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果,蛋白,蛋白质,抗原性,静压,蛋白酶,面团。
白果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孙红,杨小明[1](2019)在《糖基化反应对白果蛋白免疫原性及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湿热法对白果蛋白(ginkgo seed protein,GSP)与葡萄糖进行糖基化反应,以期降低GSP免疫原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蛋白免疫原性,优化GSP糖基化工艺,并分析GSP紫外吸收、内源荧光发射及二级结构的变化,研究糖基化反应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葡萄糖比例为1∶3,糖基化温度为90℃,糖基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下可以有效降低GSP约54%的免疫原性。同时,糖基化能使GSP的紫外吸收氨基酸残基暴露,减少其表面荧光发射基团数量,并增加GSP 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其β-折迭和转角结构含量。(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孙红[2](2019)在《超声波处理结合糖基化反应降低白果蛋白致敏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白果蛋白(Ginkgo seed protein,GSP)是白果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拥有优良的发泡性和乳化性,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但其致敏性阻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超声波是一种新兴的物理加工技术,可有效改变蛋白构象表位;糖基化反应则可改变蛋白线性表位,而最小程度破坏蛋白活性。所以,本文尝试使用超声波处理降低GSP致敏性,并研究超声波降低GSP致敏性效果的稳定性;其次,研究超声波处理结合糖基化反应(Ultrasonic Treatment Combining with Glycosylation,UTCG)降低GSP致敏性的效果;最后,分析UTCG引起GSP结构的变化,并探究GSP结构变化和其致敏性变化间的联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超声波处理对GSP致敏性影响的研究。制备GSP粗提物,SDS-PAGE电泳法检测GSP分子量分布;用GSP通过免疫小鼠制备抗体血清,并建立测定IgE和IgG的间接ELISA检测法;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降低GSP致敏性的效果,以确定较优的超声波处理条件;研究超声波和热处理对GSP结构的影响;采用较优的超声条件处理GSP,研究其IgE和IgG在36 h内的变化。结果表明:GSP的分子量集中在25~50 kDa;小鼠被GSP致敏后,得到的抗血清IgE效价为1:6400;20/60 kHz多频超声波,在70℃处理GSP 40 min,GSP过敏原性IgE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0.1%,其抗原性IgG也显着下降47%,且不会引起蛋白质在处理过程中变性沉淀;超声波和热处理改变GSP紫外吸收基团、外源荧光发射基团、表面疏水性基团及二级结构的趋势是一致的,但超声波处理在70℃可使GSP的β-折迭显着低于同温度的热处理;超声波处理GSP后放置36 h,其抗原性IgG和过敏原性IgE较0 h分别上升14.4%和20%,故超声波的脱敏效果的稳定性较差。(2)UTCG对GSP致敏性的影响。以过敏原性IgE为指标,并考虑接枝度和褐变程度,优化UTCG处理参数;在较优处理条件下,检测GSP抗原性IgG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8.0,GSP:葡萄糖=1:3,反应时间为50 min,温度为70℃,UTGC能最大程度降低GSP过敏原性IgE,降低至33.2%,并保证GSP拥有较高接枝度且不发生褐变;在此处理条件下,GSP抗原性IgG显着下降60.4%。(3)研究超声处理与UTCG对蛋白结构影响的比较。UTCG处理GSP后,检测其过敏原性IgE及抗原性IgG在36 h内的变化;检测GSP经不同方式处理后,其游离氨基含量、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UTGC处理GSP后,其过敏原性IgE和抗原性IgG在贮藏36 h内均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超声波处理能增加GSP的游离氨基含量,而UTCG则使GSP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下降;与超声波处理相比,UTCG可产生更多酪氨酸、苯丙氨酸等和羟甲基糠醛等紫外吸收和发射荧光的基团,及使更多的疏水性基团暴露;超声波使GSP的?-螺旋增加、?-折迭降低、无规则卷曲下降,UTCG则能增进这种变化;另外,UTCG处理GSP后,放置0 h和36 h的GSP结构没有显着差异,故UTCG使GSP结构发生不可逆、稳定的变化,从而使GSP致敏性发生不可逆的降低。(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沈凤俊,叶淑红[3](2018)在《银杏白果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杏是我国古老珍贵树种之一,一直享有"活化石"的美誉。银杏白果是银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抑菌等作用。银杏白果中蛋白含量较高,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蛋白资源。本实验通过碱提酸沉法提取银杏白果蛋白,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邻苯叁酚自由基(DPPH·)能力为指标考察白果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水平,以期通过本研究为银杏白果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银杏白果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碱提pH为10,提取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2 h,此时的蛋白提取率为10.6%。银杏白果蛋白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在一定浓度下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显示,银杏白果蛋白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较强,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单凯祥,唐小兰,茅琴琴,王卫东[4](2017)在《白果蛋白及其酶解物对饼干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果为原料,加入具有一定营养和生理功能银杏蛋白提取物,开发新型营养饼干。将制备的白果粉、白果蛋白粉以及白果蛋白酶解物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饼干中,研究了添加白果提取物对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并测定添加物对饼干酸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果、白果蛋白以及白果蛋白酶解物对饼干的感官品质和氧化性都有较大的响。与对照相比,白果蛋白粉和蛋白酶解物都能有效提高饼干感官品质,白果粉对饼干感官品质影响不显着;白果粉和白果蛋白粉加速了饼干中油脂的氧化,而添加20%白果蛋白酶解物可以减小饼干的氧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白果蛋白酶解物饼干的最佳配方为:面粉100 g,白果蛋白酶解物添加量20 g,黄油添加量25 g,水添加量30 g,白砂糖添加量25 g,此时所获得的产品感官品质最好。(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7年10期)
