆锈病是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我国处在小麦秆锈病的特定流行区,秆锈病流行曾多次使我国小麦生产蒙受毁灭性损失。由于全球普遍引入抗秆锈病基因Sr31,保证了世界范围小麦秆锈病持续控制长达近40年。对Sr31具有高度致病力的小种Ug99(TTKSK)及其变异体的出现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小麦生产造成了新的严重威胁。针对我国小麦秆锈病及Ug99的防控方面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秆锈菌小种监测(部分工作配合国际小麦秆锈锈菌小种监测),中国的抗病品种和种质资源的筛选,抗病品种的基因检测和新抗性基因挖掘和中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Minn2761抗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国内首次研究确定了能够对Ug99及其变异体具有区分作用的新鉴别寄主体系,并用五辅音字母对新监测的菌株命名。由于近几年全国小麦秆锈病发生罕见的轻,2009-2010年从全国重要秆锈病流行麦区采集共得到75个菌株。共鉴定出8个不同小种,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1C3CTHTM为42.7%、34MKGRM为14.7%、21C3CPHTM为13.3%和21C3CTHTP为9.3%、34MKGTM为6.7%、21C3CFHTM为5.3%、21C3CTHRM和34MKGRP分别为4.0%。说明21C3系统仍然是我国发生最普遍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小种类群,但34系统出现频率有所上升由16.9%上升到25.4%,暂未发现Ug99。利用47个小麦抗秆锈病单基因系对上述8个小种的毒力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毒力频率100%的基因有:Sr7a,7b,8a,9a,9b,9d,9f,9g,12,13,14,15,16,18,19,20,23,24,25,27,28,29,32,34,Tmp,Dp-2;80%以上的有:Sr6;50%以上都有:Sr10,11,17,Wld-1,GT;30%以上的有:Sr5;10%~30%的有: Sr38;毒力频率为0的基因有:Sr9e,21,22,26,30,31,33,35,36,37,并与Ug99及其变异小种的毒力谱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我国小种具有良好抗性的基因Sr9e,21,30,31和38等均能被Ug99克服,对我国优势小种和Ug99均具有抗性的基因为Sr22,26,33,35和37等,为今后筛选和利用兼抗中、外秆锈菌小种的有效抗病基因提供了可靠依据。2.利用我国当前流行小种鉴定了57份国际抗Ug99小麦材料和1418份国内小麦品种(系)。国际材料中有51份材料对我国主要小种类型具有良好的抗性;在我国448份小麦种植品种中,对全部供试小种类型表现抗性的有147份,占32.8%。;长江中下游麦区的105份材料中只有1份对全部供试小种抗性表现免疫,其他都为高感品系;黄淮麦区的236份小麦高代系中对全部供试小种类型表现抗性的有64份,占27.6%;在东北春麦区供试的629份高代系中有562份表现为免疫至高抗,其中442份表现免疫,说明东北麦区育成的小麦品种对秆锈病的抗性较好。3.开展小麦品种中重要抗秆锈基因的分子检测分析研究:对现有报道的抗秆锈病基因标记的实用性进行反复验证后,选取了重要抗病标记Sr26(兼抗Ug99)、Sr31和Sr36对我国小麦品种含有的抗秆锈性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448份小麦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的垦九10号和北京的保丰104中检测到Sr26;在多达70份的小麦品种检测到含有Sr31,其中河南13份;河北7份;四川9份,黑龙江4份;辽宁、山东5份;北京、陕西4份;湖北、甘肃和贵州2份;安徽、云南各1份小麦品种;引自国外品种4份及其他品种9份;在检测中尚未测到含Sr36的品种。其中,关于国内品种含有的Sr26以前鲜见报道。4.国内首次.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对我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的与抗性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24对引物能够在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接菌/未接菌和感病亲本萨其尔接菌/未接菌之间揭示出多态性,根据基因表达与否和表达量,获得9种不同差异表达的多态性条带类型,分别表示不同状态下测试材料的表达状况。通过对获得的cDNA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在NCBI网站上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在GenBank数据库中并未找到与其具有同源性的已知序列。5.建立了适合小麦叶片蛋白的高通量、高分辨率和高重复性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确定了双向电泳最佳条件:以改进的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小麦叶片总蛋白,裂解缓冲液为9M尿素,2M硫脲,4%CHAPS,1%DTT,1%TBP,0.5%IPG buffer,IEF等点聚焦最终控制在10000V,99999vh,SDS-PAGE胶浓度为12%。6.首次对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进行双向电泳(2-DE)分离分析,结果显示:在明尼2761和萨其尔分别接菌/未接菌对比中,分别出现7个和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经过比较共发现差异点11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获得了13个蛋白点的肤质量指纹图谱(PMF),Mascot数据库搜索比对后,鉴定了8个蛋白质点,根据蛋白质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植物防卫相关的蛋白:ascorbate peroxidase(66)和glutathione synthetase (247);第二类是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 RuBisCO largesubunit(152);第三类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23kDa oxygen evolving protein ofphotosystem II(437,524);第四类是未知功能蛋白: ADP-ribosylation factor(498),unknown(147,648)。它们分别参与了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多个生理生化过程,这些上调或下调的蛋白都是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中的一部分,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协同起着重要作用。
