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我们做些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雅[1](2019)在《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总统选举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总统选举程序和制度,它以选举人团制度为核心,在饱含争议的社会大环境下仍在美国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运行了上百年。本文以围绕着选举人团制的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民主性分析为思考的重心,以美洲大陆开辟始美国式民主的诞生和选举人团制的演变和发展为历史背景,选取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实时数据为论证依据,探寻美国式民主理念的政治与选举表现背后的制度架构,以及该制度深层逻辑运行下社会反馈所体现出的制度与现实的失衡。全文顺应一条逻辑线,即在民主背景的影响下,先梳理清美国设立了怎样的选举制度和民主目标,再通过微观层面分析2016年总统大选的现实反馈,从中探寻出其背后制度框架的运行逻辑,最后以较为宏观的角度从中提炼出制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对目标与现实之间的比较分析,本文在从不同维度得出美国民主选举制度与现实民主脱轨结论的同时,更期望在理论上深化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在制度设计和文化层面形成一座与美国式民主研究进行有益对话的桥梁,进而更加全面理解美国的政治生态,也为其他有关民主、自由和平等政治形式的研究提供思考。
刘小钺[2](2019)在《试论审校在翻译中的作用 ——基于《美国宪法牛津手册》的第五和第六章》文中指出整个翻译环节中,审校对确保译文质量和提高译文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审校《美国宪法牛津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U.S.Constitution)英汉翻译项目的实践,并重点以《手册》的第五和第六章为分析对象,从中选取重点案例。通过审校和分析,笔者发现,就这次实践的文本而言,法律学术类文本中文学成分的表达以及法律信息传递方面探讨审校在翻译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同时笔者也指出本次翻译实践中翻译能力和翻译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翻译硕士作为译者暴露出的问题,并试探性提出改进策略。实践充分告诉笔者,审校不等于校对。校对是对译文的一个简单检查过程,包括检查错译、漏译、标点符号、语法错误等。而审校相对来说要高于校对,除了检查一般的低级错误外,负责审校的人员,还要注意译文的风格,专业性和准确性等。通过对例句的分析,笔者发现在翻译流程中加入审校环节后,译文的质量得到了显着的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得到了优化。审校的步骤不仅可以弥补初译译员对法律学术文本中文学成分把握的欠妥,同时弥补了译文中反映出的法律素养缺失,更能使得文本更加符合法律文本严谨准确的特点。
罗睿[3](2018)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外交方针陆续有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条线”、“一条线”。改革开放以来,又陆续提出并开始践行“和平共处”、“和平崛起”、“和谐世界”、“和平外交”等外交战略,中共十九大又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今天的外交方针。这一系列外交方针的演进都与当时的国际政治变化有着巨大的关联。总结出这些演进的缘由及其规律,对于我们今天怎样从理论上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的。绪论阐述了撰写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理论意义及其实践意义。在总结中外学者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出了本论文的撰写思路和写作方法,指出了该文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难点,明确了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 20世纪50年代,中共首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其意义。认为中共之所以决定实行一边倒和结束实行一边倒,都是中共独立自主作出的抉择。阐述了从一边倒外交方针转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理论基础、必然性、实质和特点;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营造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大影响;这一原则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交往准则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意义;在当时实行这一原则中的某些局限性。分析了实行“两条线”和“一条线”两种外交战略的原因、内容、实质和影响;中共在“中间地带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实现了“以小球推动大球”的战略转变。由于形成了中、美、苏三国的大三角战略,从而有力地扞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第二章论述的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恢复、继承、丰富和发展。着重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共将“和平共处”原则上升到“和平崛起”战略的必然性;“和平崛起”战略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继承与发展。论述了“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和平外交”等一系列概念的内在关联。指出了中国从现有国际秩序的反对者转变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原因、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第三章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必然性,指出了实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回答了世界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种质疑,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建立和谐世界中的应用价值,指出了应该怎样科学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着重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并以一系列事例来论证了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力践行。总结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演进历程中,中共所逐渐形成的和平发展道路理论,以其特有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理论宝库,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其必将永远镌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演进历程中,中共所逐渐形成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都凸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内在统一,都凸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发展和当代意义,都凸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陈静怡[4](2017)在《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断代史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通史性质的音乐史研究不同的是,断代史研究将浩瀚的中国音乐历史长河划分为相对较小的时间段,因而能让研究者们注意到一些曾经被忽略的问题。