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收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支,土地利用,塔里木盆地,泸州市,作物,阿克苏,分区。
碳收支论文文献综述
蒋烨林,王让会,彭擎,李焱,李成[1](2019)在《干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碳收支状况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源遥感影像,从景观格局和空间耦合的角度对塔里木盆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碳收支状况,分析景观格局演变对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盆地植被状况有变好趋势,有林地、耕地面积明显增加,草地面积略微增加;(2)塔里木盆地碳收支状况良好,呈现碳汇状态,且碳汇能力逐渐增强;(3)以防沙固碳和输水导水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改善了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徐从,张思敏,解华明[2](2019)在《合肥市碳收支平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区域的碳平衡状况是建立在城市碳循环的基础上,是对城市生态水平定量评估的探讨。国内外学者对于碳平衡相关研究,多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能源的碳排放状况,多强调碳排放与全省气候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对于城市区域之间碳平衡的差异性及产生的原因,即研究碳平衡与城市社会经济功能之间的联系较少,缺乏横向比较。因(本文来源于《城乡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李志鹏[3](2019)在《渭北旱塬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农田土壤碳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填闲作物是指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后,在土地休耕期种植以提高土壤肥力,供后续作物生长的作物。本文采用田间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不同填闲作物(长武怀豆(S)、黑麦草(R)及两者1:1混合(M))翻压和不同氮肥水平(0、60、120 kg N.ha~(-1))双因素处理下,填闲作物腐解过程、温室气体(CO_2、CH_4、N_2O)释放动态及对后续冬小麦产量、土壤碳收支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各填闲作物翻压后腐解规律及碳氮释放特征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填闲作物分解规律符合Olsen模型,276 d各处理的累积分解率均在70%以上。在第0-35 d,同一施氮处理下,累积腐解率和腐解速率均表现为S>M>R(P<0.05)。第35 d,S、M和R各处理干物质累积分解率分别达到61.9%、55.5%和47.5%;在0-35 d,施氮对S、M的腐解影响不显着,对R影响显着,35 d后氮肥效应逐渐减弱;在第21 d,S、M和R碳氮残留率分别达到40%、50%和60%左右。平均而言,S的碳氮释放速率显着高于R,并且与M没有显着差异。(2)填闲作物腐解与施氮处理提高了填闲-冬小麦种植系统的土壤CO_2及N_2O的排放作用,其中以S及N2处理最为显着;填闲腐解与施氮对CH_4的排放影响不显着,且两者也无交互作用。温度和水分与CO_2和N_2O均存在显着相关性,CH_4与土壤水分温度则无相关性。(3)土壤中的有机碳及全氮在腐解的中期增多但在后期又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结果表明,填闲作物的分解在短时间内增加土壤的碳、氮含量;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填闲作物能够显着提高后续冬小麦产量,其籽粒产量增加10%-35%(P<0.05),其中翻压SN1和MN1增产效果最好。(4)填闲作物翻压及施氮处理提高了该系统的综合增温潜势(GWP);不同填闲翻压处理间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差异极显着(P<0.001),表现为S>M>R>CK。与CK相比,单独翻压R处理、混合翻压M处理及S处理下的GHGI都有所增加,施氮处理下N1及N2与相比其GHGI也高于N0处理。(5)施氮和填闲处理对碳收支平衡影响均不同,实验末期的碳收支平衡大小顺序为R>M>CK>S;N2>N1>N0。表明在该系统下不施氮N0及翻压S处理降低碳的固定,而翻压R和M及施氮处理(N1、N2)可以增加最终系统碳的固定。综上所述,在渭北旱塬单播长武怀豆、混播黑麦草与长武怀豆,并在小麦播种前进行翻压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增加后续冬小麦的产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璐,董捷,徐磊,张俊峰[4](2019)在《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补偿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评估并构建碳补偿分区优化框架,对于制定适应各功能区低碳策略、指导补偿额度流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汉城市圈县域为基本单元,在分析主体功能区划下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SOM-K-means模型、二维关联矩阵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碳补偿类型区划分及优化。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地区差异显着,呈现"西高东低,中心最高"空间分布格局;主体功能区划下土地利用碳排放、碳吸收均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特征,碳吸收与碳排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对空间分布趋势;武汉城市圈共有16个碳补偿支付区、11个碳补偿获补区以及12个碳补偿平衡区;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目标,最终形成7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对每一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罗红,罗怀良,李朝艳,熊静芸[5](2019)在《泸州市农业碳收支时空变化及公平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泸州市空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参数估算法及IPCC清单估算法估算该市2006—2015年农业生产碳收支状况,并用生态承载系数及经济效率系数进行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结果表明:(1)2006—2015年该市农业碳吸收量由166. 47×10~7kg增长到188. 38×10~7kg,水稻碳吸收占比最大。农业碳吸收强度由2006年的8×10~3kg·hm~(-2)上升到2015年的8. 96×10~3kg·hm~(-2),其中龙马潭区叙永县明显减弱,而泸县和合江县显着增强。(2)研究期该市农业碳排放量由144. 02×10~7kg减少到127. 71×10~7kg,其中牲畜养殖是最大排放源。农业碳排放强度由2006年的6. 92×10~3kg·hm~(-2)下降到2015年的6. 07×10~3kg·hm~(-2),其中龙马潭区、纳溪区、叙永县和古蔺县明显减弱,而泸县显着增强。(3)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江阳>龙马潭>泸县>合江>纳溪>古蔺>叙永;农业经济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龙马潭>江阳>泸县>合江>纳溪>古蔺>叙永。(4)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北部平原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其他地区的农业碳减排压力,南部山区农业碳排放则加重了该市农业碳减排压力。