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的论文_徐海涛,袁昕,孙寒松,武恒朝,宋云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厚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肥厚,高血压,半胱氨酸,心肌,室间隔,左心室,主动脉。

肥厚的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涛,袁昕,孙寒松,武恒朝,宋云虎[1](2019)在《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在换瓣同期行或不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7年2月阜外医院159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患者列为A组(n=19),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列为B组(n=140),为了调整两组之间基线数据的不同和选择偏倚,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每组各匹配11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的临床转归。结果:术后30天内,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平均随访(55.3±27.4)个月期间,A组患者较B组患者室间隔厚度下降幅度大,比例高(P均<0.05),而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的幅度和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二次手术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也相似(P均> 0.05),在匹配的患者中,结果相似。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或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并非影响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4.96,95%CI:0.65~37.81,P=0.12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结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同期,未必需要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刘宇,任承潜,唐红梅[2](2019)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3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5 mmol/L,n=258)以及非H型高血压组(Hcy<15 mmol/L,n=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左心室肥厚参数。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收缩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着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左心室肥厚比例均显着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LVEDD(r=0.426,P<0.05)、LVESD(r=0.534,P<0.05)、IVST(r=0.484,P<0.05)、LVPWT(r=0.507,P<0.05)、LVM(r=0.465,P<0.05)以及LVMI(r=0.671,P<0.05)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黄智敏,袁杨刚,张承宁,张波,邢昌赢[3](2019)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肾胺酶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血清肾胺酶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2例CKD非透析患者(A组)及17例健康人(B组)的血清肾胺酶水平,分析其与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A组分为A1(eGFR>59 ml·min~(-1)·1.73 m~(-2),24例)、A2(30 ml·min~(-1)·1.73~(-2)≤eGFR≤59 ml·ml~(-1)·1.73 m~(-2),14例)和A3(eGFR<30 ml·min~(-1)·1.73 m~(-2),24例)叁组。LVH标准:女性LVMI>110 g/m~2,男性LVMI>115 g/m~2。结果 A组血清肾胺酶水平高于B组[(69.72±35.74)μg/ml vs.(31.00±6.56)μg/ml](P<0.01)。A3组血清肾胺酶高于A1组[(97.54±33.17)μg/ml vs.(46.74±22.59)μg/ml](P<0.01)。A组血清肾胺酶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655,P<0.01),与LVMI呈正相关(r=0.361,P<0.01)。A组LVH患者的肾胺酶水平高于无LVH患者[90.32(56.55,106.61)μg/ml vs.52.58(37.10,71.51)μg/ml](P<0.01)。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肾胺酶水平与eGFR和LVMI密切相关。LVH的CKD非透析患者血清肾胺酶明显升高,可望作为评估CKD非透析患者LVH的标志物之一。(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王红,康小琴,谢文博,樊世明,柴秀英[4](2019)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H型高血压患者137例,采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依据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增厚组(78例)和左心室正常组(59例)。检测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hs-CRP、Hcy水平。分析LVM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结果左心室增厚组收缩压、舒张压、hs-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左心室正常组[(166±13) mmHg(1 mmHg=0.133 kPa)比(153±10) mmHg、(96±11) mmHg比(87±10) mmHg、(3.7±1.9) g/L比(2.6±1.3) g/L、(16.1±3.5)μmol/L比(8.8±1.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MI与收缩压、舒张压、Hcy、hs-CRP均呈正相关(r=0.451,P <0.001; r=0.493,P <0.001; r=0.327,P=0.002; r=0.272,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比值比=1.208,95%置信区间:1.019~1.419,P=0.014)与hs-CRP(比值比=1.423,95%置信区间:1.152~1.705,P=0.021)均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LVMI与血浆Hcy和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Hcy和hs-CRP均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庞安能,冯松青,吴琦,王慧娟[5](2019)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肥厚指标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MI、 PWT、IVST、 LVDd、收缩压、舒张压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心室肥厚,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丁阿凤,马莉莉,胡小露[6](2019)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是否可以逆转心室肥厚的不良结局,并对炎性因子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组,n=7),卡托普利组(Cap组,n=7);7只SD大鼠为常规对照组(CON组),Cap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kg;SHR组和CON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持续12周;测干预后各组大鼠第0周、4周、8周、12周的血压变化;测各组大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相关炎性因子及心脏重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①SHR大鼠血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SHR大鼠给药后,其血压随着时间的延长显着下降,至第8周后,血压趋于稳定,给予卡托普利的SHR大鼠收缩压显着下降;②SHR大鼠给予卡托普利后,SHR组大鼠血清TNF-α、ET-1、 Hs-CRP相关炎性因子及心脏重量指数显着降低,NO水平显着升高,趋于正常对照CON组水平。③心脏重量指数与TNF-α、ET-1及hs-CRP有显着的正相关(P<0.001);与NO有显着的负相关(P<0.001)。结论:卡托普利可以改善SHR大鼠的炎性反应,并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同时利用相关炎性反应可以预测大鼠心室肥厚的程度。(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毅,郭勇,苟华,颜崇平,杨渊[7](2019)在《同型半胱氨酸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达州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cy正常组(n=134)和H型高血压组(n=316),比较Hcy正常组、H型高血压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对Hcy水平与左心室结构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31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8)和对照组(n=158),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4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血压、血浆Hcy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观察脑卒中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型高血压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LVM)、LVMI均较Hcy正常组增大(P<0.01)。血浆Hcy与LVPWT、IVST、LVM及LVMI呈正相关(r=0.652、0.526、0.736、0.786,均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观察组Hcy、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BP、DBP、Hcy及LVMI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脑卒中发生4例(2.53%)较对照组12例(7.59%)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后可显着降低血压、血浆Hcy水平,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8期)