王丽霞[4](2012)在《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病原真菌鉴定》文中提出随着花卉产业的飞速发展,花卉病害成为制约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论文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主要花卉新病害以及重要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1.对黑龙江、北京、河北、宁夏、重庆、浙江、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西藏11个省份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我国花卉病害的调查,共采集病样标本250份,分离得到病原真菌菌株122株,明确了40个科65个属77种寄主植物上的118种常见花卉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出的病原菌涉及28个属45个种,并对病原菌的种属分类和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归纳总结。2.发现国内新记录属1种:Microcera coccophila Desm.3.发现国内新记录种引起的病害1种:假伽蓝菜尾孢Cercospora pseudokalanchoesCrous&Braun引起的景天叶斑病。4.发现国内寄主新记录种引起的病害2种:灰色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ardo引起的竹芋叶斑病,华香壳针孢Septoria lophanthi Winter引起的鼠尾草叶斑病。5.在病害的采集与调查过程中,发现炭疽病(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链格叶斑病(链格孢属Alternaria),尾孢叶斑病(尾孢菌属Cercospora),白粉病(粉孢属Oidium),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根腐病(镰刀菌属Fusarium),白粉寄生孢菌叶斑病(白粉寄生孢属Ampelomyces)等病害,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本论文通过在全国主要花卉种植基地进行广泛的病害调查,基本掌握了花卉上常见及多发性病害的种类,明确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为花卉病害的准确诊断与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刘静[5](2008)在《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认为蛋白质组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是受技术限制的,也是受技术推动的。目前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研究主要采用双向电泳(2-DE)分离和肽质量指纹(PMF)分析技术。探索新的分离、分析方法,可为更深入全面研究小麦叶片蛋白质组提供技术保证。二维液相色谱(2D-LC)与2-DE技术具有互补性,本文探讨了利用2D-LC和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C-MS/MS)技术分离鉴定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新方法。小麦叶片蛋白经提取、脱盐后,进行第一维阴离子交换分离;收集洗脱组分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并对非高丰度蛋白组分进行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分离;随机选择含较低吸收峰的部分组分经胰蛋白酶水解后进行Nano LC-MS/MS分析;将串联质谱数据通过MASCOT搜索NCBInr和EST数据库,并对二级质谱获得的蛋白序列进行MS BLAST分析。结果表明,经第一维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收集得到15个组分,其中第15组分包含小麦叶片丰度最高的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其余14个组分经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共收集1551个组分,获得1867个色谱峰;随机对其中6个含较低吸收峰的收集组分酶解和Nano LC-MS/MS检测,9种蛋白得到鉴定。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一直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成灾频率高、流行范围广。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有效、经济和安全的途径,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成为控制病害流行的首选措施。但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快,品种抗性频繁丧失,抗病育种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本文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小麦对条锈病抗性的分子机理,揭示寄主小麦与病菌之间的互作机制,在小麦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培育的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对其致病的条锈菌生理小种。本试验联合应用双向电泳、二维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以接种当前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CY32)的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为材料,研究其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组,以期发现特异的抗病相关蛋白。经双向电泳分析,初步确定1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接种后诱导表达的蛋白质点有8个;上调表达的蛋白质点有10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点有1个;未发现表达被抑制的蛋白质点。经二维液相色谱分析,初步确定17个差异色谱峰。其中,接种后新出现的色谱峰有1个;峰面积增加的色谱峰有6个;峰面积减少的色谱峰有9个;缺失的色谱峰有1个。所有差异蛋白组分均进行了质谱分析与数据库检索,11个蛋白质获得鉴定结果,包含8个与植物源蛋白相匹配的蛋白、2个与真菌蛋白高度同源的蛋白和1个与假设蛋白高度同源的蛋白。