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格论文-周建波,汪志红,马俊,周国林,吴刚

中国人格论文-周建波,汪志红,马俊,周国林,吴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利我人格,非正式组织,亚文化人格

中国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波,汪志红,马俊,周国林,吴刚[1](2019)在《基于中国亚文化人格模型的非正式组织文化思维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其深层结构,依据分析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假设,从文化人格的理论视角,探索中国亚文化和非正式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亚文化人格模型为在"本我"与"自我"之间存在"利我""家我""亲我"的"小我"层次结构;而中国主文化人格模型为在"自我"与"超我"之间存在"仁我""予我(群我)""义我(国我)"的"大我"层次结构。此外,中国非正式组织文化思维是以其核心人物或核心小群体的人格意识为基础,以利我、家我、亲我紧密关系层次结构为核心形成的亚文化思维模式。由此,非正式组织的亚文化基因,一方面外生于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内植于组织结构,影响潜意识假设和思维方式,影响组织的结构态势和战略取向。(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邵龙宝[2](2019)在《中国公民人格教育:七层次框架结构及其建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公民人格建构的七层次内涵包括信仰、德行、价值观、自由意志、审美情趣、智慧的提升及法权人格的塑造。公民人格建构是贯彻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包括反思批判功利主义的知识观,确立四种科学正确的知识观,在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用"儒释道"德性知识涵养人格,从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到开发智慧,将追求学问和德性修养、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起来——这样的人格建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教化路径。(本文来源于《青年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迅[3](2019)在《编辑人格素养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成——文学编辑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文学研究和出版研究对编辑人格缺少关注,以致文学史叙述在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中很难触及文学生成过程中的精神渊源。对文学编辑文化人格的考察,有助于深层理解和把握当代文学生成的精神根源。本文就当代文学编辑中两种人格范型进行分析,发现文学编辑的主导力量表现出追随主流的精神特质。当代文学编辑人格的政治化,直接影响了主流文学的生成。然而,文学编辑追求审美独立的同人化特质并未绝迹,而常常以"异端"姿态发出反叛主流的声音。(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万平[4](2019)在《论中国传统感恩文化融入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是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国传统感恩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近年来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传统感恩文化的淡化甚至缺失。知恩图报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感恩文化有效地融入大学教育,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可以更好地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毓婉,杨丽珠[5](2019)在《中国3-6岁幼儿人格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3-6岁是幼儿人格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幼儿人格的发展对于个体童年时期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无法估量。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目前鲜有以全国幼儿人格发展现状为背景探索我国幼儿人格具体问题的研究。只有以中国幼儿人格发展现状为背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组成幼儿人格的不同特质进行调查,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幼儿人格发展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建议,从而为实现我国幼儿教育目标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3-6岁)"对我国15个省54所幼儿园共计10409名3-6岁幼儿的人格发展现状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幼儿人格小、中、大班不同特质得分均在3.7分以下,发展呈中等偏下水平,亟需进行引导和培养。特别是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诚实程度尚需提高、社会性较弱、低控型人格比例较高等亟待解决的幼儿人格问题。另外,研究表明我国幼儿人格发展总体水平随年级增加呈上升趋势,人格五维度平均得分随年级增加而升高。从个体中心角度对幼儿人格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小班低控型幼儿所占比例高于中班、大班,中班过度控制型幼儿占优势,大班适应型幼儿在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男生女生在人格不同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人格发展水平较女生相比更低,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前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可以通过遵循幼儿人格发展特点,提高教师人格培养意识,改善家庭育儿理念,优化社会环境等方法来提高幼儿人格发展水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安奕霖,徐华春[6](2019)在《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大五人格关系的实证理论分析——基于我国大学生样本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中国人人格特质出发,将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大五人格相结合探讨人格结构模型理论异同,更加详细区分不同人格特质的共性与特性,总结规律。重点意义:从大五人格的视角,探讨一般人格与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结构与特征。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抑郁易感量表对中国30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大五人格外向性与敏感好胜(t=-0.152,p<0.05),封闭防御(t=-0.377,p<0.01),自我专注(t=-0.147,p<0.05),退让顺从(t=-0.247,p<0.01)呈负向影响;宜人性与敏感好胜(t=-0.153,p<0.05),封闭防御(t=-0.301,p<0.01),自我专注(t=-0.404,p<0.01)呈负向影响,与严谨认真(t=0.107,p<0.01)呈正向影响;尽责性与封闭防御(t=-0.104,p<0.05),自我专注(t=-0.193,p<0.01),退让顺从(t=-0.185,p<0.01)呈负向影响,与严谨认真(t=0.492,p<0.01)呈正向影响;开放性与严谨认真(t=0.167,p<0.01)呈正向影响;神经质最为突出,与敏感好胜(t=0.700,p<0.01),封闭防御(t=0.229,p<0.01),自我专注(t=0.477,p<0.01),严谨认真(t=0.209,p<0.01),退让顺从(t=0.481,p<0.01)等五维度呈显着正向影响。通过对大五人格神经质维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探究,神经质在敏感好胜,严谨认真,退让顺从叁方面结果显着(F=66.882, 55.153,47.489,P<0.01)。