王冬梅,黄家凤,黄妹丹,龙凤,刘莉[8](2019)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患者43例(观察组),不伴左心室肥厚患者4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血清hs-CRP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与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VST、LVPWT、LVMI增大,hs-CRP水平升高(均P<0.05)。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与LVMI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与不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伴左心室肥厚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hs-CRP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娄勇军,曹媛媛,田晓婷,陈伟鸿,肖小春[9](2019)在《铁皮石斛水煎提取产物保护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肥厚模型,观察铁皮石斛水煎提取物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即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水煎提取物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对应生药含量为0.09 g/kg,0.18 g/kg,1.10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背部皮下注射ISO(2 mg/kg),连续10 d,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铁皮石斛样品共30 d,模型组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各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计算左心室(LVW)/胫骨长、心脏重量指数(HWI);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血浆中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明显,且血浆中ANP、BNP和cTn-I的水平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水煎液能显着抑制ISO诱导的心室压力升高(P<0.05)和心室肥厚,改善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胶原合成(P<0.05),同时显着下调血浆ANP、BNP和cTn-I的水平(P<0.05)。结论:铁皮石斛水煎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丁虹,李宁荫,张翔,张盼盼,余静[10](2019)在《高剂量缬沙坦对卵巢摘除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缬沙坦(Val)对卵巢摘除术(OVX)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及其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12周龄SPF级雌性SHR随机分为卵巢摘除手术组(OVX组,n=30)和假手术组(Sham组,n=30),分别给予OVX或假手术干预。术后,OVX组随机分为OVX对照组(n=12)和OVX+缬沙坦组(OVX+Val组,n=12),Sham组随机分为Sham对照组(n=13)和Sham+缬沙坦组(Sham+Val组,n=14),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和缬沙坦30mg/(kg·d)。术后4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水平。缬沙坦干预1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及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室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8-OhdG)。结果 OVX和缬沙坦对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s)、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OVX术后IVSTd[(1.2±0.1)比(1.1±0.1)mm]、IVSTs[(2.0±0.2)比(1.7±0.1)mm]、LVPWTd[(1.2±0.1)比(1.1±0.2)mm]和LVEDD[(7.1±0.2)比(6.0±0.5)mm]较Sham组升高(均P<0.05);缬沙坦治疗后OVX+Val组较OVX对照组IVSTd、IVSTs、LVPWTd和LVEDD降低[分别为(0.9±0.1)比(1.2±0.1)、(1.4±0.2)比(2.0±0.2)、(0.9±0.1)比(1.2±0.1)和(4.8±0.2)比(7.1±0.2)mm,均P<0.05]。OVX和缬沙坦对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度(±dp/dt)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均P<0.05)。与Sham对照组比较,OVX对照组LVESP[(56.3±1.9)比(72.1±1.5)mm Hg]和±dp/dt[(1202.8±152.0)比(2879.2±287.2)mm Hg/s、(1651.1±37.2)比(3482.7±119.5)mm Hg/s]降低,LVEDP升高[(6.8±0.4)比(6.4±1.1)mm Hg;均P<0.05]。缬沙坦治疗后,OVX+Val组较OVX对照组LVESP [(135.2±2.9)比(56.3±1.9)mm Hg]和±dp/dt [(4730.3±250.2)比(1202.8±152.0),(5049.3±247.2)比(1651.1±37.2)mm Hg/s]升高,LVEDP降低(均P<0.05)。OVX对照组较Sham对照组GSH、SOD降低,8-OHdG升高,缬沙坦治疗后GSH、SOD升高,8-OHdG降低(均P<0.05)。结论 OVX具有恶化SHR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潜能,且可增强其氧化应激水平,高剂量缬沙坦可改善OVX-SHR的LVH,减弱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通过修复内源性抗氧化酶系。(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肥厚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3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5 mmol/L,n=258)以及非H型高血压组(Hcy<15 mmol/L,n=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左心室肥厚参数。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收缩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着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左心室肥厚比例均显着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LVEDD(r=0.426,P<0.05)、LVESD(r=0.534,P<0.05)、IVST(r=0.484,P<0.05)、LVPWT(r=0.507,P<0.05)、LVM(r=0.465,P<0.05)以及LVMI(r=0.671,P<0.05)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厚的论文参考文献

[1].徐海涛,袁昕,孙寒松,武恒朝,宋云虎.合并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在换瓣同期行或不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9

[2].刘宇,任承潜,唐红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9

[3].黄智敏,袁杨刚,张承宁,张波,邢昌赢.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肾胺酶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2019

[4].王红,康小琴,谢文博,樊世明,柴秀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医药.2019

[5].庞安能,冯松青,吴琦,王慧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

[6].丁阿凤,马莉莉,胡小露.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7].李毅,郭勇,苟华,颜崇平,杨渊.同型半胱氨酸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干预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8].王冬梅,黄家凤,黄妹丹,龙凤,刘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9

[9].娄勇军,曹媛媛,田晓婷,陈伟鸿,肖小春.铁皮石斛水煎提取产物保护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

[10].丁虹,李宁荫,张翔,张盼盼,余静.高剂量缬沙坦对卵巢摘除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体内预防糖尿病诱导的心肌肥厚鲁斯可皂苷元对MCT造模大鼠血流动力学参...不同周龄SHR心脏比较ⅡM112(男)(唐代)筛状眶Fig4.21Crib...干细胞移植14天、30天时的梗死范围F...葛根

标签:;  ;  ;  ;  ;  ;  ;  

肥厚的论文_徐海涛,袁昕,孙寒松,武恒朝,宋云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