张秀云,李丹丹[5](2016)在《白果蛋白可控酶解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白果蛋白的酶解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建立碱性蛋白酶酶解白果蛋白的动力学模型。最终建立水解动力学模型为:水解速率R=(16.119E0-0.1221S0)·exp[-0.3345(DH)],水解度DH=2.989ln[1+(0.4675E0/S0-0.0861)t],并求得该体系反应速率常数k_2=16.119 min~(-1),酶失活常数Kd=0.467 5 min~(-1),达到控制酶解过程的目的。验证试验表明,模型得到水解度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该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6年22期)
周昊,王成章,曹福亮,叶建中,李文君[6](2016)在《高静压协同酶法处理对白果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高静压结合酶解处理对白果蛋白抗原性的影响,分别采用4种蛋白酶水解白果蛋白,水解前分别采用不同压力的高静压对白果蛋白进行预处理,酶解产物水解率和分子量采用OPA法和SDS-PAGE测定,致敏性采用western-blotting和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或胃蛋白酶为水解酶时,高静压能显着提高白果蛋白的水解率和降低其致敏性;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时,白果蛋白的水解和脱敏效果很差,即使高压处理也未见明显提高。木瓜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在处理压力为300 MPa时,而胃蛋白酶在400 MPa时,其水解和脱敏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白果蛋白能被水解为分子量小于15 ku的多肽,95%以上的白果蛋白致敏性能被消除,酶解产物中致敏蛋白条带全部消失。因此,高静压处理能明显提高蛋白酶对白果蛋白的水解效率和脱敏效果,但是取决于选择的蛋白酶种类和处理压力的大小。(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8期)
周昊,王成章,叶建中,陶冉,陈虹霞[7](2016)在《高静压处理改善白果蛋白致敏性和功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静压处理对白果蛋白结构、抗原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 MPa的压力对白果蛋白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蛋白的致敏性,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白果蛋白分子量和构象的改变,功能特性的检测包括热稳定性和乳化特性。结果表明,高静压处理在300~700 MPa范围内可显着降低白果蛋白的致敏性(P<0.05),同时高压处理后,白果蛋白能被分解为分子量为4~30 k Da范围内的小分子蛋白,此外,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β-折迭结构被大量破坏形成无规则卷曲结构,其紫外吸收强度,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明显提高(P<0.05),高压对白果蛋白的致敏性影响与其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另外高压处理(300~700 MPa)可明显改善白果蛋白的热稳定性和乳化性能(P<0.05)。因此,高静压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降低白果蛋白致敏性和改善其功能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孙小斐,乔玉辉[8](2012)在《白果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等电点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果为原料,经过筛选去壳、低温烘干、粉碎过筛和脱脂步骤制取脱脂白果粉,并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脱脂白果粉中提取白果蛋白,以测定白果蛋白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淀粉、粗纤维等主要化学成份,白果蛋白的水溶性、盐溶性、醇溶性、碱溶性、不溶性蛋白组分含量及其等电点。试验结果表明:白果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80.36%,纯度基本可以满足功能特性的需要,并且以水溶蛋白和盐溶蛋白为主,占总蛋白量的85.28%,含有少量的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粗脂肪、淀粉、粗纤维、水分分别占白果蛋白的2.65%、3.00%、1.14%和9.82%。白果蛋白等电点为4.0,与花生蛋白、大豆蛋白、蚕豆蛋白、榛子蛋白等植物蛋白等电点相近。(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2年09期)
孙小斐,乔玉辉[9](2012)在《不同因素对白果蛋白持油性、持水性和起泡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果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其持油性、持水性和pH值、NaCl、蔗糖对其起泡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40℃时,白果蛋白持油性达到最大值(3.32%),当温度达到45℃时,持水性达到最大值2.97%;当NaCl浓度为0~0.4mol/L时,白果蛋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与NaCl浓度呈正相关,当NaCl浓度高于0.6mol/L时,过高的离子强度使白果蛋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降低;蔗糖的加入将大幅度提高白果蛋白的泡沫稳定性,而对起泡能力提高幅度较小;pH值对白果蛋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影响较大,当pH值为3~11时,起泡性较差,当pH值小于3时,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与pH值呈负相关,当pH值大于11时,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与pH值呈正相关,当pH值等于13时达到最高值。(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2年03期)