鉴定蛋白的功能主要涉及植物防卫和植物光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D-LC和Nano LC-MS/MS技术可有效地分离和鉴定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同时采用双向电泳和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接种条锈菌CY32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能够更全面的获取差异表达蛋白质信息;本文利用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开展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工作,为深入理解小麦与条锈病菌的互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殷学贵[6](2005)在《小麦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曾多次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途径。小麦条锈菌新小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屡屡“丧失”,导致我国小麦条锈病周期性大流行。目前只有Yr5、Yr10等极少数抗条锈病基因对我国小麦条锈病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0、31、32号仍表现免疫或高抗。其中强优势小种条中32号毒性谱更宽,致病范围更广,相对寄生适合度更高,已使我国大部分麦区的主栽品种沦为感病,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它对Yr1、Yr2、Yr3、Yr4、Yr6、Yr9、Yr15、Yr27、YrA、Yralba、YrCle、YrCV、YrGaby、YrRes、YrSD、YrSpP、YrSO等抗病基因均有毒性,对生产品种和抗源均有致病性。因此,我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面临抗源危机。利用外源抗性基因是小麦抗条锈育种的有效措施。继来自黑麦的Yr9在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之后,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Barkworth & Dewey)的无芒中4已成为国内外小麦抗条锈育种的主要抗源。鉴于利用野生近缘种(属)抗源已经成为当前抗病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而国内育种上利用的主要抗源只有无芒中4、92R系列和贵农21等少数几个,为避免抗源利用单一化而重蹈1BL/1RS及繁6的覆辙,寻找新的抗源、尤其从小麦近缘种(属)中发掘新的有效抗病基因,开展一些前瞻性的工作迫在眉睫。分子标记技术为新基因的发现和定位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R?der et al (1998)构建了包含279个标记位点的小麦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图谱,Somers et al(2004)将来自不同研究小组的四张遗传图谱整合为一张包含1235个微卫星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为小麦目的基因的标记、定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在已建立分子标记的15个抗条锈基因中,10个找到了SSR标记。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 (Host) Liu & Wang)杂交创造的125个农艺性状较好的后代株系中,筛选出了基本稳定的抗条锈株系20个,其中有免疫的、也有其它低反应型类型和迟慢锈类型。2001年,在甘肃天水田间鉴定发现已经稳定的后代材料A-3对条锈病免疫;2001-2005年连续观察,结果相同;在苗期鉴定,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分小种鉴定,对水源11致病类型-3、水源11致病类型-7、水源11致病类型-14、条中29号、31号、32号等生理小种和混合菌免疫。A-3系谱为“晋2148///Fuhuko/R431//北京837/2”,其普通小麦亲本晋2148、Fuhuko、北京837对条中31、32号小种和
李光蓉[7](2005)在《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文中认为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是偃麦草的一个异源六倍体种(2n=42,染色体组为E1E2St或JJsS),对条、叶、秆三锈及白粉、黑穗等病害免疫,高抗黄矮病、根腐与叶枯性病等对小麦改良十分重要的性状,它与小麦杂交易成功,后代类型比较丰富,为创制各种多抗、优质小偃麦新种质和优异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新亚种,我们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方法将茸毛偃麦草遗传物质转移到小麦,创制了一个部分双二倍体TE-3以及转移了偃麦草抗病性Y176株系材料。本文综合利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RAPD、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oin)、根尖染色体计数观察、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对这些小偃麦新种质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 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析表明,TE-3和部分Y176株系导入了源自茸毛偃麦草特异蛋白带。该偃麦草染色体醇溶蛋白特征带的存在和发现,为特定的偃麦草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后的鉴定提供了生化标记。 2.用80个RAPD引物(H、M、P和O组)进行PCR扩增,得到3个(H18,H20,M04)偃麦草特异引物。对其中一个引物OPMO41430扩增的特异片段分析,初步表明该片段是偃麦St基因组区域的特异标记,将该特异片段分离回收、克隆、测序,其序列为1423bp(序列登录号:AY618664),根据测序结果重新设计引物一对引物,成功地转化RAPD标记为SCAR标记,并利用SACR标记对我们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进行了鉴定。
杨淑芬[8](2004)在《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文中研究表明
