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方位论文_刘晓晶,陈祖庆,陈超,肖秋红,卿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缝方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各向异性,方位,级数,潜山,基岩,碳酸盐。

裂缝方位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晶,陈祖庆,陈超,肖秋红,卿科[1](2019)在《基于方位弹性阻抗的页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储层裂缝不仅是有利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地层的压裂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裂缝发育地层破裂压力降低,更易与压裂裂缝相沟通形成复杂缝网,页岩气储层裂缝预测尤为关键。首先根据Connlly弹性阻抗思想将Ruger方位AVO近似方程推导为方位弹性阻抗方程,有效地将地层界面各向异性信息转化为地层内部各向异性信息;考虑不同方位地层具有相同的稀疏特征,建立了组稀疏方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对方位弹性阻抗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利用二阶傅里叶系数进行裂缝预测。利用该方法对川东南DS地区OVT处理数据开展裂缝预测,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精度较高。基于页岩顶板裂缝预测成果能够对页岩保存条件开展定性评价;对于裂缝发育的优质页岩地层,压裂施工破裂压力更低,与工程施工情况一致。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井位部署、水平井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Xie,Chunhui,隋利台[2](2019)在《利用宽方位P波属性进行迭前裂缝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属性的方位角各向异性特征的基础上,用椭圆的椭圆率表示裂缝密度,椭圆的长轴方向代表裂缝方向,提出了用椭圆拟合法预测裂缝密度和方向。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裂缝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油气地球物理》期刊2019年04期)

杜利,赵磊,乔勇,聂法健,刘浩成[3](2019)在《裂缝方位和注入速度对裂缝热储回灌水微观渗流规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灌技术为开采裂缝热储资源的一种重要措施,回灌水在裂缝热储中渗流过程和规律复杂,回灌水如何在裂缝中渗流及回灌水的注入方向和注入速度对回灌水的微观渗流规律影响如何,对裂缝热储的回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裂缝热储地层的特点,由于地层水回灌进入岩心物理模型中,无法直观地观察回灌水的流动方向和研究其波及面积,因此,采用一种基于染色示踪技术监测地热回灌水微观渗流规律方法,研究了裂缝方位和注入速度对裂缝热储回灌水的微观渗流规律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热回灌水的注入方向与地层中裂缝的夹角增加,回灌水的波及面积增加。当回灌水注入方向与裂缝夹角相同时,随着注入速度的提高,回灌水的波及面积有明显提高,当回灌水注入方向与裂缝夹角90°时,回灌水的波及面积最大且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雍运动,王小卫,寇龙江,王鹏,杨哲[4](2019)在《川西北宽方位数据OVT域处理及裂缝预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宽方位地震资料信息量大、空间连续性好,在提高地震勘探精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油气勘探领域。与宽方位资料成像配套的OVT(炮检距向量片)域处理技术,因为易于实现、使用灵活、效果优良,近年来受到业界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OVT技术及发展历程,之后以川西北宽方位采集地震资料为例,探讨OVT域处理较以往处理方法的优势,理论分析裂缝预测采用OVT域偏移道集精度高于以往采用的分方位道集的原因。通过本次川西北宽方位数据OVT域处理及裂缝预测实例说明:OVT域成像保幅性好,成像精度高,采用OVT域偏移道集能够提高深层小断裂、断块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贾相国,孙宝来,何建华,陈守田,张春广[5](2019)在《基于分方位数据预测海拉尔盆地基岩风化壳裂缝储层》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拉尔盆地基岩风化壳具丰富的裂缝,是一套以裂缝和风化孔洞为特征的储层。本文在分方位处理基础上,通过对五个方位角的总能量(振幅)、主频、地震能量分位数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对比分析,选择对裂缝较为敏感的属性对基岩风化壳储层裂缝发育带进行预测,并综合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对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罗腾[6](2019)在《裂缝型页岩储层方位各向异性地震正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油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具有赋存方式多,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点。与常规油气藏相比,对页岩油气的探索和评价需要更高的要求。页岩储层中存在着许多的裂缝,受页岩储层复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裂缝多呈现为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形态。页岩中发育的裂缝能够增加页岩油气储层的有效孔隙度,改善储集空间的连通性并提高储层渗透率,还可为油气的运移提供重要的通道。因此,研究裂缝型页岩储层中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反演裂缝参数对储层的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理论是研究裂缝型储层的基础,它能够有效的探索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针对含垂直缝的页岩储层,在只考虑垂直裂缝对各向异性的影响时,可将储层等效为HTI(horizontal transversely isotropic,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若同时考虑垂直裂缝和水平层理对各向异性的影响时,则可将储层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本文针对这两种介质模型,并结合岩石物理论对各向异性参数地震AVAZ(amplitude variations versus azimuth,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反演方法展开了研究。针对HTI介质和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模型,本文介绍了相应的PP波或P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并分析了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岩石物理理论,讨论了裂缝属性(裂缝方位、裂缝密度、裂缝流体等)对地震AVAZ响应以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影响,为后续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参数反演奠定了基础。在只考虑页岩储层中发育的垂直缝时,本文结合HTI介质岩石物理模型,并基于PP波和P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提出采用SA-PSO(simulate anneal-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反演裂缝储层的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同时在反演之前,先利用傅里叶级数方法估计裂缝方位,并用估计值对实际数据进行方位校正,以提供更准确的输入数据。在各向异性参数地震AVAZ反演理论中,利用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或者采用PP波和PS波联合反演的方法,可以提高待反演参数的敏感性,获得更为准确的裂缝储层弹性参数。通过理论模型测试验证了地震AVAZ反演理论的有效性,并应用实际地震数据中。计算结果表明,反演得到的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可用于评价裂缝发育程度,为页岩储层裂缝识别提供依据。在同时考虑页岩储层中发育的垂直裂缝和水平层理时,本文结合正交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研究了页岩储层裂缝参数地震AVAZ反演方法,预测含垂直缝的VTI(vertical transversely isotropic,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背景介质下的页岩储层的弹性及裂缝参数。根据研究区页岩气储层地质构造设计的单界面理论模型,验证基于VTI约束及贝叶斯框架的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反演方法应用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实际方位地震数据。结合岩石物理理论分析可知,反演得到的裂缝参数不仅能反映裂缝的发育程度,还与矿物含量具有相关性,并且各向异性参数越大对应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表明脆性矿物与裂缝的发育存在相关型,与地质基本理论一致,能够为储层裂缝、脆性等特征的分布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谢涛[7](2019)在《M区块裂缝储层方位AVO正演模拟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M区块在潜山发育裂缝储层,会导致方位AVO变化。分析裂缝储层方位AVO特征对于了解该区裂缝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单井裂缝测井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典型裂缝储层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位AVO正演模拟及分析。研究表明,M区块裂缝储层厚度与地震分辨厚度相当,大入射角度入射时,地震记录方位AVO特征响应最明显,更有利于基于方位AVO裂缝检测方法进行裂缝储层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10期)