孙小斐[10](2011)在《白果蛋白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影响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将白果蛋白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粉中,采用一次发酵法,经过38℃醒发,在190℃下将面团烘烤成面包。通过小米置换法、GB 5497-1985法和TA-Xtai质构仪分别对面包的比容、面包的水分以及面包芯的硬度进行测定,并根据《面包焙烤品质评分标准》对面包的感官进行评定,然后研究白果蛋白对面团流变特性、面包烘焙特性及面包货架期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白果蛋白的面团吸水率增大,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增大,面团的粉力、拉伸阻力、拉力比数和延伸性也升高;添加适量的白果蛋白可改善面包的焙烤特性,增大面包的体积,提高面包的含水量,降低面包的硬度,改善面包的质地和口味,并且保持了面包在贮存过程中的水分及硬度,延长了面包的货架期。(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1年05期)
白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白果蛋白(Ginkgo seed protein,GSP)是白果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拥有优良的发泡性和乳化性,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但其致敏性阻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超声波是一种新兴的物理加工技术,可有效改变蛋白构象表位;糖基化反应则可改变蛋白线性表位,而最小程度破坏蛋白活性。所以,本文尝试使用超声波处理降低GSP致敏性,并研究超声波降低GSP致敏性效果的稳定性;其次,研究超声波处理结合糖基化反应(Ultrasonic Treatment Combining with Glycosylation,UTCG)降低GSP致敏性的效果;最后,分析UTCG引起GSP结构的变化,并探究GSP结构变化和其致敏性变化间的联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超声波处理对GSP致敏性影响的研究。制备GSP粗提物,SDS-PAGE电泳法检测GSP分子量分布;用GSP通过免疫小鼠制备抗体血清,并建立测定IgE和IgG的间接ELISA检测法;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降低GSP致敏性的效果,以确定较优的超声波处理条件;研究超声波和热处理对GSP结构的影响;采用较优的超声条件处理GSP,研究其IgE和IgG在36 h内的变化。结果表明:GSP的分子量集中在25~50 kDa;小鼠被GSP致敏后,得到的抗血清IgE效价为1:6400;20/60 kHz多频超声波,在70℃处理GSP 40 min,GSP过敏原性IgE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0.1%,其抗原性IgG也显着下降47%,且不会引起蛋白质在处理过程中变性沉淀;超声波和热处理改变GSP紫外吸收基团、外源荧光发射基团、表面疏水性基团及二级结构的趋势是一致的,但超声波处理在70℃可使GSP的β-折迭显着低于同温度的热处理;超声波处理GSP后放置36 h,其抗原性IgG和过敏原性IgE较0 h分别上升14.4%和20%,故超声波的脱敏效果的稳定性较差。(2)UTCG对GSP致敏性的影响。以过敏原性IgE为指标,并考虑接枝度和褐变程度,优化UTCG处理参数;在较优处理条件下,检测GSP抗原性IgG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8.0,GSP:葡萄糖=1:3,反应时间为50 min,温度为70℃,UTGC能最大程度降低GSP过敏原性IgE,降低至33.2%,并保证GSP拥有较高接枝度且不发生褐变;在此处理条件下,GSP抗原性IgG显着下降60.4%。(3)研究超声处理与UTCG对蛋白结构影响的比较。UTCG处理GSP后,检测其过敏原性IgE及抗原性IgG在36 h内的变化;检测GSP经不同方式处理后,其游离氨基含量、紫外吸收光谱、内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UTGC处理GSP后,其过敏原性IgE和抗原性IgG在贮藏36 h内均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超声波处理能增加GSP的游离氨基含量,而UTCG则使GSP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下降;与超声波处理相比,UTCG可产生更多酪氨酸、苯丙氨酸等和羟甲基糠醛等紫外吸收和发射荧光的基团,及使更多的疏水性基团暴露;超声波使GSP的?-螺旋增加、?-折迭降低、无规则卷曲下降,UTCG则能增进这种变化;另外,UTCG处理GSP后,放置0 h和36 h的GSP结构没有显着差异,故UTCG使GSP结构发生不可逆、稳定的变化,从而使GSP致敏性发生不可逆的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果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孙红,杨小明.糖基化反应对白果蛋白免疫原性及结构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孙红.超声波处理结合糖基化反应降低白果蛋白致敏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9
[3].沈凤俊,叶淑红.银杏白果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单凯祥,唐小兰,茅琴琴,王卫东.白果蛋白及其酶解物对饼干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7
[5].张秀云,李丹丹.白果蛋白可控酶解动力学模型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
[6].周昊,王成章,曹福亮,叶建中,李文君.高静压协同酶法处理对白果蛋白抗原性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6
[7].周昊,王成章,叶建中,陶冉,陈虹霞.高静压处理改善白果蛋白致敏性和功能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6
[8].孙小斐,乔玉辉.白果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等电点的测定[J].食品工业.2012
[9].孙小斐,乔玉辉.不同因素对白果蛋白持油性、持水性和起泡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2
[10].孙小斐.白果蛋白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影响规律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