高文娜[9](2003)在《小麦抗锈基因的分子标记》文中研究表明采用AFLP技术和方法,对携带Lr34的小麦近等基因系、染色体代换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共筛选了78对EcoRI/MseI引物(上海生工),筛选获得一对特异性引物(E03:5’-GACTGCGTACCAATTCAAT-3’和M01:5’-GATGAGTCCTGAGTAACAT-3’),可在抗病亲本中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0bp和300bp的DNA多态性片段,在感病亲本中未能扩增出同等大小的DNA片段。通过对一条多态性片段(240bp)进行分离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这一与抗病基因可能有关的DNA多态性片段大小为237bp。根据此序列设计引物,可进一步对抗病亲本进行回检及开展与抗病基因的连锁分析。 根据与持久抗秆锈基因Sr31有关的DNA多态性片段序列,利用Primer 5.0软件共设计出7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利用Sr31的小麦近等基因系及其它抗/感材料进行回检筛选,获得Sr31的特异性引物(BR41:5’cac ccc ctt ggt agc aca 3’和BR12:5’agc cag tat cct cca cct cct3’),可定性扩增DNA特异性区段,其片段大小为331bp,此可用作Sr31的SCAR标记。以Kavkaz和Lovrin13作为供体亲本,以完全感病品种MeNair701作为母本,分别构建了123株和120株F2代分离群体,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二者对小麦秆锈菌优势小种21C3的抗性系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和二对显性互补基因所控制。利用Sr31基因的SCAR标记对F2代抗感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用QTXb17软件进行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Sr31的SCAR标记与抗病基因有较紧密的连锁遗传关系。在Kavkaz×McNair701的杂交组合中,SCAR标记与抗秆锈基因Sr31的遗传距离为25.8cM+4.2cM;在Lovrin13×McNair701的杂交组合中,其遗传距离为19.3cM+3.4cM。在小麦抗锈育种中,利用Sr31的SCAR标记进行基因鉴定和辅助选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文还就AFLP技术的可靠性、AFLP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RAPD标记的基因类型、RAPD对易位系的鉴定以及Sr31分子标记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俞大绂[10](1979)在《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变异》文中研究说明 生物赋有两个非生物没赋有的特性,即变异性和遗传性。生物就是因为有这两个特性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变异导致产生各式各样的类型以适应各种环境,其中绝大部分由于自然选择被淘汰掉了,余下少许是极小的一部分能生存下来,再依靠遗传性产生大量与亲本遗传性相同的,至少几乎完全相同的后代。如此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不断地发生变异,使生物生存愈长久愈能更好的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这样长时期的变异和遗传导致生物进化。所以生物进化是遗传适应性的结果,寄生菌和寄主的关系也是遗传适应性的表现。
二、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条锈病的高光谱检测与空气中夏孢子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条锈病研究概况 |
1.2.2 光谱技术在植物病害监测上的应用 |
1.2.3 气传真菌孢子监测研究概况 |
1.2.4 显微图像采集技术研究概况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供试材料与高光谱图像采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高光谱成像系统 |
2.2.3 高光谱图像采集与校正 |
2.3 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 |
2.3.1 健康与条锈病斑区域光谱曲线分析 |
2.3.2 高光谱图像的掩模处理 |
2.3.3 病斑高光谱图像的主成分分析 |
2.3.4 基于Otsu方法的病斑面积分割 |
2.3.5 小麦条锈病病害程度分级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分割和计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供试显微图像 |
3.2.1 材料与设备 |
3.2.2 供试夏孢子图像 |
3.3 夏孢子图像预处理 |
3.3.1 图像的缩放处理 |
3.3.2 基于L*a*b*模型和K-means聚类的夏孢子目标分割 |
3.3.3 图像形态学处理 |
3.4 基于改进分水岭的夏孢子分割计数算法 |
3.4.1 分水岭算法原理 |
3.4.2 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夏孢子计数算法 |
3.4.3 改进分水岭夏孢子分割计数算法 |
3.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基于凹度和轮廓段融合的夏孢子分割计数算法 |
3.5.1 基于形状因子和面积的粘连孢子判别 |
3.5.2 基于凹度的粘连孢子轮廓分割 |
3.5.3 粘连孢子轮廓段融合 |
3.5.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远程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确定 |
4.2.2 系统总体方案及结构 |
4.2.3 核心器件选型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3.1 载玻片取片机构设计 |
4.3.2 载物台设计 |
4.3.3 涂脂机构设计 |
4.3.4 孢子捕捉风道机构设计 |
4.3.5 显微图像采集机构设计 |
4.3.6 太阳能供电模块设计 |
4.3.7 箱体设计 |
4.4 系统硬件试制与安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夏孢子显微图像远程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及测试 |
5.1 引言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5.2.1 系统工作流程 |
5.2.2 显微图像采集与传输 |
5.2.3 系统应用软件 |
5.3 田间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3.1 试验环境及仪器部署 |
5.3.2 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 |
5.3.3 系统采集显微图像质量测试 |
5.3.4 能量可用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图像分割与计数软件设计与试验 |
6.1 引言 |
6.2 供试材料与夏孢子显微图像采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显微图像远程采集系统 |
6.2.3 夏孢子显微图像采集方法 |