音乐断代史研究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研究者更加关注对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同时也让研究对象的选择更加细致和多样,更能让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上,逐渐走向精细化的道路。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专着和期刊论文成果。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将该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概括这一时段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进而探讨其对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共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专着成果的整理,对该时期出版的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专着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章是对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期刊论文成果的整理,笔者将选取十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期刊,通过表格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对这些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论文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第四章是对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整体情况的概括和总结。
尹亚军[5](2017)在《重识经济法学:中国变迁与理论出路》文中提出经济法学在中国有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仍属于年轻的学科和部门法学。在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与变迁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经济与社会体制变革。回溯历史不难发现,1984年、1993年、2001年、2013年等关键年份的每一次改革决定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观念、理解与认识,中国经济法学也相应地从一个阶段步入另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个十年,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照例也有如下两方面的迫切需求,一是总结既已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其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二是重新确立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问题和可行进路。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法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是丰富而全面的,但却始终面临着与其实质成就极不相称的外界评价,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对经济法学的认识未有更新,仅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的初步结论,这与日新月异的中国经济法学发展实情不相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经济法理论的解释力缺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起源论、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规范论、运行论等既有理论板块的功能更多在于证成经济法学的独立,在解释力上它们不得不让位于分配理论、发展理论、信息理论、风险理论等“新型理论”,后者正成为理论研究的主旋律,但上升到中国经济法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就凤毛麟角了。在此情形之下,经济法学在中国发展的未来图景将如何的问题便跃然纸上:若干年之后,是否再无经济法学?有鉴于此,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已有近四十年的经验和素材积累的时间结点之上,本文尝试回归基础问题,具体则以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解释力不足为问题主线:首先回溯经济法学的中国变迁、梳理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现状,这是对中国经济法学的重识过程,也是对中国经济法理论是否应坚持发展的正面回应;其次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法理论、审视中国经济法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内在缘由,这是关于理论与理论解释力的深度剖析,也是在寻求中国经济法理论困境的可能出路;最后尝试从方法论选择、价值序列和理论体系三个维度重塑中国经济法理论的解释力基础,方法论是潜藏和首要的理论资源、价值论是贯穿始终的理论观测点、而体系性的理论构建则是理论之所以为理论的基本特性,于此,理论的体系化不仅是克服中国经济法理论困境的方略之一,更是深化中国经济法理论与制度研究的起点与落脚点。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分有六章,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揭示了问题的提出过程。该部分首先就“问题”与“提问方式”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问题”本身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一个问题即是一个组织中心,它不仅大致划定了认识方向、探索范围、思维视角,也预示着新方向、新趋势的可能性;“提问方式”本身蕴藏了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预设了问题的解决路径,甚至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是沿着最初的提问方式一路推演而得的必然结果,哲学上的提问方式转变使本体论、认识论和解释论得以形成。中国经济法学的“问题史”无疑能代表其学术史,“经济法是什么”、“如何认识经济法学”、“怎样解释经济法”诸问题贯穿其中,但也遮蔽了一些问题,典型如为什么经济法学在中国生根、繁荣?此外,该部分还对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说明,此为本文研究之基础。第一章考察并解释了中国经济法文化现象。以“为什么在中国出现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学研究的繁荣”为主线,反思性地回顾了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特性,即在早期,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变迁是被动的和实践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指引,以实践问题为导向;随着发展的推进,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发展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国际交流濒于废弃,与前苏联、日本、德国的经济法学发展状况相类似,经济法学研究的国际比较证实了这一点,这意味着经济法学在中国的现象需要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与实践解释,如经济话语的主导、制度实践的经验、学术传统的影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性、意识形态、以及学术资源分配密切相关。