(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崔亚芳[6](2019)在《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碳收支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制约着人类发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化石能源的燃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碳收支效应,可以为城市碳减排以及生态系统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因此,本研究以福州市主城区为实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碳效应的评估框架和方法体系,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资料,核算并分析了研究区2008—2017年这十年来土地利用碳储量和通量(碳输入和碳输出)的变化状况;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储量和通量的对应关系,获取和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10年来碳收支的时空演变特征;在城市化背景下,展开对福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碳收支效应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和碳通量而言,最大的碳源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为最大碳汇。碳储量:2008—2017年间,年总碳储量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然后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耕地,年总碳储量均值分别占总碳储量的66.47%、18.63%和10.65%。耕地碳储量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551.21万吨减少至2017年的457.51万吨,归因于福州市主城区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碳储量,10年共增加约309.92万吨,增幅最大且其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其2017年的单位面积碳密度高达153.43t/hm2。碳输入:年总碳输入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年总碳输入均值为240.13万吨;其次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64.75万吨;最后是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耕地,约合占总碳输入的8%;草地碳输入极少。单位面积碳输入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约15.77t/hm2,表明其土地利用强度极大;其次是林地,约10.61t/hm2。碳输出:年总碳输出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年总碳输出均值为907.23万吨,在2017年达到了1115.34万吨,占总碳输出的62.54%,是最大的碳源,且近十年增幅高达95%;其碳输出强度也增长迅速,其从2008年的145.71t/hm2增长至2017年的213.77t/hm2。其次是林地,年总碳输出均值为607.83万吨。(2)就总碳储量和碳通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而言,2008—2017年间,福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碳储量、碳输入和碳输出均呈逐年递增趋势,碳输出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碳输入和碳储量。土地利用年总碳储量由2008年的3903.53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4296.73万吨,约增加了393.20万吨,增长了10.07%;土地利用碳输入2008年约301.66万吨,2017年约351.44万吨,增加约49.78万吨,增长约16.50%;土地利用碳输出由2008年的1220.42万吨增长至2017的1783.41万吨,增长约46.13%。对于总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8—2017年间,福州市区、长乐区和闽侯县的年均碳储量分别为1178.52万吨、711.73万吨和2228.32万吨;年均碳输入分别为199.16万吨,62.45万吨和174.41万吨;年均碳输出分别为772.49万吨、250.80万吨和555.86万吨。分析可知:闽侯县碳储量最多(林业资源丰富),其次是物资聚集的市区碳储量较多,而长乐区最少;碳输出:市区碳输出最多,然后是闽侯县,最少的是长乐区;碳输入(2008-2010年):闽侯县碳输入最多,市区次之,长乐区最少,但在2011-2017年则呈现市区碳输入最多,闽侯县次之,长乐区最少的分布状态。(3)城市化各因子对碳输出的影响都比较大,相关系数均为0.01水平上显着相关;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对碳输出的影响大于经济城市化,且均为正向影响;建设用地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及人均GDP与碳输出的相关系数最高。通过构建以建设用地面积、总GDP和城镇人口为自变量,净碳排放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可用来预测福州市未来净碳排放量,并且,当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km~2、城镇人口增加1万人、GDP增长1亿元时,净碳排放量将增加85180t。(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林[7](2019)在《区域农牧业碳收支时空动态及碳强度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农业碳循环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行区域农牧业碳收支估算,准确评估碳源和碳汇状况,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宜宾市为研究区,在了解全市农业发展特征及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碳吸收参数估算模型、碳排放估算模型测算1997-2016年全市与各区县的农牧业碳吸收量、碳排放量及其净碳汇量;利用变化斜率法、重心模型等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基于耕地视角进行碳强度测算与分区研究;并针对农牧业碳收支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近20年来,宜宾市农业结构以种植业(48.29%)和畜牧业(43.33%)为主,畜牧业呈上升趋势(7.90%),种植业呈下降趋势(10.16%)。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幅度较小,但经济作物增加明显。从单产变化波动上看,马铃薯和高粱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17.52%和17.57%。单位耕地面积农资投入强度除农药外,农用电、化肥等强度均有增加。畜禽养殖中,除家禽数量下降外,其余畜禽数量波动增长。(2)近20年来,宜宾市农牧业年均碳吸收量13.31万吨,且呈波动上升态势。农作物碳吸收量构成中,以大春粮食作物为主(67.45%),其中水稻占比(45.96%)最为突出。碳吸收量重心位于高县,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全市农牧业年均碳排放量达93.67万吨,其中稻田、农资投入和畜禽排放量占比分别为46.15%、33.60%、20.25%。农资投入碳排构成中以化肥为主,其中氮肥比例最大。畜禽碳排构成中以猪(48.61%)、牛(34.29%)为主。碳排放量重心也位于高县,但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全市净碳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碳汇效应明显,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3)近20年来,宜宾市年均碳吸收强度为8.715吨/公顷,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区县间差异明显,具有“东北高、周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变化较为稳定,其中屏山县、筠连县和兴文县位于低碳吸收区(Ⅰ级区)。