6.3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6.3.2 软件功能设计及系统框图 |
6.3.3 系统运行及开发环境 |
6.4 软件系统关键技术 |
6.4.1 基于K-means聚类的夏孢子目标提取 |
6.4.2 形态学预处理 |
6.4.3 夏孢子图像分割计数算法 |
6.5 软件结构与功能实现 |
6.5.1 自动计数系统软件界面 |
6.5.2 图像载入和缩放处理 |
6.5.3 图像处理 |
6.5.4 数据输出 |
6.6 结果和讨论 |
6.6.1 结果 |
6.6.2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三个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麦条锈病概况 |
1.1.1 小麦条锈病的分布 |
1.1.2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1.1.3 小麦条锈病症状 |
1.1.4 小麦条锈病致病原 |
1.1.5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规律 |
1.2 小麦条锈病抗性研究进展 |
1.2.1 苗期抗性 |
1.2.2 成株抗性 |
1.3 小麦抗条锈病遗传研究方法 |
1.3.1 形态标记法 |
1.3.2 常规杂交法 |
1.3.3 非整倍体法 |
1.3.4 细胞遗传法 |
1.3.5 基因推导法 |
1.3.6 蛋白组学分析法 |
1.3.7 分子标记法 |
1.4 新型分子标记检测技术 |
1.4.1 SNP芯片检测技术 |
1.4.2 KASP检测技术 |
1.5 发掘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方法 |
1.5.1 BSA分析法 |
1.5.2 NIL分析法 |
1.5.3 GWAS分析法 |
1.6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1.6.1 已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 |
1.6.2 条锈病成株抗性QTL |
1.6.3 已克隆的抗条锈病基因 |
1.6.4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聚合 |
1.7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7.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麦175抗条锈病基因定位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小麦苗期抗条锈病鉴定 |
2.2.2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 抗病池和感病池的构建 |
2.2.4 小麦全基因组SNP标记分析 |
2.2.5 KASP标记的开发 |
2.2.6 SSR标记、EST标记及KASP标记筛选 |
2.2.7 数据分析及遗传作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遗传分析 |
2.3.2 YrZM175的连锁分析和分子作图 |
2.3.3 YrZM175的染色体定位 |
2.3.4 YrZM175与Yr17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YrZM175的抗性来源 |
2.4.2 YrZM175与 2AS染色体上已命名Yr基因的比较 |
2.4.3 基于SNP芯片和KASP技术定位基因 |
第三章 8927Ⅶ抗条锈病基因定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温室鉴定 |
3.2.2 抗病池和感病池的构建 |
3.2.3 小麦全基因组SNP标记分析 |
3.2.4 SSR标记和EST标记筛选 |
3.2.5 数据分析及遗传作图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遗传分析 |
3.3.2 Yr8927Ⅶ的连锁分析和分子作图 |
3.3.3 Yr8927Ⅶ的染色体定位 |
3.4 讨论 |
附表 |
第四章 郑麦366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温室鉴定 |
4.2.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郑麦366对小麦条锈菌的抗性鉴定 |
4.3.2 郑麦366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我国小麦秆锈菌兼Ug99监测新体系建立及其品种抗病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麦秆锈病的流行和危害 |
1 小麦秆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
2 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及鉴别寄主的演变 |
3 小麦秆锈菌的毒性分析 |
4 小麦秆锈菌新小种 Ug99 的发现、流行和毒力变异 |
第二节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和小麦品种的抗秆锈性 |
1 抗秆锈病基因的来源及定位 |
2 我国小麦品种的抗秆锈基因 |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
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
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 |
3 与小麦抗病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
4 蛋白质组学的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应用新鉴别体系分析我国小麦秆锈菌小种及UG99入侵的动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我国目前小种种群结构和发生频率 |
2.2 我国优势小种致病类型与新小种 Ug99 毒力谱的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UG99 抗病种质和国内小麦品种(系)对我国秆锈小种的抗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国外抗 Ug99 抗病材料的鉴定结果 |
2.2 我国小麦栽培品种的抗秆锈性鉴定结果 |
2.3 江苏省小麦高代品系的抗秆锈性鉴定结果 |
2.4 山东省小麦高代品系的抗秆锈性鉴定结果 |
2.5 黑龙江小麦高代品系的抗秆锈性鉴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我国小麦品种(系)和抗 Ug99 新种质对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抗性评价 |
3.2 我国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对新小种 Ug99 的抗性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小麦品种的重要抗秆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2.2 Sr26 的 SSR 标记检测结果 |