整体而言,这些素材的挖掘和重新梳理为革新经济法学的认识意义重大,即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其与世界各国经济法学之间的准确关系。第二章提出了“中国经济法学”的命题并尝试进行论证和再理解。基于时空背景和研究主题的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理论已走上了自己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这一方面表明经济法学并非仅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体现出明显的地方性和国别性,“中国经济法学”命题证成即是对普适性经济法学的提出的警示,但同时也是一种贡献;另一方面则指示为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经济法学,还需回到中国的具体实践,关注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而非停留于理论层面的逻辑推演。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借鉴到自主发展、从传统理论到现代范式、从工具主义到经济法治的转变历程,因此从“理想类型”的维度理解中国经济法学可能更为恰当合理,它代表了法律与经济、法律与社会等法律变革的新方向,也表达了法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开放和理论创新,当然,这些变迁与突破最终皆落脚到中国经济法学所承载的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法治建设之特殊历史使命上。第三章检视了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解释力。在全文结构上,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论解释力是中国经济法学的内在评判标准,因而是整体重识中国经济法学之后首先应反思的中观问题,相对而言,第四、五、六章则是理论解释力的细化讨论。对于中国经济法理论的解释力不足问题,既有研究从研究范式、理论成果的体系性、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检讨,然而,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解释力来自哪里、如何提升理论解释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法理论诸问题尚未得以厘清。对此,学界的指向基本一致,如关注中国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注重理论的体系化和科学化,但理论解释力提升的具体办法却千差万别,在明确了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合理定位之后,中国经济法理论中的方法论选择、价值序列、理论体系化问题的是在新阶段要获得新发展的关键和基本要素。第四章讨论了中国经济法理论中的方法论选择,核心在于澄清中国经济法学中的“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方法论是理论研究之基础,在中国经济法学的方法论意识中,“社科法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研究方法,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反思和构想中,大都呼吁回归、强化法学立场的法解释学或法教义学等传统法学研究方法,根本缘由在于社科方法的广泛引入之同时也附带了其潜藏的基本假设、价值立场等因素,这与法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内在冲突。因此,基于社科研究方法在法学研究上的局限、法律价值的立场扞卫等具体缘由,回归“法教义学”直在其中,这也表明一种对“法律思维”的培育需求。第五章论述了中国经济法理论中的价值序列,集中对“效率价值优先”进行了的学理反思。价值问题本身即已足够复杂,第四章所述方法论创新在引入多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表现最为强烈的即是价值的多元和冲突。在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经济政策的话语主导、经济分析的方法便利、以及部门法学的价值划分的综合影响之下,效率价值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法学的主导或优先价值,且在经济法实践中多有体现。然而,价值优先序列的确立应十足谨慎,效率优先于公平的价值安排仅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方才可能成立,尽管效率价值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效率优先”也逐渐向更多领域扩张,但无疑面临顽强的抵制力量,社会公平即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中国经济法学作为法律科学的价值立场坚持。第六章探讨了中国经济法理论体系的需要与可能。在全文结构上,该部分既属于理论解释力提升的组成要素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法理论研究本身应追求的目标。理论体系的品质强调是以方法论为基础的,价值则是使理论能够成为体系的内在枢纽,整体的表现落脚到理论解释力的强弱,进一步地,这关系到中国经济法学的社会认同与发展前景。理论的体系性追求是中国经济法学作为理论的应有之义,体系化不仅是中国经济法理论深化的重要进路,也是经济法学知识教学与传播的基本要求。然而,中国经济法学的体系有多层理解,如经济法立法的体系化、经济法学知识的体系化,也有全局的、最高层次的体系化与局部体系化之分,它们都强调一种理论上的逻辑自洽与连贯性。在公理体系尚难以实现之际,局部的体系化逐渐成为经济法学人的备选之一,这在理论上可追溯至“公理法学”与“论题法学”之争,学界兴起的“领域法学”即是其例,当然,“领域法学”要承担起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体系重任,还须加强概念体系、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理论自觉,亦即是说,“领域法学”的发展方向应是促进更高层次的体系化。
莫莉,黄合水[6](2014)在《基于竞选广告的民进党特性及沿革分析(1996—2012)》文中研究说明在台湾政治格局中,民进党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近30年的发展中,该党凸显了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随着社会和两岸局势的发展又有所改变。本研究以1996年至2012年五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332则民进党的报纸竞选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勾勒了一幅民进党竞选策略的画面。在此基础上,作者赴台与13名在不同领域与台湾政界有关联的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以解释内容、分析结论,探析民进党的特征和变化,以及隐藏于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人研究,同时对该党未来的变化也提出可能性展望。