张繁昌,路亚威,桑凯恒,慎国强,王振涛[8](2019)在《正交介质方位傅里叶反射系数及裂缝密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法,对正交介质裂缝参数进行预测。当地层中发育着两组相互垂直的高角度裂缝时,可以近似地将其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从线性滑移理论出发,将裂缝视为旋转对称的平行柔性面,引入无量纲参数法向弱度和切向弱度,通过忽略高阶项,可以推导得到纵波方位反射系数的傅里叶级数表示形式;进一步结合有缝隙介质的Hudson模型,推导得到反射系数傅里叶级数项与两个正交方向裂缝密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得到不同方向的裂缝密度。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正交介质的傅里叶级数反射系数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正交裂缝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由该方法进行裂缝密度预测,其结果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崔广智[9](2019)在《迭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在大民屯凹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大民屯凹陷潜山存在很多裂缝发育带,但是目前对于潜山油气藏的研究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技术。采用迭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对大民屯凹陷前进太古界潜山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为后续大民屯凹陷潜山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陈楠,徐雷鸣,宋志翔,朱凌燕,陈科[10](2018)在《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软件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波通过HTI介质中的裂隙时所表现出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为基础,研究了迭前裂缝检测方法及流程,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迭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软件产品。该软件采用面向集成环境的组件式模型架构方法研制,形成了以中心组件为核心的2个服务组件和7个应用组件,有效弥补了传统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在研发规模、开发效率、升级维护方面的不足;开发了特有的自由方位划分功能,为窄方位观测系统方位覆盖分布不均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无需第叁方工具介入,从点、线、面联合分析入手,配合丰富的图形展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交互体验。在四川盆地某叁维工区迭前裂缝检测研究与软件测试中,利用该软件反演的成果成功揭示了目标层位的裂缝平面展布规律,详细刻画了任意范围内的裂缝走势。与迭后裂缝检测方法对比显示,两者对于平面网状断裂系统中的大尺度断裂检测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迭前检测方法以及软件功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于较小尺度、数量庞大的小型断裂或微断裂,迭前检测方法反演的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8年06期)

裂缝方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地震属性的方位角各向异性特征的基础上,用椭圆的椭圆率表示裂缝密度,椭圆的长轴方向代表裂缝方向,提出了用椭圆拟合法预测裂缝密度和方向。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裂缝分布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缝方位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晶,陈祖庆,陈超,肖秋红,卿科.基于方位弹性阻抗的页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Xie,Chunhui,隋利台.利用宽方位P波属性进行迭前裂缝探测[J].油气地球物理.2019

[3].杜利,赵磊,乔勇,聂法健,刘浩成.裂缝方位和注入速度对裂缝热储回灌水微观渗流规律影响研究[J].山东化工.2019

[4].雍运动,王小卫,寇龙江,王鹏,杨哲.川西北宽方位数据OVT域处理及裂缝预测应用[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贾相国,孙宝来,何建华,陈守田,张春广.基于分方位数据预测海拉尔盆地基岩风化壳裂缝储层[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罗腾.裂缝型页岩储层方位各向异性地震正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谢涛.M区块裂缝储层方位AVO正演模拟及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8].张繁昌,路亚威,桑凯恒,慎国强,王振涛.正交介质方位傅里叶反射系数及裂缝密度预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崔广智.迭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在大民屯凹陷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

[10].陈楠,徐雷鸣,宋志翔,朱凌燕,陈科.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软件研制与应用[J].石油物探.2018

论文知识图

瞬时能量剖面、Aga-23成像测井成果方向Ho(上)与Ht(下)的记录恒缝高矩形断面缝尺寸计算原理图径向扩展缝尺寸计算原理图非零2的X分量水平旋转前(上)后(下...

标签:;  ;  ;  ;  ;  ;  ;  

裂缝方位论文_刘晓晶,陈祖庆,陈超,肖秋红,卿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