2.3 Sr31 的 SSR 标记检测结果 |
2.4 Sr36 的 SSR 标记检测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部分抗小麦秆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评价 |
3.2 分子标记在抗秆锈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章 辅助鉴别寄主明尼 2761mRNA 差异显示技术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 的提取 |
2.2 mRNA 差异显示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适用于小麦叶片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蛋白曲线绘制 |
2.2 小麦叶片提取蛋白方法的优化 |
2.3 小麦叶片蛋白提取裂解缓冲液的优化 |
2.4 小麦叶片蛋白提取最佳等电聚焦条件的优化 |
2.5 小麦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辅助鉴别寄主明尼 2761 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明尼 2761 和萨其尔的蛋白质差异比较 |
2.2 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病原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花卉病害研究进展 |
1.1.1 国外花卉病害研究进展 |
1.1.2 国内花卉病害研究进展 |
1.2 病原真菌分类鉴定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方法 |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3 生物化学方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花卉真菌病害的调查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调查结果 |
2.2.2 不同花卉病害病原真菌种类的统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花卉真菌病害病原的鉴定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国内新记录属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3.2.2 国内新记录种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3.2.3 国内寄主新记录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3.2.4 其它花卉真菌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主要花卉真菌病害的调查 |
4.1.2 四种花卉真菌新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4.1.3 花卉重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
4.2 讨论 |
4.2.1 鉴定病原真菌的方法 |
4.2.2 引起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的几种重要病原菌 |
4.2.3 对于真菌病害防治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5)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与发生 |
1.1.2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
1.1.3 小麦抗条锈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4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5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定位与标记 |
1.1.6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
1.1.7 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 |
1.1.8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 |
1.1.9 蛋白质组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
1.1.10 小麦条锈病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2 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及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3 部分缓冲液的配制 |
2.2.4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第一维液相色谱分离 |
2.3.2 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第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
2.3.3 小麦叶片蛋白质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2.4 讨论 |
2.4.1 样品制备 |
2.4.2 低丰度蛋白质的分离检测 |
2.4.3 与其它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比较 |
2.4.4 未知基因组物种的蛋白质鉴定 |
2.4.5 采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复杂性 |
3 双向电泳分析接种条锈菌CY32八天后TAICHUNG29*6/YR5 叶片蛋白表达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寄主材料 |
3.2.2 条锈病病菌 |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4 部分溶液的配制 |
3.2.5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Taichung29*6/Yr5 接种条锈菌 CY32 八天后叶片症状 |
3.3.2 Taichung29*6/Yr5 接种条锈菌 CY32 八天后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3.3.3 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分离 |
3.3.4 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鉴定 |
3.4 讨论 |
3.4.1 小麦条锈病相关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