刘凌[7](2014)在《战国楚简连词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楚地出土战国简册为基本材料,研究楚简连词系统。论文的研究思路是第一,保证基础材料的准确释读,保证语法分析的客观、统一。第二,关注连词所置身的语义语法系统,将楚简连词放入各级系统中逐级考察,以全面揭示楚简连词性质。第三,研究以往楚简连词研究中忽略的问题。为保证研究的客观、准确,论文所做的基础工作是:在完成相关考释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吸取正确的释读意见,对研究范围内的楚简释文进行修订,可见论文附录部分;讨论并提出明确的语法分析标准,可见相关连词个案分析部分;建立数据库,进行严格的语法属性标注和数据分析。另外,绪论部分对相关研究做了系统梳理。论文主体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楚简18个单音连词的分词个案研究,在第二章至第五章。个案研究中,注重将连词置於自身所在的语义语法系统中,对该连词关联的介词、副词、代词等用法—并讨论,探索该连词在自身词语系统中的地位、性质,藉以观察这个连词的虚化程度连接能力——这是对楚简连词分级考察的第一层次,每一个连词都不能被孤立看待,它是自身词语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发展变化着的组成部分。在第一部分,观察到楚简连词的一些特殊之处,也有不同意以往研究之处,集中於“而”、“以”、“则”、“斯”、“又”等连词。第二部分,汇总全部楚简连词,从语义关系和语法功能两个角度全面总结楚简连词系统——这是对楚简连词分级考察的第二层次。对全部连词进行分类考察,探讨每一类连词内部成员间的主次、异同、分工与配合,并探讨楚简连词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的密切关联.可见第六章“楚简连词系统”部分。形成的主要看法是:楚简连词系统包括单音连词18个,复音连词(固定结构)11个;楚简连词系统中,顺承和因果连词最发达;楚简十一类连词,多数内部成员语法分工明确,仅顺承和因果连词功能交叉、合作而各有侧重;楚简不同语法功能的连词,同它们所表达的语义关系存在着较为整齐的对应和关联。第三部分,将楚简连词系统置於汉语史中,前後系联,探讨楚简连词在汉语史中的发展,彰显楚简连词系统的特点——这是对楚简连词分级考察的第三层次.可见第六章“楚简连词系统在汉语史中的地位”部分。形成的主要认识是:从汉语史中看,楚简连词系统在顺承连词和因果连词上有了较大发展,在顺承和因果复音连词上有较大发展,部分高频单音连词语义和语法功能发展成熟,这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连词的特点.不论从战国时期的古书类文献还是应用类文献观察,楚简连词系统都不算很丰富。尤其是应用类文献,连词使用非常单一,与同样性质的秦简差距很大。第四部分,讨论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特徵,见第七章.这个专题,以往的研究基本未曾涉及。分三步比较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情况。第一步,将楚简文献分为古书类和应用类进行比较;第二步,用郭店简和包山简作为古书类和应用类文献的代表进一步比较;第三步,将应用类文献分成文书、卜筮祭祷记录、日书、遣策四类分别比较再合并比较。主要结论是:楚简古书类文献在使用连词的类型、数量、频次等各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在顺承、因果等七类连词上更具有绝对优势,且连词的各种功能都发达;应用类文献主要只涵盖四类连词,连词功能简单,句子间连词很少,词语间连词稍多,都只以并列关系为主。影响楚简连词使用的决定因素是文献类型和文献内容。行文风格、对表达效果的追求,影响到古书类文献连词使用的个性:而简文内容和表达程式影响到应用类文献中高频连词的使用。另外,楚简连词在应用类文献中不呈现明显的时代变化因素。论文中运用了数据库分析统计、历时断代分析、共时比较、多层次的系统分析、集合全部文例进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期实现研究目标。论文的贡献是: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一份关於楚简连词的系统、客观的报告;把楚简连词置於多层次的系统中逐级观察分析,发现了楚简连词的某些个性特点,彰显了楚简连词系统在汉语史中的性质,使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一些专题讨论具有个人创见。
苑银和[8](2013)在《环境正义论批判》文中研究说明正义是法的价值基础,也是法律的理想,正义在人类政治哲学以及法哲学史上可谓是最有生命力的话题之一。现代社会,重要领域的正义多是通过法律途径实现的,作为环境领域的正义最有效的实现途径无疑令环境正义论者寄希望于同时代兴起的环境法。目前,环境正义的理论主要是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基础上构建的,继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发表以后,一些环境法学家相继提出了环境正义、代际正义、种际正义、环境权等主张。然而以权利为本位构筑的环境法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带给人们的却是失望,环境法律体系在任何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环境问题面前都不堪其用,环境法制的完善与环境法律实践总是脱节,这就不得不令人对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提出质疑,同时对作为环境正义理论基础的罗尔斯正义论在环境领域的适用性产生了怀疑。究竟是平等即为正义的罗尔斯的正义论不适于环境领域,还是适用者们适用的错误?作为不同环境背景下产生的不同领域的问题尚需不同的应对策略,环境正义理论是在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亟待解决的是环境问题而非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分配制度问题。环境领域与其他领域最大的区别体现为公益和私益的不同,罗尔斯正义论的两个正义原则主是建立在保护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的;而环境法所要保护的是公益并非私益,是以义务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因此,环境正义的实现应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成逆径,如果以正向思维的角度适用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原则最终将产生逆向的结果。从环境正义的内容而言,种际正义论者以自然与人具有共同的内在价值以及敬畏生命和自然体具有利益为由要求赋予自然体权利。然而对于自然体内在价值而言,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对象性关系的理性活动,只有人符合这一标准自然体不可能与人达到平等,自然体权利根本无法实现。对于敬畏生命而言,是人类永远应该遵循的道德约束。然而法律并不等同于道德,无论是从道德最高境界的佛学还是休谟命题都无法推导出自然体能够拥有权利。对于利益权利论,应该指出的是,权利是利益的基础,但是利益并不等于权利,离开人,从自然体拥有利益的事实无法推出自然体就应该有权利的价值判断。从相应的法律法规看,《德国民法典》90a“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并没有改变动物“客体物”的本质,至于美国和日本存在的自然体作为原告的诉讼案件中原告胜诉,并不能就此确定自然体权利的成立。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种际正义都无法实现。代际正义论者以代际信托关系、罗尔斯的代际契约理论和跨代共同体为由,通过后代人的权利主张试图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另外一些规范性的国际法律文件、宣言等明确规定保护后代人的利益及后代人的权利,同时部分国家法院支持后代人作为原告的诉讼资格。然而无论是代际信托关系还是代际契约理论或跨代共同体都是虚构的假设,在虚构的前提下又何以能推导出实际的后代人权利?同样,有关规范性的国际法律文件、宣言以及相应的司法实践都无法确定后代人权利的成立。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代际正义都无法实现。环境正义论者在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基础上,要求在国内和国际间公平平等地分配环境利益,并试图通过环境权的主张实现环境正义,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各国《宪法》,和《环境基本法》的明文规定为由认为环境权的存在。然而,从理论上来看,环境权的概念极为模糊,从司法实践来看,无论是宪法层面还是法律层面,大部分国家都未给出关于公民环境权的准确界定,更谈不上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细节问题,环境权是从其他基本法中派生出来的。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通过环境权的主张,环境正义都是无法实现的。笔者通过对环境正义从理论基础、分配原则、内容以及实现环境正义的司法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正义论者忽视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悖性,错误地将罗尔斯所倡导的公平平等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正义原则适用于环境法领域乃至于整个环境领域,以环境利益的平等分配为核心的环境正义只能是对环境资源不断地索取,不但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相反只能造成环境的继续恶化。