结论:1.证实了抑郁易感人格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密切联系,外向性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抑郁;尽责性低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更喜欢顺从他人,表现较为软弱且不可靠。2.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处事时对他人态度更加积极友善,喜欢与他人合作并乐于倾诉,因此抑郁倾向较低。3.大五人格神经质与抑郁易感五维度有强烈相关,敏感好胜的个体自尊心容易受伤,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个体则会因为事情出错而感到沮丧,悲观,这两个维度的人具有高敏感性和低情绪稳定性,容易因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使自己的情绪负向发展;封闭防御人格特质的个体情绪通常会自我内部消化,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生活中对人缺少信任感因而与神经质呈显着正向影响;自我专注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加关注事件的可控性,低情绪稳定性的个体容易因事件的不可控而产生过度担忧焦虑状况;严谨认真特质的个体注重自己的言行但也注重旁人对自我的评价,因而易具有低情绪稳定性;退让顺从特质的个体逆来顺受,内心压抑,和神经质个体相同,倾向于有心理压力的想法且个体安全感低。(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袁道武[7](2019)在《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人格塑形与叙事策略——以《嘉年华》《找到你》《宝贝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嘉年华》《找到你》再到《宝贝儿》,这叁部女性题材电影都充满着某种潜在的呼应社会话语流变的意味。在美学表达和叙事策略上,中国当代女性电影较早期的女性电影有内在的承接和外在的开拓,但在女性困境的纾解这一议题的表述上,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梳理和分析,是立足当下中国电影的基本面,试图从中找到女性电影新的叙事策略,从而真正体认新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新的现实社会图景。(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王超卓[8](2019)在《浅谈中国饮食文化中茶文化对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一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并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将这种文化渗透到青年学生人格培养工作当中,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茶文化的育人功能,而且也有利于推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阐述了茶文化对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意义,并对茶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格培养工作中的渗透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焦丽颖,杨颖,许燕,高树青,张和云[9](2019)在《中国人的善与恶:人格结构与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中国人善恶人格的结构和内涵,研究基于人格的词汇学假设,从现代汉语词典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的人格词汇中选取善与恶的人格词,分别建立了善、恶人格词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467),最终得到27个善人格词汇与28个恶人格词汇,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善"人格包含尽责诚信、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包容大度四个维度;"恶"人格包含凶恶残忍、虚假伪善、污蔑陷害、背信弃义四个维度。(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林晓帆[10](2019)在《中国大学生人格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2007年至2018年间40项采用人格五因素的量表简版(NEO-FFI)测量中国大学生人格的研究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我国大学生(被试为39948人)的人格各个维度水平在这十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人格各个维度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2)男女大学生的人格各个维度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其中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和神经质的下降趋势差异不显着,尽责性的下降趋势达到显着。结论:(1)从2007年至2018年,我国大学生的人格各个维度呈下降趋势;(2)从2007年至2018年,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神经质、宜人性、外向性和开放性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尽责性随着年代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中国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公民人格建构的七层次内涵包括信仰、德行、价值观、自由意志、审美情趣、智慧的提升及法权人格的塑造。公民人格建构是贯彻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包括反思批判功利主义的知识观,确立四种科学正确的知识观,在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用"儒释道"德性知识涵养人格,从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到开发智慧,将追求学问和德性修养、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起来——这样的人格建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教化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周建波,汪志红,马俊,周国林,吴刚.基于中国亚文化人格模型的非正式组织文化思维模式[J].管理学报.2019

[2].邵龙宝.中国公民人格教育:七层次框架结构及其建构路径[J].青年学报.2019

[3].王迅.编辑人格素养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成——文学编辑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四[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4].万平.论中国传统感恩文化融入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晋中学院学报.2019

[5].高毓婉,杨丽珠.中国3-6岁幼儿人格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安奕霖,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大五人格关系的实证理论分析——基于我国大学生样本调查[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袁道武.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人格塑形与叙事策略——以《嘉年华》《找到你》《宝贝儿》为例[J].艺术探索.2019

[8].王超卓.浅谈中国饮食文化中茶文化对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意义[J].福建茶叶.2019

[9].焦丽颖,杨颖,许燕,高树青,张和云.中国人的善与恶:人格结构与内涵[J].心理学报.2019

[10].林晓帆.中国大学生人格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中国人格论文-周建波,汪志红,马俊,周国林,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