3.4.2 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 |
3.4.3 双向电泳分析小麦叶片蛋白质组的复杂性 |
3.4.4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率 |
3.4.5 鉴定蛋白质的分析 |
4 二维液相色谱分析接种条锈菌CY32八天后TAICHUNG29*6/YR5 叶片蛋白表达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寄主材料 |
4.2.2 条锈病病菌 |
4.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4 部分缓冲液的配制 |
4.2.5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第一维液相色谱分离结果 |
4.3.2 第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图谱比较结果 |
4.3.3 差异色谱峰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4.4 讨论 |
4.4.1 小麦条锈病相关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
4.4.2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率 |
4.4.3 鉴定蛋白质的分析 |
5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关于本工作深入进行的几点想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小麦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 小麦条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情况 |
1.2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1.3 病原菌 |
1.4 寄生专化性 |
1.5 侵染过程 |
1.6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
2. 抗病育种历史 |
2.1 前孟德尔时期 |
2.2 R 基因时期 |
2.3 近期 |
3. 植物抗病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1 R 基因的结构 |
3.2 R 基因的分类 |
4. 小麦抗条锈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4.1 抗病种质资源的种类 |
4.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
4.3 外源种质在抗锈育种中的利用 |
5. 小麦抗条锈基因遗传研究方法 |
5.1 常规杂交法 |
5.2 非整倍体法 |
5.3 基因推导法 |
5.4 分子标记技术 |
6. 小麦抗条锈性遗传规律研究 |
6.1 垂直抗病性的遗传 |
6.2 水平抗病性的遗传 |
6.3 胞质遗传 |
7.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7.1 基于DNA 杂交的分子标记 |
7.2 基于PCR 技术的分子标记 |
7.3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 的DNA 标记 |
7.4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
8. 小麦SSR 标记的发展及其应用 |
8.1 SSR 在小麦基因组中的频率 |
8.2 小麦SSR 标记的发展 |
8.3 SSR 标记在小麦中的应用 |
9.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定位与标记 |
10. 抗条锈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二章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抗条锈材料的生化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醇溶蛋白电泳(A-PAGE)分析 |
1.3 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HMW-GS) SDS-PAGE 分析 |
1.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 |
2.2 抗条锈材料的A-PAGE 分析 |
2.3 抗条锈材料SDS-PAGE 分析 |
2.4 抗条锈材料的GISH 分析 |
3. 讨论 |
3.1 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抗锈性与18L/1RS 染色体的关系 |
3.2 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抗条锈性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关系 |
3.3 探针用量和封阻比例与GISH 信号诠释的关系 |
3.4 外源染色体和具有外源片段染色体的行为 |
4. 结论 |
第四章 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醇溶蛋白电泳(A-PAGE)分析 |
1.3 抗条锈病鉴定 |
1.4 抗锈性与18L/1RS 染色体的连锁关系鉴定 |
1.5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6 抗病池和感病池的构建 |
1.7 微卫星引物PCR 扩增及电泳分析 |
1.8 遗传距离的估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3 抗病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
2.2 A-3 的抗条锈性与18L/1RS 染色体的连锁分析 |
2.3 A-3 抗条锈病基因的定位和SSR 标记建立 |
2.4 用分子标记验证抗病基因的来源 |
2.5 抗条锈病基因的转移及其与HMW-GS 优质亚基的聚合 |
3. 讨论 |
3.1 基因YrTp1 和YrTp2 的抗病性及来源 |
3.2 基因YrTp1 和YrTp2 与其它抗条锈病基因的关系 |
3.3 基因YrTp1 和YrTp2 在染色体上位置 |
3.4 基因定位方法的创新与可行性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缩略语 |
附录2:基因组原位杂交试剂配制 |
附录3:PA胶及10x TBE的配制 |
附表1 高优503 / A-3 F_3株系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表现 |
附表2 A-3/高优503 部分BC1F2株系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表现 |
附表3 A-3/高优503 BC_1F_2株系对BC1个体苗期抗性的验证(CY31) |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1.1 外源染色质导入小麦的检测方法 |
1.2 中间偃麦草优良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利用 |