在环境法及环境领域,环境正义的实现只能依靠人类自身,遵循普遍义务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以及能者多劳原则,在国内及国际间公平平等地分配义务和责任。环境正义的实现应该是以环境义务为本位,所有公民(不包括后代人和自然体)对大自然都负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徐晨曦[9](2008)在《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演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危机呈现出加速扩展的趋势,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彰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生态安全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国家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载体和保障。生态安全研究己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重要领域。冀北山区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区域特点,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又是河北省防护林建设和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本省及京、津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同时,作为京津特别是首都重要的水源涵养与供应地,是首都生态圈的核心区域,在维护京津冀地区生态平衡中处于重要地位。为此,进行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演化机制研究,深入了解生态安全状况及其演变特征,找出生态安全演化的驱动因素,适时合理的提出防治措施,降低域外负效应,为区域和周边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山区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调控研究”(20072009年,编号:D2007000267),以生态安全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时空论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研究区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划分出生态安全等级区,进行生态安全状况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9年来,研究区生态安全一直处于预警状态,且不存在无警区,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差,但生态安全状况呈明显好转趋势,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高西低的态势,1987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期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基本一致。针对研究结果,从自然、人文、历史根源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生态安全演化机制,找出了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调控对策,以期为研究区生态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文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1)首次对冀北山区应用综合性指标体系进行全方位、长序列、多角度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分析;(2)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冀北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生态安全差异性的演化机制;(3)结合区域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温玉清[10](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二、2000年,我们做些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们做些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立论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及评析 |
1. 历史演变与内容的描述性研究 |
2. 利弊比较与观点的评价性研究 |
3. 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方案性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点 |
一、选举人团制的动态演进过程 |
(一) 制宪会议 |
(二) 选举人团制的规定 |
(三) 选举人团制的修订 |
(四) “选举人”的选择 |
(五) 现代机制 |
二、选举人团制特点与设计的宏观分析 |
(一) 美国的民主理念传统 |
(二) 总统选举制度与类型 |
1. 选举人团 |
2. 赢者通吃 |
(三) 制度中的民主式设计 |
1. 目标式民主——民选总统 |
2. 程序式民主——直接与间接选举的结合 |
3. 监督式民主——舆论多样 |
三、选举人团制运行结果的微观审视——以特朗普大选为例 |
(一) 2016总统选举流程与内容 |
(二) 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
1. 参与和弃权动机 |
2. 少数票总统——代表问题 |
3. 众议院特殊决定权 |
4. 地域性与票力价值不等 |
5. 阶层收入与分配不均 |
(三) 制度稳定与延续存在实际变量 |
1. 制度因素塑造行为策略 |
2. 权力关系影响制度形态 |
3. 外部条件冲击制度变迁 |
4. 路径依赖强化行为效应 |
四、总统选举制度与现实的失衡 |
(一) 公民自由与权利的不完整性 |
(二) 民主程序与执行保障的缺陷 |
1. 引导民主的目标偏差 |
2. 规范民主的执行漏洞 |
3. 净化民主的组织散乱 |
(三) 理论前提的缺失 |
(四) 零和结果的实践僵局 |
(五) 博弈规则优化的困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试论审校在翻译中的作用 ——基于《美国宪法牛津手册》的第五和第六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项目简介 |
第一节 项目来源及要求 |
第二节 原文文本内容及风格特征 |
第二章 审校的作用及过程 |
第一节 审校的作用 |
第二节 审校原则的运用 |
第三节 审校的流程 |
第三章 审校中发现的问题 |
第一节 文学成分处理不当 |
第二节 法律素养的缺失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问题的归纳 |
第二节 解决的策略 |
第五章 对实践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翻译项目原文 |
附录二 翻译项目译文 |
(3)“和平共处”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方法 |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共处”原则的首创及践行 |
第一节 一边倒外交方针: 探索“和平共处”原则的先声 |
一、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及其践行 |
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终结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重大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践行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重大转变 |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范围的拓展及其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
第三节 “从两条线”战略、“一条线”战略到“新三角战略”: “和平共处”原则在曲折中前行 |