全市年均碳排放强度为3.829吨/公顷,逐年波动上升,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翠屏区、南溪区和江安县位于高排放区(Ⅳ级区)。全市年均净碳汇强度为4.886吨/公顷,波动上升,空间分布格局由“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北高、西南低”演变,其中屏山县、筠连县和兴文县属于低净碳汇区(Ⅰ级区)。(4)全市农牧业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压力主要来源于稻田、化肥与畜禽等方面,虽全市表现为碳汇效应,但区县差异明显,存在碳失衡现象。市内碳收支仍然存在种植业作物结构不尽合理,农资投入增加带来碳排放增量明显,畜禽规模化养殖偏少且粪便综合利用率低,市域北部减排压力较大等问题。未来该市应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并提高作物碳吸收;推广农资投入低碳化,减少种植业碳排放;发展低碳养殖技术,降低畜牧业碳排放;构建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减排协同发展;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引导农民发展低碳生产。多措并举,减少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低碳农业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海凤,崔桂善[8](2019)在《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碳循环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每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因此表现出的碳收支状况也就不同。为了准确认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人们必须掌握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碳循环特点。本文主要围绕几种典型的土地覆被类型的碳收支平衡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土地覆被变化对碳收支影响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旨在表现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碳收支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的现状和趋势,为科学地利用土地、正视土地覆被的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1期)
康霞[9](2018)在《甘肃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化分析了甘肃省兰州、天水、庆阳、定西、金昌和嘉峪关及甘南藏族自治州7个地区的农田生态系统主要作物碳吸收、排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研究区2007—2014年的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为1.67~61.18万t,年均增加率3.31%~18.10%。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强度最大的是嘉峪关,其次是兰州;碳吸收强度最小的是定西,为0.62 t·hm~(-2)·a-1。2007—2014年,兰州、天水、庆阳、定西、金昌、嘉峪关、甘南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年均净碳源强度分别为-0.254、-0.241、-0.196、-0.221、-0.005、0.163、-0.042 t·hm~(-2)。(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6期)
聂艳,马泽玥,周逍峰,张辉,刘新华[10](2018)在《土地利用变化下的阿克苏河灌区碳收支核算与情景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碳收支是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以阿克苏河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排放因子法定量测算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分析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借助Markov模型预测未来15年的碳排放变化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 2006—2015年,阿克苏河灌区碳排放总量增加了0. 549×10~7t,其中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引起碳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单位GDP能耗、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建设用地面积是引起2006—2015年建设用地对阿克苏河灌区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内在驱动力; 3)经马尔科夫预测,2015—2030年阿克苏河灌区碳排放量将增加0. 403×10~7t,增加趋势有所放缓,生态治理工程的效果逐渐显现.研究结果对阿克苏河灌区合理利用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治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碳收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区域的碳平衡状况是建立在城市碳循环的基础上,是对城市生态水平定量评估的探讨。国内外学者对于碳平衡相关研究,多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能源的碳排放状况,多强调碳排放与全省气候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对于城市区域之间碳平衡的差异性及产生的原因,即研究碳平衡与城市社会经济功能之间的联系较少,缺乏横向比较。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收支论文参考文献
[1].蒋烨林,王让会,彭擎,李焱,李成.干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碳收支状况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徐从,张思敏,解华明.合肥市碳收支平衡分析[J].城乡建设.2019
[3].李志鹏.渭北旱塬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农田土壤碳收支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
[4].李璐,董捷,徐磊,张俊峰.功能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补偿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5].罗红,罗怀良,李朝艳,熊静芸.泸州市农业碳收支时空变化及公平性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6].崔亚芳.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碳收支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7].陈林.区域农牧业碳收支时空动态及碳强度分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8].张海凤,崔桂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9].康霞.甘肃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J].中国沙漠.2018
[10].聂艳,马泽玥,周逍峰,张辉,刘新华.土地利用变化下的阿克苏河灌区碳收支核算与情景模拟[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