1.3 茸毛偃麦草种质的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醇溶蛋白(APAGE)分析 |
3.2 SDS-PAGE分析 |
3.3 RAPD分析和SCAR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
3.3.1 RAPD引物的筛选 |
3.3.2 引物OPM04扩增片段的染色体组归属 |
3.3.3 RAPD特异片段的克隆与SCAR标记的建立 |
3.3.4 Y176-的细胞学观察与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4. 讨论 |
4.1 偃麦草特异醇溶蛋白带型检测 |
4.2 分子标记检测偃麦草物质导入小麦 |
4.3 细胞学方法和GISH结合检测偃麦草染色质 |
4.4 小麦-茸毛偃麦草新种质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小麦抗锈基因的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抗锈遗传学研究 |
1.1 常规杂交法 |
1.2 非整倍体法 |
1.3 基因推导法 |
1.4 连锁基因推测法 |
1.5 主效及微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
2 分子标记概述 |
2.1 分子标记技术 |
2.1.1 RFLP技术 |
2.1.2 小卫星DNA技术 |
2.1.3 RAPD技术 |
2.1.4 SCAR技术 |
2.1.5 STS技术 |
2.1.6 SSR(微卫星DNA)技术 |
2.1.7 AFLP技术 |
2.1.8 CAPS技术 |
2.2 几种常见DNA指纹图谱技术的比较 |
3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锈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3.1 RFLP标记在小麦抗锈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3.2 RAPD标记在小麦抗锈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3.3 AFLP标记在小麦抗锈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3.4 SSR标记在小麦抗锈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小麦慢叶锈基因Lr34的DNA多态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材料及设备 |
1.1.2 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2 AFLP操作程序 |
1.2.2.1 模板DNA浓度的检测 |
1.2.2.2 模板DNA的酶切及连接 |
1.2.2.3 DNA片段的预扩增 |
1.2.2.4 DNA片段的选择性扩增 |
1.2.2.5 胶的制备 |
1.2.2.6 电泳 |
1.2.2.7 银染程序 |
1.2.3 DNA多态性片段回收 |
1.2.4 多态性片段选择性扩增 |
1.2.5 DNA纯化、回收 |
1.2.6 多态性片段克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慢叶锈基因Lr34多态性引物筛选结果 |
2.2 DNA多态性片段回收、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 |
第四章 小麦抗秆锈基因Sr31的SCAR标记的回检及其连锁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F_2代群体的抗病性鉴定 |
1.2.2 抗锈基因Sr31特异性引物设计及SCAR标记 |
1.2.3 SCAR标记对近等基因系及F_2代群体的分子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CAR标记与抗秆锈基因Sr31连锁分析 |
2.1.1 Kavkaz、Lovrin13与感病亲本杂交后代的抗/感锈性鉴定结果 |
2.2 抗锈基因Sr31特异性引物设计及回检 |
2.3 SCAR标记与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连锁分析 |
2.3.1 Kavkaz×McNair701的F_2代植株的抗锈性鉴定和SCAR标记分子检测 |
2.3.2 Lovrin13×McNair701的F_2代植株抗锈性鉴定和SCAR标记分子检测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AFLP的可靠性分析 |
1.1.1 AFLP技术的可靠性 |
1.1.2 进行AFLP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
1.2 RAPD技术及其可靠性分析 |
1.2.1 RAPD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
1.2.2 RAPD的标记基因类型 |
1.2.3 RAPD对易位系的鉴定 |
1.3 Sr31分子标记的应用前景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条锈病的高光谱检测与空气中夏孢子监测方法研究[D]. 雷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2]三个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D]. 卢家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3]我国小麦秆锈菌兼Ug99监测新体系建立及其品种抗病基因分析[D]. 李伟华.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 [4]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病原真菌鉴定[D]. 王丽霞.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2)
- [5]小麦抗条锈病品系Taichung29*6/Yr5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 刘静.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6]小麦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D]. 殷学贵.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4)
- [7]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 李光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8]如何区分苹果的三种锈病[J]. 杨淑芬. 河南农业, 2004(01)
- [9]小麦抗锈基因的分子标记[D]. 高文娜.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2)
- [10]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变异[J]. 俞大绂. 植物保护, 19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