一、“两条线”战略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二、“一条线”战略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三、美苏中三角战略关系的形成 |
第二章 建立国际新秩序: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共处”原则恢复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对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
二、对时代主题转换的全新认识 |
三、“和平共处”原则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的坚持和发展 |
四、“和平共处”原则的成功践行 |
第二节 以“和平共处”原则为基础来建立国际新秩序 |
一、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的提出 |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和平外交”战略: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拓展 |
第一节 “和平崛起”战略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 |
二、“和平崛起”战略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从“和平崛起”战略到“和平外交”战略 |
一、从“和平崛起”战略向“和谐世界”战略的转变 |
二、从“和谐世界”战略向“和平外交”战略的转变 |
第三节 开始了对国际秩序观认识上的重大转变 |
一、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认识 |
二、开始了推动国际新秩序合理化的进程 |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 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最新发展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提出的基础 |
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 |
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基础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提出 |
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
第三节 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内涵 |
一、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质疑 |
二、掌握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方法 |
三、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必须把握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本质 |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中的价值观和特点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对全球的适用性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特点 |
第五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提出的意义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世界意义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中国意义 |
三、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方针的践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中共中央文件及领袖着作 |
三、学术着作 |
四、报纸和文献 |
五、外文文献 |
六、外国政治人物讲话 |
致谢 |
(4)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专着成果 |
第一节 李纯一与《先秦音乐史》 |
第二节 孙星群与《西夏辽金音乐史稿》 |
第三节 吉联抗与断代音乐史料 |
第四节 其他专着 |
第三章 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期刊成果 |
第一节 先秦时期 |
一、音乐思想研究 |
二、音乐专着与人物研究 |
三、乐谱乐曲与乐器研究 |
四、音乐史料与考证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第二节 汉魏时期 |
一、音乐专着与人物研究 |
二、乐谱乐曲与乐器研究 |
三、音乐史料与考证研究 |
四、其他研究 |
第三节 隋唐时期 |
一、乐谱乐曲与乐器研究 |
二、音乐专着与人物研究 |
三、音乐形式研究 |
四、律制与乐调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第四节 宋元时期 |
一、乐谱乐曲与乐器研究 |
二、音乐专着与人物研究 |
三、音乐史料与考证研究 |
四、音乐形式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第五节 明清时期 |
一、音乐专着与人物研究 |
二、律制与乐调研究 |
三、乐谱乐曲与乐器研究 |
四、音乐形式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第六节 其他时期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总结 |
第一节 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之整体概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三节 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重识经济法学:中国变迁与理论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过程 |
(一)问题及其提出方式 |
(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问题史” |
(三)本文的“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与说明 |
(一)学术史的研究方法 |
(二)理想类型、意义阐释、因果论与文化解释 |
第一章 中国经济法文化现象的考察与解释 |
引言 |
一、经济法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个反思性回顾 |
(一)经济法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分期 |
(二)经济法学在中国发展的理论分期 |
二、经济法文化现象的国际考察:一个比较的分析 |
(一)域外经济法学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二)中国的经济法学发展现象 |
三、为什么在中国出现经济法学的繁荣:一个文化的解释 |
(一)经济话语的舆论主导 |
(二)制度建设的理论需求 |
(三)学术传统的深层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经济法学”的证立与再理解 |
引言 |
一、“中国经济法学”的证立与形成 |
(一)从理论借鉴到自主发展 |
(二)从传统理论到现代范式 |
(三)从工具主义到经济法治 |
二、中国经济法学的再理解 |
(一)作为理想类型的中国经济法学 |
(二)代表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经济法学 |
(三)承担特殊历史使命的中国经济法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经济法理论解释力的检视 |
引言 |
一、中国经济法学理论解释力的集体反思 |
(一)范式的多元与主流 |
(二)理论的开放与封闭 |
(三)方法的传统与现代 |
二、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解释力来自哪里 |
(一)理论解释力提升的进路总结 |
(二)理论解释力讨论未竟的两项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经济法理论中的方法论选择——社科法学还是法教义学 |
引言 |
一、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识 |
(一)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方法论考察 |
(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争议 |
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方法论构想 |
(一)实证、综合与法解释学三足鼎立之势 |
(二)尚存的疑问 |
三、为什么是法教义学? |
(一)学术研究的范式追问 |
(二)法律价值的立场扞卫 |
(三)法律思维的教义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法理论中的价值序列——效率价值地位反思 |
引言 |
一、效率成为中国经济法学主导价值的过程 |
(一)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 |
(二)经济政策的话语主导 |
(三)经济分析的方法便利 |
(四)部门法学的价值划分 |
二、“效率优先”在中国经济法(学)中的实证考察 |
(一)“效率优先”的中国经济法实践 |
(二)“效率优先”的地位反思 |
三、中国经济法学价值序列确立的基本思路 |
(一)法学立场的坚持 |
(二)“词典式”序列的价值基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经济法之理论体系的需要与可能 |
引言 |
一、中国经济法学理论体系的意识基础 |
(一)体系化:理论深化的进路选择 |
(二)理论体系的几种理解 |
(三)本文的界定 |
二、何种体系化?:中国经济法学理论体系的选择 |
(一)在公理法学与论题法学之间 |
(二)“领域法学”能否成为最终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竞选广告的民进党特性及沿革分析(1996—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 |
(二)深度访谈 |
三、基于内容分析的民进党竞选广告策略呈现 |
(一)广告主题策略 |
1. 整体广告主题策略 |
2. 主题策略随时代发展的改变 |
(二)广告攻防策略 |
(三)广告表现策略 |
1. 广告的媒体投放情况 |
2. 广告的诉求策略及变化 |
3. 广告模特的使用及变化 |
四、基于深度访谈的民进党特点分析 |
(一)以年轻人和普通民众为说服对象,凸显草根性和年轻化。 |
(二)抓住对手的缺点抨击,具有攻击性和激进化 |
(三)情感动员不减,但理性已有所增强 |
(四)强调品质道德,议题由硬及软 |
(五)组织动员能力较强,但动员方式可能受互联网影响而改变 |
五、结语 |
(7)战国楚简连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综述和研究思路 |
一、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 |
二、楚简虚词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材料与方法 |
一、使用的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来源於介词的连词——以、与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连词“以” |
第一部分 相关问题的讨论与说明 |
一、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判断 |
二、对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分类 |
第二部分 介词“以”的语义语法功能 |
一、介词“以”引进成分的语义类型 |
二、介词“以”宾语的省略 |
三、介词“以”宾语的前置 |
四、与介词“以”相关的固定结构 |
第三部分 连词“以”的语义语法功能 |
一、连词“以”前後的语义关系 |
二、与连词“以”相关的固定格式 |
三、语义关系与语法功能的综合考察及连词“以”的特点 |
第二节 连词“与” |
一、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判别 |
二、楚简介词“与”的情况 |
三、楚简连词“与”的情况 |
第三章 来源於副词的连词——既、又、或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连词“既” |
一、“既”作副词的情况 |
二、楚简连词“既” |
第二节 连词“又” |
一、楚简中“又”连接数量关系的情况 |
二、影响楚简连词“又”使用的多种因素 |
三、“又”的意义源流 |
第三节 连词“或” |
一、对“或”连词以外用法的交待 |
二、楚简连词“或” |
第四章 以连词用法为主的词——而、则、斯、且、虽、苟、故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连词“而” |
第一部 分对虚词“而”的认识分歧和本文的判断标准 |
一、阕於“而”的词性 |
二、连词“而”前後成分间的语义关系 |
第二部分 楚简连词“而” |
一、“而”前後的语义关系 |
二、“而”的语法功能 |
三、由“而”组成的固定结构 |
四、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的综合考察及连词“而”的特点 |
第二节 连词“则” |
一、“则”前後的语义关系 |
二、楚简中“则”的语法功能 |
第三节 连词“斯” |
一、“斯”作为连词的条件 |
二、楚简中的“斯”是较为成熟的连词 |
三、连词“斯”广泛使用的时代 |
第四节 连词“且” |
一、“且”前後的语义关系 |
二、“且”的语法功能 |
三、“且”与“而”的比较 |
第五节 连词“虽”和“苟” |
一、虽 |
二、苟 |
第六节 连词“故” |
一、“故”的语法特点 |
二、复音虚词“是故” |
第五章 其他低频连词或连接成分——及、如、若、焉、此、是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连词“及” |
一、“及”的动词用法 |
二、“及”的介词用法 |
三、“及”的连词用法 |
第二节 连词“如”和“若” |
一、如 |
二、若 |
三、“如”、“若”的分工问题 |
第三节 连词“安(焉)” |
一、“安(焉)”作兼词 |
二、“安(焉)”作连词 |
第四节 具有连词性质的“此”和“是” |
一、“此” |
二、“是” |
三、“是”和“此”在楚简中的比较 |
第六章 楚简连词系统及其在汉语史中的地位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楚简复音连词(固定词组) |
一、在楚简中还不作连词用的固定词组 |
二、表顺承关系的复音连词 |
三、表因果关系的复音连词(固定词组) |
四、用例少、但具有连词性质的固定词组 |
五、楚简复音连词(固定词组)汇总 |
第二节 从语义关系角度观察楚简连词系统 |
一、楚简连词分类说明 |
二、楚简连词分类 |
三、每一类别下楚简连词的特点及其内部差异和分工 |
第三节 从语法功能角度观察楚简连词系统 |
一、连接词语的连词 |
二、连接分句的连词 |
三、连接句子和句群的连词 |
第四节 楚简连词系统总结 |
一、楚简同类连词多数语法分工明确,少数功能交叉、各有侧重 |
二、楚简连词语法功能的实现,同它表达的语义关系有较为整齐的对应和关联 |
第五节 楚简连词系统在汉语史中的地位 |
一、在汉语史中的地位 |
二、楚简与睡虎地秦简的比较 |
三、对楚简连词系统的认识 |
第七章 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特徵 |
本章摘要 |
第一节 楚简连词在古书类和应用类文献中的分布 |
一、楚简连词在古书类和应用类文献中的整体分布情况 |
二、从语义关系角度看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 |
三、从语法功能角度看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 |
第二节 以包山简和郭店简为例进一步观察楚简连词分布 |
一、包山简和郭店简连词使用整体比较 |
二、高频连词在包山简和郭店简的集中分布情况 |
三、影响楚简连词分布的多种因素 |
第三节 楚简连词在应用类文献中的分布情况 |
一、遣策类文献的连词使用情况比较 |
二、 卜筮祭祷类文献的连词使用情况比较 |
三、四种应用类文献的连词使用情况比较 |
结论 |
附录:相关释文整理 |
参考文献 |
後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环境正义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
四、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环境正义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当前环境正义的核心内涵 |
一、 环境正义的缘起 |
二、 环境正义概念的核心内涵 |
第二节 环境正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 |
一、 代际契约与原初状态下的“无知之幕” |
二、 环境分配正义原则与罗尔斯分配正义差异原则 |
第三节 环境正义的基本内容 |
一、 种际正义 |
二、 代内正义 |
三、 代际正义 |
第二章 环境正义论理论依据批判 |
第一节 环境利益分配论批判 |
一、 处于极限状态的选择 |
二、 环境利益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公益 |
三、 环境利益与环境权不可分配 |
四、 环境公共利益指向义务分配 |
第二节 罗尔斯反对目前环境正义论者分配正义的主张 |
一、 公共利益不可分配 |
二、 公有的自然资源不可分配 |
三、 反对“资源再分配原则”和“全球再分配原则” |
第三节 种际正义论批判 |
一、 自然体内在价值主体论驳析 |
二、 自然体权利论驳析 |
第四节 代际正义论批判 |
一、 代际契约——虚幻的假设 |
二、 行星托管理论的悖逆性 |
第三章 环境正义论实践依据批判 |
第一节 作为平等权的环境权 |
一、 实为平等权的环境权 |
二、 作为平等权的环境权能否解决环境问题 |
三、 各国环境权司法实践的不尽人意 |
第二节 种际正义论实践依据批判 |
一、 动物“客体物”的本质并未改变 |
二、 对国内外司法实践的思考 |
第三节 代际正义论实践依据批判 |
一、 环境利益不存在当代与后代之分 |
二、 对国外司法实践的辨析 |
第四章 重新定义环境正义 |
第一节 环境不正义的实质在于责任负担的不公平 |
一、 国内环境不正义的实质在于环境责任负担的不公平 |
二、 国际环境不正义的实质在环境责任负担的不公平 |
三、 环境正义的实现关键在于人际间公平分配环境责任和义务 |
第二节 环境正义的内涵 |
一、 环境正义的主题 |
二、 环境正义的内涵 |
第三节 普遍义务为核心的分配正义 |
一、 普遍义务的含义 |
二、 普遍义务的理论依据 |
三、 普遍义务的实践依据 |
第四节 环境正义的法律规制 |
一、 环境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
二、 通过法律实现环境分配正义 |
三、 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安全内涵 |
1.2.2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理论依据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时空论 |
2 研究方案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位置与区划 |
3.2 自然环境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 |
3.2.3 水文 |
3.2.4 土壤 |
3.2.5 植被 |
3.2.6 矿产资源 |
3.3 社会经济概况 |
4 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1 评价方法选择 |
4.2 基于PSR 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 模型) |
4.2.2 指标选择的原则 |
4.2.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4 评价指标说明 |
4.2.5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采集 |
4.3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
4.3.1 方法选择 |
4.3.2 评价指标标准值 |
4.4 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方法选择 |
4.4.2 权重确定 |
4.5 综合安全指数计算 |
5 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 生态安全等级区划分与差异性分析 |
5.1.1 生态安全等级区划分 |
5.1.2 生态安全等级区差异性分析 |
5.2 生态安全状况的时间演变分析 |
5.2.1 不同时期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
5.2.2 不同时段生态安全状况对比分析 |
5.3 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演变分析 |
5.3.1 地理位置上的空间演变分析 |
5.3.2 行政区划上的空间演变分析 |
5.3.3 不同地貌类型上的空间演变分析 |
5.4 生态安全子系统的时空演变分析 |
6 冀北山区生态安全演化机制分析 |
6.1 生态安全演化的自然因素影响机制分析 |
6.1.1 气候条件 |
6.1.2 地形地貌条件 |
6.2 生态安全演化的人文驱动机制分析 |
6.2.1 人口变动 |
6.2.2 人类活动 |
6.3 生态安全演化的人文响应机制分析 |
6.4 生态安全演化的历史根源分析 |
7 冀北山区生态安全问题与调控对策研究 |
7.1 生态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
7.1.1 土壤侵蚀问题严重,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 |
7.1.2 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林草退化问题突出 |
7.1.3 人口数量增多,环境压力增大 |
7.1.4 耕地资源不足,数量不断减少 |
7.1.5 区位与资源状况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 |
7.2 区域性治理与保护对策 |
7.2.1 遏制土壤侵蚀,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效应 |
7.2.2 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
7.2.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7.2.4 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
7.2.5 综合整治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与建设 |
7.3 战略性发展与建设对策 |
7.3.1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7.3.2 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
7.3.3 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7.3.4 倡导绿色城市化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8.1.2 生态安全演化机制探讨 |
8.1.3 生态安全调控 |
8.2 讨论 |
8.2.1 主要创新点 |
8.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四、2000年,我们做些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D]. 张晓雅. 云南大学, 2019(03)
- [2]试论审校在翻译中的作用 ——基于《美国宪法牛津手册》的第五和第六章[D]. 刘小钺.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3]“和平共处”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D]. 罗睿. 武汉大学, 2018(01)
- [4]1978-2000年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研究之研究[D]. 陈静怡.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重识经济法学:中国变迁与理论出路[D]. 尹亚军.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6]基于竞选广告的民进党特性及沿革分析(1996—2012)[J]. 莫莉,黄合水. 台湾研究集刊, 2014(03)
- [7]战国楚简连词研究[D]. 刘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环境正义论批判[D]. 苑银和.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9]冀北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演化机制研究[D]. 徐晨曦. 河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标签:经济法学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法律论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